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晓 李旭 +1 位作者 翟瑜如 李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170-4171,共2页
目的评价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1960~2011年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试验及研究资料,通过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视力、视野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合... 目的评价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1960~2011年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试验及研究资料,通过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视力、视野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合并统计量进行定量系统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组患者:ION视力改善合并OR:1.75,95%CI(1.22~2.51);Non-arteritic ION视力改善合并OR:2.22,95%CI(1.46~3.38);ION视野改善OR:1.93,95%CI(1.23~3.02)。与对照组相比,口服泼尼松组患者:ION视力改善合并OR:2.24,95%CI(1.47~3.42)。结论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的改善以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野的改善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口服泼尼松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的改善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建中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9期141-141,143,共2页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青光眼出现的色素膜炎性反应,应用全身静脉点滴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及眼部点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水,对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治疗效果的观...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青光眼出现的色素膜炎性反应,应用全身静脉点滴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及眼部点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水,对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术前24眼色素膜炎系列症状均消失;术后术口未发现粘连,房水清亮,眼压正常。结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炎性反应,减少手术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青光眼 闭角型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创伤前房出血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唐雨生 田静 胡亚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S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于创伤性前房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近年来收治98例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其中应用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A组),未加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B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于创伤性前房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近年来收治98例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其中应用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A组),未加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B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和手术治疗,前房出血患者全部于1 d^18 d吸收。共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3例(A组14例,B组9例),高眼压44例(A组33例,B组11例),白内障6例(A组5例,B组1例)。结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及早应用可减轻虹膜睫状体的炎性反应;减少小梁网的水肿,对房水的循环有积极的作用[彭穗英.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5):565.]。但是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使用反而会延迟凝血块的吸收和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长期使用还有可能导致高眼压继发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出血 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绞痛可首选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
4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肾绞痛 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 治疗 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并发损害与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虹 宗振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引发的损害及其与使用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0例顽固并伴有脏器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方式,治疗后产生的损害以及这些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引发的损害及其与使用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0例顽固并伴有脏器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方式,治疗后产生的损害以及这些损害与剂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冲击治疗的相对危险度。结果脑血管意外和无菌性坏死与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类有关,冠状动脉病变、骨质疏松、白内障与泼尼松剂量累积有关。结论大剂量累积皮质类固醇可并发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质类固醇类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
6
作者 荆照政 唐发清 肖志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技术分离和检测人尿内 1 7-羟类皮质类固醇 (1 7-OHCS) ,以解决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测定尿 1 7-OHCS时 ,多酚类化合物对测定的干扰。方法 :标本用活性高岭土吸附尿内色素 ,以茶碱作内标 ,中性苯乙烯 ...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技术分离和检测人尿内 1 7-羟类皮质类固醇 (1 7-OHCS) ,以解决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测定尿 1 7-OHCS时 ,多酚类化合物对测定的干扰。方法 :标本用活性高岭土吸附尿内色素 ,以茶碱作内标 ,中性苯乙烯 -二乙烯苯树脂微色谱柱吸附尿中 1 7-OHCS。乙醇解吸附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一步分离并测定。结果 :运用CZE法分离了人尿 1 7-OHCS ,皮质醇浓度在 2~ 5 0mg .L- 1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4) ,方法平均回收率 96 .1 7% ,日内及日间CV均小于 5 % ,最低检测限度为 0 .3mg .L- 1 。结论 :与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法相比 ,CZE法检测尿内 1 7-OHCS无干扰 ,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17-羟皮质类固醇 色谱柱 分光光度法 毛细管区带电泳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的皮质类固醇与绝经后妇女骨矿密度降低无相关性
7
作者 刘萍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6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骨矿密度 吸入性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症 系统性治疗 疾病治疗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滴眼液治疗类固醇依赖性变应性结膜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8
作者 Daniell M. Constantinou M. +2 位作者 Vu H. T. Taylor H.R. 刘瑛(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6年第9期35-36,共2页
Aim:To evaluate the efficacy,safety,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opical ciclosporin A 0.05% as a steroid sparing agent in steroid dependent allergic conjunctivitis.Methods:Prospective,randomised,double masked,placebo co... Aim:To evaluate the efficacy,safety,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opical ciclosporin A 0.05% as a steroid sparing agent in steroid dependent allergic conjunctivitis.Methods:Prospective,randomised,double maske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signs,symptoms,and the ability to reduce or stop concurrent steroid in steroid dependent atopic keratoconjunctivitis and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using 0.05% topical ciclosporin A compared to placebo.Steroid drop usage perweek(drug score),symptoms,and clinical signs scores were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Results:The study included an enrolment of 40 patients,18 with atopic keratoconjunctivitis and 22 with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rug score,symptoms,or clinical signs scores between the placebo and ciclosporin group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period.No adverse reactions to any of the study formulations were encountered.Conclusions:Topical ciclosporin A 0.05% was not shown to be of any benefit over placebo as a steroid sparing agent in steroid dependent allergic ey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滴眼液 随机对照研究 变应性结膜炎 类固醇依赖性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治疗 春季角结膜炎 患者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眼部非感染性炎症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罗怡 张妍霞 孙兴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28-329,共2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和稳定细胞膜,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并可避免皮质类固醇类所致的不良反应。其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特别是在治疗眼前段非感染性炎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眼部非感染性炎症 非甾体 药治疗 临床进展 抗炎 前列腺素合成 皮质类固醇类 选择性抑制 临床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佳 张冰洁 +2 位作者 王立娜 王丹 郝继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81-1782,共2页
