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电机节能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栋 蒋丹璐 阮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7,91,共5页
为了降低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电机能量消耗,采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并对车辆的车轮力矩和电机功率变化进行仿真验证。建立了车辆模型简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车辆转向运动方程式。针对传统两轮等力矩控制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 为了降低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电机能量消耗,采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并对车辆的车轮力矩和电机功率变化进行仿真验证。建立了车辆模型简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车辆转向运动方程式。针对传统两轮等力矩控制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主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推导出车辆连续行驶和转弯过程中的力矩分配律。利用转弯过程中车辆车轮的力矩变化来调节电机的功率变化,从而降低车辆电机的能量消耗。采用MATLAB软件对车辆横摆角速度、车轮力矩和电机能量消耗进行仿真,与两轮等力矩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两轮等力矩控制方法,车辆横摆角速度跟踪误差较大,车轮力矩变化幅度较小,自适应调节能力较差,导致电机能量消耗较多;采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车辆横摆角速度跟踪误差较小,车轮力矩变化幅度较大,自适应调节能力较好,使电机能量消耗较少。采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能够自适应调整车轮力矩的变化,从而达到降低电机能量消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能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车辆横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强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2期62-65,94,共5页
为提高车辆行驶时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通过搭建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来实现。首先,根据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输入参量,采用变结构滑模控制理论设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再基于横向稳定性系数设计汽车横向稳定性边界,判断直接横摆... 为提高车辆行驶时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通过搭建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来实现。首先,根据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输入参量,采用变结构滑模控制理论设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再基于横向稳定性系数设计汽车横向稳定性边界,判断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介入时机,并根据制定的车轮受控制规则得到四个车轮对应的调节力矩。最后通过联合仿真验证,表明所选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提高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响应界值,极大地提升了车辆在低附着路面上高速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滑模控制 联合仿真 横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前轮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集成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兵 刘阳毅 +3 位作者 吴晓建 柴天 曾勇强 潘倩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0-2339,共10页
针对车辆操稳性控制中功能耦合的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任务协调问题,提出优化相平面法进行稳定区域划分.基于所提方法建立轮胎侧向力特性协调准则,实现纵横向动力学系统操稳性集成控制.以前、后轮侧偏角及两者之... 针对车辆操稳性控制中功能耦合的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任务协调问题,提出优化相平面法进行稳定区域划分.基于所提方法建立轮胎侧向力特性协调准则,实现纵横向动力学系统操稳性集成控制.以前、后轮侧偏角及两者之差作为车辆横向稳定的表征量,结合轮胎侧向力特性划分车辆横向状态为稳定、临界稳定和失稳状态区间.建立AFS与DYC的协调准则.考虑控制算法面向实际应用时状态量的获取问题,建立基于超螺旋算法的状态观测器估计车辆前后轮侧偏角.分别设计基于自适应超螺旋高阶滑模算法的AFS和DYC控制器,在消除控制器抖振和避免频繁切换的基础上完成稳定性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协调准则和控制算法对协调AFS和DYC有积极作用,且操稳性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面法 介入准则 高阶滑模控制 集成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AFS)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4
作者 宗长富 郑宏宇 +3 位作者 田承伟 潘钊 董益亮 袁登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0-1014,共5页
建立了适用于汽车稳定性分析的人-车闭环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保证质心侧偏角为零的前馈和单神经元两种DYC控制策略。通过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低附着双移线道路仿真,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DY... 建立了适用于汽车稳定性分析的人-车闭环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保证质心侧偏角为零的前馈和单神经元两种DYC控制策略。通过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低附着双移线道路仿真,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DYC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控制汽车运动状态,提高汽车纵向及侧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人-车闭环系统 神经网络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的4WD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被引量:30
5
作者 邹广才 罗禹贡 李克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四轮独立驱动(4WD)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的4WD车辆DYC系统方案。利用改进的2DOF车辆模型制定DYC稳定性控制目标,设计基于最优动态滑模的"前馈+反馈"DYC控制器。建立... 为了充分利用四轮独立驱动(4WD)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的4WD车辆DYC系统方案。利用改进的2DOF车辆模型制定DYC稳定性控制目标,设计基于最优动态滑模的"前馈+反馈"DYC控制器。建立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模式,结合HSRI轮胎模型设计了降低整车路面附着负荷的目标函数,并通过约束优化得出全轮纵向力分配值。研究表明,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可提高整车路面附着余量,进一步提升了DYC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四轮独立驱动 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双重转向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阳贵兵 马晓军 +1 位作者 廖自力 刘春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8,共8页
针对某型8轮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设计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双重转向控制方法,建立车辆双轨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包含滑移转向工况的车辆参考模型,并对滑移转向比采用基于车速与路面附着条件的模糊调节。为平衡横摆角速度控制与质... 针对某型8轮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设计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双重转向控制方法,建立车辆双轨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包含滑移转向工况的车辆参考模型,并对滑移转向比采用基于车速与路面附着条件的模糊调节。为平衡横摆角速度控制与质心侧偏角限制之间的矛盾,在控制模型中,以横摆角速度作为直接控制变量,以质心侧偏角作为约束量,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计算期望的横摆力矩,横摆力矩分配过程中采用预分配与驱动防滑控制相结合的分配策略。利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双重转向控制算法进行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重转向控制,能有效提高车辆转向的机动灵活性和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轮式装甲车辆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轮毂电机 双重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集成控制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刚 宗长富 +2 位作者 姜立勇 梁赫奇 洪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4-58,共5页
