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靶向联合治疗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
1
作者 崔寅玲 曹珊 +4 位作者 薛晓彤 赵晴 周桂芝 刘红 张福仁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报告1例应用双靶向联合治疗的对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患者。患者男,35岁。全身红斑和鳞屑17年,加重2年。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和四肢弥漫分布红斑片,覆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诊断:银屑病。治疗:患者曾成功使用IL-17A... 报告1例应用双靶向联合治疗的对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患者。患者男,35岁。全身红斑和鳞屑17年,加重2年。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和四肢弥漫分布红斑片,覆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诊断:银屑病。治疗:患者曾成功使用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治疗,实现皮损清零。然而,在维持期间患者病情复发。再次应用IL-17A抑制剂后,病情未改善。评估病情后,患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帕替尼的双靶向联合治疗方案使病情达成平稳过渡,成功转换为口服乌帕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靶向联合治疗 乌帕替尼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 Janus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2
作者 方萍 蔡德成 +3 位作者 孟萍 王蓉 韩秀娟 张成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炎症抑制因子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将IL-37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IL37-copGFP-T2A-Puro(pCDH-IL-37组)与空白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T2A-Puro(pCDH组)...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炎症抑制因子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将IL-37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IL37-copGFP-T2A-Puro(pCDH-IL-37组)与空白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T2A-Puro(pCDH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病毒包装与嘌呤霉素筛选,然后转染入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转染后的HepG2细胞中的IL-37 mRNA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IL-37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L-37对HepG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经过慢病毒包装、感染和嘌呤霉素筛选,荧光显微镜显示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到HepG2细胞中。RT-qPCR结果显示,HepG2细胞中IL-37相对表达水平高。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24 h、48 h、72 h后,与pCDH组比较,pCDH-IL-37组细胞450 nm波长处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即OD450,吸光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pCDH组比较,pCDH-IL-37组的S期细胞比率显著降低,G1期细胞比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pCDHIL-37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pCDH组(9.833%±0.252%vs.4.867%±0.569%,P<0.001)。RT-qPCR结果显示,pCDH-IL-37组Caspase-3与Fas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表明IL-37对Caspase-3与Fas诱导的凋亡可能具有抵抗作用。结论IL-37在体外可以直接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与Fas的表达,对Caspase-3与Fas诱导的凋亡发挥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肝癌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龚雨佳 李海龙 曹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23-28,33,共7页
目的探讨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Col组、DR组、si-circ-NC组、si-circ-001209组和si-circ-001209+IL-3... 目的探讨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Col组、DR组、si-circ-NC组、si-circ-001209组和si-circ-001209+IL-33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和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测视网膜血管生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过碘酸-Schiff反应(PAS)染色检测视网膜微血管生成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Col组比较,DR组、si-circ-NC组FPG,FINS,血清VEGF、血管生成素-1(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以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001209组FPG,FINS,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以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si-cir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001209+IL-33组FPG,FINS,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高于si-circ-00120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减circ-001209可抑制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血管生成 白细胞介素-33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陈晨 李竹蓉 +4 位作者 吕思学 郭地 武嘉文 杨娜 刘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1次/d,连续12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造模8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 8/9/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Th1细胞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AS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reg、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reg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reg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升高(P<0.01),Th1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reg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IL-2可有效缓解AIH小鼠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Tregs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白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TH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1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
5
作者 高宇 杨磊 +3 位作者 胡光明 孙占虎 周涛 肖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22年1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61例,均接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在治疗前,行肝穿刺检查,采...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22年1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61例,均接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在治疗前,行肝穿刺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F和IL-21水平。结果17例临床重度AIH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分别(2.5±0.9)μg/L和(321.5±34.2)pg/mL,显著高于44例轻中度患者【分别为(1.5±0.5)μg/L和(174.7±20.5)pg/mL,P<0.05】;26例肝组织G3~G4炎症活动度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分别(2.6±1.1)μg/L和(332.9±35.4)pg/mL,显著高于35例G1~G2患者【分别为(1.5±0.6)μg/L和(170.8±25.4)pg/mL,P<0.05】;经标准免疫抑制治疗,本组61例AIH患者生化学应答率为88.5%;9例超过6个月获得生化学应答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分别(2.9±1.5)μg/L和(334.5±40.6)pg/mL,显著高于22例在6个月内应答患者【分别为(1.5±0.3)μg/L和(194.8±19.5)pg/mL,P<0.05】或23例在3个月内应答患者【分别为(0.9±0.2)μg/L和(100.6±9.2)pg/mL,P<0.05】。结论AIH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升高,可能与病情重或对标准治疗应答差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抑制治疗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白细胞介素-21 治疗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
