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漫书 高荣 +6 位作者 孟民杰 武梅 李江凌 龙章富 沈翼 沈斌 刘世贵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0-754,共5页
用DNA重组技术 ,将已克隆的猪IL - 6cDNA片段插入pGEX 1λT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以BamHI和PstI酶切鉴定重组子 ,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并作RT PCR及SDS PAGE分析表达情况 ,从聚丙烯酰胺制备凝胶中回收融合蛋白 ,用MTT法测定重组蛋白... 用DNA重组技术 ,将已克隆的猪IL - 6cDNA片段插入pGEX 1λT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以BamHI和PstI酶切鉴定重组子 ,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并作RT PCR及SDS PAGE分析表达情况 ,从聚丙烯酰胺制备凝胶中回收融合蛋白 ,用MTT法测定重组蛋白刺激小鼠脾淋巴母细胞增殖反应的活性 ,并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 ,得到高效表达猪IL 6的质粒pGPIL 6 ,RT PCR确证 pGPIL 6在大肠杆菌中能正确转录 ,经SDS PAGE分析表达蛋白分子量为 4 9kD ,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促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活性 ,以此免疫家兔 ,可制备滴度为 1∶12 8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原核表达 DNA重组 基因表达 融合蛋白 增殖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非融合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桂红 林海波 +7 位作者 詹国英 廖明 任涛 罗开健 曹伟胜 徐成刚 江经纬 辛朝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变性溶解和复性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定性定量检测。ELISA结果证实了所表达的蛋白为猪IL-6,复性后具有一定活性,并测出了复性后活性蛋白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非融合原核表达 SDS-PAGE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热性惊厥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哲 申延丰 +5 位作者 于毅 王妍 林雅男 苏晓琳 金美玉 安仁哲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471-473,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不同类型热性惊厥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单纯热性惊厥164例、复杂热性惊厥35例、热性惊厥继发无热惊厥26例患儿及同期对照组180例患儿采血直接基因测序,对IL-6基因启动子的-174、-57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不同类型热性惊厥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单纯热性惊厥164例、复杂热性惊厥35例、热性惊厥继发无热惊厥26例患儿及同期对照组180例患儿采血直接基因测序,对IL-6基因启动子的-174、-572、-59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患儿间IL-6基因-174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9,P=0.613);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17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P=0.844).各组患儿间IL-6基因-572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84,P=0.371);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57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609).各组患儿间IL-6基因-597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5,P=0.445);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59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4).结论 IL-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热性惊厥并无明确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 基因测序 热性惊厥
原文传递
脂质体包裹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对猪带绦虫抗原基因免疫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龙章富 高荣 +4 位作者 孟民杰 武梅 郑勇 刘昆 刘世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29,共5页
比较研究了BALb/c小鼠分别肌肉注射猪带绦虫抗原基因VTS76、猪白细胞介素 6(VPIL 6)联合VTS76及其阳离子脂质体包裹质粒等 5个处理的免疫效应。结果表明 ,VTS76联合VPIL 6共注射小鼠的IgG含量和抗体滴度 ,脾细胞增殖反应和IL 2诱生活性... 比较研究了BALb/c小鼠分别肌肉注射猪带绦虫抗原基因VTS76、猪白细胞介素 6(VPIL 6)联合VTS76及其阳离子脂质体包裹质粒等 5个处理的免疫效应。结果表明 ,VTS76联合VPIL 6共注射小鼠的IgG含量和抗体滴度 ,脾细胞增殖反应和IL 2诱生活性以及免疫细胞数量 ,均比注射VTS76的显著增强。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VTS76+VPIL 6在减少质粒用量 80 %时 ,免疫应答水平仍显著高于脂质体包裹VTS76,且明显高于VTS76+VPIL 6,证明VPIL 6能显著增强基因疫苗 (VTS76)免疫小鼠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白细胞介素-6基因 阳离子脂质体 猪带绦虫抗原基因 免疫应答 免疫增强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序列和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转染表达对猪囊尾蚴基因疫苗免疫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江凌 高荣 +9 位作者 武梅 孟明杰 龙章富 唐漫书 沈翼 谢鸿观 王丽焕 巫雪艳 殷雪 刘世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6-30,共5页
以猪囊尾蚴VTS76抗原基因和质粒VPIL 6、pUCl8 CpG免疫接种小鼠 ,检测了小鼠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发现 ,VPIL 6或pUC CpG与VTS76共同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滴度、IgG含量、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2诱生活性、脾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液免... 以猪囊尾蚴VTS76抗原基因和质粒VPIL 6、pUCl8 CpG免疫接种小鼠 ,检测了小鼠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发现 ,VPIL 6或pUC CpG与VTS76共同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滴度、IgG含量、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2诱生活性、脾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液免疫细胞数量显著高于VTS76免疫组和对照组。证明VPIL 6和CpG序列能显著增强动物对DNA疫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免疫 免疫应答 白细胞介素-6基因 CPG序列 猪囊尾蚴 抗原基因 免疫增强剂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体型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祚品 李先云 +3 位作者 陈丽艳 李松 戴万案 陈志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泰.6受体(IL-6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单体型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入住本院的8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2型糖尿病组,以同期体检并糖耐量正常的98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泰.6受体(IL-6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单体型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入住本院的8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2型糖尿病组,以同期体检并糖耐量正常的98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IL-6R基因的2个SNP位点予以基因型检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2型糖尿病组D358A基因型中A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C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183(G—A)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G单体型在两组中最为常见,其频率分布为0.391、0.288(P=0.053)。