针对汽车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集成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层集成控制结构,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研究了二次规划轮胎力分配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控... 针对汽车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集成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层集成控制结构,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研究了二次规划轮胎力分配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算法能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具有可行性;采用二次规划轮胎力分配法相对于单轮制动轮胎力分配法可扩大稳定性控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集成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前轮主动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轮胎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直接横摆力矩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刚 王超 +1 位作者 石晶 韩海兰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为防止汽车产生测滑,针对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提出了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联合控制的模糊控制方法。横摆力矩控制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和规则制动力分配方法。模糊控制器根据期望值和车辆状态决策出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 为防止汽车产生测滑,针对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提出了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联合控制的模糊控制方法。横摆力矩控制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和规则制动力分配方法。模糊控制器根据期望值和车辆状态决策出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并通过规则制动力分配方法进行主动差动制动实现。采用Matlab/Simulink与Car Sim联合仿真对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联合控制的横摆力矩模糊控制方法使汽车能够较好地跟踪期望,有效提高汽车极限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模糊控制 联合仿真 制动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ESP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延平 陈无畏 +1 位作者 刘翔宇 黄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429,434,共7页
设计了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程序(ESP)控制器。采用基于输出反馈的非线性控制作为DYC控制器的算法;设计了非线性观测器用来准确地观测车辆纵向和侧向速度;设计了执行机构分配模块,为子控制器分配执行机构资源,防... 设计了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程序(ESP)控制器。采用基于输出反馈的非线性控制作为DYC控制器的算法;设计了非线性观测器用来准确地观测车辆纵向和侧向速度;设计了执行机构分配模块,为子控制器分配执行机构资源,防止DYC与防抱死制动(ABS)和驱动防滑(ASR)系统执行时相互冲突,保证ESP多种功能的正常执行;基于ARM7自主开发了ESP控制器,并搭建了硬件在环平台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子稳定程序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硬件在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的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建军 肖凤 +2 位作者 林志强 黄健 邓承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4-962,共9页
为了避免车辆发生横向失稳的风险,根据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上层控制器和下层控制器两层结构的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滑模控制器计算车辆总的需求横摆力矩,... 为了避免车辆发生横向失稳的风险,根据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上层控制器和下层控制器两层结构的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滑模控制器计算车辆总的需求横摆力矩,并对4个车轮纵向力进行分配。下层控制器将轮胎纵向力转化为对轮胎滑动率的控制,并通过控制4个车轮的力矩使轮胎纵向力得到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在不同的附着路面条件下都能保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并能削弱传统滑模控制器造成的系统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 横摆稳定性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FSAE纯电动赛车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培龙 余曼 +3 位作者 魏朗 卢羽 赵轩 范启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7-838,共12页
针对双电机驱动FSAE纯电动赛车操纵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实际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分别设计了基于PID控制、基于模糊逻辑控制以及基于PID模糊逻辑联合控制的附加横摆力... 针对双电机驱动FSAE纯电动赛车操纵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实际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分别设计了基于PID控制、基于模糊逻辑控制以及基于PID模糊逻辑联合控制的附加横摆力矩控制器;并在方向盘转角阶跃工况以及双移线工况下,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了仿真对比。利用A&D5435半实物仿真平台和Matlab/Simulink代码自动生成技术,搭建了FSAE纯电动赛车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并进行了双移线工况的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PID模糊逻辑联合控制策略相比于无控制和PID控制横摆角速度的稳态值和极值最多分别减小12. 17%和43. 87%,质心侧偏角的稳态和值极值最多分别减小8. 4%和68. 53%,并且收敛速度变快,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纯电动赛车 操纵稳定性控制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PID模糊逻辑联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虹 张立双 来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为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优化的八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研究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并对校正横摆力矩的实现进行了探讨。通过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车辆的操... 为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优化的八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研究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并对校正横摆力矩的实现进行了探讨。通过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直接横摆力矩 最优控制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鲁棒集成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殷国栋 陈南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264-4268,共5页
将四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相结合,考虑模型摄动优化权函数抑制外扰,基于模型跟踪设计μ综合鲁棒集成控制器。采用J-turn操纵方式高速下验证控制器的鲁棒性,比较前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四轮转向与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三种车辆控制系统的... 将四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相结合,考虑模型摄动优化权函数抑制外扰,基于模型跟踪设计μ综合鲁棒集成控制器。采用J-turn操纵方式高速下验证控制器的鲁棒性,比较前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四轮转向与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三种车辆控制系统的操纵性能,仿真表明设计的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集成μ综合控制器更能有效地提高车辆闭环系统的鲁棒性,抵制外部扰动的鲁棒稳定性,且避免了H∞控制器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Μ综合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协调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桑楠 刘润乔 赵万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5-661,共7页
