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5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1
作者 刘瑛 杨秀萍 吴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实施药学监护,处理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感染有效控制,并发症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并实施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物疗效和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低蛋白血症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苏本玄 周娅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分析对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整形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整... 分析对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整形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结果 比较损伤修复率指标能发现,观察组治疗修复率(n=2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n=20,80.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瘢痕发生率指标发现,观察组瘢痕发生率(n=1,4.00%)显著高于对照组(n=9,36.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之前相比,两组病人经皮失水量及红斑数目都明显减少,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同时,皮肤角质层水分量与皮脂含量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提升更加明显(均P<0.05),经过治疗后14、28d结果表明,EASI与VAS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 利用整形美容方法对头面部、头面部肌肤的损伤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头面部外观,还能降低感染率,是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外科 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3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杨丽 王春艳 +1 位作者 翟凤英 周玉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7-0160,共4页
通过比较研究,对烧伤、整形手术中皮肤软组织扩张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新进烧伤、整形外科的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 通过比较研究,对烧伤、整形手术中皮肤软组织扩张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新进烧伤、整形外科的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伤口再通率明显低于参考组,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烧伤、整形手术中,皮肤软组织扩张能明显改善创面的血运,改善创面的血运,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外科 创面恢复 治疗效果 并发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再造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并发症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周聪 代文意 尚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外耳再造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并发症现状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的151例(163耳)外耳再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外耳再造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并发症现状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的151例(163耳)外耳再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并发症发生现状;根据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耳再造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63耳有37耳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69%,其中血肿18例,占总并发症的48.65%,感染10耳,占比27.03%,切口裂开4耳,占比10.81%,扩张器外漏3耳,占比8.11%,扩张器不张1耳,占比2.70%,皮瓣坏死1耳,占比2.70%;并发症发生平均时间为扩张器植入后(6.82±1.65)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在年龄、居住地、引流管放置方式、扩张器容量、注水速度等方面存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农村(OR=2.079,95%CI:1.166~3.707,P=0.013)、引流管平位放置(OR=1.898,95%CI::0.962~3.748,P=0.065)、扩张器容量﹥100ml(OR=2.092,95%CI:1.128~3.878,P=0.019)、注水速度每周≥3次(OR=1.962,95%CI:1.049~3.667,P=0.035)是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外耳再造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居住在农村、引流管平位放置、扩张器容量>100 ml、注水速度每周≥3次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扩张器容量,并实施科学的注射速度,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外耳再造提供充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再造 耳后 皮肤软组织 扩张器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6
作者 易进 邹秀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伤指活动度、伤指血液循环、伤指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循环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指感觉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一般情况均较优,但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面的效果更佳,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伤指活动及血液循环的恢复,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综合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离断伤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皮肤软组织修复
原文传递
巴克无菌敷贴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冯亚高 惠连旺 +7 位作者 王延杰 刘少华 杨小冬 冯宇婷 李丽 唐金阁 吴翠霞 费存玲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巴克无菌敷贴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巴克无菌敷贴进行局部换药处理,每天换药1~2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后的皮肤色泽及... 目的探讨巴克无菌敷贴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巴克无菌敷贴进行局部换药处理,每天换药1~2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后的皮肤色泽及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手部功能情况。结果31例创面全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14~75 d,平均21 d。术后随访平均8(6~24)个月,创面愈合后皮肤色泽分级:显效27例,有效4例;皮肤质地分级: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两点辨别觉5~7 mm;伤指功能恢复优2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5%。无反复破溃,无明显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病例。结论巴克无菌敷贴能有效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恢复良好手指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无菌敷贴 手指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咬伤皮肤软组织感染继发血流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道涵 苗玮 +3 位作者 王铭渝 鲍东博 朴喆宇 朴美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7-1310,共4页
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罕见的人类致病菌,发生在大型猫科动物咬伤后导致人畜共患感染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报告了中国首例老虎咬伤后伤口感染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病例。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 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罕见的人类致病菌,发生在大型猫科动物咬伤后导致人畜共患感染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报告了中国首例老虎咬伤后伤口感染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病例。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患者经伤口清创、手术干预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出院。本文旨在提示急诊医生在遇到罕见的大型猫科动物咬伤时,考虑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斯德菌 嗜水气单胞菌 动物咬伤 虎咬伤 皮肤软组织感染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外伤后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明光福 石小田 +1 位作者 汪坤菊 邱勋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外伤清创等相关治疗,创面感染控制满意后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同侧腓骨下段长度7~11 cm,携带游离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腓骨植入骨缺损处后采取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1例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移植腓骨与前臂骨缺损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11例患者中前臂功能优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的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功能好,未出现特别不适。结论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技术是治疗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一次性解决了骨和皮肤同时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骨皮瓣 腓动脉穿支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对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究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晋江市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两组均... 目的 探究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晋江市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结合前瞻性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χ^(2)=4.891;P=0.027);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简表(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实施心理弹性干预结合前瞻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前瞻性护理 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性情绪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11
作者 李树霄 黄志群 +2 位作者 陆钢 谷世行 韦达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创面VAS疼痛评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创面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优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皮肤牵张闭合器 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真皮修复治疗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对创面愈合、指腹感觉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研究
12
作者 史一 孔钰环 秦芝霞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4-268,共5页
