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三七中的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李国红 沈月毛 +1 位作者 王启方 张克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9-500,共2页
关键词 成分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发酵 活性化合物 中药研究 发酵中药 传统中药 化学成分 成分含量 活性成分 三七 药理作用 皂苷成分 新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中8种主要皂苷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肖新月 尹继飞 +1 位作者 张南平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中主要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探讨评价园参、移山参和山参药用质量的理化指标。方法:收集并鉴定了不同生长年限(2-25年)和不同药用部位(主根、须根和芦头)的园参、移山参和山参样品共42份...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中主要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探讨评价园参、移山参和山参药用质量的理化指标。方法:收集并鉴定了不同生长年限(2-25年)和不同药用部位(主根、须根和芦头)的园参、移山参和山参样品共42份,应用等度和梯度淋洗2种RP-HPLC法对所有样品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Rf,Rc,Rh1,Rd2,Rd 8种成分进行鉴别或含量测定。色谱条件1:Supelco 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99:400,pH 2.6);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3nm。色谱条件2:HIQ 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2%磷酸溶液(pH 1.9):梯度淋洗程序:,115-120 min A-B保持不变;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3。结果:得到人参不同生长年限或不同药用部位的样品中主要皂苷(包括Rg。,Re,Rb。,Rf,Rh1,Rc,:Rb2,Rd)的液相色谱图,同时测定了Rg1,Re,Rb1,Rf,Rc,Rh1的含量。结论:园参、移山参和山参主根中均含有8种皂苷类成分。随生长年限增长,园参主根中Rg1,Re,Rb1,Rf,Rc,Rh1含量变化不甚明显;移山参和山参主根中Rg1,Re,Rb1,Rf,Rc,Rh1含量变动较为明显。人参不同药用部位8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有差别,尤其是Re、Rb1的含量在须根和芦头中较高。单支人参中,8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高低及比例关系与其参须、芦头和主根在整支参中所占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皂苷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分分析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水煎过程中皂苷成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树强 王术玲 +1 位作者 高晓玲 曾元儿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2-606,共5页
目的研究柴胡煎煮前后及其水煎液在酸碱环境中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柴胡皂苷a、d、b2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UBEX Eco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目的研究柴胡煎煮前后及其水煎液在酸碱环境中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柴胡皂苷a、d、b2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UBEX Eco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4 nm(检测柴胡皂苷a、d)和254 nm(检测柴胡皂苷b2)。结果水煎后,柴胡皂苷b2大幅增加,柴胡皂苷a、d逐渐减少;水煎过程中3种柴胡皂苷含量随煎煮时间、温度、pH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柴胡水煎液经人工肠液、人工胃液不同时间孵育后,3种皂苷的含量呈动态变化。结论柴胡中的皂苷类成分在柴胡煎煮前后会发生变化,并且其水煎液中的皂苷类成份在不同酸碱环境中亦呈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水煎液 皂苷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炮制后皂苷成分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帅 李燕 +3 位作者 孙秋实 杨方 李悦 吴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3-799,共7页
目的:研究分析柴胡炮制后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柴胡皂苷a、c、d、b2为指标,用HPLC的方法分析炮制后以及皂化反应后皂苷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炮制后,柴胡皂苷b2的含量都大幅增加,柴胡皂苷a、c、d以及a+c+d的含量略微有所减少。皂化... 目的:研究分析柴胡炮制后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柴胡皂苷a、c、d、b2为指标,用HPLC的方法分析炮制后以及皂化反应后皂苷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炮制后,柴胡皂苷b2的含量都大幅增加,柴胡皂苷a、c、d以及a+c+d的含量略微有所减少。皂化反应后,柴胡皂苷a+c+d的含量变化很小,柴胡皂苷b2的含量都大幅增加。结论:揭示了柴胡炮制后皂苷类化合物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炮制品 皂苷成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药材不同部位皂苷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贾放 陈平 +1 位作者 王如锋 周蓉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82-168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竹节参药材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的方法;并对鄂产竹节参植物不同部位中竹节参总皂苷、竹节参皂苷Ⅴ、Ⅰb、Ⅳ和Ⅳa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评价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竹节参不同部位中的总皂苷成分;紫外-...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竹节参药材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的方法;并对鄂产竹节参植物不同部位中竹节参总皂苷、竹节参皂苷Ⅴ、Ⅰb、Ⅳ和Ⅳa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评价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竹节参不同部位中的总皂苷成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的含量;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部位竹节参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含量,色谱柱为Apollo C18(4.6 mm×200 mm,5μm),流动相35%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1,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竹节参根茎干中总皂苷、皂苷Ⅴ、Ⅰb、Ⅳ和Ⅳa含量分别为14.49%,4.97%,0.47%,4.90%和2.49%;芦头结节部分分别为11.91%,2.57%,1.18%,3.46%和1.62%;地上茎叶部分分别为0.56%,0.05%,0.01%,0.07%和0.03%。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鄂产竹节参地下根茎部分中根茎干和芦头结节的有效成分总皂苷含量较高,地上茎叶部分皂苷含量较低,有效成分含量与其传统的药用部位相符;竹节参药用部位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成分分布均匀,且含量占总皂苷的2/3以上,可以作为竹节参药材质量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不同部位 皂苷成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楤木叶皂苷成分及其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淑君 许树军 +2 位作者 李靖 吕邵娃 肖洪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围绕辽东楤木叶的主要药效物质皂苷类成分及皂苷类物质抗肿瘤活性、保肝活性、遗传毒性、毒理学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系统的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辽东楤木叶 皂苷成分 抗肿瘤 保肝作用 遗传毒性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七的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玉梅 王倩 +3 位作者 张倩 李慧 刘杨 汤海峰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对红毛七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将样品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本文报道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葳严仙皂苷C(1)... 