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蒋锐 朱岱寅 朱兆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二维相位解缠绕处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了等效残差点的概念,利用质量图与残差点分布之间的关系... 二维相位解缠绕处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了等效残差点的概念,利用质量图与残差点分布之间的关系,将残差点密集的低质量相位区域视为等效残差点,然后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高质量相位区域和等效残差点的内部区域进行相位解缠绕。本文算法基于等效残差点正确的设置枝切线,可以阻止由于积分路径穿过残差点密集的低质量相位区域所引起的展开相位跳变现象,利用多像素单元共同估计的方法对残差点的内部区域进行相位展开,突破了对于干涉相位梯度值的限制,并且可以有效阻止相位解缠绕误差由低质量相位区域向高质量相位区域的传递。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可以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相位解缠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解缠绕 等效残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1范数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绕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瀚雯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共5页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是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但是传统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通过借助L1范数这一优化模型,将多基线...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是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但是传统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通过借助L1范数这一优化模型,将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获得的多幅干涉相位图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了传统单基线L1范数相位解缠绕的优化模型中.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缠绕精度,可适用于对复杂地形的测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缠绕 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L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记理论和相位滤波的相位解缠绕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本星 冯衍秋 +1 位作者 马建华 陈武凡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
相位解缠绕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中准确获取相位信息的关键所在,如温度监控,油水分离,测定血流速度等。然而,由于磁共振成像噪声比较严重,而且组织交界区域附近相位本身就存在突变,造成解缠绕的精度下降。本文将相位解缠绕转化为计算机... 相位解缠绕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中准确获取相位信息的关键所在,如温度监控,油水分离,测定血流速度等。然而,由于磁共振成像噪声比较严重,而且组织交界区域附近相位本身就存在突变,造成解缠绕的精度下降。本文将相位解缠绕转化为计算机视觉中的标记问题,并构造出相应的能量函数,为利用网络优化对其求解提供方便。同时,针对磁共振相位解缠绕中的噪声问题,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滤波方法,可以高效地消除噪声导致的解缠绕的不一致性。通过仿真实验和磁共振图像的相位解缠绕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相位解缠绕精度更高,且计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缠绕 标记 滤波 网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会涛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115,共5页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L1范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而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内存需求量大的问题,且对噪声严重的干涉相位图处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减少用线性规划算法解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时内存需求较大的问题...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L1范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而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内存需求量大的问题,且对噪声严重的干涉相位图处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减少用线性规划算法解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时内存需求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用L∞范数的惩罚函数来近似L1范数的惩罚函数以减少优化模型中优化变量的大小,从而将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模型其目标函数变为L∞范数+L1范数的形式,并且优化变量的大小减少了约57%。最后,通过一个噪声严重的实测数据对该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缠绕质量较好的条纹图,同时对噪声严重区还具有一定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相位解缠绕 L^1范数 L^∞+L^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CANOPUS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会涛 张欢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67-1772,共6页
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方法是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其较差的噪声鲁棒性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中的应用,然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的CRT算法噪声鲁棒... 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方法是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其较差的噪声鲁棒性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中的应用,然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的CRT算法噪声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根据CANOPUS算法中的聚类方法,提出用L∞-norm的距离测度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特小类的产生和降低噪点数,进而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度,并且改进CANOPUS算法的算法流程以提高聚类分析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而大幅度降低聚类分析的运算时间。通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可得,本文提出的改进聚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精度和算法执行效率更高,有效性通过实测数据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聚类分析 相位解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norm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6
作者 蓝洋 《电子测试》 2018年第4期52-53,共2页
相位解缠绕(Phase Unwrapping,PU)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ing,In SAR)中的关键步骤。单基线相位解缠绕(Single-baseline PU,SB-PU)因受相位连续性假设的限制,无法求解复杂地形,而不受相位连续性假设限制... 相位解缠绕(Phase Unwrapping,PU)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ing,In SAR)中的关键步骤。单基线相位解缠绕(Single-baseline PU,SB-PU)因受相位连续性假设的限制,无法求解复杂地形,而不受相位连续性假设限制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multi-baseline PU,MB-PU)却普遍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本文从PU模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缺陷,阐述了将基于Lp-norm的SB-PU求解架构引入MB-PU方法的思想与模型,并探讨了未来可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线 单基线 相位解缠绕 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