6
作者 李雅琦 邓晓风 杨卫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就诊的UE患者73例(观察组)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7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水平等资料,通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6、IL-2、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U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2、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Scr与IL-6、IL-2、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Hb≤90 g/L、ALB≤30 g/L、PTH、代谢性酸中毒、IL-6、IL-2、TNF-α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IL-6、IL-2和TNF-α的高表达、血Scr、Hb≤90 g/L、ALB≤30 g/L、PTH及代谢性酸中毒均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脑病 微炎症状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调节性T细胞比率、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4与晚期肾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
7
作者 朱慧兰 郭叶 《癌症进展》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4(IL-34)与晚期肾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将60例晚期肾癌患者按照免疫治疗疗效情况分为有效控制组(n=39)和无效死亡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免疫治疗前血清T... 目的探讨血清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4(IL-34)与晚期肾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将60例晚期肾癌患者按照免疫治疗疗效情况分为有效控制组(n=39)和无效死亡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免疫治疗前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对晚期肾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效死亡组患者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均明显高于有效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升高均为晚期肾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中,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预测晚期肾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761、0.792,灵敏度分别为100%、66.67%、71.43%,特异度分别为71.79%、74.36%、94.87%。结论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与晚期肾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密切相关,监测晚期肾癌患者血清Treg比率、IL-17、IL-34水平有利于预测其免疫治疗疗效,为临床免疫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比率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34 晚期肾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aper机用镍钛锉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8、基质金属蛋白酶-2、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汪世超 林苇 葛宇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究ProTaper机用镍钛锉用于磨牙根管治疗(RCT)的充填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MMP-2及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磨牙RCT患者80例作... 目的探究ProTaper机用镍钛锉用于磨牙根管治疗(RCT)的充填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MMP-2及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磨牙RC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预备方式分为研究组(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n=43)与对照组(不锈钢K锉预备,n=37)。对比2组根管预备/充填情况及龈沟液MMP-8、MMP-2、IL-8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根管预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适充率(95.35%vs 81.08%)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管预备形态好率为97.67%,与对照组(86.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龈沟液MMP-8、MMP-2、IL-8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用于磨牙RCT的充填效果较好,相比不锈钢K锉预备能显著缩短根管预备时间,降低龈沟液MMP-8、MMP-2、IL-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PROTAPER机用镍钛锉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24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季慧琳 薛怀煜 +2 位作者 刘庆娜 朱怡迪 魏志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MRGPRX2)、白细胞介素-6(IL-6)及IL-24的水平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9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CSU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MRGPRX2)、白细胞介素-6(IL-6)及IL-24的水平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9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CSU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完成荨麻疹活动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与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评分(chronic urticari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U-Q2oL);另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分析其与UAS7、CU-Q2oL得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SU患者血清MRGPRX2、IL-6水平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31,P<0.05;r=0.462,P<0.05),但IL-24水平升高与C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01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MRGPRX2、IL-6、IL-24水平升高均是CS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MRGPRX2、IL-6、IL-24水平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血清MRGPRX2、IL-6及IL-24水平在CSU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血清MRGPRX2、IL-6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三者联合检测CSU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X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4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科 曹玉净 +2 位作者 钱亚男 李光辉 周松林 《中医正骨》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ATDC5小鼠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加入IL-1β模拟骨关节炎环境,通过测定不同浓度TMP干预后的细...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ATDC5小鼠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加入IL-1β模拟骨关节炎环境,通过测定不同浓度TMP干预后的细胞存活率确定本实验中TMP的浓度为5μg·mL^(-1)和10μg·mL^(-1)。将ATDC5小鼠软骨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TMP低剂量组、TMP高剂量组均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TMP低剂量组、TMP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照5μg·mL^(-1)和10μg·mL^(-1)加入TMP。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相关X(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Bax)蛋白含量、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含量确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测定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含量[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氧化应激指标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SOD2]含量。