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5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7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峰 肖芳棉 李胜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集中于2-4岁,均有口周放射状皲裂,Nikolsky征阳性,在弥漫性红斑基...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集中于2-4岁,均有口周放射状皲裂,Nikolsky征阳性,在弥漫性红斑基础上有小脓疱、松弛性大疱,触痛及皮肤瘙痒明显且多伴有呼吸道症状。17例均用头孢曲松+舒巴克坦治疗,其中1例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全部病例均在2d内控制皮损的进展,皮损修复后无疤痕及色素沉着。14例治愈,3例好转。住院3-12d,平均6.2d。结论:早期诊断,及早足量应用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及适当的皮肤局部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诊断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药物疗法 头孢曲松/治疗应用 舒巴克坦/治疗应用 儿童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诊治分析 β-内酰胺酶抗生素 小儿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皮肤综合征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璐 谢乐 +1 位作者 伍大华(综述) 姚婷(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51-1056,共6页
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类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的多系统疾病,发病形式多样,多在婴儿时期开始发病,预后欠佳,难以治愈。本病病因复杂,多为基因突变所致,部分为可遗传性疾病,少数为合子后体细胞突变,不具有遗传性。目前国内外已报道多例不同类... 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类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的多系统疾病,发病形式多样,多在婴儿时期开始发病,预后欠佳,难以治愈。本病病因复杂,多为基因突变所致,部分为可遗传性疾病,少数为合子后体细胞突变,不具有遗传性。目前国内外已报道多例不同类型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包括脑面血管瘤病(SWS)、结节性硬化症(TSC)、神经纤维瘤病(NF)等,主要采用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放化疗、手术、物理治疗,特异性药物相对较少,随着发病机制的完善和药物研发进展,有望再添新药。基因治疗在遗传性疾病领域疗效显著,未来可能通过基因治疗手段改变致病性基因缺陷。由于此类疾病的罕见性和多样性,缺乏系统论述,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诊疗疾病过程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皮肤综合征 脑面血管瘤病 结节性硬化症 神经纤维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睿 尤聪 +1 位作者 李龙年 叶小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7-621,共5页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急性表皮剥脱综合征。本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第Ⅱ组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SSSS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泛...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急性表皮剥脱综合征。本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第Ⅱ组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SSSS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烫伤样表皮剥脱、口周放射性皲裂、尼氏征阳性以及黏膜不受累及。目前SSSS的治疗主要以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为主,包括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近年来SSSS发病率以及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本文对近年来有关SSS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医务工作者对SSSS的认知和诊疗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剥脱毒素 抗生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昕博 刘彦群 魏志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期73-74,共2页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18例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住院的SSS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18例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住院的SSS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SSS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头孢曲松钠 激素治疗 临床分析 糖皮质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明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第1期84-85,共2页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Ⅱ组3A、3B、3c、55及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2003年12月~2009年4月,我院共收治4例SSSS重症患儿,皮损面积均超过体表面积的50%,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护理 重症患儿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儿童 葡萄球菌毒素 2009年 SS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传寿 叶小英 +3 位作者 林儒斌 熊清华 万春雷 施银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253,共2页
通过对 18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的可能促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与结果进行分析。着重讨论早期足量选用耐青霉素酶的抗生素静脉滴注 ,一般不主张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治疗 ,提出 2 %百多邦软膏可作为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表现 抗生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 百多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晓红 刘晓平 毛轶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 2 3例患者的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9例发病前有诱因 ;17例伴发热 ,高热 4例 ;16例WBC升高 ;17例在 7~ 10天内治愈出院 ;...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 2 3例患者的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9例发病前有诱因 ;17例伴发热 ,高热 4例 ;16例WBC升高 ;17例在 7~ 10天内治愈出院 ;顿挫型 1例。结论 SSSS全年各季均有发病 ,有较大的儿童患病 ,发病前常有明显感染史。身体抵抗力降低与本病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儿童 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嫒芳 孙东信 程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7,110,共2页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的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此种菌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造成皮肤损伤。因对本病认识不足...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的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此种菌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造成皮肤损伤。因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引起误诊。我科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SSSS32例,其中18例曾被误诊,误诊率高达56.25%。本文分析了误诊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易误诊的疾病:湿疹、猩红热、风疹、药疹尤其是固定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型、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最后就如何减少误诊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误诊 SSSS 儿童 少见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霞 马琳 刘盈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208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部分病原菌进行表皮剥脱毒素及药敏检测,了解本地区致病菌分泌表皮剥脱毒素血清型别及药敏情况。方法记录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SA)应用... 目的回顾分析208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部分病原菌进行表皮剥脱毒素及药敏检测,了解本地区致病菌分泌表皮剥脱毒素血清型别及药敏情况。方法记录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SA)应用反向乳胶凝集法检测表皮剥脱毒素,对51株SA应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了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30株SA中,21株表皮剥脱毒素A,B均阳性,8株单纯表皮剥脱毒素B阳性。