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龚雨佳 李海龙 曹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23-28,33,共7页
目的探讨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Col组、DR组、si-circ-NC组、si-circ-001209组和si-circ-001209+IL-3... 目的探讨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Col组、DR组、si-circ-NC组、si-circ-001209组和si-circ-001209+IL-33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和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测视网膜血管生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过碘酸-Schiff反应(PAS)染色检测视网膜微血管生成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Col组比较,DR组、si-circ-NC组FPG,FINS,血清VEGF、血管生成素-1(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以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001209组FPG,FINS,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以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si-cir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001209+IL-33组FPG,FINS,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高于si-circ-00120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减circ-001209可抑制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血管生成 白细胞介素-33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朱琪 季梅丽 庄世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康体检者58例、单纯肌少症患者6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检测各组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ST2、Myo、IL-6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Myo、IL-6单独及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相比,DHF组、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F组相比,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Myo、IL-6均分别与LVEF、CO、SV、CI呈负相关(P<0.001),均与HR呈正相关(P<0.001);sST2、Myo、IL-6、LVEF、SV是DHF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ST2、Myo、IL-6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诊断效能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显著升高,且sST2、Myo、IL-6均与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HF合并肌少症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红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舒张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4 位作者 李勤楠 赵雪丽 谢彩华 刘梅芬 张书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53-3159,共7页
为建立稳定、便捷的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ChIFN-α和ChIL-2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为建立稳定、便捷的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ChIFN-α和ChIL-2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活性;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上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增殖活性;采用MTS法分别测定重组融合蛋白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可以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重组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上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其抗VSV活性高于抗IBDV活性,且均明显高于rChIFN-α蛋白对照;不同浓度的重组融合蛋白均具有明显的促鸡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且其促增殖活性明显高于rChIFN-α蛋白对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检测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探究重组融合蛋白在鸡体内协同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α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重组融合蛋白 体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6 位作者 吴志明 刘梅芬 张代宝 张书阳 王淑娟 赵雪丽 刘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验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中CD3^+CD4^+、CD3^+CD8^+百分含量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在鸡体内接种后3~14d均可明显提高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CD3^+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接种后3~7d期间,第2组鸡的CD3^+CD4^+、CD3^+CD8^+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与PBS对照组(第1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接种鸡体后均可显著影响鸡PBLC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重组融合蛋白对鸡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影响程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优于rChIFN-α蛋白;重组融合蛋白在体内发挥了鸡α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 重组鸡α干扰素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蹄病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与绵羊白细胞介素-2融合基因在PAK/2pfs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5
