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增强HBV preS2/S基因免疫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志刚 张进平 +3 位作者 王缨 储以微 徐薇 熊思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15,共6页
目的研究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pCMV-T7pol/pT7IRES-HBs双质粒共表达体系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相比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基因免疫小鼠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及二者所诱生的抗体亚型的差异。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真核... 目的研究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pCMV-T7pol/pT7IRES-HBs双质粒共表达体系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相比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基因免疫小鼠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及二者所诱生的抗体亚型的差异。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将构建的质粒进行基因免疫,应用DOT-EIA和ELISA等检测其所产生的抗体水平。结果①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②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基因免疫小鼠不仅可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且具有明显增强效应(P<0·05)。③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相比不仅可诱生同等程度的Th1型免疫应答,而且能够诱生更强的Th2型免疫应答(P<0·01)。结论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pCMV-T7pol/pT7IRES-HBs双质粒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 基因免疫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疱疹病毒结构蛋白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多聚化特性
2
作者 曹书华 魏茂乐 +4 位作者 李永仁 黄博闻 辛鲁生 白昌明 王崇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2,共10页
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牡蛎、扇贝与蚶类的大规模死亡,成为双壳贝类养殖产业的重要威胁。为了解OsHV-1的结构与致病机制。本研究利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构建OsHV-1主要核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真核表达系统,并对... 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牡蛎、扇贝与蚶类的大规模死亡,成为双壳贝类养殖产业的重要威胁。为了解OsHV-1的结构与致病机制。本研究利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构建OsHV-1主要核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真核表达系统,并对ORF104和ORF33潜在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实验首先通过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得到orf 104和orf 33的基因序列,根据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与三维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择pCDNA3.1(+)构建两种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大肠杆菌扩增、提取后,利用转染试剂Lipo8000™将pCDNA3.1(+)-orf 104与pCDNA3.1(+)-orf 33分别单独或共转染至HEK293t。然后,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18 h后裂解收集蛋白。最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与负染电镜检测两种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实验成功构建了OsHV-1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通过真核细胞表达得到大小约为135与35 ku的目的蛋白。研究表明,表达质粒可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实现蛋白单独转染与共转染,共转染蛋白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趋势并形成多聚体,其中,ORF33自身即可形成分子质量不同的多聚体。本研究首次利用真核表达系统开展OsHV-1关键结构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结构蛋白功能与互作,以及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疱疹病毒 核衣壳蛋白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多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核表达系统的真核化
3
作者 袁志刚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RNA聚合酶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 T7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在原核及真核表达系统中的正确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洪英 郭瀛军 +2 位作者 陈祖欢 林懿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在体外检测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的表达。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SG,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该基因在原核系统和真核系统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得到不同表位组合的融合表达克隆,37℃... 目的:在体外检测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的表达。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SG,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该基因在原核系统和真核系统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得到不同表位组合的融合表达克隆,37℃培养2h后用IPTG诱导5h,融合蛋白在2×YT培养液中得到高效表达;全菌中相应蛋白条带与阳性抗体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强弱基本与表位特性及数量有关;得到4个P815细胞阳性克隆,培养上清、细胞膜和细胞质的抗原均为阳性,其中培养上清中浓度较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浓度较高。结论:CAD的融合表位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系统均得到正确表达;CAD对于表位研究的设计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表位 基因表达 真核系统 原核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基因在pET系统中表达出现的问题与拟解决的方案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锐 孙美榕 +1 位作者 欧阳红生 张玉静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2-63,共2页
pET表达系统是以噬菌体的T7为启动子 ,可以从各种基因 (包括原核、真核细胞 )生产大量的目的蛋白[1 ] ,然而一些真核基因在pET表达系统中的蛋白表达量却很少 ,有许多因素影响真核基因在该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如信号肽序列、毒性基因与质... pET表达系统是以噬菌体的T7为启动子 ,可以从各种基因 (包括原核、真核细胞 )生产大量的目的蛋白[1 ] ,然而一些真核基因在pET表达系统中的蛋白表达量却很少 ,有许多因素影响真核基因在该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如信号肽序列、毒性基因与质粒的稳定性、mRNA转录的二级结构和稀有密码子 ,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表达条件等均会影响真核基因在pET系统中的表达。该文旨在分析其主要原因 ,并提出拟解决的方案 ,以达到满意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基因 原核表达系统 噬菌体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郭广君 吕素芳 王荣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5期582-587,592,共7页
