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旋翼系统构型发展综述
1
作者 熊宏锦 《直升机技术》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旋翼系统是直升机的核心动部件,不仅负责产生升力和推力,还直接影响着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操控性以及整体性能,也是直升机区别于其他飞行器的最显著特点。旋翼系统构型的设计和发展直接关系到直升机的性能和安全性。直升机旋翼系统的... 旋翼系统是直升机的核心动部件,不仅负责产生升力和推力,还直接影响着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操控性以及整体性能,也是直升机区别于其他飞行器的最显著特点。旋翼系统构型的设计和发展直接关系到直升机的性能和安全性。直升机旋翼系统的构型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单旋翼构型到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构型,技术不断进步。文章全面阐述了直升机旋翼系统构型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传统构型与新构型的原理、结构特点、优势及其适用场景;在此基础上,对旋翼系统构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系统 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装夹技术在直升机旋翼系统关键零件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志鹏 朱祥龙 +1 位作者 汪广平 侯小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5期12-15,共4页
直升机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核心部件,升力的源泉,直接关系整机飞行过程的机动性,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目前机械工装已无法满足旋翼系统高效率、高质量的装夹需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研制了智能装夹实验平台,确定功能模块,设计夹紧力... 直升机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核心部件,升力的源泉,直接关系整机飞行过程的机动性,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目前机械工装已无法满足旋翼系统高效率、高质量的装夹需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研制了智能装夹实验平台,确定功能模块,设计夹紧力控制和补偿方式,定位状态监测系统。其次,对该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价。最后,设计并研制了智能工装夹具,对其可靠性、装夹变形量、装夹效率以及加工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装夹技术有效解决了旋翼系统关键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装夹实验平台 装夹效率 智能夹具 直升机旋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折叠控制软件虚拟联试技术
3
作者 宋治惠 吴丽媛 王伟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4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本文以直升机旋翼折叠系统及其控制的相关软件为对象,设计了一套虚拟仿真联试环境,旨在代替部分实物联试,完成旋翼折叠系统相关控制、显示、部件驱动软件配置项的功能联试,并提高故障工况下的测试覆盖率,提高软件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本文以直升机旋翼折叠系统及其控制的相关软件为对象,设计了一套虚拟仿真联试环境,旨在代替部分实物联试,完成旋翼折叠系统相关控制、显示、部件驱动软件配置项的功能联试,并提高故障工况下的测试覆盖率,提高软件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随着直升机各机电系统自动化水平、软件复杂度的不断提升,机载软件的设计和测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以直升机旋翼折叠系统为例,该系统涉及多个控制部件,各部件间软件配置项存在复杂的交联,需要进行大量的旋翼折叠系统实物联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虚拟仿真 控制部件 机载软件 测试覆盖率 机电系统 直升机旋翼 测试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国产直升机旋翼技术跨越发展的精神之旅
4
作者 刘宏福 《军工文化》 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
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最具特色、最为关键的标志性部件。旋翼更是被喻为直升机的“皇冠”,作为直升机标志性部件,旋翼系统对于直升机的飞行高度、速度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早在15世纪,人们便畅想用螺旋桨,达成人类实现垂直升空的目标。作为直... 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最具特色、最为关键的标志性部件。旋翼更是被喻为直升机的“皇冠”,作为直升机标志性部件,旋翼系统对于直升机的飞行高度、速度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早在15世纪,人们便畅想用螺旋桨,达成人类实现垂直升空的目标。作为直升机的核心技术和衡量直升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旋翼技术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直升机的发展水平,也一直被列为直升机研制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同时也是预先研究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预先研究 旋翼系统 飞行高度 精神之旅 螺旋桨 先进性 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波涂层对直升机旋翼电磁散射特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战帅 吕晓林 +1 位作者 陈翔宇 马小军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7期190-196,共7页
基于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等效电磁流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高频近似算法,联合傅里叶变换提取和分析了涂覆雷达吸波材料旋翼的动态电磁散射特性,重点研究了涂层位置、涂层厚度以及电磁频率等因素变化对旋翼动态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等效电磁流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高频近似算法,联合傅里叶变换提取和分析了涂覆雷达吸波材料旋翼的动态电磁散射特性,重点研究了涂层位置、涂层厚度以及电磁频率等因素变化对旋翼动态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旋翼表面添加吸波涂层能够有效减缩旋翼的时域动态RCS和频域分量幅值,并且吸波材料的涂覆位置决定了频域上分量幅值降低的频带范围,通过RCS的频谱特征能够判断出旋翼表面何处存在吸波涂层;吸波涂层的厚度和所处的电磁环境,均会影响涂层的吸波效果,根据重量指标、作战任务等需求合理制定旋翼的涂覆吸波材料方案,针对性降低旋翼特定部位的散射强度,能够干扰旋翼时域和频域的动态电磁散射特性,更好地发挥吸波涂层提升旋翼雷达隐身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吸波涂层 高频近似算法 雷达散射截面 动态电磁散射 雷达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智能喷涂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曾庆志 《起重运输机械》 2024年第14期48-54,共7页