作者 刘艳环 郑皓 +1 位作者 苗利光 王克坚 《特产研究》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将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含有腐蹄病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与绵羊白细胞介素-2(Pilin-IL-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PAK/2pfs工程菌[1]接种于营养肉汤,40℃培养16~18h,离心,向上清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提取Pilin-IL-2融合基因表达蛋白。用羊抗兔... 将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含有腐蹄病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与绵羊白细胞介素-2(Pilin-IL-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PAK/2pfs工程菌[1]接种于营养肉汤,40℃培养16~18h,离心,向上清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提取Pilin-IL-2融合基因表达蛋白。用羊抗兔E型节瘤拟杆菌抗血清与提取的融合蛋白进行对流免疫电泳,证明该融合蛋白具有特异性,且有较高的表达量。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确证其为Pilin-IL-2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基因 IL-2 白细胞介素-2 纤毛 融合蛋白 表达 杆菌 腐蹄病 绵羊 对流免疫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与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辉华 毕英佐 +2 位作者 曹永长 马静云 周庆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从经ConA活化的4周龄岭南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 PCR)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 2(IL 2)cDNA片断.PCR产物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重组质粒命名为IL 2 T,经菌落PCR与限制酶切鉴定,然后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片断长度为43... 从经ConA活化的4周龄岭南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 PCR)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 2(IL 2)cDNA片断.PCR产物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重组质粒命名为IL 2 T,经菌落PCR与限制酶切鉴定,然后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片断长度为432bp,与预期大小一致,为鸡IL 2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将IL 2 T克隆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ClaI与XbaI),回收IL 2片断插入同样酶切的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α C,构建重组IL 2 C表达质粒,为鸡IL 2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白细胞介素-2 酵母表达 克隆 表达质粒 重组质粒 基因 毕赤酵母 酶切 菌落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白细胞介素-2(mIL-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检测
7
作者 姜春来 马红霞 +3 位作者 于湘晖 吴永革 李惟 孔维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构建重组鼠白细胞介素2的真核表达体系,获得mIL2基因的表达质粒,用其提高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从经PM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调取鼠白细胞介素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VR1012中,转染COS7细胞,将转染... 目的构建重组鼠白细胞介素2的真核表达体系,获得mIL2基因的表达质粒,用其提高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从经PM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调取鼠白细胞介素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VR1012中,转染COS7细胞,将转染细胞裂解,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获得完整的带有信号肽的mIL2序列的质粒,经Westernblot检测阳性。结论构建了mIL2真核表达体系,并获得有生物活性的mIL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质粒 检测 构建 蛋白 Western RT-PCR技术 真核表达体系 白细胞介素-2 COS-7细胞 IL-2基因 blot DNA疫苗 免疫原性 总RNA 细胞裂解 生物活性 细胞 PMA 信号肽 转染 小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许艳 万敏 +4 位作者 程岩 张培因 吴秀丽 王燕媚 王丽颖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91-392,共2页
目的 提高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4 (rhIL 4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方法 研究rhIL 4的体外诱导条件 ,包括诱导时间、IPTG浓度、诱导温度、菌体密度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最佳表达条件是诱导时间为 4h ,诱导温度为 4 2℃ ,A6 0 0 为 0 ... 目的 提高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4 (rhIL 4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方法 研究rhIL 4的体外诱导条件 ,包括诱导时间、IPTG浓度、诱导温度、菌体密度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最佳表达条件是诱导时间为 4h ,诱导温度为 4 2℃ ,A6 0 0 为 0 7~ 1 0 ,而IPTG的浓度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菌体密度的优化能提高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白细胞介素-4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 表达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Ag单链抗体与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的构建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文吟 粟宽源 +3 位作者 任向荣 唐永红 郑业华 余宙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5-477,F003,共4页
