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黏附分子-1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赵腾飞 王莲 +2 位作者 刘远锋 潘非非 陈洁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状态不同分为急性发作组(34例)和非急性发作组(38例)。2组患儿均采血检测NLR、IL-1β、ICAM-1,并比较2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发作组NLR、IL-1β、ICAM-1水平分别为(5.47±1.08)、(215.63±25.63)ng/L、(33.42±3.69)μg/L,高于非急性发作组的(4.13±0.69)、(142.52±15.42)ng/L、(20.36±2.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IL-1β、ICAM-1为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ROC曲线显示,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5、0.749、0.742、0.968,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NLR、IL-1β、ICAM-1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预测中价值较高,利于早期评估患儿病情,完善针对性治疗,避免哮喘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期 白细胞介素-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科 曹玉净 +2 位作者 钱亚男 李光辉 周松林 《中医正骨》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ATDC5小鼠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加入IL-1β模拟骨关节炎环境,通过测定不同浓度TMP干预后的细...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ATDC5小鼠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加入IL-1β模拟骨关节炎环境,通过测定不同浓度TMP干预后的细胞存活率确定本实验中TMP的浓度为5μg·mL^(-1)和10μg·mL^(-1)。将ATDC5小鼠软骨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TMP低剂量组、TMP高剂量组均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TMP低剂量组、TMP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照5μg·mL^(-1)和10μg·mL^(-1)加入TMP。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相关X(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Bax)蛋白含量、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含量确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测定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含量[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氧化应激指标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SOD2]含量。将ATDC5小鼠软骨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常规培养;诱导组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TMP组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并按照10μg·mL^(-1)加入TMP;Nrf2抑制剂组先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按照5μg·mL^(-1)加入Nrf2抑制剂ML385,最后按照10μg·mL^(-1)加入TM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下游蛋白(HO-1、SOD2)含量。结果:①软骨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结果。模型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43),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低于模型组(P=0.030,P=0.033),TMP低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TMP高剂量组(P=0.049)。②软骨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结果。模型组的Bax/Bcl-2蛋白含量比值高于对照组、TMP低剂量组及TMP高剂量组(P=0.000,P=0.005,P=0.000),TMP高剂量组的Bax/Bcl-2蛋白含量比值低于TMP低剂量组(P=0.003)。③软骨细胞中炎症因子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的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MP低剂量组及TMP高剂量组(IL-6:P=0.035,P=0.024,P=0.049;TNF-α:P=0.017,P=0.039,P=0.032);TMP低剂量组的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TMP高剂量组(P=0.019,P=0.028)。④软骨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27),SOD和GS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3,P=0.028);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20,P=0.040),SOD和GSH含量均高于模型组(SOD:P=0.048,P=0.039;GSH:P=0.031,P=0.022);TMP高剂量组的MDA含量低于TMP低剂量组(P=0.040),SOD和GSH含量均高于TMP低剂量组(P=0.026,P=0.038)。⑤软骨细胞中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的Keap1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00),Nrf2、HO-1及SOD2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3,P=0.004,P=0.003);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的Keap1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02,P=0.000),Nrf2、HO-1及SOD2蛋白含量均高于模型组(Nrf2:P=0.002,P=0.008;HO-1:P=0.000,P=0.001;SOD2:P=0.002,P=0.000);TMP高剂量组的Keap1蛋白含量低于TMP低剂量组(P=0.034),Nrf2、HO-1及SOD2蛋白含量均高于TMP低剂量组(P=0.000,P=0.039,P=0.029)。⑥Nrf2抑制剂干预后软骨细胞中Nrf2下游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诱导组的HO-1、SOD2蛋白含量均低于空白组(P=0.000,P=0.001),TMP组的HO-1、SOD2蛋白含量均高于诱导组(P=0.023,P=0.030),Nrf2抑制剂组的HO-1、SOD2蛋白含量均低于TMP组(P=0.040,P=0.000)。结论:TM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软骨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白细胞介素-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调节沉默信息调控基因1/叉头转录因子1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海龙 夏丰娜 +3 位作者 高学锋 王朝阳 唐楠 马洲佩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4-318,332,共6页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ROP)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NC)组、模型组、罗哌卡因低剂量(ROP-L)组、罗哌卡因高剂量(ROP-H)组和ROP-H+EX-527组。除NC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I...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ROP)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NC)组、模型组、罗哌卡因低剂量(ROP-L)组、罗哌卡因高剂量(ROP-H)组和ROP-H+EX-527组。除NC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IL-1β(10 ng/ml)处理,以构建OA软骨细胞损伤模型。