51株SA药敏青霉素耐药率为96.08%,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2.35%。对苯唑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莫匹罗星、万古霉素和夫西地酸均未发现耐药菌。结论引起本病的SA以表皮剥脱毒素A,B均阳性的菌株为主。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不适合治疗本病。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和夫西地酸可作为可选择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表皮剥脱毒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树叶 汤建萍 +1 位作者 周斌 曾迎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金葡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大片剥脱,婴幼儿多见。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治疗86例SSSS.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轲 杨李转 +1 位作者 贾土妹 杨振存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表皮剥脱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表型心-面-皮肤综合征2例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宇慧 刘麟 +4 位作者 李博宁 陈淑丽 欧振恒 谭卫群 刘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心-面-皮肤综合征严重表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2例具有心-面-皮肤综合征严重表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的基因分析结果。结果2例男性患儿,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除有颅面... 目的探讨心-面-皮肤综合征严重表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2例具有心-面-皮肤综合征严重表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的基因分析结果。结果2例男性患儿,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除有颅面部和心脏畸形外,还伴喉气管畸形,均在6月龄内死亡。基因检测发现2例患儿的BRAF基因存在新生变异c.1783T>C(p.F595L)、c.770A>G(p.Q257R)。结论发现2例国内未见报道的BRAF基因变异致心-面-皮肤综合征严重表型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面-皮肤综合征 BRAF基因 二代测序技术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倩 汪盛 张谊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6-657,共2页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剥脱毒素(exfoliatire toxin,ET)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的严重感染性皮肤病。我科2003-2007年收治SSSS患儿53例,取得了良...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剥脱毒素(exfoliatire toxin,ET)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的严重感染性皮肤病。我科2003-2007年收治SSSS患儿53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葡萄球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平申 廖文俊 +3 位作者 高天文 付萌 党育平 胡雪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剥脱毒素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韦祝 刘向宇 +2 位作者 罗勇奇 何谢玲 汤建萍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6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分析数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3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创面分...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分析数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3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创面分泌物和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创面分泌物标本中检出223株病原菌;血培养阳性17例。阳性.率4.55%。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7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4株,检出率34.2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NSSA)和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0%;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晓娥 孙泑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0-240,共1页
目的 观察分析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的发病影响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 诊断明确的 12例住院病人 ,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2岁。观察他们患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发病前有诱因 ;7例病程中... 目的 观察分析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的发病影响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 诊断明确的 12例住院病人 ,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2岁。观察他们患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发病前有诱因 ;7例病程中有高热 ;9例血白细胞外高 ;10例在 7~ 10天内治愈。结论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可发生于较大儿童 ;其发病前诱因多为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皮肤综合征 金葡萄性烫伤样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福秋 曲生明 +3 位作者 姜萍 王劲风 张亚芹 杨鑫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791-3791,共1页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分析 儿童 表皮颗粒层 凝固酶阳性 尼氏征阳性 皮肤感染 金葡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越阳 郭春芳 +2 位作者 李灵匀 王强 李铁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7-538,共2页
我科2003-2008年对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f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为诊断的86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抗生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葡萄球菌眭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复方甘草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树叶 罗勇奇 +2 位作者 曾迎红 周斌 汤建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葡萄球茵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和药敏分析。方法:对40例MRSA引起的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M...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葡萄球茵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和药敏分析。方法:对40例MRSA引起的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MRSA阳性患儿中男女比为1.2∶1,农村城市比为2.6∶1,<3岁婴幼儿发病比例为85.0%;SSSS高发季节是秋季(42.5%)。MRSA引起的SSSS患儿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SSSS患儿;实验室检查示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亦显著高于其他SSSS患儿;予静脉滴注夫西地酸或替考拉宁治疗有效。结论:MRSA引起的SSSS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特殊性,夫西地酸或替考拉林治疗MRSA引起的SSSS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夫西地酸 替考拉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粟娟 李吉 +6 位作者 罗海燕 肖政辉 罗彬萍 陈翔 李捷 刘盼盼 朱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9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结果:290例患者中<3岁患者占76.6%,109例有诱发因...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9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结果:290例患者中<3岁患者占76.6%,109例有诱发因素,177例患者有白细胞升高,168例患者合并发热,34例合并腹泻,58例合并败血症。119例患者行细菌培养,其中85例取皮肤分泌物进行培养,21例行咽拭子培养,13例患者同时取皮肤分泌物和咽拭子进行培养。培养结果示细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通过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者获得治愈。皮损改善时间为3.26 d;平均住院日为6.55 d;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48 d。结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3岁以内儿童,且易合并系统症状,早期诊断和早期积极的抗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红斑 败血症 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