最近20多年来,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克隆基因表达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外源基因的表达系统包括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它们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时应衡量使用。
关键词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系统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哺乳动物细 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柏欣 刘长远 +3 位作者 陈彦 赵华 赵彤华 李柏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205-207,209,共4页
随着世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发展,基因表达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用以生产重组蛋白。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等;真核生物表达系统主要包括酵... 随着世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发展,基因表达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用以生产重组蛋白。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等;真核生物表达系统主要包括酵母表达系统、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等。各种表达系统各具优缺点,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表达重组蛋白的N-糖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洋 崔继哲 +2 位作者 周静 崔彩霞 孙玉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74-179,共6页
分子农业中,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重组蛋白是近十几年来基因工程研究的一大热点。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通常可以正确组装、折叠和修饰,同时,由于植物表达体系的方便、廉价等优点,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 分子农业中,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重组蛋白是近十几年来基因工程研究的一大热点。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通常可以正确组装、折叠和修饰,同时,由于植物表达体系的方便、廉价等优点,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迅猛发展,已有100余种蛋白中得到表达,有些已进入商业化生产。但是植物与动物对蛋白的转译后修饰并不是完全保守的,植物是否能够真正“忠实”地表达出实用、可靠的目的蛋白产品已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由于大多数药用蛋白都是分泌型蛋白,因此植物表达重组蛋白的N-糖基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笔者对植物表达体系对药用蛋白的N-糖基化修饰途径和人源化改造植物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综述,并对生物反应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糖基人源 生物反应器 药用蛋白 转译后修饰 N-糖基 植物表达 重组蛋白 生物反应器 药用蛋白 真核表达系统 基因工程研究 表达体系 植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表达系统的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的电泳特性分析
9
作者 张停婷 程晓亮 +4 位作者 林文耀 陈筱薇 张桂红 廖明 樊惠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利用特异性引物从圆环病毒2型(PCV2)毒株克隆出Rep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和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上,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株原核系统以及Bac-to-Bac杆状病毒系统表达Rep蛋白.Western-blotting表明,原核和真核... 利用特异性引物从圆环病毒2型(PCV2)毒株克隆出Rep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和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上,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株原核系统以及Bac-to-Bac杆状病毒系统表达Rep蛋白.Western-blotting表明,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均能表达出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电泳分析表明,不同系统表达得到的Rep蛋白有不同的电泳特性,揭示Rep蛋白存在翻译后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2型 REP蛋白 原核表达 真核表达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及植酸酶应用进展
10
作者 卢珊 张守纯 +1 位作者 朱航 梁志刚 《现代畜牧兽医》 2007年第7期51-54,共4页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麦芽、种子等中。植酸酶可使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另外还可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因此植酸...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麦芽、种子等中。植酸酶可使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另外还可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因此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对提高养殖业效益和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生产植酸酶的表达系统包括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真核表达系统主要有丝状真菌表达系统和酵母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主要是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酶应用 原核细胞 原核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基因 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肽及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11
作者 韦雪芳 王冬梅 +1 位作者 刘思 周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42,共5页
分子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其中心任务是更多地关注基因组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基因功能最终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实现,因此,要了解基因组全部功能活动,最终也必须回到蛋白质上。另外,在菌株、培养和发酵等逐... 分子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其中心任务是更多地关注基因组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基因功能最终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实现,因此,要了解基因组全部功能活动,最终也必须回到蛋白质上。另外,在菌株、培养和发酵等逐渐成熟的条件下,构建高效的表达载体以提高外源蛋白质的表达量是降低工业化生产成本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信号肽对蛋白质的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信号肽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就信号肽的结构和功能,信号肽的捕获方法及其在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外源蛋白质的应用做一些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捕获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肽序列及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2