24 h后,ROP-L组和ROP-H组分别加入25、100 mg/L ROP,ROP-H+EX-527组加入100 mg/L ROP和10μmol/L沉默信息调控基因1(SIRT1)抑制剂EX-527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中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mRNA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软骨细胞中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SIRT1/FOXO1信号通路及基质降解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增殖率、SIRT1 mRNA及蛋白水平、FOXO1 mRNA及p-FOXO1/FOXO1水平、Ⅱ型胶原α1(COL2A1)、软骨蛋白聚糖(ACA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IL-8、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ROP-L和ROP-H组软骨细胞增殖率、SIRT1 mRNA及蛋白水平、FOXO1 mRNA及p-FOXO1/FOXO1水平、COL2A1、ACA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IL-8、TNF-α、IL-6水平及MMP-13蛋白表达降低,且作用随着ROP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均P<0.05)。EX-527逆转了ROP对OA软骨细胞的作用。结论:ROP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加软骨细胞增殖率,减少细胞凋亡,缓解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损伤 罗哌卡因 沉默信息调控基因1 叉头转录因子1 白细胞介素-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Klotho、白细胞介素-34、褪黑素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
4
作者 赵占锋 刘金瑞 +2 位作者 梁冰 吴秋杰 张靖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Klotho、白细胞介素-34(IL-34)、褪黑素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MHD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分为非骨质疏...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Klotho、白细胞介素-34(IL-34)、褪黑素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MHD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分为非骨质疏松组(n=102)和骨质疏松组(n=32)。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清IL-34、透析龄≥24个月占比显著升高(P<0.05),血清Klotho、褪黑素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24个月、Klotho降低、褪黑素降低、IL-34升高是MHD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Klotho、IL-34、褪黑素单独或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05(0.596~0.813)、0.782(0.681~0.882)、0.798(0.706~0.891)、0.891(0.829~0.954),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效能显著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MHD患者中,血清Klotho、褪黑素越低和IL-34越高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大,三项指标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白细胞介素-34 褪黑素 骨质疏松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和白细胞介素-1β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路贵 程振国 +1 位作者 杜宝顺 张国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80-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内PD-L1和IL-1β表达情况,对比不同组织其表达情况,并分析PD-L1和IL-1β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内IL-1β、PD-L1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分级Ⅲ-Ⅳ级、卡式功能状态评分(KPS)<80分者癌组织内PD-L1和IL-1β阳性表达率Ⅰ-Ⅱ级、≥80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脑胶质瘤组织内PD-L1、IL-1β阳性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呈正比(r=0.276、0.240,P<0.05),与KPS评分呈负相关(r=-0.258、-0.320,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IL-1β、PD-L1阳性表达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脑胶质瘤组织内PD-L1、IL-1β阳性表达与预后呈正比(r=0.224、0.287,P<0.05)。结论:脑胶质瘤中PD-L1和IL-1β异常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病理学分级、KPS评分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白细胞介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魏岗 魏计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常规指标及IL-6、CRP、SAA水平,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效能。结果:对照组PLT水平>健康组>观察组,健康组MPV水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观察组>健康组,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IL-6、CRP、SAA水平>对照组>健康组,观察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健康组>对照组(P<0.001)。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较高(AUC=0.920)。结论:血常规指标联合血清IL-6、CRP、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血常规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17及趋化因子受体1水平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预测研究
7
作者 武晓真 贾俊芳 冯锐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对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效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的患儿90例,...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对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效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的患儿90例,并根据其疗效,分为有效组(66例)和无效组(24例)。分析并比较2组CA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NF-κB、IL-17、CXCR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AP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NF-κB、IL-17及CXCR1单独及联合预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的疗效。结果2组CAP患儿治疗前NF-κB[(22.5±6.6)ng/L与(31.8±8.2)ng/L,t=5.570,P<0.001]、IL-17[(23.5±2.4)ng/L与(27.2±2.4)ng/L,t=6.539,P<0.001]、CXCR1[(54.2±11.2)pg/ml与(69.3±11.4)pg/ml,t=5.616,P<0.001]及年龄(χ^(2)=11.080,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NF-κB[OR(95%CI)=2.328(1.086,4.990,P=0.030]、IL-17[OR(95%CI)=5.691(1.206,0.796),P=0.017]、CXCR1[OR(95%CI)=3.047(1.314,7.063),P=0.009]及年龄<3岁[OR(95%CI)=2.328(1.085,4.997),P=0.030]均是影响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F-κB、IL-17及CXCR1单独及联合预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的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62、0.830、0.977。