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
作者 段聚宝 王嘉玺 +4 位作者 邹民吉 赵春文 王利红 周莉梅 彭善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6年第2期94-94,共1页
白介素6的过高表达往往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增生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拮抗或抑制IL-6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来说,细胞因子的可溶性受体作为细胞因子结合蛋白(CBPs)可以拮抗... 白介素6的过高表达往往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增生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拮抗或抑制IL-6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来说,细胞因子的可溶性受体作为细胞因子结合蛋白(CBPs)可以拮抗相应因子的作用,但IL-6的可溶性受体(sIL-6R)却不同,它与IL-6形成的复合物仍然能与信号转导子gp130结合,介导IL-6的效应,起到IL-6激动剂的作用,因而有必要构建具拮抗效应sIL-6R的突变体分子,以用于IL-6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受体 受体拮抗剂 肠杆菌 细胞因子 基础医学研究 可溶性受体 双突变体 医学科学院 恶性肿瘤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洋 史进 +2 位作者 车红军 田鹏 方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811-1812,共2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IL-6R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立即于缺血的心肌区域注射IL-6R拮抗剂,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观察新生内皮细胞数和心肌细胞数,用超声心动图检... 目的:探讨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IL-6R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立即于缺血的心肌区域注射IL-6R拮抗剂,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观察新生内皮细胞数和心肌细胞数,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功能。结果:结扎加IL-6R拮抗剂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发现的新生内皮细胞数和心肌细胞数显著多于单纯结扎组,并且结扎加IL-6R拮抗剂组的大鼠左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IL-6R拮抗剂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大鼠 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检测重组抗白介素6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S628的ELISA方法的建立及确证
3
作者 张代超 魏峰 +5 位作者 毛素梅 刘运龙 任欣怡 李金龙 陈知航 程远国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5期672-67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经济的ELISA方法,用于检测食蟹猴血清中重组抗白介素6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S628的含量。方法:对ELISA与生物素-亲和素ELISA(BA-ELISA)方法进行比较,最终采用BA-ELISA法对HS628进行定量。包被抗体...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经济的ELISA方法,用于检测食蟹猴血清中重组抗白介素6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S628的含量。方法:对ELISA与生物素-亲和素ELISA(BA-ELISA)方法进行比较,最终采用BA-ELISA法对HS628进行定量。包被抗体为羊抗人Ig G单抗,以生物素标记的重组白介素6受体作为检测抗原,以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作为放大剂,最终用单组分显色液(TMB)显色。结果:建立了特异性检测HS628的ELISA方法并完成方法学确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64~400 ng/m L,灵敏度为1.64 ng/m L,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及稳定性符合要求,与对照品校正标准曲线吻合。结论:用建立的ELISA方法测定猴血清中HS628的含量能满足新生物制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指导原则要求,可用于HS628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白介素6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法 生物素-亲和素ELISA法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标志物
4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57-1257,共1页
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的Reena Mehra博士及其同事在9月18日的《内科学档案》(Arch Intern Med,2006;166:1725—1731.)上报告,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晨间水平与中度至严重睡眠相关性呼吸障碍(SRBD)相关,并可作为... 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的Reena Mehra博士及其同事在9月18日的《内科学档案》(Arch Intern Med,2006;166:1725—1731.)上报告,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晨间水平与中度至严重睡眠相关性呼吸障碍(SRBD)相关,并可作为SRBD和心血管风险的一种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 睡眠呼吸暂停 标志物 心血管风险 CASE 呼吸障碍 睡眠相关 SR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的证据图
5
作者 张丽霞 杜思博 +5 位作者 李琳 李宛成 徐彩花 周泳佳 徐明丽 谢广妹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0期62-72,共11页
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 目的通过证据图描述和总结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与多种健康结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的证据,明确其分布,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IL-6/IL-6R与多种疾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采用图表结合形式综合分析和展示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局。结果最终纳入38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2020年以后相关研究数增加趋势明显,纳入研究探讨IL-6、IL-6R、sIL-6R、gp130、IL-6RA 5种不同的表型和65种不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其中,遗传预测的IL-6水平与终末期肾病、精神分裂症、冠状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存在因果关系,IL-6R与黑色素瘤、髓系白血病、膀胱癌、喉癌、眼癌和胆囊癌的发生率存在因果关系,sIL-6R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哮喘、抑郁、多发性硬化症、腹主动脉瘤等疾病患病率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供了关于IL-6/IL-6R在多种健康结局中的因果作用的重要证据,涵盖精神心理、炎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反映了IL-6/IL-6R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影响和IL-6领域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孟德尔随机化 方法学 证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白介素6-受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飞星 易梦阳 +3 位作者 谭俊辉 王晓元 王蕊 李方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6期34-3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tatin C)和白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tatin C)和白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265例,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者为对照组48例。