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五种可能的癌症标志物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岚 孙玄 +3 位作者 鄢爱平 柳英霞 肖石妹 万益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建立了大鼠尿液中黄蝶呤、异黄蝶呤、蝶呤-6-羧酸、酪氨酸和色氨酸5种可能的癌症标志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大鼠尿液除去蛋白后,稀释50倍直接进样分析,采用基质标准曲线法消除基质的影响。上述5种物质的仪... 建立了大鼠尿液中黄蝶呤、异黄蝶呤、蝶呤-6-羧酸、酪氨酸和色氨酸5种可能的癌症标志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大鼠尿液除去蛋白后,稀释50倍直接进样分析,采用基质标准曲线法消除基质的影响。上述5种物质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1.6、1.5、2.2、0.9和1.0ng/mL,加标回收率在89.0%~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0%~5.1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大鼠尿液 癌症标志物 蝶呤类化合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陈凯歌 何诣函 +1 位作者 杨美若 王明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35-140,149,共7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具有制造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标记、实时动态检测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因此可用于癌症标志物的早期诊断,以监测肿瘤的状况和防止致癌肿瘤的恶化。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综述了SPR生物...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具有制造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标记、实时动态检测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因此可用于癌症标志物的早期诊断,以监测肿瘤的状况和防止致癌肿瘤的恶化。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综述了SPR生物传感器增敏纳米材料及该传感器在癌症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SPR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传感器 纳米材料 癌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芯片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菲 李明 +2 位作者 张友航 吕昭锦 张甜 《现代化工》 202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综述了用于癌症标志物检测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化学法,详细探讨了纸基微流控芯片在其中的应用研究,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癌症标志物 纸基微流控芯片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子印迹生物传感器在癌症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4
作者 罗爱芹 蔡艳慧 +1 位作者 梁阿新 解炳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48-460,共13页
癌症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特定的身体中可测量的指标,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的变化来监测癌症健康状况,对于癌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面向典型疾病标志物的快速检测与精准分析已成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热点领域。... 癌症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特定的身体中可测量的指标,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的变化来监测癌症健康状况,对于癌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面向典型疾病标志物的快速检测与精准分析已成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热点领域。基于分子印迹的生物传感器由于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有望成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快速检测的新手段,在癌症临床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策略,分子印迹与电化学、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光学分析集成的传感技术和手段,以及分子印迹生物传感在癌症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最后本综述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分子印迹传感器在分析检测癌症生物标志物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电化学 传感 癌症标志 早期诊断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在癌标志物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赵胜利 文九巴 +1 位作者 祝要民 宋国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95-1297,共3页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制备 检测 癌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精准医学:液体活检中5-羟甲基胞嘧啶类癌症生物标志物发现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Chang Zeng Emily Kunce Stroup +2 位作者 Zhou Zhang Brian C.-H.Chiu Wei Zhang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425-435,共11页
将性能稳定且便于临床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癌症诊断、早期检测和预测预后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也是精准医学的关键所在。第二代测序技术可以更加灵敏而全面地分析肿瘤来源的材料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现在,研究人员能够在新的维度上监... 将性能稳定且便于临床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癌症诊断、早期检测和预测预后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也是精准医学的关键所在。第二代测序技术可以更加灵敏而全面地分析肿瘤来源的材料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现在,研究人员能够在新的维度上监测肿瘤发生的动态变化,例如使用循环无细胞DNA(circulating cell-free DNA,cf DNA)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基于突变分析的液体活检通常无法在不同研究中得到一致的结果,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内和肿瘤间的异质性以及技术的限制。相比之下,患者来源的cf DNA的表观遗传分析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对于早期检测和疾病监测,因为表观遗传修饰是组织特异性的,并且反映了癌症进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基于cf DNA的表观遗传分析正成为癌症诊断和预后预测的高灵敏度且微创的手段,在未来癌症患者的精准护理中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应用cf DNA的表观遗传分析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技术。我们在本文中总结了cf 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的表观基因组分析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对不同癌症类型的检测方法和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无细胞DNA 表观遗传学 癌症标志 5-羟甲基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标志物识别的蛋白质组分析
7
作者 William CS Cho 丁燕(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I0003-I0006,共4页