直升机旋翼喷涂系统是通过机器人技术、AGV自动定位与转运技术、流体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旋翼智能化喷涂,实现直升机旋翼的自动化转运、信息化控制、数字化监控。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并阐述了... 直升机旋翼喷涂系统是通过机器人技术、AGV自动定位与转运技术、流体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旋翼智能化喷涂,实现直升机旋翼的自动化转运、信息化控制、数字化监控。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并阐述了系统参数和工作流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减少人工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喷涂系统 AGV 喷涂系统信息化 数字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微多普勒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鹏 郝士琦 +1 位作者 赵楠翔 周建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59-3264,共6页
近年来,对微多普勒效应的研究为目标的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在对直升机探测、分类和识别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采用物理光学模型计算了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改进了直升机旋翼回波的微多普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计... 近年来,对微多普勒效应的研究为目标的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在对直升机探测、分类和识别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采用物理光学模型计算了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改进了直升机旋翼回波的微多普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形状以及转速的双叶片、三叶片直升机旋翼的探测回波信号,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分析了微多普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直升机旋翼叶片数量、长度以及转速对直升机旋翼微多普勒的曲线形状、幅度以及周期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下一步对直升机的微多普勒识别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识别 微多普勒 直升机旋翼 分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桨叶防/除冰系统防护范围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常士楠 刘达经 袁修干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直升机主旋翼桨叶在结冰气象条件下有结冰的危险,为了满足直升机全天候仪表飞行的要求,必须对桨叶采取结冰防护.本文针对某翼型直升机桨叶,通过分析表面各项热流,计算表面温度为零时极限结冰状态的临界速度,确定了桨叶展向结冰防... 直升机主旋翼桨叶在结冰气象条件下有结冰的危险,为了满足直升机全天候仪表飞行的要求,必须对桨叶采取结冰防护.本文针对某翼型直升机桨叶,通过分析表面各项热流,计算表面温度为零时极限结冰状态的临界速度,确定了桨叶展向结冰防护范围为沿展向从翼根到翼尖0~95%;采用分析水滴在气流场中运动的拉格朗日法计算水滴撞击特性,确定桨叶弦向结冰防护范围为上表面12%,下表面33%.在此基础上对桨叶表面加热形式和结构进行设计,可为直升机旋翼桨叶防/除冰系统设计奠定基础,此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直升机旋翼 防/除冰系统 水滴撞击特性 桨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GRNN的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 被引量:9
9
作者 谢习华 徐雷 +1 位作者 谭耀 马云荣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为了准确诊断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PSO-GRNN)的故障诊断方法。将交叉验证得到的平均均方误差作为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运用粒子群算法搜寻最优的GRNN光滑因子,建立最优的故障诊断模型... 为了准确诊断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PSO-GRNN)的故障诊断方法。将交叉验证得到的平均均方误差作为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运用粒子群算法搜寻最优的GRNN光滑因子,建立最优的故障诊断模型。结果表明:采用PSO-GRNN模型可实现直升机旋翼不平衡的类型和程度的有效诊断,故障类型准确率高达94.29%,故障程度的诊断最大误差仅6.54%,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直升机旋翼 故障诊断 粒子群算法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和破片对直升机旋翼的联合毁伤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媛 胡传辉 +1 位作者 刘刚 宋成俊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为研究冲击波和破片对直升机旋翼的联合毁伤,对旋翼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两毁伤元共同作用下旋翼的毁伤模型,计算了装药量、炸点位置及破片穿孔密度等因素对旋翼毁伤的影响。研究表明:旋翼根部为最危险截面,炸点横向位置在旋翼展长中心... 为研究冲击波和破片对直升机旋翼的联合毁伤,对旋翼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两毁伤元共同作用下旋翼的毁伤模型,计算了装药量、炸点位置及破片穿孔密度等因素对旋翼毁伤的影响。研究表明:旋翼根部为最危险截面,炸点横向位置在旋翼展长中心线时旋翼根部应力最大;旋翼毁伤程度随炸点纵向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装药量及破片穿孔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得出了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旋翼毁伤的临界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破片 直升机旋翼 旋翼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和冲击波对直升机旋翼联合毁伤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刚 李向东 张媛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1,181,共5页
