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洁 苑翠翠 +2 位作者 解莉 薛秀荣 常洪坤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和盆底超声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顺产组产妇的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为(2.22±0.40)分,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3.13±0.39)分,膀胱颈角度(152.71±14.87)°、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119.00±9.63)°、膀胱颈移动度(33.29±4.7)mm以及膀胱颈旋转角度(35.06±2.79)°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1、4.69、3.07、3.10、4.41,P<0.05)。静息状态下,顺产组产妇的耻骨内肌厚度明显低于剖宫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容积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4.89、3.23,P<0.05)。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耻骨内肌厚度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635、-0.465,P<0.05),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容积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592、0.679、0.627、0.562、0.492、0.558,P<0.05)。ROC曲线显示,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表明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作为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指标。结论:顺产与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超声指标与盆底肌力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用作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水平,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评分 盆底超声 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哑铃结合热敏灸、Kegel运动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2
作者 王云 贾贺 +5 位作者 张华 杨慧琴 蒲巍林 康鑫玲 姚向荣 刘新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80-85,共6页
目的分析阴道哑铃结合热敏灸、Kegel运动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PFD初产妇118例,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结合Kegel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阴... 目的分析阴道哑铃结合热敏灸、Kegel运动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PFD初产妇118例,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结合Kegel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阴道哑铃结合热敏灸、Kegel运动训练。比较2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阴道收缩力、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尿失禁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1%(58/59)]高于对照组[84.75%(50/59)](P<0.05)。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力相关指标、盆底肌力、性功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盆底功能相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D患者经阴道哑铃结合热敏灸、Kegel运动训练干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尿失禁分级得到了改善,女性性功能指数、阴道收缩力得到了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哑铃 热敏灸 Kegel运动训练 盆底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 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盆底超声在女性体检中快速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及诊断效能分析
3
作者 张小莲 何秀珍 黄丽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4期159-161,共3页
目的:评估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在快速筛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接受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及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 目的:评估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在快速筛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接受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及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以四维盆底超声联合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POP-Q、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诊断PFD的效能。结果:200例体检女性中,共有166例患者确诊PFD,占比83.00%。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诊断PFD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POP-Q评分(P<0.001);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与POP-Q评分诊断PFD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在快速筛查PFD中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为医师提供有力诊断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氏盆乐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PFIQ-7、PISQ-31评分及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胡凤英 周先韦 +3 位作者 盛少琴 陈学奇 赵阳春 金丽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究陈氏盆乐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对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性功能调查问卷(PISQ-31)评分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产后P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陈氏盆乐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对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性功能调查问卷(PISQ-31)评分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产后P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43例患者则给予陈氏盆乐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治疗前后PFIQ-7、PISQ-31评分及血清25-OH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测盆底肌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均较对照组高,而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则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FIQ-7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而PISQ-31评分及血清25-OHD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氏盆乐汤治疗产后PFD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对其生活水平的影响,提高性生活质量,提升血清25-OH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陈氏盆乐汤 盆底功能影响问卷 功能调查问卷 血清25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澳大利亚盆底自适问卷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其与超声、盆底肌力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南 窦本芝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澳大利亚盆底自适问卷(APFQ)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其与超声、盆底肌力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分娩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文版APFQ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中文版澳大利亚盆底自适问卷(APFQ)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其与超声、盆底肌力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分娩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文版APFQ评分结果进行3分位分组,得分较低、得分中等和得分较高产妇分别纳入A组、B组和C组。在产后6周时对三组盆腔超声参数(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和膀胱点最低位置)和盆底肌力参数(快速收缩最大肌电位、紧张收缩平均肌电位、耐力收缩平均肌电位)进行评估。结果 C组膀胱功能、肠功能、盆腔器官脱垂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B组膀胱功能、肠功能、盆腔器官脱垂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和膀胱点最低位置均高于A组和B组,B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和膀胱点最低位置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快速收缩最大肌电位、紧张收缩平均肌电位、耐力收缩平均肌电位均低于A组和B组,B组快速收缩最大肌电位、紧张收缩平均肌电位、耐力收缩平均肌电位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APFQ可量化评估产妇盆腔超声参数及盆底肌力参数中相关客观指标,适宜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盆底自适问卷 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超声参数 盆底肌力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苑翠翠 高洁 +2 位作者 薛秀荣 常洪坤 解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75例作为正常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75例作为正常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肌力检查、盆底超声检查。