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Si+HCl→SiCl+H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靖尧 孙延波 黄旭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48-2350,共3页
利用从头算直接动力学方法 ,研究反应 Si+ HCl Si Cl+ H的动力学性质 .在 QCISD/6 -31 1 +G( d,p)和 CCSD( T) /aug-cc-pvtz(单点 )水平上 ,得到体系的势能面信息 ,进而利用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计算... 利用从头算直接动力学方法 ,研究反应 Si+ HCl Si Cl+ H的动力学性质 .在 QCISD/6 -31 1 +G( d,p)和 CCSD( T) /aug-cc-pvtz(单点 )水平上 ,得到体系的势能面信息 ,进而利用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直接动力 速率常数 卤代硅烷 Si HCL 氯化量 反应机理 变分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OClO反应机理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伣丽 李玥 +1 位作者 刘洋 张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5,89,共4页
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化学反应NO+OClO的反应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1+G(d,p)水平下优化得到了稳定点的几何构型,并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通过应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获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能量信息的较高水平的矫正在M... 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化学反应NO+OClO的反应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1+G(d,p)水平下优化得到了稳定点的几何构型,并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通过应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获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能量信息的较高水平的矫正在MC-QCISD//MP2/6-311+G(d,p)水平下完成.通过采用改进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同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等校正方法,计算了得到了NO+OClO反应的速率常数值(298~2 000 K温度范围),理论计算得到的NO+OClO反应的速率常数值与实验数据符合得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方法 过渡态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SiH_4反应机理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辉 李玥 刘洋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4,88,共5页
为了研究Cl+SiH4多通道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l+SiH4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稳定点几何构型,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利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得到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 为了研究Cl+SiH4多通道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l+SiH4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稳定点几何构型,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利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得到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确认在QCISD(T)/6-311+G(d,p)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CVT/SCT)方法,计算了该反应的两个可行的反应通道在295~2 000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内,生成HCl的反应通道是主要反应通道,生成SiH3Cl的反应通道始终是次要反应通道,理论计算得到的该反应总包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方法 过渡态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醇和氢原子反应的从头算直接动力学
4
作者 王永霞 段雪梅 +1 位作者 王钦 刘靖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7,共5页
利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反应CH3SH+H的微观机理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于此反应的三个反应通道,即—SH和—CH3基团上的两个氢提取通道及一个取代通道,在MP2/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各稳定点的结构及振动频率,并在G3(M... 利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反应CH3SH+H的微观机理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于此反应的三个反应通道,即—SH和—CH3基团上的两个氢提取通道及一个取代通道,在MP2/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各稳定点的结构及振动频率,并在G3(MP2)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量计算以获得更精确的能量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的变分过渡态理论(CVT/SCT)计算了各反应通道在220-1000 K温度区间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提取—SH基团上H的反应通道R1在整个反应温度区间都是主要通道,而随着温度的升高,低温下的次要反应通道——取代通道R3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高温下将成为一个竞争的反应通道;提取—CH3基团上H的反应通道(R2)由于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因而,其对总反应速率常数的贡献可以忽略.计算得到的总反应速率常数与已有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进而我们预测了该反应在220-1000 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的表达式为:k=5.00×10-18T2.39exp(-119.81/T),为将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 从头算 G3(MP2) 速率常数 变分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氯原子与甲烷反应的从头算直接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汪晓敏 晁瑞青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用MP2方法对F、Cl原子与CH4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在MP2/6-311+G(d,p)水平下进行,反应路径的势能分析在CCSD(T)/6-311+G(3df,2p)水平上对MP2/6-311+G(d,p)优化的几何结构进行单点能校正.用传统过... 用MP2方法对F、Cl原子与CH4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在MP2/6-311+G(d,p)水平下进行,反应路径的势能分析在CCSD(T)/6-311+G(3df,2p)水平上对MP2/6-311+G(d,p)优化的几何结构进行单点能校正.用传统过渡态理论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并考虑小曲率隧道效应计算了正向反应的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从头算 直接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
作者 孙谦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68-71,共4页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即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是不同的。创新将是2l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必须加强调控和引导,不断进行理论创...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即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是不同的。创新将是2l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必须加强调控和引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以促进中国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吗
7
作者 张德鹏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8-129,共2页
本文不同意学术界流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并针对此观点的理论和逻辑缺陷,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没有摆脱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的思维惯性;第二,远离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需要;第三,把... 本文不同意学术界流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并针对此观点的理论和逻辑缺陷,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没有摆脱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的思维惯性;第二,远离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需要;第三,把根本动力与直接动力混淆了,没有严格区分开来;第四,片面地理解了邓小平的话和党的文件,产生了误解。之后,提出科学技术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又进行了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 直接动力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直接动力
8
作者 吴静波 程斌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9-13,共5页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引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和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技创新在国内创新体系中具有关键的地位 ,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技创新是我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实现中国特色跨越式发...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引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和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技创新在国内创新体系中具有关键的地位 ,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技创新是我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实现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直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实践 科技创新 新型工业化道路 跨越式发展 直接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技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直接动力——董辅礽教授访谈录
9
作者 胡祖源 胡安生 《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6-19,共4页