在4种单体型中两组仅C—A.单体型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103、0.281(P=0.001)。结论IL-6R基因第9外显子D358A(rs8192284)是种有价值的遗传性标志,C等位基因对2型糖尿病具有保护作用,携带C—A:单体型的人群较易患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亓俊杰 李世勋 +2 位作者 周凡 王岩 王志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L-6-174GC、IL-6-572GC和IL-6-597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6-572GC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IL-6-572GC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6-174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72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97GA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A、AA。2组IL-6-174GC、IL-6-597G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572G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18%vs46.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572GC基因(OR=1.534,95%CI:1.180~1.995)、高血压(OR=1.442,95%CI:1.033~1.957)、糖尿病(OR=1.610,95%CI:1.083~2.391)、HDL-C(OR=0.467,95%CI:0.266~0.818)、LDL-C(OR=2.004,95%CI:1.104~3.636)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P<0.01)。IL-6-572GC位点GG基因型单支病变率高于GC、CC基因型,3支病变率低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IL-6-572GC基因突变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 IL-6-572GC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冀衡 罗国辉 +4 位作者 陆泽元 胡雪松 新霞 张东辉 许香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了 6 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值者和 6 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值者的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多态性 ,并结... 目的 了解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了 6 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值者和 6 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值者的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多态性 ,并结合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多态性以GG纯合子基因型为主 ,分布频率为 136 / 138(98.5 5 % ) ,GC杂合子基因型分布频率为 2 / 138(1.4 5 % ) ,CC突变基因型未发现 ,各基因型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胰岛素抵抗 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长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174G/C 基因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IL-6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启慧 景志忠 +3 位作者 于三科 窦永喜 陈国华 蒙学莲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用PHA和LPS诱导猪脾和淋巴结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 RNA,利用 RT-PCR技术克隆猪IL-6的cDNA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测序结果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已扩增到 IL-6 基因,大小约为669 bp,含有1个63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 用PHA和LPS诱导猪脾和淋巴结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 RNA,利用 RT-PCR技术克隆猪IL-6的cDNA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测序结果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已扩增到 IL-6 基因,大小约为669 bp,含有1个63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且碱基序列在不同种属动物间差别较大。分组诱导表明,LPS效果更佳,PHA和 LPS联合诱导能使更多的IL-6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克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基因多态性对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的指导意义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启新 郝金斗 刘培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对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血清IL-6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对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血清IL-6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的CC基因型频率、GG基因型频率、C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及IL-6水平。结果观察组CC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C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水平(292.32±85.43)ng/L高于对照组的(79.32±24.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基因多态性与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且基因多态性可能对血清IL-6的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新焕 梁干雄 武会娟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 gene,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 gene,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4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正常眼底即DR0组153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即DR1组51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即DR2组41例,和101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DR0、DR1、DR2三组间在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血脂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病程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05,P<0.05)。(2)基因型GG在NC、DR0、DR1、DR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9,P=0.002),DR1、DR2组GG基因型明显高于DR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5,P=0.022);等位基因G在NC、DR0、DR1、DR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7,P=0.009),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基因启动子区-634G/G基因型、病程及空腹血糖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IL-6基因启动子区-634 G/G基因型是DR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启动子区 多态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患者IL-6基因启动子MbiI多态性的研究