关键词 皮质激素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全身应用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手术 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宁克通预防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志 赵劲民 +2 位作者 苏伟 韦庆军 韦敏怡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91-893,共3页
目的 :观察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康宁克通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 :以兔子前肢屈肌腱制作损伤模型 ,采用自身对照 ,一侧用康宁克通预防粘连 ,另一侧用生理盐水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切取标本 ,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成纤维细胞计数 ,分析比较... 目的 :观察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康宁克通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 :以兔子前肢屈肌腱制作损伤模型 ,采用自身对照 ,一侧用康宁克通预防粘连 ,另一侧用生理盐水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切取标本 ,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成纤维细胞计数 ,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结果 :实验组肌腱修复处局部炎症反应受到抑制 ,成纤维细胞增殖不活跃且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肌腱粘连程度减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宁克通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肌腱粘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索奈德(ciclesonide)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鹏 宫平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环索奈德 Altana公司 皮质类固醇类 批准上市 美国FDA 泼尼松龙 衍生物 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皮炎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光 赵邦荣 赵智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9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药物治疗 皮肤病 抗真菌 皮质类固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ygeson表层点状角膜炎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艳华 葛国光 张振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Thygeson表层点状角膜炎 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眼药 角膜保护剂 贝复舒眼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之浅见及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绍宗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注射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综合治疗措施 手术切除 治疗方法 瘢痕内注射 康宁克通 不同部位 理论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润今 《中国处方药》 2004年第5期13-16,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免疫干预治疗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对MS的多种临床免疫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MS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质类固醇类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位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被引量:6
17
作者 樊敏 王大江 +1 位作者 王志军 赵丽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49-550,共2页
目的:观察实时定位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手术前通过裂隙灯三面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术中实时定位确定睫状体脱离的位置和范围。本组8例患者均采用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术后配合用散瞳剂和皮质类固醇类药... 目的:观察实时定位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手术前通过裂隙灯三面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术中实时定位确定睫状体脱离的位置和范围。本组8例患者均采用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术后配合用散瞳剂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控制炎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观察3~6mo。最佳矫正视力:0.4~1.2。眼压:10~18mmHg(平均14mmHg)。前房、瞳孔、眼底改变均恢复正常。结论:本组8例患者采用术中实时定位,行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通过临床观察结果说明该方法是安全、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复位术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疗效 散瞳剂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78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陈涛 李永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3年第3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脱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法整复 腰背肌功能锻炼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皮质类固醇类 大黄 番泻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49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宋亚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方法:对49例确诊的MS类型、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例患者确诊34例,可能病例15例,治疗后38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PNS以女性多见,病程呈缓解复发,结合核磁、脑脊液、...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方法:对49例确诊的MS类型、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例患者确诊34例,可能病例15例,治疗后38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PNS以女性多见,病程呈缓解复发,结合核磁、脑脊液、诱发电位及激素治疗有效,注意定期随访,可有效提高MS确诊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白质脱髓鞘 皮质类固醇类
原文传递
苏丹喀土穆地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7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复坤 梁松霞 任建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非洲热带沙漠干旱气候人群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vernalkeratoconjunctivitis,VKC)的病因,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VKC患者720例144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临床资料(表现和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测以及和我... 目的:探讨非洲热带沙漠干旱气候人群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vernalkeratoconjunctivitis,VKC)的病因,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VKC患者720例144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临床资料(表现和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测以及和我国VKC高发地区的比较,综合分析。结果:男460例,女260例,年龄2~36(平均12±3.6)岁,裂隙灯检查结果全部为角膜缘型,轻型者576例占80.0%,中型者130例占18.0%,重型者14例占2.0%。治疗采用局部点滴皮质类固醇类加1g/L肾上腺素液720例。合并全身用药者110例。临床观察平均用药时间2~4wk。治疗效果各年龄段比较差异不大(t=0.71,P>0.05),热带沙漠干旱地区VKC的发病率和我国新疆及宁夏相似,但临床类型和我国有别,全为角膜缘型,好发于青少年,少数严重者病史可长达20a。结论:VKC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常规的临床治疗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临床分析 苏丹 流行病学特征 皮质类固醇类 临床 角膜缘型 回顾性分析 实验室检测 肾上腺素液 VKC 临床特点 预防措施 临床资料 高发地区 综合分析 检查结果 全身用药 用药时间 临床观察 各年龄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