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点定位MRI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永怀 程和平 曹若愚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三点定位磁共振成像(MRI)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Balanced-FFE)序列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先行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在轴位图像上,应用三点定位技术(3PPS)定位,胸主动脉选择真稳态进动快... 目的探讨三点定位磁共振成像(MRI)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Balanced-FFE)序列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先行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在轴位图像上,应用三点定位技术(3PPS)定位,胸主动脉选择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电影序列(cine Balanced-FFE);腹主动脉选择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Balanced-FFE)。结果15例均显示主动脉内膜片及其分割的真假腔,诊断准确率为100%,12例显示内膜破口,显示率为80%。结论MRI是目前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三点定位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能够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全貌及范围,是MRI快速和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理想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三点定位技术 真稳态进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 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稳态成像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葛艺杰 张海峰 +1 位作者 卢珩 郭俊俏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51-54,58,共5页
目的分析多回波梯度成像(multi-echo data merging imaging,MERGE)、三维抑脂快速扰相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t suppression fast disturbed phase gradient echo,3D-FS-SPGR)、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fast imaging employ... 目的分析多回波梯度成像(multi-echo data merging imaging,MERGE)、三维抑脂快速扰相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t suppression fast disturbed phase gradient echo,3D-FS-SPGR)、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 cycled phases,FIESTA-C)对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40例。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成像常规扫描,同时行MERGE、FIESTA-C和3D-FS-SPGR序列扫描,并于4周内行外科或膝关节镜手术。对三种检查序列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析MERGE、FIESTA-C和3D-FS-SPGR序列评估不同级别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的价值。结果MERGE、FIESTA-C和3D-FS-SPGR序列与临床手术结果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分别为0.57、0.90、0.81。MERGE、FIESTA-C和3D-FS-SPGR序列对膝关节不同级别急性软骨损伤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9.67%、91.95%和94.54%,特异性分别为95.23%、98.90%和95.33%。结论FIESTA-C序列对膝关节不同级别急性软骨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手术结果的符合度高于MERGE、3D-FS-SPGR序列,具有良好的对比度,可通过改动参数有效缩短扫描时间,可作为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的优化序列,但对低级别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骨损伤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回波梯度成像 双激发平衡式稳自由序列 三维抑脂快速扰相梯度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成像序列与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艾飞 李小明 +6 位作者 张炜 Kacher D 余铖 彭雯佳 夏黎明 李锋 熊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目的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和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成像(3D-SSFP)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连续54例患者的58个膝关节行矢状位3D-SPGR和3D-SSFP序列扫描。按照改良的Noyes... 目的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和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成像(3D-SSFP)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连续54例患者的58个膝关节行矢状位3D-SPGR和3D-SSFP序列扫描。按照改良的Noyes评分标准对膝关节软骨进行MRI和关节镜分级。计算上述M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通过K统计评价不同阅片者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D-SSFP序列对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4%和92%(阅片者1);76%、94%和90%(阅片者2)。而3D-SPGR序列对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则分别为82%、92%和90%(阅片者1);82%、90%和88%(阅片者2)。两阅片者阅片结果一致性为良~优(Kappa值为0.43~0.83)。结论3D-SSFP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方面与3D-SPGR序列有同等的价值,其较短的图像采集时间更适合作为膝关节的MR扫描常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稳自由成像 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软骨 关节镜
原文传递
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
4
作者 胡和平 佟海涛 黄其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63-65,共3页
本文就临床常用的几种快速成像序列以其原理为基础作一系统的分类介绍。一、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 echo sequence)
关键词 快速成像 梯度回波序列 翻转角 同相位 分类介绍 梯度 相位编码 医学影像诊断 编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三维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对鼻咽癌患者下颌神经颅外段显示效果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罗江静 徐列印 +1 位作者 胡玉芳 唐艳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目的 比较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 double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ip-angle evolution short-tau inversion,3D-SPACE-STIR)序列对鼻咽癌患者下... 目的 比较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 double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ip-angle evolution short-tau inversion,3D-SPACE-STIR)序列对鼻咽癌患者下颌神经颅外段显示的可行性与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36例鼻咽癌患者(共计72支下颌神经)的图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序列图像显示质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参数指标[包括图像的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序列对鼻咽癌累及下颌神经显示情况。结果 3D-DESS及3D-SPACE-STIR序列对下颌神经均有较高的显示率,两者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均表现良好,分别为4分和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D-SPACE-STIR序列SIR_(N/M)优于3D-DESS序列,分别为3.55和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D-DESS序列SNR_(M)优于3D-SPACE-STIR序列,分别为13.68和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24支下颌神经被肿瘤累及,3D-DESS序列显示神经与肿瘤的关系(95.83%vs.12.50%)、神经的连续性(87.50%vs.37.50%)、肿瘤段神经的形态(70.83%vs.29.17%)优于3D-SPACE-ST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4);3D-SPACE-STIR序列显示非肿瘤段神经增粗优于3D-DESS序列(70.83%vs.