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AP患儿NF-κB、IL-17及CXCR1水平,可预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7 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张国腾 王毅 +2 位作者 周沛 邱世诚 周剑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4年10月。采取SD大鼠血液,使用两步离心法提取PRP,用于后续实验。常规培养大鼠髓核细胞。采用不同浓度PRP对髓核细胞进行...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4年10月。采取SD大鼠血液,使用两步离心法提取PRP,用于后续实验。常规培养大鼠髓核细胞。采用不同浓度PRP对髓核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点的处理,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髓核细胞的活性。通过IL-1β诱导建立髓核细胞退变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未经IL-1β和PRP处理)、IL-1β组(加入10μg/L IL-1β溶液)和PRP组(加入10μg/L IL-1β溶液和PRP)。干预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髓核组织中Bcl-2家族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Bax、Bcl-2以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β组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Bax/Bcl-2均高于对照组(2.43±0.22比1.04±0.07、1.96±0.09比1.06±0.12、3.76±0.34比1.00±0.10),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65±0.05比1.05±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P组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Bax/Bcl-2低于IL-1β组,Bcl-2蛋白表达量高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IL-1β组的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1.15±0.12比1.00±0.03、1.22±0.09比1.00±0.11),Bcl-2 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51±0.05比1.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P组的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低于IL-1β组,Bcl-2 mRNA表达量高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P可能抑制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增强细胞活性,有效延缓椎间盘退变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白细胞介素-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髓核细胞 椎间盘退变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8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9
作者 段翔升 宋方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的关系;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I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00例CSVD患者中确诊为CI 49例(49.00%),纳入CI组,剩余51例(51.00%)患者纳入非CI组。49例CI患者中,轻度CI 15例,中度CI 22例,重度CI 12例。CI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CI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非CI组,而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I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IL-8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血清IGF-1、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及CI程度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熊和然 周茹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2期2029-2034,共6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软骨细胞HC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低剂量组、Evo高...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软骨细胞HC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低剂量组、Evo高剂量组、Evo高+ML385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其他组用加入50 ng/mL的IL-1β培养基培养,同时Evo低、高剂量组再加浓度分别为10、30μmol/L的Evo处理,Evo高+ML385组先用2μmol/L的Nrf2抑制剂ML385处理30 min,再用30μmol/L的Evo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CCs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Cs细胞上清液中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HCCs细胞中炎症介质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CCs中Nrf2/HO-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率、IL-6、IL-18、TNF-α、MDA水平,COX-2、iNOS mRNA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细胞质Nrf2、细胞核p65 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SOD活性及HO-1、IκB-α、细胞核Nrf2、细胞质p65 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Evo低、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IL-6、IL-18、TNF-α、MDA水平,COX-2、iNOS mRNA表达水平,p-IκB-α、细胞质Nrf2、细胞核p65 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SOD活性及HO-1、IκB-α、细胞核Nrf2、细胞质p65 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Evo高剂量组以上指标与Evo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vo高剂量组相比,Evo高+ML385组中Nrf2的抑制剂ML385消除了Evo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Evo可能通过激活Nrf2和HO-1的表达,抑制下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改善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吴茱萸碱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1、白细胞介素-17、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杨晓煜 朱登勤 +4 位作者 庞素蕾 王盼盼 马若巾 马云云 宋春鸽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两组受试者miRNA-2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HIF-1α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预后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IL-17、HIF-1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IL-17、HIF-1α表达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7、0.462,P﹤0.05)。miRNA-21、IL-17、HIF-1α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AU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高表达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miRNA-21、IL-17、HIF-1α低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iRNA-21、IL-17、HIF-1α均高表达,且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及预测预后,有助于临床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IRNA-21 白细胞介素-17 缺氧诱导因子-1Α 相关性 预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12