在新近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中,对疾病蛋白质组的综合和深入研究已成为重要议题。已有研究报道了在包括肺癌在内的不同疾病中发现的一些生物标志物,有一些在肺癌诊断和预测中有潜在价值。然而,它们很少作为器官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以充分比较... 在新近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中,对疾病蛋白质组的综合和深入研究已成为重要议题。已有研究报道了在包括肺癌在内的不同疾病中发现的一些生物标志物,有一些在肺癌诊断和预测中有潜在价值。然而,它们很少作为器官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以充分比较不同肿瘤类别的模型。本文评价了最近发表的一项在不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中进行比较蛋白质组的研究,并阐明已发现标志物在人肺癌诊断中的有效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标志 肺癌 小鼠模型 血浆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组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孟鸿 《癌症》 CAS 2023年第7期319-351,共33页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生理变化,并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关。因此,应该在微生物组的背景下研究许多癌症类别和治疗方案。由于宏基因组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可用性,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物种特征、宿主遗传变化和代谢谱的分析变得...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生理变化,并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关。因此,应该在微生物组的背景下研究许多癌症类别和治疗方案。由于宏基因组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可用性,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物种特征、宿主遗传变化和代谢谱的分析变得可行,促进了关于肿瘤发生过程中微生物群组成、分类学改变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指数级知识增益。然而,肠道微生物群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未表征的宿主–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仍然是我们推进对微生物群–癌症相互作用理解的挑战。这些相互作用体现在信号传递、代谢、免疫、肿瘤发展、遗传不稳定性以及对癌症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癌症发展之间关联的研究/分子机制,从而为可用于癌症诊断、治疗或预防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标志 化疗 粪便微生群移植 肠道微生 免疫疗法 微生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在癌症精准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义民 王展鹏 +1 位作者 仝朋飞 肖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41-1462,共22页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号杀手,精准的筛查诊断技术和高效的治疗手段是治愈癌症的关键。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癌症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新型二维材料MXene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良好的亲水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号杀手,精准的筛查诊断技术和高效的治疗手段是治愈癌症的关键。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癌症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新型二维材料MXene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良好的亲水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优良的基底材料构建生物传感平台,并通过兼容其他材料,形成具有高催化性能的MXene复合物,从而实现癌症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检测。此外,MXene组分可调,且在可见光到红外区域具有强烈吸收和高光热转换效率,是理想的肿瘤光热治疗(PTT)试剂。迄今为止,关于MXene在癌症诊疗领域的专题论述鲜有报道。鉴于此,本文根据癌症生物标志物进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基于MXene的生物传感平台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归纳了不同的MXene材料在PTT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而提出MXene在癌症诊疗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癌症标志 电化学传感 癌症诊断 癌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光电化学传感器
10
作者 馨娅 《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6-36,共1页
[本刊讯]上海理工大学辛艳梅老师、缪煜清教授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张中海教授开发了一种基于氧空位调控的抗污染型光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血清和尿液中甲胎蛋白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相关成果于2024年2月14日在线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 [本刊讯]上海理工大学辛艳梅老师、缪煜清教授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张中海教授开发了一种基于氧空位调控的抗污染型光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血清和尿液中甲胎蛋白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相关成果于2024年2月14日在线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准确测定尿液中癌症标志物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肿瘤监测方法。然而,由于尿液中癌症标志物的浓度极低,传统方法很难实现其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甲胎蛋白 上海理工大学 抗污染 癌症标志物 肿瘤监测 准确测定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传感器在癌症及其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静 崔传金 +3 位作者 龚瑞昆 王春皓 邵斌 陈宏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6-372,共7页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癌细胞的有效捕获和敏感检测对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催化活性和固有的发光性能等特点,MOFs已被成功地开发为传感平台实现对癌症及其标志物的检测。综...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癌细胞的有效捕获和敏感检测对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催化活性和固有的发光性能等特点,MOFs已被成功地开发为传感平台实现对癌症及其标志物的检测。综述了基于MOFs的电化学、荧光、电化学发光、比色传感器在癌细胞及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检测中近3年的研究进展,从MOFs材料,检测物类型,检测方法、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对以后MOFs纳米材料在癌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癌症标志 电化学传感器 荧光传感器 比色传感器
原文传递
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黎 韩娜 +2 位作者 王海莉 蔡晶 张中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3期10-1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水平,探索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12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分析其与病理类型、...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水平,探索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12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分析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肺腺癌患者的血清CEA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可为判断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症标志物 病理类型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荧光检测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雨辰 郭灵霞 +3 位作者 刘向飞 赵振杰 谢文辉 李欣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9-425,共7页
在微流控芯片中采用水热法合成ZnO纳米棒。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ZnO纳米棒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微流控芯片中制备的致密的ZnO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c轴取向性,ZnO纳米棒的直径... 在微流控芯片中采用水热法合成ZnO纳米棒。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ZnO纳米棒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微流控芯片中制备的致密的ZnO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c轴取向性,ZnO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随制备时间和在通道中的不同位置发生变化。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牛IgG对ZnO纳米棒的荧光检测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时间为3 h的ZnO纳米棒具有最优的荧光检测性能。在对人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时,其质量浓度检测限可达10-3 ng/mL,且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质量浓度为10^(-3)~10 n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ZnO) 微流控芯片 荧光检测 传感器 癌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无酶核酸扩增用于microRNA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珂珂 李丰哲 +1 位作者 王红 王富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682,共6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其异常表达与人类诸多疾病(如癌症)密切相关,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一类潜在的分子靶标用于癌症早期诊断。miRNA的简单快速检测,对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预后治疗意义重大。最近几年,随... 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其异常表达与人类诸多疾病(如癌症)密切相关,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一类潜在的分子靶标用于癌症早期诊断。miRNA的简单快速检测,对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预后治疗意义重大。最近几年,随着对mi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了许多miRNA分析方法,尤其是各种恒温核酸扩增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miRNA的高灵敏检测。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概括了一些基于恒温无酶的核酸扩增方法,用于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miRNA检测,有利于生物医学分析和重大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标志物 MicroRNA检测 恒温扩增 细胞成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体外检测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玉龙 谢烨 +1 位作者 张思娜 邓婷 《化学传感器》 CAS 2019年第2期29-35,共7页