采用日立70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RP、Cystatin 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IL-6R水平。比较各组血清IL-6R、hs-CRP、Cystatin C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清hs-CRP、Cystatin C、IL-6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血清hs-CRP、Cystatin C、IL-6R水平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IL-6R、hs-CRP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Cystatin 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Cystatin C、IL-6R在AMI和UA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AMI和UAP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临床检测hs-CRP、Cystatin C、IL-6R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胱抑素C 白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治疗后出现疼痛反应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楠 郝志明 +1 位作者 吕晓虹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52,共3页
本文报道了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后发生的疼痛反应。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换用TCZ治疗。3例患者在首次TCZ输注后均出现了疼痛... 本文报道了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后发生的疼痛反应。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换用TCZ治疗。3例患者在首次TCZ输注后均出现了疼痛症状。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解释这种症状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白介素6受体抗体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的动态变化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国志 刘阳 +6 位作者 赖永通 陈志勇 郭雪坤 黄先恩 孟凡航 蔡瑞明 林民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手术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以及其动态改变,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详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和基线数据资料,采用ELISA法监测6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手术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以及其动态改变,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详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和基线数据资料,采用ELISA法监测6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中sIL-6R水平。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20)。结果:移植术前,血清sIL-6R的水平肾移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血清sIL-6R水平显著升高,其浓度在第3天时达到最高,针对性治疗有效后其水平逐渐下降,2周后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F=15.23,P=0.003)。同时还发现肾脏移植的患者并发感染时血清sIL-6R水平明显上升(LSD-t=7.32,P=0.004)。结论:动态监测血清sIL-6R水平的改变有助于及时早期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标志物,同时有助于发现合并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首次发病维吾尔族、汉族患者血清白介素-2、6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傅松年 王江涛 +2 位作者 谭立文 胡楠楠 党海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的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sIL-6R)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17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维族亚组57例,汉族亚组60例)给予文拉法辛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汉...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的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sIL-6R)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17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维族亚组57例,汉族亚组60例)给予文拉法辛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病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IL-6及sIL-2R、sIL-6R水平;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维族、汉族各55例)比较。结果:抑郁症维族及汉族亚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清IL-2、IL-6及sIL-2R、sIL-6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IL-2、sIL-6R水平在维族与汉族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血清IL-2、IL-6及sIL-2R、sIL-6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维族和汉族抑郁症患者均有免疫失调;文拉法辛治疗能改善抑郁症病情及免疫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白介素-2 白介素-6 白介素可溶性受体-2 白介素可溶性受体-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组织人白介素-6受体与胎盘HBV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小湄 肖小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5-726,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胎盘组织人白介素-6受体与胎盘HBV感染关系。方法选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阳性的67例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IL-6R和HBsAg/hIL-6R的分布情况。结果 hIL-6R散在分布... 目的初步探讨胎盘组织人白介素-6受体与胎盘HBV感染关系。方法选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阳性的67例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IL-6R和HBsAg/hIL-6R的分布情况。结果 hIL-6R散在分布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HBsAg阳性的胎盘组织中HBsAg/hIL-6R在同一位置,有共存现象。结论 HBV宫内感染可能存在经胎盘细胞表面hIL-6R介导的感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胎盘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建立 贾福军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IL 6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的关系及IL