作者 张静 毛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SCLC放疗后未继发R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程度RP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NSCLC放疗后RP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放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随着RP病情程度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评估1级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18、0.783、0.801,评估≥2级RP的AUC分别为0.729、0.740、0.793、0.82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阳性表达患者发生≥2级RP的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473、2.275、2.610、5.267倍(P<0.0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联合评估≥2级RP的AUC为0.93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7.47%。结论NSCLC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与R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四者联合评估≥2级RP的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控制RP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白细胞介素-21、25羟基维生素D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13
作者 孙波 周方 +1 位作者 薛福敏 李小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05-108,11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21(IL-21)、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3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依照疾病活动性...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21(IL-21)、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3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依照疾病活动性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活动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53例,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sTREM-1、IL-21、25(OH)D表达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法分析sTREM-1、IL-21、25(OH)D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REM-1、IL-21、25(OH)D诊断炎症性肠病和预测炎症性肠病活动期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清sTREM-1、IL-21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血清sTREM-1、IL-21水平高于缓解期组,25(OH)D水平低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sTREM-1、IL-21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呈正相关(r=0.460、0.484,P<0.05),25(OH)D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呈负相关(r=-0.434,P<0.05)。ROC曲线显示,sTREM-1、IL-21、25(OH)D和三者联合诊断炎症性肠病的AUC分别为0.791、0.852、0.808和0.862,敏感度分别为74.80%、81.30%、75.50%和81.30%,特异度分别为75.50%、75.50%、81.30%和79.20%;sTREM-1、IL-21、25(OH)D和三者联合预测炎症性肠病活动期的AUC分别为0.821、0.840、0.799和0.840,敏感度分别为79.60%、75.90%、77.40%和87.00%,特异度分别为79.20%、75.50%、83.30%和79.20%。结论血清sTREM-1、IL-21、25(OH)D水平与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关联,动态监测其水平有助于为临床诊断炎症性肠病和评估患儿病情进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性受体1 白细胞介素-21 25羟基维生素D 炎症性肠病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4
作者 陈晨 李竹蓉 +4 位作者 吕思学 郭地 武嘉文 杨娜 刘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1次/d,连续12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造模8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 8/9/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Th1细胞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AS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reg、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reg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reg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升高(P<0.01),Th1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reg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IL-2可有效缓解AIH小鼠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Tregs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白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TH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通路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关系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宾 崔慧贤 +3 位作者 梁坤 赵静维 邸翔 李淑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通路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预后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SMPP患儿113例,根据30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通路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预后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SMPP患儿113例,根据30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与预后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NLRP3、IL-1β、IL-18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SMM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NLRP3、IL-1β、IL-18对SMM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3 d比例、胸腔积液比例、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外周血NLRP3、IL-1β、IL-18预测SMPP患儿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38.62、68.44、269.27 pg/ml,此时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06、0.817,敏感度分别为87.50%、84.37%、71.87%,特异度分别为64.20%、71.60%、77.78%。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外周血NLRP3、IL-1β、IL-18高表达是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外周血NLRP3、IL-1β、IL-18联合预测SMPP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23,敏感度为84.37%,特异度为90.12%,三项联合预测价值较单项指标更高(均P<0.05)。