目的:构建以人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为导向作用,白细胞介素-2(IL-2)为治疗作用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QE 40/ScFv-IL-2。方法:应用PCR技术将抗HBsAg单链抗体与白细胞介素-2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重组,构建中间载体... 目的:构建以人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为导向作用,白细胞介素-2(IL-2)为治疗作用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QE 40/ScFv-IL-2。方法:应用PCR技术将抗HBsAg单链抗体与白细胞介素-2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重组,构建中间载体pGEM7Zf(+)/ScFv-IL-2,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正确后,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QE 40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3×104Da处,可见蛋白表达带。以鼠抗人IL-2单克隆抗体经免疫印迹验证,该表达蛋白为所设计的融合蛋白。结论:融合蛋白ScFv-IL-2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融合蛋白的纯化和研究开发新型的乙肝导向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sAg单链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序列测定 基因重组 融合蛋白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FN-γ融合蛋白基因质粒联合HBV DNA疫苗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富强 陈光明 +5 位作者 饶桂荣 徐宇虹 赵勇刚 何晓嫱 孙希海 侯金林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08-411,435,F0004,共6页
目的评价融合蛋白基因质粒(pFP)联合在体电脉冲(EP)介导的HBVDNA疫苗(pS2.S)免疫HBV转基因(Tg)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HBVTg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为pS2.S+pFP、pS2.S+pcDNA3.1免疫治疗和pcDNA3.1对照组,联合免疫质粒总剂量40μg/... 目的评价融合蛋白基因质粒(pFP)联合在体电脉冲(EP)介导的HBVDNA疫苗(pS2.S)免疫HBV转基因(Tg)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HBVTg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为pS2.S+pFP、pS2.S+pcDNA3.1免疫治疗和pcDNA3.1对照组,联合免疫质粒总剂量40μg/只,按1∶1比例混合接种。初次免疫后第4、8周分别进行第一、二次增强免疫,免疫前后分别检测血清学、组织学及HBV特异性免疫应答。结果HBVDNA血清定量检测结果,pS2.S+pFP组免疫第8周(13317±2539)拷贝/ml、第12周(6462±3359)拷贝/ml时分别较免疫前(36159±7769)拷贝/ml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2.S+pcDNA3.1组第4周(20618±9523)拷贝/ml及第8周(23818±5319)拷贝/ml时均较其免疫前水平(36090±4421)拷贝/ml明显降低(P<0.01),但不能持续到12周(27691±13071)拷贝/ml,并明显高于此时pS2.S+pFP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终点(12周)pS2.S+pFP组Tg小鼠个体血清HBVDNA及肝组织HBsAg表达水平降低的同时,伴随其血清ALT水平及HBs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目的升高。结论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质粒能够增强HBVDNA疫苗抑制Tg鼠HBVDNA复制和表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与真核表达质粒及禽类疫苗的免疫增强剂
11
《家禽科学》 2007年第10期47-48,共2页
内容介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它以pC工作为真核表达载体,含有上述白IL-2基因的编码序列的重组载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禽类疫苗的免疫增强剂。它为上述真核... 内容介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它以pC工作为真核表达载体,含有上述白IL-2基因的编码序列的重组载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禽类疫苗的免疫增强剂。它为上述真核表达质粒的水溶液。其浓度为1~20μg/μl;或为含有上述真核表达质粒在真核细胞或动物体内所表达的鸡白细胞介素-2蛋白。鸡白细胞介素-2蛋白所占重量比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真核表达质粒 IL-2基因 免疫增强剂 种鸡 疫苗 禽类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漫书 高荣 +6 位作者 孟民杰 武梅 李江凌 龙章富 沈翼 沈斌 刘世贵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0-754,共5页
用DNA重组技术 ,将已克隆的猪IL - 6cDNA片段插入pGEX 1λT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以BamHI和PstI酶切鉴定重组子 ,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并作RT PCR及SDS PAGE分析表达情况 ,从聚丙烯酰胺制备凝胶中回收融合蛋白 ,用MTT法测定重组蛋白... 用DNA重组技术 ,将已克隆的猪IL - 6cDNA片段插入pGEX 1λT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以BamHI和PstI酶切鉴定重组子 ,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并作RT PCR及SDS PAGE分析表达情况 ,从聚丙烯酰胺制备凝胶中回收融合蛋白 ,用MTT法测定重组蛋白刺激小鼠脾淋巴母细胞增殖反应的活性 ,并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 ,得到高效表达猪IL 6的质粒pGPIL 6 ,RT PCR确证 pGPIL 6在大肠杆菌中能正确转录 ,经SDS PAGE分析表达蛋白分子量为 4 9kD ,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促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活性 ,以此免疫家兔 ,可制备滴度为 1∶12 8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原核表达 DNA重组 基因表达 融合蛋白 增殖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合并COVID-19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孙晴 郭丹宁 +2 位作者 张弛 杜霞 马梦青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68-574,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COVID-19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ESRD患者合并重型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COVID-19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ESRD患者合并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及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细胞因子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00例合并COVID-19的ESRD患者,其中COVID-19普通型患者60例,重型患者22例,危重型患者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脉搏氧饱和度、白蛋白、冠心病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合并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和机械通气是合并COVID-19的ESR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的sST2预测ESRD患者合并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95%CI:0.563~0.848,P=0.009),预测死亡的AUC为0.837(95%CI:0.729~0.944,P=0.007),白细胞介素-6(IL-6)和sST2联合预测死亡的AUC为0.923(95%CI:0.850~0.996,P=0.001)。