对比2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评分、盆底超声各参数指标[盆膈裂孔的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分析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评分为(4.50±0.50)分,盆底功能障碍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为(2.50±0.5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缩肛状态下,相较于正常组研究对象,盆底功能障碍组患者的AP、LR、HA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底肌力评分较高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评分越高越不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AP、LR、HA较高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数值越高越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ROC曲线显示,盆底肌力评分、AP静息状态、LR静息状态、HA静息状态、AP缩肛状态、LR缩肛状态、HA缩肛状态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00、0.876、0.657、0.914、0.884、0.913;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联合诊断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AUC为0.974。结论 盆底肌力评分与盆底超声各参数均可诊断盆底功能障碍,但2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继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评分 盆底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灵敏度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4名苗族、布依族及汉族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状况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文芳 杨英捷 +3 位作者 訾聃 罗畅 陈国庆 吴金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苗族、布依族和汉族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汉族接受健康体检的常住已婚女性294人进行妇科检查,对患有盆腔脏器脱垂情况进行测量和分度;同时收集年龄、民族、分... 目的:了解贵州省苗族、布依族和汉族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贵州省苗族、布依族、汉族接受健康体检的常住已婚女性294人进行妇科检查,对患有盆腔脏器脱垂情况进行测量和分度;同时收集年龄、民族、分娩次数、分娩地点、分娩方式、漏尿时的症状及程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的问卷调查资料,比较不同民族PF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D的影响因素。结果:294名健康体检妇女PFD患病率为44.22%(130/294),苗族妇女PFD患病率高于布依族与汉族妇女(P<0.05),其中苗族妇女盆腔脏器脱垂患病率高于布依族和汉族妇女(P<0.05),尿失禁患病率低于布依族和汉族妇女(P<0.05);年龄、民族、分娩方式为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P<0.05)。结论:苗族女性与布依族、汉族女性PFD患病率存在差异,应根据各自民族特点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预防P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压力性 子宫脱垂 问卷 少数民族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超动态观察经阴道分娩后盆腔组织器官解剖参数变化及与盆底功能障碍的关联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唐艳荣 甘玲 +2 位作者 陈晓菲 韩秀青 陈宝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目的 基于彩超动态观察经阴道分娩后盆腔组织器官解剖参数变化,并进一步分析超声参数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分为PFD组50例、无PFD组70例。比较2... 目的 基于彩超动态观察经阴道分娩后盆腔组织器官解剖参数变化,并进一步分析超声参数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分为PFD组50例、无PFD组70例。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超声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参数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超声参数对PFD的诊断价值,采用RR危险度分析超声参数与PFD的关系。结果 PFD组阴道撕裂较无PFD组严重(P<0.01);PFD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宫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缩肛时缩短率短于或低于无PFD组,膀胱下降度、宫颈下移、尿道旋转度、静息肛提肌裂孔前后径、缩肛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最大Valsalva动作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最大Valsalva动作伸长率以及PFDI-20评分长于或高于无PFD组(P<0.01)。缩肛时缩短率与PFDI-20评分呈负相关(r=-0.756,P<0.001),膀胱下降度、宫颈下移、尿道旋转度、最大Valsalva动作伸长率与PFDI-20评分呈正相关(r=0.723、0.813、0.734、0.835,P<0.001)。膀胱下降度、宫颈下移、尿道旋转度、缩肛时缩短率、最大Valsalva动作伸长率联合诊断PFD的曲线下面积为0.916,上述指标所致的RR值分别为3.643、3.742、2.511、0.308、3.144。结论 膀胱下降度、宫颈下移、尿道旋转度、缩肛时缩短率、最大Valsalva动作伸长率与PFDI-20评分联系密切,可反映产妇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对PFD的早期诊断、干预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阴道分娩 超声检查 PFDI-20评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致慢性盆腔痛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09-0012,共4页
研究结合生物电刺激和康妇消炎栓对产后盆腔功能障碍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从泗阳县中医院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生物电刺激对照组(50例)和生物电刺激... 研究结合生物电刺激和康妇消炎栓对产后盆腔功能障碍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从泗阳县中医院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生物电刺激对照组(50例)和生物电刺激加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组(50例)。两组都遵循各自的治疗方案,通过盆底表面肌电图(Glazer评估)和盆底肌肉疼痛评分来监测,以评估治疗对慢性盆腔疼痛的改善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在Glazer评估方面,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治疗后,两组的评估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组在所有阶段的指标提升上均超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本阶段临床研究表明,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比单纯的生物电刺激治疗临床疗效更确切,且目前无复发病例,为下一阶段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经皮神经电刺激 康妇消炎栓 NRS评分 Glazer 评估 盆底肌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静 陈艳琴 +2 位作者 王家俊 郑琳 张红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09-712,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4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经阴道子宫... 目的观察比较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4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盆底悬吊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围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盆底障碍功能量表(PFR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5、7.451、7.215、17.666、14.642,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盆腔脏器脱垂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6、8.217、16.798,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术后6、12个月PFRI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病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悬吊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障碍功能量表评分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疗法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翠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盆底肌肉训练,实验组以此为基础上,采用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积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能够使患者产后性功能与心理状况得到改善,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训练 功能障碍积分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宁 胡玉莲 刘兰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盆底...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评分及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a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盆底肌力干预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干预前的PFDI-20、ICIQ-SF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FDI-20、ICIQ-SF评分分别为(10.08±2.11)分、(28.76±4.02)分,低于对照组的(14.53±2.45)分、(40.22±4.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盆底肌力评分 尿失禁
原文传递
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2
13