为充分利用路面的纵横向附着力,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出基于自抗扰解耦技术的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集成控制方法。基于仿真实验确定发生侧滑时的车辆前轮转向临界角,并用来划分AFS与DYC各自的工作区域。对AFS与DYC... 为充分利用路面的纵横向附着力,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出基于自抗扰解耦技术的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集成控制方法。基于仿真实验确定发生侧滑时的车辆前轮转向临界角,并用来划分AFS与DYC各自的工作区域。对AFS与DYC的控制进行加权,使AFS控制的退出与DYC控制的介入渐变进行。基于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了AFS与DYC的自抗扰(ADR)集成控制器。在CarSim中建立车辆模型,由Simulink的控制模型进行控制,进行了高低附着路面的双移线实验。AFS与DYC集成控制相对于AFS、DYC分别单独作用,在高附着路面,其横摆角速度最大值分别下降20%和11.8%,质心侧偏角最大值分别下降28.1%和17.9%,侧向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下降26.1%和20.7%;在低附着路面,其横摆角速度最大值分别下降14.5%和13.3%,质心侧偏角最大值分别下降6.7%和1.4%,侧向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下降9.7%和3.5%。实验结果表明,该文协调控制策略及集成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车辆在高低附着路面行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H_2/H_∞集成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爱军 王朝晖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包括侧向、横摆运动在内的7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及车辆理想跟踪目标模型。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尽量小,实际车辆尽量跟踪参考横标角速度为目标,运用H2/H∞混合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混合... 为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包括侧向、横摆运动在内的7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及车辆理想跟踪目标模型。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尽量小,实际车辆尽量跟踪参考横标角速度为目标,运用H2/H∞混合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混合鲁棒集成控制器,并与H∞控制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H2/H∞混合控制的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抵抗外界干扰的鲁棒稳定性,能更好的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彩志 陈思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7,共4页
文章指出轮胎的非线性和汽车动力性的DYC(直接横摆力矩)底盘控制,提高了汽车大侧偏角和高侧向加速度的操纵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重点讨论了基于轮胎和汽车动力性试验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汽车 操纵稳定性 四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dyc 主动安全性 侧偏角侧滑角 4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车辆直接横摆力矩的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春辉 孟亚东 +1 位作者 张伯俊 付燕荣 《机械与电子》 2010年第11期45-47,共3页
引入轮胎魔术公式,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四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相结合,以车辆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将此控制器应用于非线性四轮转向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 引入轮胎魔术公式,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四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相结合,以车辆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将此控制器应用于非线性四轮转向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操纵稳定性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F全状态约束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18
作者 何友国 程勇 袁朝春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15期45-48,54,共5页
为了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采用了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BLF)对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以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状态变量,以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稳定边界为约束条件,设计全状态约束... 为了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采用了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BLF)对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以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状态变量,以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稳定边界为约束条件,设计全状态约束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全状态约束控制器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设定工况下,质心侧偏角能够始终跟随理想质心侧偏角,并约束在0.035 rad内,横摆角速度始终约束在0.2 rad/s内,即确保全状态始终约束在边界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BLF) 全状态约束 横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直接横摆力矩的模糊控制
19
作者 方沂 刘春辉 李小鹏 《机械与电子》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引入Gim轮胎模型建立了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的集成控制方案,以零侧偏角为控制目标确定了半挂汽车列车牵引车后轮转角,以牵引车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基于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直接横摆力... 引入Gim轮胎模型建立了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的集成控制方案,以零侧偏角为控制目标确定了半挂汽车列车牵引车后轮转角,以牵引车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基于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直接横摆力矩模糊控制器.借助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大转向时,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集成控制器能得到较好的输出响应,显著提高了半挂汽车列车的操纵稳定性,使驾驶员能够对半挂汽车列车进行正常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 四轮转向 模糊控制 Gim轮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综述
20
作者 廉宇峰 黄嘉南 +2 位作者 冯文焕 刘帅师 董冰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3年第3期11-20,共10页
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系统用于有效避免车辆遇到非预计危险时的侧向运动,以保证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和驾驶的安全性。目前,DYC系统大多采用分层结构。文章首先从车辆状态估计与环境感知、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系统用于有效避免车辆遇到非预计危险时的侧向运动,以保证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和驾驶的安全性。目前,DYC系统大多采用分层结构。文章首先从车辆状态估计与环境感知、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设计和力矩分配法这3个角度分析了汽车DYC系统架构,接着重点阐述了其对车速、车间距离、路面信息、横摆角速率以及车辆质心侧偏角等状态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方法;然后介绍了上层控制器中车辆动力学参考模型、控制结构及不同变量控制的设计方法以及下层控制器中车辆横摆力矩的分配方式;最后总结了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现存的问题以及将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交通安全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行车状态 环境感知 车轮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