7
作者 蒋志彪 王建 +1 位作者 宋千 周智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9,共8页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的性能深受噪声水平制约,比如基于经典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由于其糟糕的抗噪声性能,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基于搜索鲁棒的余数定理,通过引入公因子,构建新的同余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的性能深受噪声水平制约,比如基于经典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由于其糟糕的抗噪声性能,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基于搜索鲁棒的余数定理,通过引入公因子,构建新的同余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选择合理的公因子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抗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线相位解缠绕 经典中国余数定理 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M DEM在InSAR相位解缠绕问题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桢霖 向征 刘兴钊 《信息技术》 2010年第2期83-8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航天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数据高程模型(DEM)来处理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的新方法。同时,该算法可以用于解决相位解缠绕问题。文中创新性的提出将SRTM DEM作为相位解缠绕的指导,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 提出了一种利用航天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数据高程模型(DEM)来处理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的新方法。同时,该算法可以用于解决相位解缠绕问题。文中创新性的提出将SRTM DEM作为相位解缠绕的指导,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结果中,利用JESR卫星数据验证了相关的理论分析,所提出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相位解缠绕技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 航天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 干涉仿真 相位趋势分析 相位解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相位解缠绕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军营 王常青 +1 位作者 冯衍秋 陈武凡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6-916,共11页
目的准确的解缠绕相位是两点或三点Dixon技术等在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关键,然而当相位图像中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时,当前许多已经提出的相位解缠绕算法将会失败。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 目的准确的解缠绕相位是两点或三点Dixon技术等在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关键,然而当相位图像中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时,当前许多已经提出的相位解缠绕算法将会失败。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相位解缠绕新方法,该新方法在相位图像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可靠的工作。方法首先将获得的相位图像分成连通块,块内相位都在给定的相位区间内,把像素个数小于给定阈值的块归类为残余像素。然后利用局域增长的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依次进行块与块之间相位解缠绕和残余像素相位解缠绕。最后使用仿真与真实磁共振Dixon数据来评价提出方法,并与PRELUDE(phase region expanding labeler for unwrapping discrete estimates)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不同信噪比、快速相位变换或存在不连通区域的仿真实验中,即使当数据中存在信噪比为0.5、相邻相位变换大于π弧度或不连通区域时,提出方法的平均错误率不大于0.51%。对于100层真实的磁共振膝关节和踝关节水与脂肪分离图像,提出方法生成结果中发生明显解缠绕错误及水与脂肪互换的比率为6.00%,而PRELUDE却为42.00%。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磁共振相位解缠绕算法,利用相位分区方法,可靠的实现相位图像分块;利用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准确的实现相位解缠绕。提出方法能够更加鲁棒的实现相位解缠绕,这将有益于相位相关的磁共振临床的应用,如两点和三点Dixon水脂分离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人脑相位成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相位解缠绕 相位分区 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 水与脂肪分离
原文传递
轻量化网络模型实现相位的快速解缠绕
10
作者 方金生 张会冉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3-31,共9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参数量大、严重消耗硬件运算资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UNet相位图像解缠绕的轻量化网络模型(G-UNet).该网络利用Ghost卷积构建GhostBlock模块,实现不同卷积层间的线性变换,再由GhostBlock构建多层的G-UNet网络,该算...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参数量大、严重消耗硬件运算资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UNet相位图像解缠绕的轻量化网络模型(G-UNet).该网络利用Ghost卷积构建GhostBlock模块,实现不同卷积层间的线性变换,再由GhostBlock构建多层的G-UNet网络,该算法有效地减小网络模型的总参数量,与传统UNet相比,G-UNet浮点计算量大幅减少.实验基于不同回波时间下仿真人脑的磁共振相位图,以UNet和传统相位解缠绕拉普拉斯算法作为对比算法,结果表明,提出的加速算法不仅可有效地进行相位解缠绕,获得与UNet相近且高于拉普拉斯算法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同时参数量及浮点计算量较UNet减少了近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ost卷积模块 相位解缠绕 深度学习 轻量化网络模型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多通道InSAR联合相位解缠算法
11
作者 薛永娇 禹卫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0-606,共7页
多通道InSAR相位解缠不依赖相位连续性假设,因此可以实现复杂地区的相位解缠绕,然而多通道相位解缠绕需同时处理多幅缠绕相位图,在运算效率和内存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基于聚类分析的多通道相位解缠算法(Cluster-Analysis,CA)有效... 多通道InSAR相位解缠不依赖相位连续性假设,因此可以实现复杂地区的相位解缠绕,然而多通道相位解缠绕需同时处理多幅缠绕相位图,在运算效率和内存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基于聚类分析的多通道相位解缠算法(Cluster-Analysis,CA)有效解决了运行效率问题,但噪声鲁棒性差。因此,提出将聚类分析和区域扩展相结合的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边缘提取算子,获得干涉相位图中由于相位跳变导致的边缘曲线,然后利用CA算法对边缘曲线进行相位解缠绕,将解缠曲线作为区域扩展的种子像素,进行区域扩展相位解缠。这样,既可以实现复杂地形的相位解缠,又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保持较好解缠精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解缠绕 多通道InSAR 聚类分析 区域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光栅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中背景扣除方法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萌 胡仁芳 +2 位作者 王圣浩 吴朝 田扬超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649-659,共11页