作者 郑斌 詹希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信号肽在蛋白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后由信号肽引导其穿过合成所在的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中。可以利用因特网在线工具和信号序列捕获系统来判定基因序列中是否含有信号肽序列。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多为细胞内不溶性表达... 信号肽在蛋白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后由信号肽引导其穿过合成所在的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中。可以利用因特网在线工具和信号序列捕获系统来判定基因序列中是否含有信号肽序列。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多为细胞内不溶性表达(包涵体),少数为细胞外分泌表达。利用信号肽来引导外源蛋白分泌可避免因包涵体复性带来的困难。研究表明,多种外源基因连接上信号肽后在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L型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中等都得到了分泌表达;信号肽也广泛应用于真核表达系统如毕赤酵母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以提高蛋白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蛋白质表达 应用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分泌 分泌表达 蛋白质合成 组织细胞 基因序列 序列捕获 表达形式 外源蛋白 大肠杆菌 外源基因 乳酸杆菌 芽孢杆菌 毕赤酵母 包涵体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泛素结合酶LjE2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超 冯勇 +2 位作者 董笑笑 张忠明 朱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研究泛素化作用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利用拟南芥泛素结合酶E2的序列,在百脉根基因组上鉴定得到14个编码E2(LjE2)的基因,从LjE2中克隆到11个基因并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LjE2s:His。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为了研究泛素化作用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利用拟南芥泛素结合酶E2的序列,在百脉根基因组上鉴定得到14个编码E2(LjE2)的基因,从LjE2中克隆到11个基因并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LjE2s:His。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到10个LjE2:His融合蛋白。经体外泛素化及Western blot分析,在10个LjE2中有9个具有泛素结合酶活性,1个(LjE2-5)未检测到泛素结合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泛素结合酶 体外泛素 原核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蛋白酶3的cDNA克隆化及其在真核细胞的表达
14
作者 于净 章友康 +2 位作者 赵明辉 狄春辉 马大龙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应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人重组蛋日酶3(PR3),并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蛋日酶3抗体(anti-PR3)。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获得蛋白酶3的cDNA.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I。将其瞬时转染至C... 目的 应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人重组蛋日酶3(PR3),并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蛋日酶3抗体(anti-PR3)。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获得蛋白酶3的cDNA.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I。将其瞬时转染至COS-7细胞,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重组蛋白酶3(rPR3)的表达,并以表达上清作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ti-PR3。同时转染CH0细胞,建立CH0/PR3稳定表达株。 结果 转染后的COS-7细胞和CHO细胞均可以表达rPR3,且COS-7细胞表达的rPR3可以被多数anti-PR3阳性患者血清识别。结论 用真核细胞表达的rPR3具有抗原活性,为重组PR3替代天然PR3用于临床检测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抗体 蛋白酶类 真核表达系统 人重组蛋白酶3 cDNA克隆 原发性小血管炎
原文传递
病毒样颗粒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春国 阎丽辉 曹殿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病毒样颗粒 VLP 研究进展 原核表达系统 结构蛋白 疫苗 真核表达系统 空心 病毒粒子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司菡 曲新勇(综述) 陆家海(审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样颗粒 疫苗 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免疫细胞 病毒感染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7
作者 范翠英 冯利兴 +2 位作者 樊金玲 果德安 刘璇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共5页
利用基因重组表达外源蛋白在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外源基因表达宿主不同,可以将表达系统大致分为两类: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该文比较了常见的几种表达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在选择适合的表达系统时所需要... 利用基因重组表达外源蛋白在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外源基因表达宿主不同,可以将表达系统大致分为两类: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该文比较了常见的几种表达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在选择适合的表达系统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目标蛋白的产量、生物学活性、用途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表达系统本身的成本、便利性及其安全性等,以便于选择适合的表达系统,优化提高重组蛋白产量等,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外源基因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原文传递
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两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文才 金小林 +3 位作者 高琪 沈明学 徐祥珍 曹汉钧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原核和真核2种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方法的优劣和目的产物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效果。方法根据已知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与相应的表达载体相连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目的比较原核和真核2种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方法的优劣和目的产物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效果。方法根据已知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与相应的表达载体相连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CP和真核表达质粒pPIC9K CP,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和毕赤酵母GS115中诱导表达、纯化;将获得的纯化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比较诊断效果。结果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为6.84mg/L;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量达到65.00 mg/L,且为可溶性蛋白;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5.00%(57/60)和93.30%(56/60),特异性分别为91.67%(77/84)和94.10%(79/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较原核表达系统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半胱氨酸蛋白酶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免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