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素先教授治疗皮肤瘙痒症状辨治思路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涛 李琳 +3 位作者 于旺 张宇 张峻岭 张理涛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517-1520,共4页
文章总结丁素先教授对皮肤瘙痒症状的辨证论治经验和用药特点。丁教授认为本病致病因素与风、湿、热、虫、瘀和血虚风燥等有关,营卫失和,肌肤失养,出现瘙痒;风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治风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状 辨治思路 丁素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联合不同频次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皮肤瘙痒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况丽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透析联合不同频次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皮肤瘙痒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30例,B组31例,C组32... 目的探讨透析联合不同频次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皮肤瘙痒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30例,B组31例,C组32例,A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每周3次,另外两组在透析的同时给予不同频次血液灌流治疗,B组每2周1次,C组每2周2次;比较两组皮肤瘙痒症状、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及PTH水平最高,其次为B组,C组最低,三组组间皮肤瘙痒症状评分及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次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均能够改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降低PTH水平,但采用每2周1次血液灌流治疗经济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灌流不同频率 透析 皮肤瘙痒症状 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甘参 王湘川 +1 位作者 邹立华 刘宏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患者36例,随机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组(HDF组...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患者36例,随机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组(HDF组),各18例。HD组继续维持血液透析,HDF组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机应用血液滤过,每周2~3次,每次4 h,疗程为一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PTH)、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记录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HDF组血中PTH、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HD组,而皮肤瘙痒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HD组(P〈0.05)。结论:规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能有效缓解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皮肤瘙痒症状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改善血液透析患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荆燕 王静丽 +1 位作者 杨清柯 杨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后,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方式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的100例血液透析患皮肤瘙痒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后,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方式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的100例血液透析患皮肤瘙痒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显效、无效、有效,总有效包括显效与有效;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情况,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包括十分满意与一般满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皮肤瘙痒改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整体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的患者使用中医特色护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提升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十分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常规护理 血液透析 皮肤 改善 皮肤瘙痒症状 满意程度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止痒汤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小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986-987,共2页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P)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且反复性发作的皮肤瘙痒症状,加上自身尿毒症症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关于U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透析不充分、继发性甲状...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P)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且反复性发作的皮肤瘙痒症状,加上自身尿毒症症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关于U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透析不充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血浆组织胺水平上升、皮肤水分减少等有关[2]。治疗上在充分透析、血液灌流等基础上,外用止痒药、口服抗组胺药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疗效却不尽如人意。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可标本兼治、整体调节,具有明显优势。本文观察了自拟止痒汤治疗UP的临床疗效及对钙磷代谢及血清iPTH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症状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皮肤瘙痒症状 钙磷代谢紊乱 血液灌流 临床疗效 抗组胺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常见六种皮肤病变
6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6年第5期70-70,共1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各种病因,引起血糖过高及尿糖。患者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及疲乏、消瘦等。病情严重时,可影响病人生命。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皮肤损害。有的患者到医院看皮肤病,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各种病因,引起血糖过高及尿糖。患者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及疲乏、消瘦等。病情严重时,可影响病人生命。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皮肤损害。有的患者到医院看皮肤病,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发病时,患者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感染创造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变 血糖过高 糖原含量 胰岛素分泌 多尿 细菌感染 霉菌感染 皮肤瘙痒症状 感觉异常 皮疹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老年皮肤瘙痒症
7
作者 陈惠阳 《中国老年》 2022年第12期42-42,共1页
老年皮肤瘙痒症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仅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每日或几乎每日瘙痒,并持续6周以上。瘙痒可累及全身,呈阵发性。单纯性的老年皮肤瘙痒症往往从秋冬季开始并逐渐加重,一般是小腿胫前最早出现。该... 老年皮肤瘙痒症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仅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每日或几乎每日瘙痒,并持续6周以上。瘙痒可累及全身,呈阵发性。单纯性的老年皮肤瘙痒症往往从秋冬季开始并逐渐加重,一般是小腿胫前最早出现。该病由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所致,临床在分析致病因素的基础上多采用生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皮肤 皮肤瘙痒症状 生活护理 皮肤损害 阵发性 外在因素 致病因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文传递