为研究破片和冲击波对直升机旋翼的联合毁伤,对旋翼结构进行分析和等效,采用赋予破片速度和CONWEP爆炸模型的方法计算了战斗部爆炸后破片和冲击波联合作用下旋翼的毁伤,并与破片单独作用、冲击波单独作用时旋翼的毁伤进行比较。计算结... 为研究破片和冲击波对直升机旋翼的联合毁伤,对旋翼结构进行分析和等效,采用赋予破片速度和CONWEP爆炸模型的方法计算了战斗部爆炸后破片和冲击波联合作用下旋翼的毁伤,并与破片单独作用、冲击波单独作用时旋翼的毁伤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破片单独作用,旋翼局部结构强度降低;冲击波单独作用,旋翼产生较大的整体弯曲变形;破片和冲击波联合作用,直升机旋翼不仅产生穿孔、局部变形等结构毁伤,而且整体弯曲变形程度增大,联合毁伤增益约1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冲击波 联合毁伤 直升机旋翼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亚东 邓升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5-438,共4页
提出一种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的方法,建立了用于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识别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进行了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模拟试验,分别采集了在旋翼配重不平衡、桨距不平衡、后缘调整不平衡和正常状态下的... 提出一种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的方法,建立了用于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识别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进行了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模拟试验,分别采集了在旋翼配重不平衡、桨距不平衡、后缘调整不平衡和正常状态下的试验台体振动信号,并对其进行了功率谱分析。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诊断模型对旋翼不平衡故障进行了故障分类识别,并与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进行了故障识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诊断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对旋翼不平衡故障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故障诊断 支持向量机 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液压阻尼器的动载荷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国才 柳泉 罗云宝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09,9,共5页
针对直升机旋翼液压阻尼器的力.速度非线性特性以及阻尼器与桨叶的变距、挥舞、摆振运动存在几何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预估液压阻尼器飞行动载荷的计算模型。针对直升机悬停、巡航、大速度、定常转弯这几种典型的飞行状态,计算得到... 针对直升机旋翼液压阻尼器的力.速度非线性特性以及阻尼器与桨叶的变距、挥舞、摆振运动存在几何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预估液压阻尼器飞行动载荷的计算模型。针对直升机悬停、巡航、大速度、定常转弯这几种典型的飞行状态,计算得到了液压阻尼器轴向速度和动载荷随桨叶方位角的变化曲线,分析了阻尼器特性对其飞行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典型的定常飞行条件下,阻尼器的轴向速度幅值均大大超过了其定压活门的开启速度,实际阻尼器的飞行动载荷幅值比设计值高38.1%-49.5%。这是由实际飞行中定压活门弹簧的预压缩量增加,使定压活门的开启压力提高所导致的。此种情况会对旋翼系统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带来不利影响,为降低其动载荷,需要改进定压活门弹簧预紧机构的设计,使其力.速度特性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液压阻尼器 几何耦合 动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亚东 张曾锠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17,共4页
通过试验验证了仅用机体振动实现直升机旋翼质量不平衡和桨距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在某旋翼试验台上分别设置不同程度桨叶质量不平衡和桨距不平衡,测取台体振动信号并利用FFT做频谱分析,分析了台体振动1Ω分量大小与故障程度的... 通过试验验证了仅用机体振动实现直升机旋翼质量不平衡和桨距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在某旋翼试验台上分别设置不同程度桨叶质量不平衡和桨距不平衡,测取台体振动信号并利用FFT做频谱分析,分析了台体振动1Ω分量大小与故障程度的关系。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实现了两种不平衡故障的正确分类,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实现了故障程度识别。试验结果证实,不测旋翼桨尖轨迹,仅利用机体振动可以实现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故障诊断 不平衡故障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中的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文俊 程小全 赵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2,6,共6页
对直升机旋翼复合材料结构的特点、旋翼结构损伤容限设计特点和要求进行了介绍;根据国内旋翼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旋翼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旋翼损伤确定方法、损伤与旋翼动态特性之间的耦合分析、各类... 对直升机旋翼复合材料结构的特点、旋翼结构损伤容限设计特点和要求进行了介绍;根据国内旋翼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旋翼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旋翼损伤确定方法、损伤与旋翼动态特性之间的耦合分析、各类损伤量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深入开展直升机旋翼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分析与设计技术的研究,对提高直升机旋翼的使用寿命、直升机的飞行品质和飞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复合材料 桨叶 桨毂 损伤容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非线性液压减摆器几何耦合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国才 向锦武 张晓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6-420,共5页
