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1
作者 陈杰 彭君琴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复发、转移、癌症死亡)与预后良好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占比、Karnofsky评分<80分占比、NSE、IL-6、TNF-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整体分化程度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87、0.852、0.953,灵敏度分别为0.760、0.880、0.840、0.920,特异度分别为0.768、0.913、0.696、0.942(均P<0.05)。结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NSE、IL-6、TNF-α在肺癌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休克早期预判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马郡 杨旭峰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期55-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7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6 h内是否发生休...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7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6 h内是否发生休克将其分为休克组和未休克组。比较两组血浆HBP、IL-6和PCT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影响因素。结果休克组血浆HBP、IL-6、PCT高于未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IL-6、PCT及三项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35.0%和89.7%、78.8%和60.8%、67.5%和53.6%、67.5%和68.0%。HBP、PCT、IL-6及三项联合检测早期预判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0.598、0.663和0.717。将脓毒症是否进展为脓毒症休克作为因变量,将HBP、PCT和IL-6早期预判脓毒症休克的最佳截断值作为临界值,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P和IL-6为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浆HBP、PCT和IL-6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有早期预判价值,三项联合检测预判价值更高,HBP和IL-6是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肝素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血浆降钙素原 早期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杨杰 刘涛 +1 位作者 赵志光 杨东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行MRI检查和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 目的 探讨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行MRI检查和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检测。根据是否发生PJ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MRI表现和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JI的MRI表现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假体周围发生骨膜反应、存在假体关节囊积液以及假体周围肌内水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假体周围骨质溶解和骨髓水肿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α-防御素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感染组患者MRI表现骨膜反应、假体关节囊积液、肌内水肿均与血清α-防御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膝关节PJI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助于为临床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MRI Α-防御素 白细胞介素-6 D-二聚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
5
作者 李雅琦 邓晓风 杨卫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就诊的UE患者73例(观察组)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7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水平等资料,通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6、IL-2、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U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2、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Scr与IL-6、IL-2、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Hb≤90 g/L、ALB≤30 g/L、PTH、代谢性酸中毒、IL-6、IL-2、TNF-α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IL-6、IL-2和TNF-α的高表达、血Scr、Hb≤90 g/L、ALB≤30 g/L、PTH及代谢性酸中毒均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脑病 微炎症状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24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季慧琳 薛怀煜 +2 位作者 刘庆娜 朱怡迪 魏志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MRGPRX2)、白细胞介素-6(IL-6)及IL-24的水平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9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CSU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MRGPRX2)、白细胞介素-6(IL-6)及IL-24的水平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9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CSU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完成荨麻疹活动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与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评分(chronic urticari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U-Q2oL);另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分析其与UAS7、CU-Q2oL得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SU患者血清MRGPRX2、IL-6水平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31,P<0.05;r=0.462,P<0.05),但IL-24水平升高与C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01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MRGPRX2、IL-6、IL-24水平升高均是CS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MRGPRX2、IL-6、IL-24水平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在CSU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血清MRGPRX2、IL-6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三者联合检测CSU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4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冒小红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脓毒症休克组(48例)和脓毒症组(31例),另选取同期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4周,根据预后情况不同将7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存活)和预后不良组(25例,死亡)。