回输冷藏自体血的免疫调节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报告
8
作者 丁思娇 骆群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患者男,50岁,2023年8月1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无偿献血,回访得知皮肤瘙痒加重,而后回输自体血液,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重复操作后皮肤状况好转并恢复正常。该患者于2008年冬因“瘙痒、红疹”初次就诊于成都某诊所,2010年饮... 患者男,50岁,2023年8月1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无偿献血,回访得知皮肤瘙痒加重,而后回输自体血液,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重复操作后皮肤状况好转并恢复正常。该患者于2008年冬因“瘙痒、红疹”初次就诊于成都某诊所,2010年饮酒后突感全身瘙痒,伴双侧上下肢及躯干部红疹,皮损面积约占全身15%。此后皮肤瘙痒伴红疹反复出现,以夏、冬季最为明显,抓挠红疹时有渗出,后缓慢愈合、结痂、脱痂。患者皮肤对强阳光照射敏感,瘙痒发作时,睡眠差,病程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皮损面积 自体血 皮肤瘙痒症状 初次就诊 皮肤状况 脱痂 重复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曲淑惠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97-697,共1页
尿毒症患者以血透治疗为主,但是长期血透治疗期间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明显,这与尿毒素刺激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为促进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症状改善,临床上辅助尿毒清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8月~2... 尿毒症患者以血透治疗为主,但是长期血透治疗期间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明显,这与尿毒素刺激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为促进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症状改善,临床上辅助尿毒清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患者均经高通量血透治疗,有皮肤瘙痒症状,无尿毒清用药禁忌;排除恶性肿瘤、心力衰竭、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精神失常无法配合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皮肤 血透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 尿毒症患者 酸碱失衡 尿毒清 皮肤瘙痒症状 疗效报告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尿毒症患者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0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英韬 路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109-2111,共3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通过充分透析,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程进展,但仍有50%左右患者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进展为难治性SHPT,诱发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通过充分透析,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程进展,但仍有50%左右患者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进展为难治性SHPT,诱发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成为长期透析患者重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切除术 长期透析患者 脏器功能障碍 慢性肾衰竭 皮肤瘙痒症状 住院率 高磷血症 血磷 死亡原因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海燕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5期581-582,共2页
肾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长期受损害,进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贫血,甚至导致尿毒症,且极易引发贫血、心包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肾性骨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 肾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长期受损害,进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贫血,甚至导致尿毒症,且极易引发贫血、心包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肾性骨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以血液净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治疗 肾脏疾病 肾性骨病 护理干预 心肌病 肾功能衰竭 临床症状 皮肤瘙痒症状 护理满意度 患者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照射在血液透析高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邓甲秀 蓝丽娟 +2 位作者 萧远英 黄秀莲 陈美凤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10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索体外红光照射对血液透析高磷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60例血液透析高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发生器产生随机序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则在血液透析过程中... 目的探索体外红光照射对血液透析高磷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60例血液透析高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发生器产生随机序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则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体外红光照射60分钟,光照10次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磷值、皮肤瘙痒评分、C反应蛋白含量、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差异。结果照光前与红光照射6次及10次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值及皮肤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体外红光照射有利于降低高磷患者的血磷值,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对于C反应蛋白含量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红光照射 血磷值 皮肤瘙痒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灌流联合血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13
作者 李会 张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878-88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透析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尿毒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对照组每周1次HP,观...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透析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尿毒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对照组每周1次HP,观察组每周2次HP,均治疗4 w。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血钙、磷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采用皮肤瘙痒评分量表评价皮肤瘙痒程度。结果:治疗后患者血钙、血磷、PTH、TNF-α、IL-6、CRP水平以及皮肤瘙痒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所有指标均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每周2次HP联合血透治疗尿毒症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清中钙、磷、PTH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不同频率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素 炎症因子 皮肤瘙痒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分析
14