作者 谭健坤 谭燕萍 梁晓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贵港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产后42天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47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476例产妇进行分组治疗,其中157例产妇...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贵港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产后42天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47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476例产妇进行分组治疗,其中157例产妇未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者为对照组,其余319例产妇采用盆底肌低频电刺激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脏器脱垂,尿失禁,性欲,性交痛、性伴侣满意度,盆底器官脱垂评估系统(POP—Q)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脏器脱垂和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x^2=4.137~15.489,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6个月、12个月时性欲、性交痛发生率、性伴侣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x^2=4.312~17.426,均P<0.05),而产后3个月两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728、0.464、0.587,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OP-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x^2值分别为67.993、157.046、223.687,均<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6个月、12个月的POP-Q评分均显著优于产后3个月(x^2值分别为410.305、481.273,均P<0.05),而对照组产妇产后6个月、12个月的POP—Q评分与产后3个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227、2.965,均P>0.05)。结论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的发生率,改善妇女性欲、性交痛、性伴侣满意度,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技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性交痛 性伴侣满意度 盆底器官脱垂评估系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孕妇和家属对盆底功能障碍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瑾 招艳 +1 位作者 万忠艳 李先锋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2171-2173,共3页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及家属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的认识水平及薄弱环节,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表现、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及家属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的认识水平及薄弱环节,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表现、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因素、基本治疗方法及费用、预防措施。结果:孕妇及家属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总体认知程度较高,文化程度越高认知程度越高,干部较其他职业认知程度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产科因素中阴道分娩及次数认知率高。结论:人们的认知与学科的发展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盆底功能康复知识是人们认知的薄弱环节,应加大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盆底功能康复方法的宣传力度,人们也应该自觉汲取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的各种始发因素和促进因素方面的知识,自觉执行自我盆底功能锻炼,并定期做盆底功能筛查,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问卷调查 认知 产前检查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辉煌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气虚症状评分、阴道动态压力和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气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阴道动态压力和性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分级≥3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明显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和改善性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神经肌肉 补中益气汤 气虚症状评分 盆底肌力分级 阴道动态压力 女性性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动态管理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远衍 刘群艳 +1 位作者 王秀兰 林少虹 《全科护理》 2016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观察全程动态管理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全程动态管理的健康产妇30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接受动态管理的健康产妇3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干预后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 [目的]观察全程动态管理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全程动态管理的健康产妇30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接受动态管理的健康产妇3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干预后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效果相关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措施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42d检查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孕产妇施予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的全程动态管理,可提高孕产妇对相关防控措施的依从性,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综合肌力评分 生活质量 动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琳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产后3个月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产后1~2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产后3个月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产后1~2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后尿失禁率和器官脱垂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F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失禁率和器官脱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1~2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FSFI评分,优于产后3个月开展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FSFI评分 尿失禁率 器官脱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迎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4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意义.方法该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纳入7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抽签法随机选出37例予以常规治疗(A组),另外37例在A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康复训练(B组),对比两... 目的分析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意义.方法该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纳入7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抽签法随机选出37例予以常规治疗(A组),另外37例在A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康复训练(B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盆底电生理指标、POP-Q分度及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B组病人经过治疗后,其ICIQ-SF、I-QOL评分,阴道动态压力,POP-Q分度AP指示点,肌纤维Ⅰ、Ⅱ类疲劳度,手测肌力及电测肌电值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病人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盆底肌力显著恢复,漏尿评分更优,盆底电生理指标、POP-Q分度改善情况更佳,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漏尿评分
原文传递
益气固脱方加减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惠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6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固脱方加减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确诊的62例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 目的探讨益气固脱方加减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确诊的62例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益气固脱方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脏器脱垂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DI-6、ICF-Q-SF评分、漏尿量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脱方加减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生活质量评分 益气固脱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20
作者 刘辉 《大医生》 2019年第14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5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5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肌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75.8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