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PCT、IL-6、LMR水平,并分析PCT、IL-6、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对照组,LMR水平低于脓毒症组、对照组,脓毒症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MR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PCT、IL-6水平均更高,LMR水平更低(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LMR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05、0.701、0.939,灵敏度分别为0.840、0.800、0.760、0.880,特异度分别为0.796、0.778、0.759、0.815(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升高、LMR水平降低,且PCT、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更高、LMR水平更低,以上指标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良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贺莹莹 王健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中纳入15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来源于安钢职工总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中纳入15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来源于安钢职工总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6月,将所有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88例)和重症组(68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15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给予患儿相关治疗措施,其中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10 mg/kg,1次/d,轻症患儿进行为期3 d的治疗,重症患儿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将2组患儿血清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将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及CPIS评分进行对比,采用相关性软件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将不同预后患儿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t=41.236、35.185、22.683,均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及CPIS评分均比轻症组患儿高(t=20.024、7.251、13.623、17.561,均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CRP、TNF-α、IL-6指标与CPI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508、0.311、0.409,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指标水平均比预后良好组高(t=24.449、7.240、19.274,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RP、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指标水平较高预示着病情较为严重,对上述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血清胃泌素-17、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的鉴别价值
9
作者 霍佳宁 李姣姣 +1 位作者 霍小艳 霍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血清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治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血清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治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萎缩性胃炎组,回顾性分析同期102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早期胃癌组。比较两组患者Hp抗体阳性率,血清G-17、IL-6水平及全血PLR水平;比较早期胃癌组中Hp抗体阳性患者和Hp抗体阴性患者血清G-17、IL-6及全血PLR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抗体、血清G-17、IL-6、全血PLR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早期胃癌组Hp抗体阳性占比及血清G-17、IL-6、全血PLR水平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早期胃癌组中H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G-17、IL-6及全血PLR水平均高于Hp抗体阴性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抗体、血清G-17、IL-6及全血PLR均能鉴别诊断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且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相较于老年萎缩性胃炎,老年早期胃癌患者Hp抗体阳性占比、血清G-17、IL-6及全血PLR水平均较高,且血清G-17、IL-6及全血PLR升高均与Hp感染密切相关,均可用于鉴别诊断老年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且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萎缩性胃炎 早期胃癌 幽门螺杆菌抗体 胃泌素-17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魏岗 魏计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常规指标及IL-6、CRP、SAA水平,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效能。结果:对照组PLT水平>健康组>观察组,健康组MPV水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观察组>健康组,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IL-6、CRP、SAA水平>对照组>健康组,观察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健康组>对照组(P<0.001)。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较高(AUC=0.920)。结论:血常规指标联合血清IL-6、CRP、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血常规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及血管紧张素Ⅱ联合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分析
11
作者 李先武 黄道桂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丨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与其预后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丨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与其预后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心血管事件组(41例)与无心血管事件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IL-6水平、Ang-Ⅱ水平、心功能指标及美国纽约心丨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析NT-proBNP、IL-6、Ang-Ⅱ水平与心功能指标、NYHA分级的相关性及CHF患丨者预后的独丨立危险因素。结果 心血管事件组患者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大丨于无心血丨管事件组,左心室射丨血分数(LVEF)小于无心血管事件组,NYHA分级Ⅲ~Ⅳ级占比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EDD、LVESD、NYHA分丨级与NT-proBNP、IL-6、Ang-Ⅱ水丨平均呈正相关,LVEF与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高均为影响CHF患丨者预后的独丨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联合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项单一预测(均P <0.05)。结论 在CHF患者中,随着病情的不断演进与心脏功能的逐渐衰退,其体内NT-proBNP、IL-6及Ang-Ⅱ的水平均呈丨现上升趋丨势。值得注意的是,NT-proBNP、IL-6与Ang-Ⅱ的高丨水平表达已被确认为独立的风险因素,其可影响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将NT-proBNP、IL-6与Ang-Ⅱ三项指标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评估CHF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这些关丨键指标的监测与管理至关重要,这对于降低CHF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紧张素Ⅱ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DNA、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小儿呼吸道EB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张晓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 分析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小儿呼吸道EB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以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纳入研究,均行EBV-DNA、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目的 分析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小儿呼吸道EB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以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纳入研究,均行EBV-DNA、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异型淋巴细胞检测,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指标的检测结果,并比较不同检测指标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65例患儿经检测示54例阳性,11例阴性。EBV-DNA检测示53例阳性,12例阴性;C反应蛋白检测示22例阳性,43例阴性;白细胞介素-6检测示25例阳性,40例阴性;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示33例阳性,32例阴性。EBV-DNA检测对EB病毒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异型淋巴细胞(χ^(2)=30.286、25.128、13.742,P<0.05)。EBV-DNA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9%、90.91%、95.38%、83.33%、98.11%;C反应蛋白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7.78%、36.36%、29.23%、9.30%、68.18%;白细胞介素-6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5.18%、45.45%、36.92%、12.50%、76.00%;异型淋巴细胞单项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0.00%、45.45%、49.23%、15.63%、81.82%。