结论:外周血NLRP3/IL-1β、IL-18通路与SMPP患儿预后关系密切,NLRP3、IL-1β、IL-18高表达是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项联合预测SMMP患儿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降低预后不良风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8 预后 预测价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骨关节炎及亚型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继鑫 周沁心 +3 位作者 郭天赐 余伟杰 叶云天 刘爱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目的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的研究方法,评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与骨关节炎及亚型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方法 IL-1RA与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 目的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的研究方法,评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与骨关节炎及亚型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方法 IL-1RA与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炎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来自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选取密切相关的SNP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 IV)。筛选敏感度试验,MR多效性残差和采用离群值检验来验证所识别的IV的异质性和多效性。采用5种不同的模型,包括逆方差加权模型(inverse-variance weighted, IVW)、加权中值估计模型、基于加权模型的方法、MR-Egger回归和简单众数法进行MR分析。结果 研究不存在异质性。固定效应模型的IVW显示,IL-1RA与骨关节炎(OR=1.06,95%CI:1.01~1.11)、膝骨关节炎(OR=1.07,95%CI:1.01~1.13)之间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与髋骨关节炎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果关系不显著。敏感度分析显示,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 MR研究支持IL-1RA水平与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具有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骨关节炎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兰 解冬千 +1 位作者 王霞 及超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软骨细胞培养和转染。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转染试剂分别转染pcDNA-ci...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软骨细胞培养和转染。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转染试剂分别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si-circ_0045714、si-NC。②蒺藜皂苷浓度筛选。将ATDC5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一组正常培养(正常组),一组加入10 ng·mL^(-1)的IL-1β(IL-1β组),其他组在加入10 ng·mL^(-1) IL-1β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浓度为25μg·mL^(-1)、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400μg·mL^(-1)的蒺藜皂苷。培养后计算软骨细胞存活率,并确定后续实验蒺藜皂苷的浓度。③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将ATDC5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液培养,IL-1β组采用含10 ng·mL^(-1)的IL-1β培养液培养,IL-1β+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含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蒺藜皂苷和10 ng·mL^(-1)的IL-1β培养液培养。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的ATDC5细胞,培养方法同IL-1β组,并分别标记为IL-1β+pcDNA-circ_0045714组、IL-1β+pcDNA组。转染si-circ_0045714、si-NC的ATDC5细胞,培养方法同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并分别标记为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circ_0045714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NC组。培养后计算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④软骨细胞凋亡率检测。于6孔板中接种ATDC5细胞及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si-circ_0045714、si-NC的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⑤软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含量检测。收集各组软骨细胞的培养液,检测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⑥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检测。提取各组软骨细胞中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扩增,最后计算circ_0045714的表达量。结果:①蒺藜皂苷浓度筛选结果。IL-1β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组(LSD-t=15.396,P=0.000)。IL-1β组与IL-1β+25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1.555,P=0.918)。IL-1β+5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10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20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400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均高于IL-1β组(LSD-t=4.879,P=0.047;LSD-t=7.686,P=0.001;LSD-t=10.657,P=0.000;LSD-t=10.073,P=0.000)。IL-1β+400μg·mL^(-1)蒺藜皂苷组与IL-1β+200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584,P=0.999)。因此,选择浓度为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蒺藜皂苷进行实验,并分别标记为蒺藜皂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②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检测结果。IL-1β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LSD-t=55.829,P=0.000;LSD-t=8.879,P=0.001;LSD-t=20.507,P=0.000;LSD-t=30.315,P=0.000;软骨细胞凋亡率:LSD-t=27.508,P=0.000;LSD-t=5.076,P=0.032;LSD-t=11.689,P=0.000;LSD-t=21.284,P=0.000;软骨细胞中TNF-α含量:LSD-t=29.990,P=0.000;LSD-t=7.720,P=0.002;LSD-t=17.182,P=0.000;LSD-t=24.615,P=0.000;软骨细胞中IL-6含量:LSD-t=33.441,P=0.000;LSD-t=6.324,P=0.008;LSD-t=15.440,P=0.000;LSD-t=25.096,P=0.000)。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LSD-t=11.627,P=0.000;LSD-t=21.436,P=0.000;软骨细胞凋亡率:LSD-t=6.613,P=0.006;LSD-t=16.209,P=0.000;软骨细胞中TNF-α含量:LSD-t=9.463,P=0.000;LSD-t=16.895,P=0.000;软骨细胞中IL-6含量:LSD-t=9.117,P=0.001;LSD-t=18.773,P=0.000)。