关键词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所致脂质代谢异常与白介素6及其受体的关系
12
作者 李恒芬 祁福生 贾福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了解氯氮平所致脂质代谢异常与白介素 6及其受体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比较 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和 6周后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载脂蛋白... 目的 了解氯氮平所致脂质代谢异常与白介素 6及其受体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比较 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和 6周后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白介素 6 (IL- 6 )及其受体 (sIL - 6R)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TC、TG、ApoB、IL - 6及sIL - 6R水平明显升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TC与sIL - 6R呈正相关 (P <0 .0 1) ;TG与IL - 6呈正相关(P <0 .0 5 ) ,与sIL - 6R呈正相关 (P <0 .0 1) ;ApoB水平与IL - 6及sIL - 6R均无相关性。结论 氯氮平对白介素 6及其受体活性的影响可能是脂质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血脂 白介素-6 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洪亮 谢洁 +1 位作者 柳毓文 胡建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源...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甲氨蝶呤+稳定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稳定剂量泼尼松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机体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骨钙素(OC)、骨密度,评估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Sharp评分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3、6个月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6个月的O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O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的Shar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的Shar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可有效降低RA患者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血沉水平,缓解其疼痛,升高OC,降低Sharp评分,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白介素-6对骨细胞表达RANKL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情 周小康 +2 位作者 黄丹青 纪映辰 康非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通过研究炎症因子白介素-6对骨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影响,为更好地理解炎症因子在骨细胞参与骨重塑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MLO-Y4细胞系细胞,并应用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白介素-6(IL-6)和白介... 目的 :通过研究炎症因子白介素-6对骨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影响,为更好地理解炎症因子在骨细胞参与骨重塑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MLO-Y4细胞系细胞,并应用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6受体(IL-6R),共同作用刺激骨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试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RANKL以及酪氨酸激酶2(JAK2)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应用不同浓度人工合成的IL-6和IL-6R,共同作用刺激骨细胞后,RANKL的表达水平随着IL-6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IL-6通路中的JAK2蛋白磷酸化亦增加,提示IL-6及其受体可以促进骨细胞表达RANKL,并且与JAK2的活化密切相关。结论 :炎症因子IL-6可以通过增加JAK2蛋白的磷酸化,来促进骨细胞表达RANK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酪氨酸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β亚基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对动物的免疫效果
15
作者 李晓军 董家新 +2 位作者 倪长源 黎燕 沈倍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构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IL- 6R) β亚基 ( sgp130 )重组痘苗病毒 ,感染动物细胞使其表达 sgp130 ,用重组病毒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 sgp130抗体。  方法 :将 sgp130基因导入痘苗病毒载体 p JSA1175,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 目的 :构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IL- 6R) β亚基 ( sgp130 )重组痘苗病毒 ,感染动物细胞使其表达 sgp130 ,用重组病毒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 sgp130抗体。  方法 :将 sgp130基因导入痘苗病毒载体 p JSA1175,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在 TK-143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 ,用 Bud R和 X- gal双重选择 ,得到带有人 sgp130的重组病毒 ( Vsgp130 )。  结果 :采用 IDA和 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 ,感染 Vsgp130的 TK-143细胞上清中有较强的 sgp130表达 ,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10 0 0 0 0左右。用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和 Balb/c小鼠 ,可刺激抗体产生。  结论 :sgp130在痘苗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成功及抗 sgp130多克隆抗体的产生为进一步研究 IL- 6等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机理及研制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130 白介素6受体 痘苗病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与血液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剑文 徐酉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610-1612,共3页
关键词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血液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压力性损伤皮肤皮下组织中IL-6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17