EBV-DNA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异型淋巴细胞(P<0.05)。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EBV-DNA能够提高EB病毒感染患儿的检出率,诊断效能很高,可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呼吸道感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异型淋巴细胞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红梅 高立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77-1380,138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IL-17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9例接受化疗干预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8)与预后不良组(n=41)。记录并统计患者临床资料,经Pearson相关...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IL-17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9例接受化疗干预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8)与预后不良组(n=41)。记录并统计患者临床资料,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6、IL-12、IL-17水平与胃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关系;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胃癌化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12、IL-17水平对胃癌患者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及血清IL-6、IL-17水平均较预后良好组高,而IL-12水平较预后良好组低(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IL-17水平均与胃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血清IL-12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呈负相关(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IL-17水平异常升高均为影响胃癌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IL-12水平升高为影响胃癌化疗预后的保护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IL-12、IL-17水平均对胃癌化疗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其中以血清IL-17的预测价值相对最好(均P<0.05)。结论:胃癌化疗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越高,IL-12水平越低,其不良预后发生风险也相对越高,通过监测上述指标水平有利于早期辅助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预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IL-17、TNF-α与T淋巴细胞及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
14
作者 李小龙 王荣丽 +2 位作者 曾春芳 王新 孙子科技木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及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道菌群是否失调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及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道菌群是否失调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D3^(+)CD19^(-)、CD16^(+)CD56^(+)、CD3^(+)CD4^(+)、CD3^(+)CD8^(+)T细胞数及CD3^(+)CD4^(+)/CD3^(+)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观察组合并糖尿病、肺心病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L-6、IL-17、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D3^(+)CD19-T细胞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16^(+)CD56^(+)、CD3^(+)CD4^(+)、CD3^(+)CD8^(+)T细胞数及CD3^(+)CD4^(+)T细胞百分比、CD3^(+)CD8^(+)T细胞百分比水平升高(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肺心病、血清白蛋白低下的COPD患者更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CD16^(+)CD56^(+)、CD3^(+)CD4^(+)、CD3^(+)CD8^(+)T细胞及IL-6、IL-17、TNF-α参与了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T淋巴细胞 肠道菌群失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与IL-6及干扰素-γ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苗琴 刘亚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与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5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经诊断为卵巢癌,另35例患者经诊断...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与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5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经诊断为卵巢癌,另35例患者经诊断为上皮性良性肿瘤。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病理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组卵巢组织中IL-17A、IL-6、IFN-γ表达情况,并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对血清IL-17A、IL-6、IFN-γ进行检测,最后分析IL-17A、IL-6、IFN-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IL-17A、IL-6均呈强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IFN-γ呈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IL-17A、IL-6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IFN-γ显著低于良性肿瘤患者。IL-17A、IL-6与卵巢癌临床分级呈正相关性,IFN-γ与临床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IL-17A、IL-6、IFN-γ参与卵巢癌发病、进展过程,通过对卵巢组织、血清IL-17A、IL-6、IFN-γ实施观察、检测,可提升卵巢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6 干扰素-Γ 卵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右心室Tei指数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露 邓雅雪 +1 位作者 陈佑桐 李志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SAB)、白细胞介素-6(IL-6)、右心室Tei指数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SAB)、白细胞介素-6(IL-6)、右心室Tei指数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n=31)、中危组(n=46)和高危组(n=23);根据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又分为生存组(n=79)和死亡组(n=21);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分组的SAB、IL-6、右心室Tei指数;采用Pearson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SAB、IL-6、右心室Tei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B、IL-6、右心室Tei指数在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SAB为(28.87±5.21)g/L,显著低于对照组[(35.65±4.77)g/L],而血清IL-6、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40.34±6.02)pg/mL、0.51±0.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03±4.59)pg/mL、0.3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SAB为(25.95±3.01)g/L,均显著低于中危组[(28.64±3.78)g/L]和低危组[(30.79±3.55)g/L],而血清IL-6、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46.98±5.07)pg/mL、0.56±0.05,均显著高于中危组[(40.23±5.32)pg/mL、0.51±0.06]和低危组[(35.62±5.13)pg/mL、0.43±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SAB为(24.75±2.12)g/L,显著低于生存组[(29.01±2.25)g/L],而血清IL-6、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47.68±4.91)pg/mL、0.56±0.09,均显著高于生存组[(39.08±5.60)pg/mL、0.4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SAB呈负相关(r=-0.592,P<0.05),而与血清IL-6、右心室Tei指数均呈正相关(r=0.546,0.50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AB、IL-6、右心室Tei指数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33、0.815,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SAB、血清IL-6和右心室Tei指数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均呈现异常,且与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密切相关,SAB、IL-6和右心室Tei指数联合在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血清白蛋白 白细胞介素-6 TEI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55和白细胞介素-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杨春燕 韩梅盈 +2 位作者 林丽 秦道刚 许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55(miR-155)mRNA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28例子痫前期孕母分娩极早产新生儿〔胎龄<32周和(或)体质量<1500 ... 