在基于Talbot-Lau干涉仪的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中,为了得到纯样品的相位信息,背景扣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本研究对相位衬度成像中的背景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针对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背景扣除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解缠绕方... 在基于Talbot-Lau干涉仪的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中,为了得到纯样品的相位信息,背景扣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本研究对相位衬度成像中的背景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针对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背景扣除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解缠绕方案,即[arg(S)-arg(B)]cyclic shift算法,该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对原始图像序列进行循环移位操作,从而达到改变相位的目的。实验结果和数值分析表明,该相位解缠绕方案可以完全消除上述背景扣除方法中的相位缠绕现象。同时,基于这种方案,相位的有效测量范围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节,如调为(-π+3,π+3],而目前常用背景扣除方法的相位测量范围都是固定在(-π,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Talbot-Lau干涉仪 背景扣除 循环移位 相位解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概述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志伟 蔡聪波 +1 位作者 蔡淑惠 陈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54-460,共7页
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一项新兴的用于定量测量组织磁化特性的技术。利用定量磁化率成像,可以对组织的铁含量、钙化、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有效的定量分... 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一项新兴的用于定量测量组织磁化特性的技术。利用定量磁化率成像,可以对组织的铁含量、钙化、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对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症及帕金森综合症等脑神经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定量磁化率图像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几个不同的步骤,因此其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基本原理和重建流程,并对重建过程中每个步骤的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同时,也将对当前定量磁化率成像的几种主要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化率成像 图像重建 场图拟合 相位解缠绕 背景场去除 磁化率反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快拍InSAR干涉技术的前视SAR三维成像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刚 李亚超 +1 位作者 张磊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4-641,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快拍"InSAR干涉技术的前视SAR 3维成像方法。方位维依靠安置实际线性阵列以实现方位维高分辨,对应雷达发射的一次脉冲实现一次"快拍"2维高分辨成像;利用多次"快拍"不同视角获...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快拍"InSAR干涉技术的前视SAR 3维成像方法。方位维依靠安置实际线性阵列以实现方位维高分辨,对应雷达发射的一次脉冲实现一次"快拍"2维高分辨成像;利用多次"快拍"不同视角获得的干涉相干相位,通过多基线InSAR联合像素处理方法,估计场景的高程信息。该文的3维成像方法对应回波数据录取时间短,数据量和运算量比较小;同时,多基线InSAR联合像素处理方法利用信号空间与噪声空间的正交性,能够有效提高信噪比,保证较高的测高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前视 三维成像 联合像素方法 相位解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承兰 高勋章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8,共12页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布不同的多个天线获取成一定视角差的多幅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复图像,实现目标散射中心的二维分辨,然后通过干涉相位处理,恢复出目标散射中心的真实三维分布。本文综述了InISAR三维成像的理论框架,回顾了In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对图像配准、相位解缠绕、运动补偿、斜视、基线配置等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对InISAR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相位解缠绕 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实时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
16
作者 甘翼 李向阳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5期57-64,共8页
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成像精度、处理时间、资源使用效率和设备低功耗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采用FPGA实现实时高精度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改进回波处理流程,在距离向脉冲压缩过程中,距离向脉冲... 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成像精度、处理时间、资源使用效率和设备低功耗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采用FPGA实现实时高精度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改进回波处理流程,在距离向脉冲压缩过程中,距离向脉冲压缩结束后即可完成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进行后续距离走动校正(RCMC),实现了SAR信号处理机的“零等待”。在算法实现过程中,提出了基于FPGA的流水线式相位解缠绕方法和基于最小二乘的参数曲线拟合算法,实现相位解缠绕的连续流水输出以及中心频率估计参数精确插值。通过试验验证,基于FPGA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充分发挥了处理资源使用效率,使SAR信号处理机硬件相对以前减少80%以上,处理时间和频率估计精度均优于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 现场可编程阵列 合成孔径雷达 回波处理 相位解缠绕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盲同态解卷积的SAR成像自聚焦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鹏 李亚超 +1 位作者 李学仕 邢孟道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06-1616,共11页
针对大气扰动及飞行平台不稳引起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散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聚焦算法来估算运动误差。该算法是基于运动误差函数及场景散射函数平滑特性的差异来进行估计的,利用复对数变换将图像的幅度与相位信息分离,进而... 针对大气扰动及飞行平台不稳引起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散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聚焦算法来估算运动误差。该算法是基于运动误差函数及场景散射函数平滑特性的差异来进行估计的,利用复对数变换将图像的幅度与相位信息分离,进而分别对相位及幅度信息进行处理。运动误差通常为慢变函数,而场景的散射信息具有某种随机特性。因此,经过复对数变换后,运动误差及散射信息可以通过滤波器进行分离,将相位中的随机噪声去除,从而保留了慢变的运动误差函数。为了去除噪声信息,需要建立一个平滑滤波器,利用Daubechies小波的尺度函数构造Riesz基向量,从而建立了正交子空间,通过所建立信号子空间及噪声子空间组建平滑滤波器,最终可以获得准确的运动误差。在实验部分,分别利用仿真数据及实测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最终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及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盲同态卷积 相位解缠绕 平滑滤波 模糊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