目的对红毛七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将样品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本文报道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葳严仙皂苷C(1)、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3-O-β-D-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3-O-α-L-吡喃阿拉伯糖-丝石竹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七 皂苷成分 丝石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重楼的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杨 华栋 +3 位作者 王夏茵 李慧 陆云阳 汤海峰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 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线重楼根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苷Ⅳa甲酯(1)、3-O-(6'-butyl ester)-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pregna-5,16-diene-3β-ol-20-o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重楼皂苷Ⅵ(4)、25(R)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糖苷配基部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重楼 重楼 皂苷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中皂苷成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钟邱 倪琼珠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4-605,共2页
本文分离白头翁中的皂甙组分 ,并研究其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白头翁的皂甙组分有明显的体外抑瘤活性 。
关键词 白头翁 抑制作用 肿瘤细胞生长 体外抑制 皂苷成分 抑瘤活性 组分 生物活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刺楸茎皮中主皂苷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月 杨新平 +1 位作者 刘笑甫 蒋小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57-1459,共3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广西刺楸茎皮中的总皂苷,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正丁醇分别对其进行分离,通过纯度分析和得率计算,探索其主皂苷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主皂苷成分得率为1.32%,而采用...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广西刺楸茎皮中的总皂苷,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正丁醇分别对其进行分离,通过纯度分析和得率计算,探索其主皂苷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主皂苷成分得率为1.32%,而采用正丁醇法分离其得率为1.05%;且大孔吸附树脂法的产品外观颜色优于正丁醇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分离该植物的主皂苷成分,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且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正丁醇 正交试验 皂苷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法与正丁醇法提取分离刺楸中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小军 杨月 陈旭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分离刺楸中的皂苷成分。方法:经预处理纯化后,分别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与正丁醇法进行分离后,进行纯度分析,计算得率。结果:该法提取率为2.05%,产品得率、外观颜色均优于正丁醇法(得率为0.41%),且成本低、操... 目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分离刺楸中的皂苷成分。方法:经预处理纯化后,分别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与正丁醇法进行分离后,进行纯度分析,计算得率。结果:该法提取率为2.05%,产品得率、外观颜色均优于正丁醇法(得率为0.41%),且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具有实用性。结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分离该植物的皂苷成分,用于其他应用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法 正丁醇法 刺楸皂苷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片中3种皂苷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新中 李万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9期201-202,13,共2页
目的: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下称"药典")中三七片"含量测定"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法对三七片粉末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以下称"3种皂苷... 目的: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下称"药典")中三七片"含量测定"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法对三七片粉末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以下称"3种皂苷成分")进行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并与药典中的提取方法所测得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波回流提取可对三七片中3种皂苷成分进行有效提取。结论:超声波法可作为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这3种皂苷成分的提取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可作为法定测定三七片含量测定项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成分 提取方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8种三七样品中5种皂苷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瑞婷 娄灯吉 +4 位作者 姚星宇 向巧 邹玉林 崔秀明 杨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184-187,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8种不同三七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这5种单体皂苷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8种不同三七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这5种单体皂苷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方法重复性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不同三七样品的皂苷含量具有差异显著性,此法可为三七药材质量优劣的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成分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不同部位皂苷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岩 王英平 +1 位作者 张志东 金银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7-1187,共11页
目的:对西洋参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类型、数量以及相对含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轨道阱质谱仪相联用(UHPLC-Orbitrap MS)对西洋参不同部位(花蕾、花梗、茎、叶、芦头、须根、根表皮、木质部、韧皮部)的人... 目的:对西洋参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类型、数量以及相对含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轨道阱质谱仪相联用(UHPLC-Orbitrap MS)对西洋参不同部位(花蕾、花梗、茎、叶、芦头、须根、根表皮、木质部、韧皮部)的人参皂苷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品及相关文献进行匹配,共鉴定出45种人参皂苷(PPD型25种、PPT型11种,OT型6种,OA型3种);并利用多种统计软件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西洋参各部位人参皂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并可将其分成三大类,共发现了13个潜在的化学标记物(A类6个、B类6个、C类1个)。结论:该研究揭示了西洋参不同部位皂苷成分与含量分布的多样性,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不同部位 皂苷成分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总皂苷喷雾给药大鼠皮肤中皂苷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思思 王俊 郑杭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皮肤中4种皂苷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2种皮肤外用制剂(三七总皂苷传递体喷雾剂和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喷雾剂)中4种皂苷成分的皮肤滞留特性进...