目的观察微小RNA-155(miR-155)mRNA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28例子痫前期孕母分娩极早产新生儿〔胎龄<32周和(或)体质量<1500 g〕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本院住院治疗其他原因导致的极早产儿2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相关电子病历临床资料,包括极早产儿和孕母一般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子痫前期等)、有创通气比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比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早发脓毒症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以及出生后脐动脉血清中miR-155 mRNA表达、IL-6水平,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iR-155、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kg:1.21±0.22比1.32±0.33,P<0.05),有创通气、BPD、ARDS比例和脓毒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通气比例:75.0%(21/28)比57.7%(15/26),BPD比例:35.7%(10/28)比11.5%(3/26),ARDS发生率:100.0%(28/28)比84.6%(22/26),脓毒症发生率:71.4%(20/28)比53.8%(14/26),均P<0.05〕,miR-155 mRNA表达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155 mRNA(2-ΔΔCt):0.93±0.18比0.17±0.03,IL-6(ng/L):73.84(33.44,429.00)比19.05(9.30,47.2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55和IL-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82,P<0.01)。两组随出生时间延长,WBC和NEUT均逐渐降低,观察组出生后各时间点WBC和NE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生后48 h和72 h均明显低于出生后24 h(均P<0.05)。观察组出生后24、48和72 h 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出生后24 h为7.85±2.44比12.28±6.81,出生后48 h为7.31±3.53比10.98±7.91,出生后72 h为4.97±2.05比7.82±4.65,均P<0.05),NEUT仅出生后24 h和48 h两个时间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出生后24 h为4.13±1.93比7.45±5.67,出生后48 h为3.96±2.64比6.89±6.24,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出生时机体内miR-155 mRNA表达、IL-6水平明显上调,机体炎症反应紊乱,对早期评估病情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白细胞介素-6 极早产新生儿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对胰腺癌小鼠癌组织的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8
作者 崔彦杰 宋金萍 +1 位作者 郝立君 黄国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28-2333,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胰腺癌裸鼠模型癌组织增殖与上皮间质化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18只成功构建胰腺癌细胞荷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IL-6过表达组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胰腺癌裸鼠模型癌组织增殖与上皮间质化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18只成功构建胰腺癌细胞荷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IL-6过表达组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组于肿瘤部位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干预,IL-6过表达组于肿瘤部位注射IL-6过表达质粒进行干预,IgG抗体组予肿瘤部位注射IgG抗体进行干预。3组均于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胰腺肿瘤组织。对各组肿瘤组织进行离体称重并计算抑瘤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IL-6、p-STAT3、NF-κB p65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IL-6、p-STAT3、SOCS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裸鼠胰腺肿瘤组织的平均瘤重及抑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癌细胞排列呈巢状;IL-6过表达组可见肿瘤组织轻度纤维化,少量炎症浸润;IgG抗体组可见核分裂象,大量肿瘤细胞坏死,局灶组织纤维化。IL-6过表达组E-cadherin蛋白、SOCS3基因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和IgG抗体组,而Vimentin、MMP-9、IL-6、p-STAT3、NF-κB p65、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IL-6、NF-κB p65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和IgG抗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抗体组Vimentin、MMP-9、IL-6、p-STAT3、NF-κB p65、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IL-6、NF-κB p65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而E-cadherin和SOCS3基因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可以通过p-STAT3和(或)NF-κB p65信号通路调节胰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组织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影响肿瘤组织的增殖及上皮间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胰腺癌 裸鼠模型 增殖 上皮间质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
19
作者 王华昕 郭妍 卫琼琼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行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行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将其分为发生组40例与未发生组45例,另选取该院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结果:发生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对照组,且未发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均呈正相关(r>0,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TNF-α、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52、0.802、0.934,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素E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20
作者 朱琪 季梅丽 庄世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康体检者58例、单纯肌少症患者6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检测各组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ST2、Myo、IL-6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Myo、IL-6单独及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相比,DHF组、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F组相比,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Myo、IL-6均分别与LVEF、CO、SV、CI呈负相关(P<0.001),均与HR呈正相关(P<0.001);sST2、Myo、IL-6、LVEF、SV是DHF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ST2、Myo、IL-6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诊断效能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显著升高,且sST2、Myo、IL-6均与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HF合并肌少症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红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舒张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