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经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途径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本法 张广蒙 +5 位作者 马玉峰 李玉见 邱彦明 翁洪亮 张雷 李兴达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23年1—12月手足外科的60例急诊行单指离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23年1—12月手足外科的60例急诊行单指离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采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途径,对照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采用肌肉注射途径。专人负责连续观察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两组断指再植指术后2、4、8、12、16、24、36、48 h再植指毛细血管充盈程度、末梢皮肤温度、末梢皮肤颜色,以及血管危象和1周的成活率,并记录断指再植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16、24、36、48 h再植指毛细血管充盈程度、末梢皮肤温度及末梢皮肤颜色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断肢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皮肤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经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途径给予能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扩血管作用,减少再植指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断指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应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蒙 孙丹丹 +2 位作者 过之一 梁海 董训忠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477-482,共6页
目的建立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评价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说明书、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为基础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260例患者使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出院病... 目的建立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评价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说明书、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为基础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260例患者使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出院病历进行评价。结果260例病历中,合理(C_(i)≥0.8)84例(32.31%),基本合理(0.6≤C_(i)<0.8)67例(25.77%),不合理(C_(i)<0.6)病历109例(41.92%)。主要不合理问题表现为无适应证用药73例(28.08%)、用法用量不适宜86例(33.08%)、使用疗程过长31例(11.92%)、溶媒选择不适宜9例(3.46%)和药物相互作用129例(49.62%)等。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切实可行的,结果表明亳州市人民医院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医院应加强不合理用药管理力度,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加权TOPSIS法 评价标准 合理用药 无适应证用药 用法用量不适宜
原文传递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于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仵赵瑶 段菁 刘定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分析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注射... 目的:分析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注射盐酸罂粟碱,38例)和观察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43例)。分析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HISS评分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SI评分均显著降低,GI、E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肠黏膜通透性与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冰 徐志伟 +1 位作者 张广 王尚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6期2421-2424,共4页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肠黏膜通透性与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肠黏膜通透性与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黏膜通透性与血管痉挛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8%与65.79%,P <0.05)。治疗后,两组乳果糖排泄率均降低(P <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15±0.01)%与(0.32±0.02)%,P <0.01]。入院第7天、第14天观察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43分±1.28分)与(8.53分±0.87分),P <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P <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肠黏膜通透性与血管痉挛情况,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依达拉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肠黏膜通透性 血管痉挛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献凤 班荣曼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8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儿为本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儿为本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盐酸肌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疼痛程度、血管危象发生率和断指存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7 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存活率,加速康复,还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微量泵持续给药 断指再植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钠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立新 焦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肝素钠注射液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致急性肝功能损伤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海 云璐 王宏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期125-12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7岁,2017年12月27日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年前通过动静脉内瘘规律血液透析)、腔隙性脑梗死,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肝脏相关疾病。12月27~29日给予曲马多缓释片50 mg,p... 1病例资料患者,男,77岁,2017年12月27日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年前通过动静脉内瘘规律血液透析)、腔隙性脑梗死,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肝脏相关疾病。12月27~29日给予曲马多缓释片50 mg,po,b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急性肝功能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2例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使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君 方圆 +2 位作者 刘艳 侯毅 陈楠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30-33,共4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使用现状,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软件,按30%比例抽取我院2020—2021年应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出院病历1082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1... 目的: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使用现状,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软件,按30%比例抽取我院2020—2021年应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出院病历1082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1082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例数为475例,占点评总例数的43.90%,均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其中合并适应证不适宜58例(占5.36%)、合并存在禁忌证14例(占1.29%)。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规范使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宇 曾旺焕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5期7789-7791,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MCA(80.2±11.5)cm/s、VICA(55.1±7.5)cm/s都低于对照组患者VMCA(89.1±12.9)cm/s、VICA(59.8±8.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蛛网膜下隙出血 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少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6期67-69,73,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肠功能相关指标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D-二聚体、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11.212,P=0.001);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便血隐血转阴时间、肠道功能性出血停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CK-MB水平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vs.18.67%,χ^(2)=1.284,P=0.257)。