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色金针菇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怡 王玉 +3 位作者 班立桐 黄亮 郑志广 肖月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以菌丝球干质量、密度、直径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白色金针菇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摇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红糖13 g/L、黄豆粉3 g/L、KH_2PO_40.5 g/L、MgSO_40.5 g/L、VB10.01 g/L... 以菌丝球干质量、密度、直径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白色金针菇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摇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红糖13 g/L、黄豆粉3 g/L、KH_2PO_40.5 g/L、MgSO_40.5 g/L、VB10.01 g/L。在此条件下,白色金针菇菌丝球干质量达到15.48 g/L,菌丝球密度66.48个/mL,菌丝球直径为1.4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摇瓶发酵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个白色金针菇品种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爱荣 郭立忠 +1 位作者 张迎春 毕建水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1期33-38,共6页
测定了七个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菌丝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七个品种的菌丝体中含有丰富的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而芳香旅氨基酸的含量却很低.菌丝体中八种必需氨基酸高于或接近于三种食用蛋白,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 测定了七个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菌丝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七个品种的菌丝体中含有丰富的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而芳香旅氨基酸的含量却很低.菌丝体中八种必需氨基酸高于或接近于三种食用蛋白,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多近于三种食用蛋白和四种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 氨基酸 品种 白色金针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木霉白色金针菇菌株的选育及其栽培配方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昆昂 张根伟 +3 位作者 马宏 尹淑丽 刘萌 李书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7,共8页
以市售白色金针菇组织分离得到的菌株SH9为试材,通过多孢子杂交获得抗病白色金针菇菌株JK501,以绿色木霉菌株为指示菌进行抗木霉活性测定,对获得菌株的酶活指标、出菇性状和菌株真实性进行考察,以期获得抗病能力强且农艺性状优良金针菇... 以市售白色金针菇组织分离得到的菌株SH9为试材,通过多孢子杂交获得抗病白色金针菇菌株JK501,以绿色木霉菌株为指示菌进行抗木霉活性测定,对获得菌株的酶活指标、出菇性状和菌株真实性进行考察,以期获得抗病能力强且农艺性状优良金针菇新菌株。结果表明:选育出的金针菇JK501较亲本SH9菌丝浓密、生长速度快,抗木霉能力提高了3.56倍;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酶活指标和16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提升;确定JK501的最佳栽培料配方为棉籽皮42%、麸皮18%、核桃木屑33%、豆饼粉5%、石膏2%;最后通过ITS和ISSR多态性证明JK501是不同于亲本SH9的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木霉 抗病 栽培配方
原文传递
白色金针菇新品种金白1号的选育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卫红 肖在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75-78,共4页
应用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方法 ,以黄色金针菇金针 12和白色糙皮侧耳为亲本 ,进行金针菇转核育种研究 ,从双核化菌株中筛选到了两株子实体白色的金针菇菌株 ,命各为“金白 1号”和“金白 2号” ,其中 ,金白 1号在口感、外观、菌丝长势。
关键词 金白1号品种 白色金针菇 白色糙皮木耳 原生质体融合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白色金针菇优良品种川金5号选育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波 鲜灵 +1 位作者 高俭 高洁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4期15-16,共2页
以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为亲本,利用双单杂交方法构建杂交种,从F2代中筛选出白色金针菇优良品种川金5号,该品种保持了黄色金针菇早熟、菌柄基部无绒毛、不粘连、子实体弯曲度低、高产等特性;平均产量为1.012 kg.袋-1,较江山白菇和F21... 以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为亲本,利用双单杂交方法构建杂交种,从F2代中筛选出白色金针菇优良品种川金5号,该品种保持了黄色金针菇早熟、菌柄基部无绒毛、不粘连、子实体弯曲度低、高产等特性;平均产量为1.012 kg.袋-1,较江山白菇和F21分别增产56.41%、104.32%,与黄色金针菇相比菌株产量差异不大;子实体菌柄基部无绒毛、不粘连,可食率达到84.1%,较江山白菇和F21分别高8.94%和11.24%,与黄色金针菇菌株"金丝"在可食率上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川金5号 早熟 高可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装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小琼 张志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6-240,244,共6页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使用规范化的硬件设施,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层层把关的有效管理,生产受农业环境影响小,确保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流程为:菌种选育与培养基(料)优化(包括基料选配、搅拌、装袋合灭菌等)→规...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使用规范化的硬件设施,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层层把关的有效管理,生产受农业环境影响小,确保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流程为:菌种选育与培养基(料)优化(包括基料选配、搅拌、装袋合灭菌等)→规范化生产(包括接种、培养、搔菌、出菇蕾、驯养、生长及采收等环节)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商品菇分级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工厂化 生产装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品种及高产配方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 黄亮 +2 位作者 班立桐 鲍泰祺 郑志广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48-150,共3页
以白色金针菇品种‘T-011’‘T-002’"白金"‘DS-X0’"玉雪22"为试材,对其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性状和生物学转化率进行了比较试验,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栽培料配方,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工厂化瓶栽模式的白色金针... 以白色金针菇品种‘T-011’‘T-002’"白金"‘DS-X0’"玉雪22"为试材,对其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性状和生物学转化率进行了比较试验,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栽培料配方,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工厂化瓶栽模式的白色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T-011’生长速度快,柄长盖小、色泽白,A级菇率高,生物转化率高。利用最适栽培料(麸皮14kg、米糠37kg、玉米芯25kg、木屑18kg、棉籽壳6kg、玉米粉3kg、石灰2kg)出菇,‘T-011’单瓶产量可达到345.23g,生物学转化率1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工厂化瓶栽 品种比较 栽培料配方
原文传递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孟俊龙 常明昌 +4 位作者 杨杰 叶云霞 钟华 徐全飞 韩晓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 V)Sing)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小火焰菌属,又名冬菇、金菇、朴菇、朴蕈、构菌、毛柄金钱菌等。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是一种高蛋白、低热量、多糖类的营养型保健食品。金针菇氨基酸的含...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 V)Sing)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小火焰菌属,又名冬菇、金菇、朴菇、朴蕈、构菌、毛柄金钱菌等。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是一种高蛋白、低热量、多糖类的营养型保健食品。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周年栽培技术 工厂化 担子菌纲 保健食品 伞菌目 口蘑科 金钱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干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照林 杨杰 +2 位作者 骈跃斌 刘欣 郭尚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5期6-8,共3页