结论sST2可作为预测合并COVID-19的ESRD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终末期肾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6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L-8在初诊DM2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冯真贵 杨士军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62-463,共2页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介素-8(IL-8)在2型糖尿病(DM2)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37例初诊DM2患者及健康人33例血清IP-10、IL-8浓度并予对照分析。结果:DM2组IP-10、IL-8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结论:I...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介素-8(IL-8)在2型糖尿病(DM2)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37例初诊DM2患者及健康人33例血清IP-10、IL-8浓度并予对照分析。结果:DM2组IP-10、IL-8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结论:IP-10、IL-8在DM2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介素-8 2型糖尿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IL-6-GM-CSF(9-127)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强明 戴长柏 +4 位作者 李洪钊 丁云菲 马雁冰 刘红岩 徐维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 构建及表达具有huIL 6和huGM 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IL 6 GM CSF(9- 12 7)融合蛋白分子。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huIL 6和huGM 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二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 (G G S G S) 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pBV2 2 0... 目的 构建及表达具有huIL 6和huGM 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IL 6 GM CSF(9- 12 7)融合蛋白分子。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huIL 6和huGM 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二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 (G G S G S) 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pBV2 2 0 IL 6 GM CSF(9- 12 7)表达质粒 ,将表达质粒导入E .coliDH5α中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QSepharoseH .P .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以获取目的蛋白。使用MTT法测量其huIL 6和huGM CSF生物学活性。结果 pUC18 IL 6 GM CSF(9- 12 7)的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 ,表达质粒在E .coliDH5α中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 30 %以上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QSepharoseH .P .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获得目的蛋白 ,其纯度达到 96 %以上。融合蛋白具有huIL 6和huGM CSF的双重生物学活性 ,其促进huIL 6依赖细胞株B9和huGM CSF依赖细胞株TF 1增殖的比活性分别为 2 .86× 10 7U/mg和 3.33× 10 8U/mg。结论 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IL 6 GM CSF(9- 1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白细胞介素-6 生物活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白细胞介素-4增强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核酸疫苗诱导小鼠的保护力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欲晓 王林纤 +4 位作者 唐连飞 张顺科 章洁 曾宪芳 易新元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4(IL-4)真核表达质粒增强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小鼠IL-4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构建小鼠重组IL-4表达质粒,并联合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质粒DNA(VR1012-Sj...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4(IL-4)真核表达质粒增强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小鼠IL-4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构建小鼠重组IL-4表达质粒,并联合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质粒DNA(VR1012-Sj31)肌注免疫小鼠,设重组IL-4表达质粒、组织蛋白酶B表达质粒和2种空载体质粒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IL-4和组织蛋白酶B在小鼠肌细胞内的表达,末次免疫3周后攻击感染,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保护力。结果重组IL-4和组织蛋白酶BDNA均在小鼠肌细胞表达,重组IL-4和组织蛋白酶BDNA联合免疫小鼠,产生43.2%的减虫率和76.6%的减卵率,与组织蛋白酶BDNA单独免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重组IL-4能提高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核酸疫苗的抗血吸虫保护力作用,具有佐剂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B 日本血吸虫 保护力 重组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白细胞介素-4(IL-4) 疫苗诱导 免疫保护效果 BDNA疫苗 真核表达质粒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小鼠 基因克隆 载体质粒 细胞 攻击感染 细胞表达 单独免疫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FN-γ融合蛋白质粒增强HBV 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富强 陈光明 +5 位作者 饶桂荣 徐宇虹 赵勇刚 何晓嫱 孙希海 侯金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8-842,846,共6页