将ATDC5小鼠软骨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常规培养;诱导组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TMP组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并按照10μg·mL^(-1)加入TMP;Nrf2抑制剂组先按照10μmol·L^(-1)加入IL-1β、按照5μg·mL^(-1)加入Nrf2抑制剂ML385,最后按照10μg·mL^(-1)加入TM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下游蛋白(HO-1、SOD2)含量。结果:①软骨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结果。模型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43),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低于模型组(P=0.030,P=0.033),TMP低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TMP高剂量组(P=0.049)。②软骨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结果。模型组的Bax/Bcl-2蛋白含量比值高于对照组、TMP低剂量组及TMP高剂量组(P=0.000,P=0.005,P=0.000),TMP高剂量组的Bax/Bcl-2蛋白含量比值低于TMP低剂量组(P=0.003)。③软骨细胞中炎症因子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的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MP低剂量组及TMP高剂量组(IL-6:P=0.035,P=0.024,P=0.049;TNF-α:P=0.017,P=0.039,P=0.032);TMP低剂量组的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TMP高剂量组(P=0.019,P=0.028)。④软骨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27),SOD和GS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3,P=0.028);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20,P=0.040),SOD和GSH含量均高于模型组(SOD:P=0.048,P=0.039;GSH:P=0.031,P=0.022);TMP高剂量组的MDA含量低于TMP低剂量组(P=0.040),SOD和GSH含量均高于TMP低剂量组(P=0.026,P=0.038)。⑤软骨细胞中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的Keap1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00),Nrf2、HO-1及SOD2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3,P=0.004,P=0.003);TMP低剂量组和TMP高剂量组的Keap1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02,P=0.000),Nrf2、HO-1及SOD2蛋白含量均高于模型组(Nrf2:P=0.002,P=0.008;HO-1:P=0.000,P=0.001;SOD2:P=0.002,P=0.000);TMP高剂量组的Keap1蛋白含量低于TMP低剂量组(P=0.034),Nrf2、HO-1及SOD2蛋白含量均高于TMP低剂量组(P=0.000,P=0.039,P=0.029)。⑥Nrf2抑制剂干预后软骨细胞中Nrf2下游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诱导组的HO-1、SOD2蛋白含量均低于空白组(P=0.000,P=0.001),TMP组的HO-1、SOD2蛋白含量均高于诱导组(P=0.023,P=0.030),Nrf2抑制剂组的HO-1、SOD2蛋白含量均低于TMP组(P=0.040,P=0.000)。结论:TM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软骨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白细胞介素-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2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7、转换生长因子-β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甘露 李煜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2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 目的分析维生素D2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甲巯咪唑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2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7、TGF-β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IFN-γ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各项指标更低,血清TGF-β指标均上升,且试验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CD8^(+)百分比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甲巯咪唑联合维生素D2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不仅能改善患者血清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其甲状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2 甲巯咪唑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 转换生长因子-β 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云 范魁生 +5 位作者 樊青霞 许莉 张明智 蒿黎 宋敏 王瑞林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78-82,共5页
本研究应用低剂量(≤2×106U/日)白细胞介素┐2(IL┐2)共治疗98例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方法25例病人接受了单用IL┐2治疗(皮下、瘤体内、胸腔或腹腔内注射);59例病人接受了IL┐2与化疗或放疗联合治疗... 本研究应用低剂量(≤2×106U/日)白细胞介素┐2(IL┐2)共治疗98例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方法25例病人接受了单用IL┐2治疗(皮下、瘤体内、胸腔或腹腔内注射);59例病人接受了IL┐2与化疗或放疗联合治疗;14例病人接受了IL┐2与EAL细胞联合胸腔或腹腔灌注治疗。结果显示单用IL┐2对恶性实体瘤的有效率为13.7%(2/15,无CR病例),对恶性胸腹水的有效率为60%(6/10,CR10%);IL┐2与EAL细胞联合胸腹腔内灌注对恶性胸腹水的有效率为85.7%(12/14。CR50%);单用IL┐2治疗后T4/T8比值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IL┐2与化疗或放疗联合应用治疗后T4/T8比值无明显变化,提示IL┐2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结论本研究对IL┐2化疗或放疗联合能否提高近期疗效问题尚不能作出评价;本研究所采用的IL┐2剂量的毒副反应主要是发热、畏寒、疲乏,其毒副反应一般较轻,病人易于承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治疗 肿瘤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欣雨 王丹 +1 位作者 付春雪 马正海 《癌症进展》 2024年第6期581-585,618,共6页
白细胞介素-2(IL-2)是最早发现且研究较为深入的细胞因子之一,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功能,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免疫细胞生长、活化与增殖;亦可促进其他细胞因子表达,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溶瘤病毒可靶向感染和裂解肿瘤细胞,I... 白细胞介素-2(IL-2)是最早发现且研究较为深入的细胞因子之一,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功能,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免疫细胞生长、活化与增殖;亦可促进其他细胞因子表达,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溶瘤病毒可靶向感染和裂解肿瘤细胞,IL-2武装的溶瘤病毒能够进一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抗肿瘤效果。为减少IL-2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优化IL-2使其半衰期延长、毒性降低并提高抗肿瘤活性。本文就IL-2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重点阐述IL-2武装溶瘤病毒及改造优化的IL-2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抗肿瘤机制 溶瘤病毒 基因改造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4抗肿瘤效应及应用策略
15
作者 王丹(综述) 马正海(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其通过p38 MAPK、PI3K和JAK/STAT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等关键过程,并有效抑制肿瘤发生、发展。IL-2...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其通过p38 MAPK、PI3K和JAK/STAT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等关键过程,并有效抑制肿瘤发生、发展。IL-24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潜力使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IL-24的肿瘤靶向性、毒副作用、递送效率和剂量控制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提高IL-24的治疗效率和靶向性,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和溶瘤病毒载体递送等方式优化和增强其治疗效果。此外,IL-24与放化疗等抗肿瘤手段联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4 抗肿瘤 溶瘤病毒 融合蛋白 化学修饰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16