miRNA作为人体中重要的非编码调控核酸序列,在生命活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早期发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细胞中miRNA的表达会出现异常。因此miRNA的体外检测对癌症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miRNA作为人体中重要的非编码调控核酸序列,在生命活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早期发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细胞中miRNA的表达会出现异常。因此miRNA的体外检测对癌症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以及癌症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miRNA检测研究进展,从传统检测方法、新型等温放大检测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miRNA检测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癌症标志物 检测方法 信号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适体识别辅助的比率免固定化电化学传感策略用于精确捕获和直接定量肿瘤外泌体
16
作者 张明睿 袁亚利 《化学传感器》 CAS 2020年第3期66-67,共2页
肿瘤外泌体是一种癌症标志物,肿瘤外泌体的检测对于癌症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复杂生物样品中肿瘤外泌体的精确捕获和直接分析仍然具有挑战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课题组基于DNA超支化结构辅助的信号放大策略,... 肿瘤外泌体是一种癌症标志物,肿瘤外泌体的检测对于癌症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复杂生物样品中肿瘤外泌体的精确捕获和直接分析仍然具有挑战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课题组基于DNA超支化结构辅助的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双适体识别介导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复杂生物环境中肿瘤外泌体的精准捕获和直接定量检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电化学传感器 适体 青岛农业大学 样品 癌症早期诊断 癌症标志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rogression of microRNA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17
作者 Yeping Du Jinhua Miao +1 位作者 Chunmei Wu Liping X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2年第12期691-693,共3页
MicroRNAs (miRNAs) constitute a class of small non-coding RNAs that function as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regulators. The dysregulation of miRNAs has been linked to a series of diseases, including various types of canc... MicroRNAs (miRNAs) constitute a class of small non-coding RNAs that function as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regulators. The dysregulation of miRNAs has been linked to a series of diseases, including various types of cancer. Since their discovery in the miRNAs of cancer patients, there has been a steady increase in the study of miRNAs as stable, noninvasive biomarkers. Although several challenges remain to be concerned, miRNAs could be useful, non-invasive biomarke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tics and prognosi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discovery of miRNAs and their potential as biomarkers. We discussed their possible structural, function and further 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miRNAs in colorectal cancer (C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miRNA) colorectal cancer (CRC) FUNCTION PRO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因子在癌症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诊断治疗靶点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婷 王奕婷 白晓彦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8期1692-1700,共9页
中期因子(midkine,MDK)是一种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在维持正常组织功能以及介导疾病发展中都发挥重要作用。MDK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在癌症的生长、增殖、存活、转移、血管生成以及化疗抵抗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MDK不仅可以作为... 中期因子(midkine,MDK)是一种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在维持正常组织功能以及介导疾病发展中都发挥重要作用。MDK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在癌症的生长、增殖、存活、转移、血管生成以及化疗抵抗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MDK不仅可以作为癌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还可以用于监测癌症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以及病人的反应,以MDK为临床靶点的抑制剂研究也在MDK高表达癌症中大量开展。本文系统地总结了MDK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并且进一步探讨了以此为基础的肿瘤标志物以及癌症个体化治疗的潜在靶点,旨在为以MDK为靶点指导癌症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因子 癌症 癌症标志物 治疗靶点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代恩艳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CAG方案联合10 mg/(mg·d)地西他滨治疗,研究组采用CAG方案联合20 mg/(mg·d)地西他滨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28 d/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癌症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g/(mg·d)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MDS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更有效地改善其血常规指标及VEGF水平,降低癌症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CAG方案 癌症标志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纳米颗粒光学特性的癌症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鹏 钟睿博 +1 位作者 袁鸣 张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51-2057,共7页
这篇综述总结了一些基于纳米颗粒光学特性来检测癌症生物标志物和癌细胞的方法。利用纳米颗粒的癌症诊断技术正在逐渐替代传统技术。尽管仍存在一些缺点,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纳米颗粒的传感器在生物标记检测或癌细胞检测应用中还是有... 这篇综述总结了一些基于纳米颗粒光学特性来检测癌症生物标志物和癌细胞的方法。利用纳米颗粒的癌症诊断技术正在逐渐替代传统技术。尽管仍存在一些缺点,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纳米颗粒的传感器在生物标记检测或癌细胞检测应用中还是有很多优势。这项先进的技术在即时癌症诊断中将非常有用,并且成本低廉,非常有希望成为人性化检测平台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光学特性 癌细胞 癌症标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