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与化疗药物联合对急性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体外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国庆 张绍林 +1 位作者 邹典斌 林茂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3-146,169,共5页
目的 :为三氧化二砷 (As2 O3 )适应证的扩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 MTT法 ,检测了 As2 O3 分别与柔红霉素 (DNR)、阿糖胞苷 (Ara- C)、三尖杉酯碱 (H)和长春新碱 (VCR)联合对 2 3例初治急性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NPL)、16例难治复发 ... 目的 :为三氧化二砷 (As2 O3 )适应证的扩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 MTT法 ,检测了 As2 O3 分别与柔红霉素 (DNR)、阿糖胞苷 (Ara- C)、三尖杉酯碱 (H)和长春新碱 (VCR)联合对 2 3例初治急性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NPL)、16例难治复发 ANPL原代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1As2 O3 对初治及难治复发 ANPL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1.0μmol/ L As2 O3 的细胞毒性分别为 12 .6 %± 7.7%和 10 .1%± 6 .2 % ,该毒性作用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2 As2 O3 与 Ara- C、H和 VCR的细胞毒性无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79、0 .2 76、0 .2 0 4 ,P均 >0 .0 5 ) ,与 DNR有相关性 (r=0 .4 32 ,P<0 .0 5 )。 3As2 O3 分别与 DNR、Ara- C、H和 VCR联用 ,对多数患者的细胞毒性呈协同及相加作用 ,当 As2 O3 分别与 DNR、VCR联用时 ,其细胞毒性明显大于单用化疗药物 (P<0 .0 5 )。结论 :As2 O3与 Ara- C、H及 VCR无交叉耐药性 ,与 DNR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可与 DNR、VCR等组成新的化疗方案 ,治疗初治及难治复发 ANPL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毒性 药物疗法 联合 白血病/药物疗法 三氧化二砷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化疗药物渗漏的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广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3311-3312,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输液疗法/护理 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与化疗药物联合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国庆 张绍林 +1 位作者 邹典斌 林茂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为扩展三氧化二砷(As2O3)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TT法检测As2O3及As2O3。分别与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三尖杉酯碱(H)和长春新碱(VCR)联合对12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3例初发急性非... 目的为扩展三氧化二砷(As2O3)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TT法检测As2O3及As2O3。分别与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三尖杉酯碱(H)和长春新碱(VCR)联合对12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3例初发急性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NPL)和16例难治复发ANPL病人原代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0.5~6.0μmol/L的As2O3对初发及难治复发ANPL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As2O3与Ara-C、H和VCR的抑制作用无相关性,r分别为0.279、0.276和0.204(P值均〉0.05);与DNR有相关性,r=0.432(P〈0.05)。(3)As2O3分别与DNR、Ara-C、H和VCR联用,对多数患者的抑制作用呈协同及相加作用,当As2O3分别与DNR、VCR联用时,其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单用化疗药物(P〈0.05)。结论临床可达到浓度的As2O3对ANPL原代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s2O3与Ara-C、H及VCR无交叉耐药性,与DNR有部分交叉耐药性;As2O3与DNR、VCR等组成新的化疗方案,治疗初发及难治复发ANPL患者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药物疗法 砷剂/药理学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9-472,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即使是高剂量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不能显著改善AML的预后,特别是高危患者。近年来,随着对AML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白血病干细胞(LSC...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即使是高剂量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不能显著改善AML的预后,特别是高危患者。近年来,随着对AML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白血病干细胞(LSC)和细胞信号途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难治、复发或老年AML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是单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其完全缓解(CR)率不高。因此,应重视开展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AML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药物疗法 靶向治疗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UC1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5 位作者 林东军 李旭东 林桂真 何易 林曲 黄仁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1-10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MUC1基因在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肿瘤中有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但MUC1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MUC1基因... 背景与目的:MUC1基因在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肿瘤中有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但MUC1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MUC1基因与MDR1基因表达及其与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鄄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法检测34例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MUC1和MDR1的表达,并观察两种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34例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UC1基因阳性率为50%,MDR1基因阳性率为29.4%。