作者 朱琪 季梅丽 庄世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康体检者58例、单纯肌少症患者6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检测各组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ST2、Myo、IL-6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Myo、IL-6单独及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相比,DHF组、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F组相比,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Myo、IL-6均分别与LVEF、CO、SV、CI呈负相关(P<0.001),均与HR呈正相关(P<0.001);sST2、Myo、IL-6、LVEF、SV是DHF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ST2、Myo、IL-6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诊断效能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显著升高,且sST2、Myo、IL-6均与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HF合并肌少症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红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舒张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熊和然 周茹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2期2029-2034,共6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软骨细胞HC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低剂量组、Evo高...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软骨细胞HC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低剂量组、Evo高剂量组、Evo高+ML385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其他组用加入50 ng/mL的IL-1β培养基培养,同时Evo低、高剂量组再加浓度分别为10、30μmol/L的Evo处理,Evo高+ML385组先用2μmol/L的Nrf2抑制剂ML385处理30 min,再用30μmol/L的Evo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CCs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Cs细胞上清液中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HCCs细胞中炎症介质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CCs中Nrf2/HO-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率、IL-6、IL-18、TNF-α、MDA水平,COX-2、iNOS mRNA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细胞质Nrf2、细胞核p65 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SOD活性及HO-1、IκB-α、细胞核Nrf2、细胞质p65 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Evo低、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IL-6、IL-18、TNF-α、MDA水平,COX-2、iNOS mRNA表达水平,p-IκB-α、细胞质Nrf2、细胞核p65 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SOD活性及HO-1、IκB-α、细胞核Nrf2、细胞质p65 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Evo高剂量组以上指标与Evo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vo高剂量组相比,Evo高+ML385组中Nrf2的抑制剂ML385消除了Evo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Evo可能通过激活Nrf2和HO-1的表达,抑制下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改善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吴茱萸碱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ST2信号通路调控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分析
18
作者 唐斌 童波 +5 位作者 李凡 吴海凤 李东东 凌友亮 聂秀秀 黄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白细胞介素-33(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树突状细胞(DCs)成熟,调控辅助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参与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临床机制。方法选择36只SPF级C57BL/6健康小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健康对... 目的探究基于白细胞介素-33(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树突状细胞(DCs)成熟,调控辅助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参与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临床机制。方法选择36只SPF级C57BL/6健康小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余小鼠用于制作COPD模型,采用香烟烟雾刺激和气道内注入脂多糖的方式建立COPD模型,以小鼠肺部压力-容积曲线移动或弹性程度降低为造模成功,将模型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PD组(n=12)和IL-33抗体干预组(n=12)。于造模开始第3周时为IL-33抗体组小鼠腹腔注射IL-33抗体,健康对照组和COPD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开始第28天在小鼠清醒状态下采集三组小鼠的内眦静脉从血液,使用PBS液冲洗三组小鼠右肺组织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比较三组小鼠外周血、BALF中DCs、IL-33表达情况差异,采集肺组织甲醛固定后染色处理,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COPD组小鼠外周血、BALF中Th17/Treg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IL-33抗体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小鼠外周血、BALF中DCs成熟标志物CD80、CD8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IL-33抗体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低于健康对照组和IL-33抗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分析显示,COPD组小鼠IL-33灰度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和IL-33抗体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鼠气道炎症病理差异较大。结论调控IL-33/ST2信号通路可以激活DCs细胞成熟,恢复COPD小鼠Th17/Treg平衡,改善COPD小鼠炎症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ST2信号通路 树突状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治疗115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山东省首届化疗会议有关文献复习
19
作者 王哲海 孔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83-85,共3页
白细胞介素┐2治疗115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山东省首届化疗会议有关文献复习王哲海孔莉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治疗肿瘤胸膜积液,恶性腹水液心包积液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济南250117)白细胞介素-2(IL... 白细胞介素┐2治疗115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山东省首届化疗会议有关文献复习王哲海孔莉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治疗肿瘤胸膜积液,恶性腹水液心包积液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济南250117)白细胞介素-2(IL-2)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淋巴因子,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治疗 肿瘤 胸膜积液.恶性 腹水液 心包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联合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孙琮 刘静 +1 位作者 刘琦 乔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联合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HPV转阴率、白带清洁度、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联合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HPV转阴率、白带清洁度、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治疗)和观察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聚焦超声治疗),各50例。比较2组治疗后HPV转阴率、白带清洁度,以及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PV转阴率、白带清洁度正常率更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更高,CD8^(+)T细胞比例,以及CRP、IL-6、PCT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联合聚焦超声能够升高HPV转阴率和白带清洁度正常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片 聚焦超声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CD4^(+)T细胞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