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肠缺血缺氧状态,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控制机体炎性反应,降低D-二聚体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康复新液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肠功能 D-二聚体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开栋 赵文学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外科治疗的50例小儿断指再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观察组使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外科治疗的50例小儿断指再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观察组使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各项治疗指标、血管危象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7 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断指存活率、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21 d的血管管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流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2 d的管径、平均血流速度、RI、P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头晕、头痛、鼻出血、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断指成功率及断指功能,降低血管危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断指再植术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微量泵持续给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慢性手指缺血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金霞 孙岩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慢性手指缺血(chronic digital ischemia,CD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手指缺血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慢性手指缺血(chronic digital ischemia,CD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手指缺血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观察组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患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患指温度和随访期内再入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合并高血压人数、合并冠心病人数、合并房颤人数、有吸烟史人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疼痛评分、患指温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无显著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指温度和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指温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无患者再入院治疗,对照组5人再入院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可提升缺血手指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减轻患指疼痛程度,改善患指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慢性手指缺血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霉素钠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13
作者 吴艳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5期00291-00291,共1页
探讨注射用磷霉素钠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是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有效。经本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判断注射用磷霉素钠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此 2 种药物使用说明书中没有2 种药物之间不能配伍的说明,建议临床医护人员... 探讨注射用磷霉素钠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是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有效。经本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判断注射用磷霉素钠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此 2 种药物使用说明书中没有2 种药物之间不能配伍的说明,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避免2 种药物一起使用或序贯滴注,如确需要同时使用,应在其间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冲净输液管中前一组残留的药物为宜,防止发生配伍禁忌等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霉素钠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配伍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中的盐酸罂粟碱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颖 贾珊珊 +2 位作者 石红梅 徐向东 康维钧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碱性介质中,盐酸罂粟碱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盐酸罂粟碱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的方法,并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 碱性介质中,盐酸罂粟碱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盐酸罂粟碱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的方法,并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在最优条件下,测得检出限为1.7μg/mL,线性范围为5.0-200.0μg/mL(r=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1.3%。该方法已用于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盐酸罂粟碱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原文传递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瑶 陆益红 +5 位作者 孟长虹 张玫 谭力 金卫红 黄青 李晶晶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针对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现行标准中采用非水滴定进行含量测定且未对注射液中有关物质进行控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并对注射液中存在的杂质用HPLC-MS联用技术进行结构推断。方法:采用C18色谱柱(SepaxGP,250 ... 目的:针对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现行标准中采用非水滴定进行含量测定且未对注射液中有关物质进行控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并对注射液中存在的杂质用HPLC-MS联用技术进行结构推断。方法:采用C18色谱柱(SepaxGP,250 mm×4.6 mm,5μm),以0.005 mol.L-1庚烷磺酸钠的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磷酸调pH至3.0)-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主峰和杂质峰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盐酸罂粟碱浓度在0.5~1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n=9)为101.7%。用HPLC-MS对注射液中杂质分析的结果表明:注射液的杂质为光氧化产物,它可能是注射液颜色变深的原因之一。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耐用性好,可作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含量测定 杂质 罂粟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陈红 王统康 《首都医药》 2007年第07X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实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结果... 目的研究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实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结果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有干扰作用,但通过稀释可消除其干扰。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控制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细菌 内毒素检查 干扰试验
原文传递
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实验研究
17
作者 金卫红 居红枫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建立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用两个生产厂的鲎试剂对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结果: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代替家... 目的:建立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用两个生产厂的鲎试剂对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结果: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其热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实验 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的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庆伟 《海峡药学》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  建立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合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2 5 0 nm处测定盐酸罂粟碱的含量。结果  盐酸罂粟碱在 0 .64 5~ 5 .80 9μg· m L- 1 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99) ;平均加样... 目的  建立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合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2 5 0 nm处测定盐酸罂粟碱的含量。结果  盐酸罂粟碱在 0 .64 5~ 5 .80 9μg· m L- 1 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66%,RSD为 0 .5 %( n=9)。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 ,重现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罂粟碱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的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庆伟 《海峡药学》 2005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三乙胺(70∶30∶0.0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盐酸罂粟碱在0.12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罂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三乙胺(70∶30∶0.0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盐酸罂粟碱在0.121~0.48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n=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罂粟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罂粟碱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康孝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9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罂粟碱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罂粟碱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30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0 m L/次,1次/d,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等症状的出现例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范围、脑灌注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两组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的例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范围、脑灌注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痉挛范围和脑灌注压,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脑灌注压 头晕 耳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