MUC1基因阳性患者的MDR1阳性率为52.9%,明显高于MUC1阴性者的5.9%(P=0.003)。MUC1基因阴性者完全缓解(CR)率达94.1%,阳性患者CR率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DR1基因阴性者CR率为91.7%,明显高于阳性患者的50.0%(P<0.05)。MUC1基因和MDR1基因均阳性者CR率为55.6%,MUC1基因和MDR1基因均阴性者16例,全部获得CR。结论:非M3型急性白血病MUC1基因阳性者MDR1基因表达率较高,MUC1基因及MDR1基因均为阴性者治疗缓解率高。提示联合检测MUC1基因和MDR1基因对判断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MUC1基因 多药耐药基因 疗效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重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春燕 姜振宇 +3 位作者 姚程 李舜华 袁长吉 张福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DNR的浓度为( 80 .0 1± 2 .1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且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 mdr1基因表达结果除 4名阴性外 ,其他均为阳性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mdr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白血病 mdr,能初步筛选急性白血病 mdr的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多重耐药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彭也 张晓红 +4 位作者 王晓刚 金兴 黄强 钱美华 蓝建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分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30 mg/(m2.d),静滴30分钟以上,第1-5天;Ara-c 2 g/(m2.d),氟达拉滨后4小时,维持4小时以上,第1-5天;G-CSF300μg/d,d0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 目的分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30 mg/(m2.d),静滴30分钟以上,第1-5天;Ara-c 2 g/(m2.d),氟达拉滨后4小时,维持4小时以上,第1-5天;G-CSF300μg/d,d0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治疗15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分析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0例达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完全缓解率66.7%,总有效率为73.3%。10例完全缓解患者除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失访,1例缓解后行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仍处于缓解期,余8例均在1年内复发,中位时间7.1月(4-12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余非血液学反应不明显。结论 FLAG方案对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可用于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并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机会,但其远期疗效尚不确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阿糖腺苷/投药和剂量 抗肿瘤联合方案/治疗应用 难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与足叶乙甙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卫东 阴梅云 +5 位作者 蒋常文 徐世荣 翟丽东 郑力芬 王彦玲 闫蕴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8-96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足叶乙甙(etoposide,VP鄄16)为白血病化疗最常用的化疗药之一,其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天然与继发耐药的影响。对一些实体瘤的研究发现顺铂(cisplatin,DDP)与VP鄄16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本研究通过DDP与VP鄄16联合作用杀伤白血... 背景与目的:足叶乙甙(etoposide,VP鄄16)为白血病化疗最常用的化疗药之一,其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天然与继发耐药的影响。对一些实体瘤的研究发现顺铂(cisplatin,DDP)与VP鄄16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本研究通过DDP与VP鄄16联合作用杀伤白血病细胞K562,探讨其增强VP鄄16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VP鄄16(0,5μg/ml)与不同浓度DDP(0,0.3,3,15,30μg/ml)联合对K562细胞进行处理。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用药后细胞的存活相对数量,计算VP鄄16和DDP应用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AO/EB双荧光法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鄄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Ⅱα、Ⅱβ、Sp1、Sp3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VP鄄16与DDP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两药合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单独应用DDP可以明显上调TOPOⅡ和Sp1表达(呈浓度依赖,TOPOⅡα、Ⅱβ、Sp1在30μg/mlDDP时比正常对照分别上调36%,25%和75%),并使Sp3的表达降低49%;单用5μg/mlVP鄄16时TOPOⅡ则下调(TOPOⅡα下降72%),TOPOⅡβ和Sp1的表达未受影响,Sp3的表达上调14%。5μg/mlVP鄄16与DDP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使TOPOⅡ和Sp1表达水平升高。TOPOⅡα、Ⅱβ、Sp1在5μg/mlVP鄄16与30μg/mlDDP联合应用时比单用VP鄄16分别上升83%,11%,58%,但低于单独应用DDP的表达水平;而Sp3的表达水平与单独应用DDP比较下调61.3%。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RT鄄PCR结果相符。结论:DDP在化疗中与VP鄄16发挥协同作用,通过上调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水平,为VP鄄16提供更多的靶酶,使VP鄄16杀伤K562细胞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叶乙甙/药理学 顺铂/药理学 拓扑异构酶Ⅱ 转录因子SP1 转录因子Sp3 白血病/药物疗法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LRP和M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剑白 孙媛 +2 位作者 董娟 刘丽晓 宁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发现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鄄associatedporotein,MRP)的表达与白血病患儿耐药有关,而且患儿耐药不是由于一种耐药机制引起的。