作者 董正惠 李振刚 +3 位作者 祁进芳 王志伟 田旭功 马小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压力性损伤组织中膜结合型IL-6受体(mIL-6R)和可溶型IL-6受体(sIL-6R)及受其调控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IL-6受体对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压力性损伤模型组(n=... 目的观察大鼠压力性损伤组织中膜结合型IL-6受体(mIL-6R)和可溶型IL-6受体(sIL-6R)及受其调控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IL-6受体对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压力性损伤模型组(n=20)、sgp130Fc(特异性IL-6反式信号通路阻断剂)预处理组(n=2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在麻醉下于股薄肌处建立压力性损伤模型;sgp130Fc预处理组大鼠在麻醉前30 min给予sgp130Fc 250 ng腹腔内注射,随后在麻醉下采取与压力性损伤模型组相同的方法建立压力性损伤模型。大鼠建立压力性损伤模型成功后分别取股薄肌处组织及血液,运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IL-6、sIL-6R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mIL-6R、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的表达。运用Tunel法观察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液中IL-6、sIL-6R及组织中ICAM-1、Bax、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组织中mIL-6R、VEGF表达减少(P<0.05)。sgp130Fc预处理组大鼠组织中mIL-6R、VEGF、Bcl-2的表达与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ICAM-1、Bax、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大鼠组织中mIL-6R表达减少,血液中sIL-6R水平异常升高。异常升高的sIL-6R可上调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促使压力性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压力性损伤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可溶性IL-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IL-6、IL-6受体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天舒 陈璐璐 +2 位作者 夏文芳 周慜 黎慧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细胞IL-6、IL-6受体以及gpl30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 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3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经腹手术去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2,4,6,8,12周取去卵巢...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细胞IL-6、IL-6受体以及gpl30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 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3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经腹手术去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2,4,6,8,12周取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各6只大鼠骨髓细胞作细胞培养和提取RNA。培养的第6天分别作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胞核3个或3个以上以及TRAP(+)为破骨细胞标志,计数细胞数。骨髓细胞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PCR。结果 术后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即多于对照组(P<0.05);第4-6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达高峰,明显多于2周(P<0.01);去卵巢后的8周,较峰值下降,直至1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破骨细胞的变化相对应,术后2周,骨髓细胞IL-6及IL-6R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分别为P<0.01,P<0.05);第4周时,IL-6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保持至第6周,IL-6R表达则在第6周达最高;第8周,IL-6、IL-6R基因表达水平较峰值下降,但直至第12周仍高于对照组。去卵巢后全程未见gp130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明显增加,呈时间相关动态过程,第6周达高峰,这一过程与骨髓细胞IL-6、IL-6R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一致,提示去卵巢后骨髓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卵巢 骨髓 破骨细胞 白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IL-6R/JAK2/STAT3通路调控骨髓微环境对多发性骨髓瘤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玉士 许家威 +2 位作者 刘青青 李宜蔷 程纬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疾病的发展表现出广泛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MM肿瘤细胞、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IL-6/IL-6R/JAK2/STAT3通路可以调节骨髓微环境中相关可溶性因子的转录,促进MM肿瘤细...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疾病的发展表现出广泛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MM肿瘤细胞、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IL-6/IL-6R/JAK2/STAT3通路可以调节骨髓微环境中相关可溶性因子的转录,促进MM肿瘤细胞增殖、抗凋亡、产生耐药性及引导相关骨破坏。本文就IL-6/IL-6R/JAK2/STAT3通路调控骨髓微环境对MM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M的靶向治疗及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微环境 白介素-6/白介素-6受体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1、CD_(126)表达及合成ECM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要军 孙自勤 +4 位作者 权启镇 齐凤 江学良 张修礼 王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_1、CD126 表达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 ,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经分子探针标记的ICAM_1、CD126 阳性细胞数变化 ,... 目的观察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_1、CD126 表达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 ,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经分子探针标记的ICAM_1、CD126 阳性细胞数变化 ,用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HA、LA含量。结果人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_1、CD126 阳性率分别为(82 63±5.94) %和(77.95±4.68) %,加入黄芪组二者阳性率明显下降。但黄芪对成纤维细胞合成HA无影响 ,对LN影响较小。结论黄芪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_1和CD126,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机理之一 ,它对合成ECM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白介素6受体(CD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