目的分析人工真皮修复治疗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对创面愈合、指腹感觉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78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人工真皮修复治疗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对创面愈合、指腹感觉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78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真皮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移植物存活率、手术次数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且手术费用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指腹感觉等级达到S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腹两点辨别觉及TAM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植皮手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有更小的影响,可为促进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指腹感觉相关功能的恢复与游离植皮修复术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修复 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愈合 血液流变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段(块)感染骨异位预构骨皮瓣修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13
作者 陈达 周明武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大段(块)感染骨异位寄养,血管化完成后原位回植,治疗严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4例严重大段(块)骨感染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游离骨段(块)长度6.5~17.0 cm,平... 目的探讨大段(块)感染骨异位寄养,血管化完成后原位回植,治疗严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4例严重大段(块)骨感染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游离骨段(块)长度6.5~17.0 cm,平均11.25 cm。将游离的大段(块)感染骨体外灭菌后,异位寄养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预构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同时对原位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骨血管化完成后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按照Paley提出的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4例术后随访20~60个月,平均28.9个月,回植骨未见再感染,皮瓣创面愈合良好,愈合时间0.5~6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提示回植骨愈合时间3~19个月,平均8.7个月。患者均恢复负重行走功能,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术后5~12个月,平均7.6个月。按照Paley等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定疗效,骨性愈合结果评价:优9例,良5例,优良率100%;功能恢复结果评价:优7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92.8%。结论将大段(块)感染骨异位寄养预构骨皮瓣,血管化完成后二期原位回植修复严重创伤后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满意,既充分利用废弃的感染骨,同时可以减少外源性植骨带来的问题,避免截肢,为临床治疗严重复杂的大段(块)骨感染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感染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整形烧伤科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14
作者 赵旭 张永祥 +2 位作者 严向明 张卫红 李占结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2014—2020年整形烧伤科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4例SST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检验结果。结果共分离9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45株,以金黄色... 目的分析2014—2020年整形烧伤科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4例SST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检验结果。结果共分离9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4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该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阴性菌500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该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SSTI中院内获得性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社区获得性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MDRO)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为主。结论整形烧伤科收治的SSTI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较高,应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下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烧伤科 皮肤软组织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足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6
作者 马忠超 王玮玮 +1 位作者 寻志昂 姚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41例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皮瓣修复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臂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和对照组(股前外侧皮... 目的探讨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41例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皮瓣修复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臂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和对照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2例)。比较两组皮瓣移植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外观优良率及供区损伤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皮瓣均成活。观察组1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换药后伤口获得愈合,其余供区愈合良好;1例皮瓣毛发旺盛,给予激光脱毛处理,其余皮瓣外形、质地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外观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瓣移植一次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供区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股前外游离皮瓣作为皮瓣供区,皮瓣成活率高,均能有效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手腕部损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17
作者 胡倩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整形治疗的9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为Ⅰ组,选择复合皮移... 目的对比分析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整形治疗的9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为Ⅰ组,选择复合皮移植为Ⅱ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满意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恢复指标显著优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相较于复合皮移植术,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更有利于提升整形疗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
18
作者 龙宪川 陈燕 +4 位作者 王坤 侯小杰 皮生美 张永明 张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S01期126-131,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分离的假白喉棒状杆菌及其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分析,为假白喉棒状杆菌的临床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压疮深部分泌物和组织,进行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利用DL-96Ⅱ细菌测定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 目的通过对临床分离的假白喉棒状杆菌及其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分析,为假白喉棒状杆菌的临床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压疮深部分泌物和组织,进行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利用DL-96Ⅱ细菌测定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利用120Coryne棒状杆菌药敏卡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分泌物和组织涂片染色可见革兰阳性杆菌,需氧培养出革兰阳性杆菌,经鉴定为假白喉棒状杆菌。药敏试验显示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耐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及庆大霉素等敏感。结论本病例强调了假白喉棒状杆菌是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实验室和临床应重视该细菌引起的感染,抗微生物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白喉棒状杆菌 皮肤软组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并发扩张囊部分外露的成功修复:病例报道2例
19
作者 吴为民 蓝添耀 +2 位作者 郑华蓉 夏明 温立霞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4期460-464,共5页
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例烧伤后瘢痕患者,Ⅰ期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并发扩张球囊部分外露,其中一例外露面积约为5 cm×5 cm,容积约为50 mL,占注水总量的20%;另一例外露面积约为3 cm×2 cm,容积约为20 mL,占注水总量... 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例烧伤后瘢痕患者,Ⅰ期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并发扩张球囊部分外露,其中一例外露面积约为5 cm×5 cm,容积约为50 mL,占注水总量的20%;另一例外露面积约为3 cm×2 cm,容积约为20 mL,占注水总量的5%。分析扩张器球囊外露原因,给予换药,同时扩张器内注水并加压包扎,挽救外露的扩张球囊。最终成功注水270 mL和360 mL,约占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的67%和90%。术后2例患者瘢痕修复效果良好,扩张皮瓣未见坏死,无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满意。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扩张球囊部分外露的原因如下:①瘢痕的扩张有限,周围条件不充分时,创口极易裂开;②电凝时间过长导致皮瓣局部全层坏死,易导致扩张器外露。总结此类并发症的治疗经验:防治感染,外加包扎与固定,减轻局部外露球囊的张力。此外,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皮肤移植 并发症 瘢痕挛缩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朱军 高许斌 刘洋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5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4年5月收治的72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给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观... 目的:观察探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4年5月收治的72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给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组(n=36,给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皮瓣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皮肤弹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瓣修复优良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弹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 AOFAS踝-后足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后90 d V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在改善局部皮肤弹性、改善足踝功能、减轻瘢痕遗留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并发症 皮肤弹性 足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