知识经济问题是当前全国上下最为瞩目的热点话题。不久前,我们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他对知识经济的有关问题作了精辟、深刻、全面的论述。现将访谈记录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 经济持续增长 知识经济时代 直接动力 海洋科学技术 高科技产业 董辅礽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再认识
10
作者 魏明超 高娜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8,共4页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而改革的现实原因则是苏联模式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取决于人们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是我国改革开...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而改革的现实原因则是苏联模式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取决于人们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奥秘。本文认为,改革道路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改革要有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社会主义发展 直接动力 再认识 渐进式道路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卓越贡献
11
作者 徐罗卿 《传承》 2009年第6期6-7,共2页
苏联是第一个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但斯大林没有找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创立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但在实践中没有真正解决此问题。刘少奇在坚持毛泽... 苏联是第一个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但斯大林没有找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创立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但在实践中没有真正解决此问题。刘少奇在坚持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新中国 政治发展 直接动力 卓越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H_3S(O)CH_3反应机理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辉 李泽生 +3 位作者 刘靖尧 吴佳妍 盛利 孙家钟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直接动力学的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Br+CH3S(O)CH3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H-LYP/6-311G(2d,2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及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确认在MC-QCISD(单点)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 采用直接动力学的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Br+CH3S(O)CH3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H-LYP/6-311G(2d,2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及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确认在MC-QCISD(单点)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CVT/SCT)方法计算了该反应的两个可行的反应通道在200 K^2 0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内,生成HBr的反应通道与生成CH3的反应通道存在着竞争,前者是主反应通道,后者是次反应通道.变分效应和小曲率隧道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影响都很小.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反应通道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方法 速率常数 小曲率隧道效应 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于直接动力学的轨线面跳跃方法处理非绝热过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佳伟 谢宇 +2 位作者 胡德平 杜利凯 兰峥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48,共21页
势能面交叉引起的非绝热过程广泛存在于光化学和光物理中。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是理论化学的重要挑战之一。非绝热过程涉及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耦合运动,因此量子化学的基本假设之一"玻恩-奥本海默"近似被打破,所以对其进行描... 势能面交叉引起的非绝热过程广泛存在于光化学和光物理中。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是理论化学的重要挑战之一。非绝热过程涉及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耦合运动,因此量子化学的基本假设之一"玻恩-奥本海默"近似被打破,所以对其进行描述需要发展新的动力学理论方法。在这些方法中,Tully发展的最少轨线面跳跃方法凭借易于程序化、便于计算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处理非绝热问题的主要动力学方法之一。其中原子核以经典的方式在单一势能面上进行演化,电子以量子的方式沿着同一轨线进行演化。在整个演化过程中,非绝热跃迁通过轨线在不同势能面间的跃迁来描述,其中跳跃发生的几率与电子的演化有关。如果将该方法与从头算直接动力学相结合,可以在全原子水平上研究实际分子体系的非绝热动力学,给出其激发态寿命、非绝热动力学中分子的主要运动方式、反应通道以及分支比等重要信息。本文旨在讨论最少面跳跃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非绝热问题的一些进展,包括动力学基本理论,特别关注将最少面跳跃方法和直接动力学结合的数值实现细节,同时讨论该方法在研究实际体系当中的一些应用,并对轨线面跳跃方法下一步发展的一些方向进行合理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绝热动力 面跳跃动力 直接动力 锥形交叉 半经典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伟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共2页
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客观地考察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在改革这个直接动力的牵引下 ,整个社会的动力系统有效地运行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客观地考察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在改革这个直接动力的牵引下 ,整个社会的动力系统有效地运行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预定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直接动力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抽提反应CHBr_2+HBr→CH_2Br_2+Br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毅 边江鱼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0-293,共4页
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HBr2+HBr→CH2Br2+Br反应通道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以及最小能量路径,更精确的单点能在B3LYP/6-311++G(3df,2pd)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 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HBr2+HBr→CH2Br2+Br反应通道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以及最小能量路径,更精确的单点能在B3LYP/6-311++G(3df,2pd)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方法计算了反应通道在220 K^2 0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隧道效应对反应的影响比较大;变分效应在低温时有一定的影响,在高温区间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计算得到的速率常数和已有实验值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方法 速率常数 小曲率隧道效应 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接动力学方法确定CF_3CHFCF_3与Cl原子反应的速率常数(英文)
16
作者 赵媛 宁攀 王丽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3-5,共3页
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了CF3CHFCF3与氯原子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利用包含小曲率隧道效应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确定了200~2000 K温度区间内反应的速率常数.
关键词 CF3CHFCF3 CL原子 速率常数 直接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世玺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3-66,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一向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阶级社会的规定,社会主义社会既不是阶级社会,又不是无阶级社会,是有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根据... 马克思、恩格斯一向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阶级社会的规定,社会主义社会既不是阶级社会,又不是无阶级社会,是有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丰富的、科学的、完整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基本矛盾 无阶级社会 历史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
18
作者 张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过程,它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它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了改革开放;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了改革开放。因此,解放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直接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洪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8,共9页
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中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辅相成,同样重要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 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中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辅相成,同样重要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这个直接动力的作用,其他各种动力就不可能发挥出来,更不可能形成合力组装为历史的火车头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直接动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生产力的发展 剥削制度 人民群众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学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论
20
作者 李开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2期2-6,共5页
社会主义改革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 社会主义改革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3页)这既说明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又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