12
作者 周媛 王丽 +3 位作者 任美英 王兵 张为远 崔建华(编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MbiI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患者及正常人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8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97名子宫肌瘤患者及99名健康成年女性的白细胞介素-...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MbiI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患者及正常人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8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97名子宫肌瘤患者及99名健康成年女性的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MbiI多态性,比较三组白细胞介素-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CC、CG和GG基因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分别为55.10%、42.86%、2.04%;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分别为71.13%、27.84%、1.03%;在健康成年女性中分别为70.71%、28.28%、1.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成年女性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而子宫肌瘤组与健康成年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MbiI的多态性分布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而与子宫肌瘤的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白细胞介素-6基因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LFP方法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实验条件研究
13
作者 安新焕 梁干雄 武彦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PCR-RFLP技术判断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PCR的部分因素和影响RFLP方法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PCR扩增IL-6基因启动子区的最适条件为:引物浓度为30umol/L;Taq酶量为5U;dNTP浓度为56μmol/... 目的探讨PCR-RFLP技术判断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PCR的部分因素和影响RFLP方法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PCR扩增IL-6基因启动子区的最适条件为:引物浓度为30umol/L;Taq酶量为5U;dNTP浓度为56μmol/L。最经济有效的酶切体系为20μl体系中加4μl产物用5U的酶消化9h。结论最佳的实验条件的探索是进行大批量实验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试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6-2嵌合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表达产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书阳 谢彩华 +7 位作者 闫若潜 吴志明 赵明军 赵雪丽 刘梅芬 杨晓璐 张代宝 张林海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4-980,共7页
为研制具有鸡白细胞介素-6、2(ChIL-6,ChIL-2)协同免疫增强作用的鸡基因工程复合免疫增强剂,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将ChIL-6和ChIL-2基因构建成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对嵌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专利纯化方... 为研制具有鸡白细胞介素-6、2(ChIL-6,ChIL-2)协同免疫增强作用的鸡基因工程复合免疫增强剂,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将ChIL-6和ChIL-2基因构建成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对嵌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专利纯化方法对表达的rChIL-6-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分别与抗ChIL-6、抗ChIL-2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活性,采用MTS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体外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质粒rpQE-30-ChIL-6-linker-ChIL-2,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0ku,纯化后的纯度在96%以上。该重组融合蛋白可分别与抗ChIL-6、抗ChIL-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具有显著的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其活性优于任一重组蛋白对照。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rChIL-6-linker-ChIL-2蛋白在对鸡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方面与rChIL-6和rChIL-2蛋白的作用相似,为进一步研究rChIL-6-l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内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白细胞介素-2基因 嵌合基因 融合表达 活性
原文传递
Fra-1 protooncogene regulates IL-6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s and promotes the generation of M2d macrophages 被引量:19
15
作者 Qingshan Wang Hong Ni +3 位作者 Lan Lan Xiaoli Wei Rong Xiang Yue Wa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1-712,共12页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As the major inflammatory component of the TME, M2d macrophages are educated by the TME such that they adopt an immunosnppressive...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As the major inflammatory component of the TME, M2d macrophages are educated by the TME such that they adopt an immunosnppressive role that promotes tumor metastasis and progression. Fra-1 forms activator protein-1 heterodimers with Jun partners and drives gene transcription. Fra-1 is thought to drastically induce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However, the functional role of Fra-1 in the generation of M2d macrophages is poorly understood to date.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4T1 mammary carcinoma cells, when co-cultured with RAW264.7 macrophage cells, skew the RAW264.7 macrophage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M2d macrophages. The 4T1 cells stimulate de novo overexpression of Fra-1 in RAW264.7 cells, and then Fra-1 binds to the interleukin 6 (IL-6) promoter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the cytokine IL-6 in RAW264.7 cells. IL-6 acts in an autocrine fashion to skew RAW264.7 macrophage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M2d macrophages. These findings open new insights into how to reverse M2d macrophage-induced immune tolerance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1 M2d IL-6 generation PHENOTYPE CO-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Bradykini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6 in C6 Glioma Cells