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9.808,P=0.000;LSD-t=9.595,P=0.000;LSD-t=7.432,P=0.003;LSD-t=9.656,P=0.000)。③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检测结果。IL-1β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43.218,P=0.000;LSD-t=9.487,P=0.000;LSD-t=22.136,P=0.000;LSD-t=34.785,P=0.000)。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12.649,P=0.000;LSD-t=25.298,P=0.000)。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12.649,P=0.000)。④过表达和干扰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结果。转染pcDNA、pcDNA-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0,4.18±0.14,t=39.342,P=0.000),说明过表达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成功。转染si-NC、si-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0,0.28±0.04,t=31.177,P=0.000),说明干扰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成功。⑤过表达circ_0045714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影响结果。IL-1β+pcDNA-circ_0045714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低于IL-1β+pcDNA组(t=16.290,P=0.000;t=11.359,P=0.000;t=11.988,P=0.000;t=12.266,P=0.000)。⑥干扰circ_0045714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影响结果。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circ_0045714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NC组(t=9.586,P=0.001;t=9.120,P=0.001;t=7.069,P=0.002;t=10.548,P=0.001)。结论:蒺藜皂苷能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具有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价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有关,且200μg·mL^(-1)蒺藜皂苷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蒺藜 皂苷类 白细胞介素- RNA 环状 炎症介导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清肺汤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庆亮 朱明 +3 位作者 王蕾 刘雪 毛广敏 顾香莲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796-1800,1805,共6页
目的探讨养阴清肺汤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 目的探讨养阴清肺汤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LQ-C30)、TGF-β1、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少痰、咯血量多、胸痛、潮热盗汗、口渴口干、气急心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F、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KPS、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GF-β1、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阴清肺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肺损伤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TGF-β1、IL-6水平,保护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养阴清肺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及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树良 徐良 +2 位作者 钱学峰 曾金才 朱立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8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Videman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退变组(n=36)、中度退变组(n=26)和重度退变组(n=20),获取82份髓核组织标本,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以及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β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刺皮肤与肌肉后处死)、轻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1周后处死)与重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2周后处死),每组10只,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髓核组织:miRNA-142-3p的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Ⅰ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Ⅱ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与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大鼠髓核组织:与假手术组比较,轻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与轻度退变组比较,重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与混合谱系激酶3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髓核组织 miRNA-142-3p 混合谱系激酶3 白细胞介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长托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蔡雪 刘鑫 +3 位作者 韩雪 张鹏思 王鸾 赵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96-599,604,共5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长托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9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长托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9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长托宁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给药次数、总用药量、灌流次数、ChE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χ~2=10.628、10.723、4.072、7.510、3.887,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7%(χ~2=3.887,P=0.049);观察组患者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067,P=0.000);心电图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IL-18、hs-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374、2.089、9.287、4.373,P<0.05);观察组患者肌痛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χ~2=4.735,P=0.030),而2组患者乏力、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情况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χ~2=2.532、1.707、4.750,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长托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疗效高,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促炎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长托宁 急性有机磷中毒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