该研究通过对白色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液体菌种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C源、N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白色金针菇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效应依... 该研究通过对白色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液体菌种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C源、N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白色金针菇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效应依次为玉米粉>麦麸>葡萄糖>蛋白胨;最佳比例为玉米粉3.0%、麦麸2.5%、葡萄糖1.5%、蛋白胨0.5%,可获得最高菌丝干重。微量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依次为KH2PO4>MgSO4>VB1≈VB2,最佳比例为KH2PO40.10%、MgSO40.05%、VB10.005%、VB2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营养物质 菌丝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废弃菌棒的再利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小琼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640-641,660,共3页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袋栽高效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棒(又叫菌糠、菌渣),即栽培用过的培养基料,如何环保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大量的菌棒,是食用菌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探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高效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棒...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袋栽高效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棒(又叫菌糠、菌渣),即栽培用过的培养基料,如何环保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大量的菌棒,是食用菌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探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高效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棒的再利用,特别是用其进行2次出菇,探索一种"工厂化生产+温室栽培"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周年高效生产 废弃菌棒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竞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 李玉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竞争激烈的白色金针菇企业,彼此保留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但市场产品却暴露很多信息,通过加权赋值,指标量化的方式层层分解品质指标,利用量化数据分析比较了40个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品质及产量。
关键词 工厂化 瓶栽 白色金针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周年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訾惠君 张志军 +2 位作者 周永斌 刘连强 刘锡洪 《天津农林科技》 2011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前,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文章结合天津绿洲庄园公司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决定金针菇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产出优质高产的白色金针菇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周年工厂化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彩珍 张平 赖腾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58-59,62,共3页
以4种白色金针菇菌株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萌发力、生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生产周期、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为指标,测试金针菇最适生长环境,选育最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4种菌株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适p... 以4种白色金针菇菌株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萌发力、生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生产周期、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为指标,测试金针菇最适生长环境,选育最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4种菌株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6.0,喜弱酸性;F0012菌株综合表现较佳,其菌丝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菌落边缘较整齐,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工厂化栽培 菌株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袋栽工厂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訾惠君 刘连强 +5 位作者 陈晓明 李凤美 翟宏伟 周永斌 刘锡洪 张志军 《蔬菜》 2014年第11期79-80,共2页
结合多年袋栽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经验,从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华北地区的白色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为实现白金针菇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工厂化 袋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凤 白天增 张莉英 《中国林副特产》 2001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栽培技术 地棚建设 培养料 装袋 灭菌 接种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地沟弓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万鲁长 张柏松 +1 位作者 王炳太 娄伟波 《山东科学》 CAS 2006年第6期87-88,共2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地沟弓棚简易设施和棉籽壳、玉米芯主料栽培白色金针菇的优质高产技术模式,按此项技术进行生产管理,金针菇总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10%以上,且优质商品率高。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地沟弓棚 优质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团结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年第8期75-76,79,共3页
白色金针菇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介绍沈阳地区白色金针菇的市场和生产情况,分析栽培白色金针菇的经济效益,总结出适宜沈阳地区实际环境的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重点说明直生法和再生法的出菇管理要点,旨在为农民栽培... 白色金针菇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介绍沈阳地区白色金针菇的市场和生产情况,分析栽培白色金针菇的经济效益,总结出适宜沈阳地区实际环境的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重点说明直生法和再生法的出菇管理要点,旨在为农民栽培白色金针菇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栽培 技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菌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岱筠 张丕奇 +1 位作者 郑美媛 方自若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4期18-21,共4页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获得的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根据细胞核的分布与数目以及锁状联合的有无,选出25株单核菌株,对峙试验表明,这些单核株分为核基因型不同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单核株和始发双核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胞外漆...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获得的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根据细胞核的分布与数目以及锁状联合的有无,选出25株单核菌株,对峙试验表明,这些单核株分为核基因型不同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单核株和始发双核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胞外漆酶活性和药物抗性等性状指标均有明显差异,表明生成原生质体的过程中,所再生的单核株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单核菌株 基因型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年生产白色金针菇主要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19
作者 吴琼峰 《福建农业》 2011年第1期8-9,共2页
近十几年来,福州地区工厂化周年生产白色金针菇迅速发展,全市共有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企业十几家,不少还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近两三年多家生产企业还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在北京、天津、沈阳、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周年生产 农业龙头企业 工厂化生产 福州地区 生产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阴:全国白色金针菇生产规模第一县
20
作者 张志勇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7年第3期13-13,共1页
截至目前,汤阴县种植食用菌的农民有9600多户,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亿袋,形成韩庄、白营、城关、宜沟、伏道等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汤阴县也因此成为全国白色金针菇生产规模第一县。
关键词 白色金针菇 生产规模 食用菌栽培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