16
作者 Zhenhua Wang Yixue Xu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OBJECTIVE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6 (IL-6) and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of glioma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radykinin on the expression of IL-6 in C6 glioma cells. METHODS Semi-quantit... OBJECTIVE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6 (IL-6) and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of glioma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radykinin on the expression of IL-6 in C6 glioma cells. METHODS Semi-quantitive RT-PCR and radioimmunoassay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bradykinin on the expression of IL-6 in C6 glioma cells and on the level of IL-6 in the culture medium. RESULTS Using semi-quantitive RT-PCR, the expression of IL-6 mRNA was examined in C6 glioma cells at 0, 5, 10,15, 30, 60 rain following addition of 1μmol/L bradykini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expression of IL-6 mRNA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P〉0.05) and IL-6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cell culture medium. CONCLUSION Within an hour, IL-6 expression in C6 glioma cells is not induced by bradykinin, suggesting that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ay be useful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OMA BRADYKININ interleukin-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COPD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爱莲 杨文昊 +2 位作者 龙发 陈丽芳 李俊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8期1257-1258,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IL-6基因多态性在COPD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提取30例COPD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DNA,扩增IL-6基因启动区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DNA序列并测序,测定IL-6血浓度。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IL-6基因多态性在COPD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提取30例COPD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DNA,扩增IL-6基因启动区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DNA序列并测序,测定IL-6血浓度。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外周血IL-6基因启动区-57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23.4%)与对照组(3.3%)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COPD组中纯合突变GG型、杂合突变GC型及未出现突变三者之间的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深圳汉族COPD患者IL-6基因启动区-572位点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IL-6-572位点的G型等位基因可能与该地区汉族人群COPD发病有关,可能为COPD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细胞介素-6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基因
原文传递
Interleukin-6 polymorphisms modify the risk of periodon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被引量:3
18
作者 Mei-ying SHAO Ping HUANG Ran CHENG Tao 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920-927,共8页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ofIL-6 polymorphisms and periodontitis, a meta-analysi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and a systemic review were conducted.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performed a literature search usin...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ofIL-6 polymorphisms and periodontitis, a meta-analysi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and a systemic review were conducted.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performed a literature search using PubMed and Medline database to May 2009, with no restrictions. We also reviewed references from all retrieved articles. Six case-control studies involving 1093 periodontitis cases and 574 controls were selected for meta-analysis to assess the purpor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IL-6 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periodontitis. IL-6 -174 G/C and -572 C/G polymorphism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L-6 -6331 TIC polymorphism and the risk of periodontitis was adequately reviewed as well.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IL-6 -174 G allele could not modify the risk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but increased the risk of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nd -572 C/G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periodontitis, including chronic periodontitis or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6 POLYMORPHISM PERIODONTITIS RISK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