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皮肤中4种皂苷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2种皮肤外用制剂(三七总皂苷传递体喷雾剂和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喷雾剂)中4种皂苷成分的皮肤滞留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Waters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9%→25%A;8~9 min,25%→42%A;9~12 min,42%→55%A),体积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μL,柱温为30℃。结果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分别在0.208~20.800,0.852~85.200,0.116~11.600,0.904~90.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该方法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样品提取回收率为90.31%~102.70%,室温、冻融及长期冷冻稳定性RSD<15%。大鼠皮肤给药12 h后,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在全皮及角质层下的滞留量为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喷雾剂>三七总皂苷传递体喷雾剂,而人参皂苷Rb 1则恰好相反。结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大鼠皮肤中4种皂苷成分的含量能大大缩短检测时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可为三七总皂苷外用制剂的皮肤渗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皮肤 皂苷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师栗三萜皂苷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秀伟 赵静 欧阳顺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天师栗 Aesculus wilsonii种子的皂苷类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酸和 /或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天师栗种子的 70 %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8个...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天师栗 Aesculus wilsonii种子的皂苷类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酸和 /或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天师栗种子的 70 %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七叶树皂苷 (escins) a、 b、 a和异七叶树皂苷 (isoescins) a, a, b, b, a。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天师栗种子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师栗 三萜成分 七叶树 异七叶树 抗炎活性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皂苷成分中药抗痴呆作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崔鲁杰 孙沁华 +1 位作者 司国民 孙峰山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1年第4期89-92,共4页
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痴呆作用,其中含皂苷成分中药治疗痴呆疗效可靠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抗痴呆的机制主要通过参与神经生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与血管机制等途径。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相关机制的有关文献加... 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痴呆作用,其中含皂苷成分中药治疗痴呆疗效可靠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抗痴呆的机制主要通过参与神经生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与血管机制等途径。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相关机制的有关文献加以分析综述,为含皂苷成分中药的进一步药理研究和痴呆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皂苷成分 中药 药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皂苷成分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恺 段维勋 +4 位作者 俞波 刘洋 李步潆 金振晓 俞世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研究中药皂苷成分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影响情况。将4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A组(三七花总皂苷组) 15只、B组(卡托普利组) 15只和C组(阳性对照组) 15只,15只大鼠为D组(正常对照组),检测与比较A组、B组及C组大鼠治疗... 研究中药皂苷成分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影响情况。将4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A组(三七花总皂苷组) 15只、B组(卡托普利组) 15只和C组(阳性对照组) 15只,15只大鼠为D组(正常对照组),检测与比较A组、B组及C组大鼠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压、血浆及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表达情况。治疗前A组、B组及C组的血压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A组及B组的血压、血浆及及主动脉ICAM-1及ET-1均低于C组,但仍高于D组,A组均低于B组,A组及B组的NO高于C组,但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皂苷成分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较好,且对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更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皂苷成分 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 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提取物中的皂苷成分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凌云 刘玉玲 +1 位作者 殷帅 孟庆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3794-3800,共7页
目的建立绞股蓝提取物皂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测定市场上绞股蓝提取物皂苷含量。方法比较甲醇、乙醇、水做提取溶剂及超声、回流提取方式下的皂苷得率。色谱柱为Waters Synnetry C_(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 目的建立绞股蓝提取物皂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测定市场上绞股蓝提取物皂苷含量。方法比较甲醇、乙醇、水做提取溶剂及超声、回流提取方式下的皂苷得率。色谱柱为Waters Synnetry C_(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以甲醇为溶剂,超声30 min皂苷含量较高。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XLⅥ、绞股蓝皂苷A、皂苷XⅦ分别在2.605~130.24μg/mL(r^2=0.9992)、2.205~110.24μg/mL(r^2=0.9995)、1.981~99.04μg/mL(r^2=0.9992)、1.794~89.68μg/m L(r^2=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100.4%、97.3%~101.4%、98.0%~101.1%及99.1%~100.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能准确有效地检测绞股蓝提取物中4种皂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提取物 皂苷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MS/MS分析2种西洋参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
20
作者 荆野 梁力文 +5 位作者 戴雨霖 郑飞 王洋 黄鑫 郭云龙 越皓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74,I0002,共1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MS/MS)技术对生晒西洋参和红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差异成分分析比较2种西洋参炮制品中差异性皂苷。采用Supel...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MS/MS)技术对生晒西洋参和红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差异成分分析比较2种西洋参炮制品中差异性皂苷。采用Supelco C18色谱柱(3.0 mm×50 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全扫描和二级质谱扫描。本实验鉴定了生晒西洋参和红西洋参中66种皂苷类成分,其中包括31种差异性皂苷。基于实验结果,通过总结4种类型皂苷的质谱碎裂规律,列举了部分皂苷可能的转化过程。该方法准确、高效,可为西洋参及其炮制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生晒西洋参 红西洋参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