目的评价IL-2/IFN-γ融合蛋白基因质粒(pFP)增强HBV DNA疫苗(pS2.S)免疫原性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IL-2/IFN-γ融合蛋白和HBV包膜中蛋白(PreS2+S)编码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根据pFP编码的目的基因序列分子模拟IL-2/IFN-γ融合蛋白的空... 目的评价IL-2/IFN-γ融合蛋白基因质粒(pFP)增强HBV DNA疫苗(pS2.S)免疫原性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IL-2/IFN-γ融合蛋白和HBV包膜中蛋白(PreS2+S)编码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根据pFP编码的目的基因序列分子模拟IL-2/IFN-γ融合蛋白的空间结构,检测质粒体外转染细胞表达目的基因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体内实验采用提高质粒转染效率的在体电脉冲(EP)技术免疫健康BALB/c小鼠,分别以ELISA及免疫酶联斑点(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及脾脏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应答水平。结果pFP能够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正确表达IL-2和IFN-γ,其活性域保持相对独立,其分子模拟的结果得到了质粒体外细胞转染检定实验的证实。EP介导的HBV DNA免疫反应中,pS2.S+pFP组血清抗-HBs[(51.2±50.5)mIU/mL,89%]及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应答[(207±103)IFN-rT细胞SFCs/3×105脾细胞,78%]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S2.S+pcDNA3.1组[抗-HBs:(14.8±7.6)mIU/mL,64%;IFN-γT细胞:(84±70)SFCs/3×105脾细胞,28%](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质粒可提高HBV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促进初始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HBV) 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FP) 在体电转染(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IL2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氏菌(E.coli)中的表达
18
作者 杜广营 张国营 +2 位作者 刘昆 栾金灵 段慧英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构建IL-18和IL-2成熟区的融合基因IL18-IL2,并实现其在大肠埃氏菌中的大量表达.抽提经PHA刺激增殖的人淋巴细胞总RNA,RT-PCR法获得IL-18和IL-2基因的成熟区序列,并通过一段Linker相连得到融合基因IL18-IL2;将IL18-IL2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IL-18和IL-2成熟区的融合基因IL18-IL2,并实现其在大肠埃氏菌中的大量表达.抽提经PHA刺激增殖的人淋巴细胞总RNA,RT-PCR法获得IL-18和IL-2基因的成熟区序列,并通过一段Linker相连得到融合基因IL18-IL2;将IL18-IL2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并转化至大肠埃氏菌BL21(DE3);阳性克隆经42℃温度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正确性.经SDS-PAGE分析,融合基因IL18-IL2在宿主菌中能够表达,其相对表观分子质量约为34.5 kD;Western blot进一步证明重组蛋白正确.实验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表达人IL18-IL2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融合蛋白IL18-IL2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2 pBV220载体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IL-6/GM-CSF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比较
19
作者 孙强明 孙茂盛 +4 位作者 易山 曹增 别俊 戴长柏 徐维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构建及表达具有hIL 6和hGM 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 6 /GM CSF融合蛋白分子。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hIL 6和hGM 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两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 (G G S G S) 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克隆有两种融合蛋白基因... 目的 :构建及表达具有hIL 6和hGM 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 6 /GM CSF融合蛋白分子。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hIL 6和hGM 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两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 (G G S G S) 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克隆有两种融合蛋白基因的pBV2 2 0表达质粒 ,两种融合蛋白分别是 :IL 6 (1~ 184 ) GM CSF(9~ 12 7) (简称IG1)和IL 6 (2 4~ 184 ) GM CSF(9~ 12 7) (简称IG2 )。将表达质粒分别导入E .coliBL 2 1中诱导表达。通过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目的蛋白。使用hIL 6依赖细胞株B9和hGM CSF依赖细胞株TF1,通过MTT比色法测定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对两种融合蛋白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 ,其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表达质粒在E .coliBL 2 1中均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均占总蛋白含量的 2 5 %以上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通过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 ,获得两种目的蛋白 ,其纯度均达到 95 %以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两种融合蛋白均具有较高的hIL 6和hGM CSF的双重生物学活性。结论 :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 6 /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融合蛋白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吉刚 周继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41,共2页
对鸡白细胞介素 - 2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内容涉及鸡白细胞介素 - 2的基因表达、蛋白纯化、基因组结构、突变分析、种属特异性和活性检测。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 蛋白纯化 基因组结构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