为研究几何耦合与设计参数对非线性液压减摆器等效阻尼的影响 ,建立了直升机前飞时 ,计入几何耦合的旋翼液压减摆器的分析模型 ,根据桨叶与减摆器之间的关系和减摆器力 -速度曲线 ,导出了桨叶的摆振运动方程。用 4阶龙格 -库塔法对减摆... 为研究几何耦合与设计参数对非线性液压减摆器等效阻尼的影响 ,建立了直升机前飞时 ,计入几何耦合的旋翼液压减摆器的分析模型 ,根据桨叶与减摆器之间的关系和减摆器力 -速度曲线 ,导出了桨叶的摆振运动方程。用 4阶龙格 -库塔法对减摆器轴向速度在时域内的响应进行了计算 ;用能量平衡的原理计算了非线性液压减摆器的等效线性阻尼 ;计算并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几何耦合形式、减摆器的安装形式和设计参数对轴向速度和等效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飞时变距几何耦合将使液压减摆器的有效阻尼大幅度下降 ;通过改进减摆器的安装型式、选择合理的几何参数可以显著降低轴向速度 ,提高等效线性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非线性振动 等效线性阻尼 液压减摆器 几何耦合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桨直升机旋翼厚度噪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东红 杨亦春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9,共7页
分析了桨叶间距非均匀调制对直升机旋翼厚度噪声的影响。桨叶间距按照正弦调制和余弦调制变化时,根据FW-H方程的Formulation 1A公式,计算了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旋翼厚度噪声。桨尖速度为亚音速时的计算结果显示,与桨叶间距均匀的直升机... 分析了桨叶间距非均匀调制对直升机旋翼厚度噪声的影响。桨叶间距按照正弦调制和余弦调制变化时,根据FW-H方程的Formulation 1A公式,计算了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旋翼厚度噪声。桨尖速度为亚音速时的计算结果显示,与桨叶间距均匀的直升机旋翼厚度噪声相比,非均匀桨可以改变厚度噪声的频谱特征,而且在基本保持厚度噪声总声压级不变情况下,降低厚度噪声桨叶通过频率及谐频的线谱幅值。本文的分析和结果有助于认识非均匀旋翼厚度噪声的频谱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噪声分析 变厚度 非均匀 桨叶 余弦调制 计算结果 频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气弹响应及桨毂载荷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卫东 张呈林 王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733-73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旋翼气弹响应及桨毂载荷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响应灵敏度导数的时域有限元方程,通过配平计算及响应灵敏度的耦合分析,由力积分法与多桨叶求和法直接得到桨毂载荷的灵敏度导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灵敏度分析的...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旋翼气弹响应及桨毂载荷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响应灵敏度导数的时域有限元方程,通过配平计算及响应灵敏度的耦合分析,由力积分法与多桨叶求和法直接得到桨毂载荷的灵敏度导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差法比较,直接的灵敏度分析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灵敏度分析所需的计算时间,为有效的旋翼结构多学科综合优化提供了快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气动力弹性 结构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不平衡复合故障对机体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亚东 邓升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3-766,815,共4页
在直升机旋翼不平衡单一故障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桨叶后缘调整片不平衡、桨距不平衡和桨叶配重不平衡3种故障同时发生的复合故障试验,采用最大熵法估计了所采集的台体振动信号的功率谱。仿真测试表明,采用最大熵法进行功率谱估计,... 在直升机旋翼不平衡单一故障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桨叶后缘调整片不平衡、桨距不平衡和桨叶配重不平衡3种故障同时发生的复合故障试验,采用最大熵法估计了所采集的台体振动信号的功率谱。仿真测试表明,采用最大熵法进行功率谱估计,当与其等价的自回归模型阶数为100时,功率谱估计能充分反映台体振动信号的特征。利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复合故障试验设计并进行了风洞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选取10m/s风速下的横向振动1Ω分量所对应的功率谱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种不平衡故障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桨距不平衡故障对机体振动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复合故障 最大熵法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合金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的金属型铸造及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兆晶 任善之 +2 位作者 吴士平 李凤珍 左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9-263,共5页
采用金属型铸造并对铜合金材料进行基础试验和计算, 确定了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的铸造工艺边界参数; 利用CAD对铸造工艺参数及铸造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经金属型铸造的铜合金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 99 91%。经金属模铸造成型的... 采用金属型铸造并对铜合金材料进行基础试验和计算, 确定了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的铸造工艺边界参数; 利用CAD对铸造工艺参数及铸造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经金属型铸造的铜合金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 99 91%。经金属模铸造成型的铜合金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满足设计要求: 即铸造成型后直升机配重构件的质量偏差为±5g, 曲面变形小于 0 2mm, 最大截面厚度偏差为±0 1mm。经铸造后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的力学性能为: σb=315MPa, σ0. 2 =143MPa, δ=25%, HB=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 金属型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