本研究旨在观察LRP和MRP在...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发现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鄄associatedporotein,MRP)的表达与白血病患儿耐药有关,而且患儿耐药不是由于一种耐药机制引起的。本研究旨在观察LRP和MRP在不同类型小儿白血病初治时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鄄聚合酶链反应法(RT鄄PCR)检测38例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ALL),1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ANLL)]及6名正常儿童LRP、MRP基因的表达,结合患儿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分析两种基因表达的意义。结果:38例患儿化疗后CR26例(68.4%)。38例患儿中LRP基因表达阳性11例(28.9%),表达阴性27例(71.1%),6例正常对照儿童LRP基因阴性。LRP基因阳性患儿的CR率低于阴性者(分别为27.3%和85.2%,P<0.05)。MRP阳性者21例,6例正常对照儿童MRP基因阴性。MRP基因阳性者的CR率低于阴性者(分别为47.6%和94.1%,P<0.05)。27例ALL患儿中LRP阳性5例,11例ANLL患儿中LRP阳性6例(分别为18.5%和54.5%,P<0.05)。27例ALL患儿中MRP阳性16例;11例ANLL患儿MRP阳性5例(分别为59.3%和45.5%,P>0.05),ALL和ANLL中MR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LRP基因阳性患者的MRP阳性率与LRP阴性者MR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8.6%和29.4%,P>0.05),说明LRP基因与MRP基因之间无相关性。结论:LRP基因及MRP基因阳性儿童急性白血病者病情重、化疗缓解率低,儿童ANLL相对于ALL化疗缓解率低可能与LR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LRP基因 MRP基因 预测指标 疗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琳琳 曾庆曙 +4 位作者 夏瑞祥 杨明珍 倪婧 王霖 缪华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4,共3页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疗法 阿克拉霉素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芳 秦月兰 +2 位作者 彭贤玉 杨慧奇 周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898-1899,1903,共3页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OM)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接受化疗后出现OM的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亚叶酸钙、维生素B12漱口液漱口、表面喷...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OM)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接受化疗后出现OM的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亚叶酸钙、维生素B12漱口液漱口、表面喷涂金因肽、金喉健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ZYY-9增强型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14 d后OM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痊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64.3%);观察组在疼痛感消失时间、溃疡面积缩小50%和溃疡面愈合所需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可提高OM的痊愈率,缩短OM的痊愈时间,使用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疗法 白血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口炎 口疮性/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晓雁 蔡真 +5 位作者 林茂芳 黄河 谢万灼 李黎 郑伟燕 何静松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评估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G-CSF)100 μg/m^2,12小时一次,第1~14天,皮下注射];阿糖胞苷[(Ara-C)10 mg/m^2,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第1~14天];联合阿克拉... 目的评估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G-CSF)100 μg/m^2,12小时一次,第1~14天,皮下注射];阿糖胞苷[(Ara-C)10 mg/m^2,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第1~14天];联合阿克拉霉素(ACR) 5~7 mg/(m^2·d),静滴,第1~8天或10~14 mg/(m^2·d),静滴,第1~4天]或高三尖杉酯碱[(HHT) 1 mg/(m^2·d),静滴,第1~14天]联合治疗复发、难治及老年性AML 16例.结果 16例中CR 9例(56.3%),PR 2例(12.5%),NR 5例(31.3%),总有效率68.8%.本组>70岁老年患者4例中,CR 3例,NR 1例(为MDS继发AML后难治),总CR率75.0%.所有患者均完成疗程,无1例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该方案对难治复发、继发性及老年性AML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G-CSF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娟 周慧 +4 位作者 张丽 刘思管 闵捷 王欣 马春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率与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15位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LRP的...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率与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15位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LRP的表达率,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组LRP的表达率为(29.29±6.72)%,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组的(21.46±5.23)%,P=0.0182;复发/难治ALL组LRP的表达率为(41.18±9.06)%,也较复发/难治AML组的(30.44±11.51)%高,P=0.0154。复发/难治组LRP的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初治组,P值分别为0.0175和0.0138。急性白血病细胞LRP(+)组的临床缓解率为30.8%,明显低于LRP(-)组的77.5%,P=0.0081。结论:复发/难治组LRP的表达率高于初治组,LRP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耐药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肿瘤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诱导原代白血病细胞凋亡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小莉 林茂芳 叶绣锦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对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ALL 7例,ANLL 13例)为研究对象,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对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ALL 7例,ANLL 13例)为研究对象,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HHT体外处理后ANLL和ALL细胞均出现典型凋亡细胞。