作者 赵同敬 《智慧健康》 2018年第7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收集时间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氯雷他定治疗组(对照组)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及皮...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收集时间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氯雷他定治疗组(对照组)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及皮肤瘙痒症状评分及每日风团发作次数情况;结果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4,P=0.00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及每日风团发作次数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及每日风团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4.414,p=0.001;t=19.4927,P=0.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够显著的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 皮肤瘙痒症状评分 风团发作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对作业工人皮肤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晓俊 陈永青 李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不同职业接触特征对作业工人皮肤刺激作用的不同影响结局。[方法]选择职业接触特征呈低纤维计数浓度、高总粉尘质量浓度的岩棉(含矿渣棉)企业的109名作业工人及低纤维计数浓度、低总粉尘质量浓度的玻璃棉... [目的]探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不同职业接触特征对作业工人皮肤刺激作用的不同影响结局。[方法]选择职业接触特征呈低纤维计数浓度、高总粉尘质量浓度的岩棉(含矿渣棉)企业的109名作业工人及低纤维计数浓度、低总粉尘质量浓度的玻璃棉企业的119名作业工人分别作为岩棉接触组和玻璃棉接触组,同时选择104名和119名仅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分别作为两个接触组的对照组,进行皮肤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岩棉接触组接触性刺激性皮炎检出率为10.1%,明显高于对照组(0%);与岩棉总粉尘接触水平呈线性趋势关系(P<0.05),检出率随岩棉总粉尘浓度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与接触工龄无关联性(P>0.05)。岩棉接触组皮肤瘙痒症状发生率(54.1%)高于对照组(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总粉尘浓度接触水平和接触工龄均无关联性(P>0.05)。玻璃棉接触组接触性刺激性皮炎检出率6.7%,明显高于对照组(0%);但与总粉尘接触水平和接触工龄均无关联性(P>0.05)。玻璃棉接触组皮肤瘙痒症状发生率(38.6%),高于对照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发生率随玻璃棉总粉尘浓度接触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但与接触工龄无关联性(P>0.05)。[结论]接触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可引起接触性刺激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状,接触总粉尘浓度水平高的岩棉对皮肤损害的效应较接触总粉尘浓度水平低的玻璃棉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 玻璃棉 岩棉 接触性刺激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状
原文传递
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皮肤的刺激作用
16
作者 朱晓俊 李涛 王鸿飞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皮肤的刺激作用。[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281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274名仅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皮肤检查和问诊,观察的效应指标主要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状...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皮肤的刺激作用。[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281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274名仅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皮肤检查和问诊,观察的效应指标主要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状。接触组按总粉尘质量浓度〈1、1~5、〉5 mg/m3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分别为83人、128人、70人),按纤维计数浓度〈0.1、0.1~0.5、〉0.5 f/m L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分别为83人、163人、35人)。[结果]接触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检出率、皮肤瘙痒发生率(13.2%、36.0%),均高于对照组(0%、10.6%)(P〈0.05)。二者均与总粉尘质量浓度水平呈线性趋势关系(P〈0.05),并随总粉尘质量浓度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均与纤维计数浓度水平和接触工龄无关联性(P〉0.05)。[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状等刺激作用,刺激作用与总粉尘质量浓度的关联性优于纤维计数浓度,可考虑作为制定总粉尘容许浓度的关键效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陶瓷纤维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状 总粉尘质量浓度 纤维计数浓度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静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12-412,共1页
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SHPT)是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低血镁或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的甲状旁腺激素(PTH),以提高血钙、血镁和降低血磷的一种慢性代偿性临床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旁腺增生,但并非... 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SHPT)是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低血镁或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的甲状旁腺激素(PTH),以提高血钙、血镁和降低血磷的一种慢性代偿性临床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旁腺增生,但并非甲状旁腺本身疾病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旁亢 围手术期护理 血磷 低血钙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综合征 低血镁 皮肤瘙痒症状 低钙血症 疼痛护理
原文传递
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对重度ICP患者分娩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贺乐 郑淑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22期4173-4175,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对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患者分娩情况、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重度ICP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对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患者分娩情况、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重度ICP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观察组采取IKAP模式护理辅助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心理状况、EQ-5D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及皮肤瘙痒症状控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及皮肤瘙痒控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EQ-5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重度ICP患者的分娩结局,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缩短了皮肤瘙痒症状控制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连续性助产干预 IKAP模式护理 重度ICP患者 分娩情况 心理状况 皮肤瘙痒症状控制时间
原文传递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尧 张生彬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通过充分透析、补充钙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可以有效控制病程进展。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生存质量 钙制剂 骨化三醇 药物治疗 临床症状 低钙血症 高血钙危象 皮肤瘙痒症状 喉返神经
原文传递
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宏芳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6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IC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IC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瘙痒症状、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A、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ICP的疗效肯定,可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减少肝内胆汁酸淤积,同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熊去氧胆酸 肝功能 皮肤瘙痒症状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