HHT对ALL和ANLL细胞促凋亡作用差异无显著性[TUNEL阳性率(17.34±9.60)%对(26.64±20.67)%,P>0.05]。与柔红霉素(DNR)比较,HHT对ALL细胞促凋亡作用较弱[TUNEL阳性率(17.34±9.60)%对(31.64±18.84)%,P<0.05]。联合应用HHT和阿糖胞苷(A ra-C)处理原代ALL细胞,TUNEL阳性细胞率高于单用HHT处理(P<0.001)。体外HA联合处理TUNEL阳性细胞率≥39.6%组,CR率80.0%,TUNEL阳性细胞率<39.6%组,CR率25.0%。结论HHT对原代ALL和ANLL细胞均有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三尖杉酯碱类/药理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缓解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芬 孟凡义 +4 位作者 徐兵 刘晓力 张钰 叶昌雄 张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68-770,共3页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联合化疗缓解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含T药物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29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混合型白血病3例,选择治疗前条件类同、应...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联合化疗缓解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含T药物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29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混合型白血病3例,选择治疗前条件类同、应用常规化疗方案的配对病例作为对照。实验组给予T+A、V+T+P/V+T+L+P、T+A+V+P(A:阿糖胞苷、V:长春新碱、P:强的松、L:左旋门冬酰胺酶)等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联合化疗。结果 实验组ANLL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vs 44.44%,P=0.031)。实验组的骨髓抑制重于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平均最低值、红细胞平均输注量和感染发生率在两组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33、0.049和0.012)。结论 含吡柔比星的药物治疗联合化疗较常规药物联合化疗治疗ANLL有更好的效果,但骨髓抑制明显,感染的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白血病/放射疗法 吡柔比星/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在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楚成 夏云金 +3 位作者 张霞 章正华 胡明均 郭仁慈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9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抗真菌药物在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效果。【方法】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在应用氟康唑治疗同时,随机分为加rhG-CSF(治疗组)和不加rhG-CSF(对照组)两组。【结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抗真菌药物在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效果。【方法】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在应用氟康唑治疗同时,随机分为加rhG-CSF(治疗组)和不加rhG-CSF(对照组)两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2.8%(P<0.05)。中性粒细胞恢复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hG-CSF可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与抗真菌药物协同可提高其抗菌疗效,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白血病/并发症 真菌病/药物疗法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运用HD-MTX化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宁朝晖 贺湘玲 +1 位作者 陈可可 周正雄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在综合治疗、护理白血病患几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临床意义和效果,规范该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行为。【方法】将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运用HD-MTX化疗共104个疗程,按...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在综合治疗、护理白血病患几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临床意义和效果,规范该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行为。【方法】将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运用HD-MTX化疗共104个疗程,按入院次序的前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次,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感染发生率、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所致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感染发生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ALL运用HD-MTX化疗时应用CP管理,是深化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白血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世为 刘陶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iladel- 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 ALL)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ALL)的常见类型之一,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蛋白尿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卫治疗移植后复发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燕丽 张秀群 +2 位作者 张学忠 张磊 苏爱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643-64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药物疗法 格列卫/治疗应用 费城梁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荣 田永洁 马文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2760-2761,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白血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