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3D-DESS与3D-SPACE-STIR对下颌神经颅外段具有相似的显示率,但是3D-DESS基于较好的神经与周围结构关系分辨率,低视野值,其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双回波序列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 下颌神经 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脑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ance-FFE序列在胆管MR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傅家庆 邱丽华 +2 位作者 韩福刚 陈东 杨述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MR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Balance-FFE)在胆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3例胆管病变患者均进行了Balance-FFE和MR胆胰管造影(MRCP)。将Balance-FFE冠状位图像和3DMRCP及其原始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胆管系统在Balan... 目的探讨MR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Balance-FFE)在胆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3例胆管病变患者均进行了Balance-FFE和MR胆胰管造影(MRCP)。将Balance-FFE冠状位图像和3DMRCP及其原始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胆管系统在Balance-FFE序列中呈明显高信号,并能直接显示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还能显示胆管外病变和胰头的情况,对周围淋巴结也能较清楚显示,可作为MRCP的有益补充。结论Balance-FFE序列应作为胆管MRI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磁共振成像 平衡式稳自由梯度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RCP与Balance-FFE及常规MRI序列联合应用诊断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敏 王坤 +1 位作者 靳晶 朱斌 《西部医学》 2012年第8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评价3D-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Balance fast field echo(Balance-FFE)及常规MRI序列联合应用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15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包括3D-MRCP、冠状位B-FFE、轴位T1WI、T2WI、T2压脂... 目的评价3D-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Balance fast field echo(Balance-FFE)及常规MRI序列联合应用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15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包括3D-MRCP、冠状位B-FFE、轴位T1WI、T2WI、T2压脂,部分行同层动态增强检查。所有影像诊断结果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 156例病人分为3组,组Ⅰ结石94例,组Ⅱ肿瘤56例,组Ⅲ其它6例。3D-MRCP、B-FFE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定性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0.3%和100%,总符合率为92.9%。结论 3D-MRCP、B-FFE与常规MRI扫描序列联合应用通过观察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有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平衡式稳自由梯度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快速T_2W1扫描技术在腹部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英 戴敏方 +1 位作者 沈永安 龚志梅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10期38-41,共4页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快速T_2WI技术图像质量及对腹腔解剖的显示情况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复习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93例腹腔内病变患者在TSE T_2WI、True FISP T_2WI、HASTE T_2WI上表现,比较不同成像技术图像质量(包括病灶与正常组织...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快速T_2WI技术图像质量及对腹腔解剖的显示情况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复习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93例腹腔内病变患者在TSE T_2WI、True FISP T_2WI、HASTE T_2WI上表现,比较不同成像技术图像质量(包括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解剖结构显示)及病变检出率。结果TSE序列有较多伪影,病变检出率略低,但三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True FISP及HASTE序列对含水病灶高度敏感,但对小的实质性病变的分辨率低于TSE,True FISP解剖结构显示良好,各脏器边界、腹腔内间隙及血管显示清楚,图像没有明显的呼吸运动伪影,但腹腔两侧、靠近肠道及隔肌下肝脏区域常可见圆形低信号或混杂信号伪影,HASTE图像呈毛玻璃状,无伪影,图像对比度及分辨率稍低。结论True FISP对于解剖结构显示、病变定位及观察病变对邻近组织的侵犯较为优越,TSE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常有明显的伪影影响病变检出率,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应用TSE或HASTE可获得较高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W1扫描技术 快速自旋回波 真实稳快速梯度回波 半傅半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 磁共振成像T2加权 腹腔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DESS与3D-STIR-SPACE序列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显示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王国松 邵静松 +2 位作者 江茜 蔡剡军 黄锦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dual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TIR-SPACE)序列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臂丛神经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颈肩部外伤或上臂牵拉患者54...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dual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TIR-SPACE)序列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臂丛神经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颈肩部外伤或上臂牵拉患者54例,分成4组行不同序列检查,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臂丛神经图像质量的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序列对臂丛神经的显示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4组序列显示能力结果:根段D组>A组>B组>C组,干段D组>A组>B组>C组,股段D组>B组>A组>C组,束段D组>B组>A组>C组,支段D组>B组>A组>C组;两两比较中,A组和B组的干段、A组和C组的股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ESS平扫序列臂丛神经根段、干段显示能力优于3D-STIR-SPACE平扫,股、束、支段差于后者;3D-STIR-SPACE增强臂丛神经各段显示能力均优于3D-DESS平扫、增强和3D-STIR-SPACE平扫;3D-DESS增强序列臂丛神经各段显示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双回波序列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 臂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前3.0 T MRI true FISP序列胎儿腰椎发育与孕周关系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辉 康琦 +1 位作者 尚华 马得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宫内胎儿腰椎3.0 T MRI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 FISP)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行产前MRI检查的59例胎儿的影像资料。孕妇年龄19~41(...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宫内胎儿腰椎3.0 T MRI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 FISP)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行产前MRI检查的59例胎儿的影像资料。孕妇年龄19~41(29.8±5.1)岁,孕周26^(+1)~39^(+2)(32.7±3.7)周。采用3.0 T MR扫描仪对胎儿行MRI检查,采集true FISP图像。在true FISP图像上测量腰椎长轴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腰椎总长度,L_(1)、L_(3)椎体骨化中心的上下径、前后径)。分析胎儿腰椎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获得相应的腰椎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59例胎儿腰椎总长度及L1和L3椎体骨化中心的上下径、前后径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79~0.95,P值均<0.001)。胎儿腰椎总长度及L_(1)和L_(3)椎体骨化中心的上下径、前后径均随孕周增加呈线性增长,线性回归方程:Y_(腰椎总长度)=-0.153+0.141 X_(孕周)(R^(2)=0.90,P<0.001),Y_(L_(1)上下径)=-0.226+0.023 X_(孕周)(R^(2)=0.77,P<0.001),Y_(L_(3)上下径)=-0.264+0.025 X_(孕周)(R^(2)=0.80,P<0.001),Y_(L_(1)前后径)=-0.284+0.029 X_(孕周)(R^(2)=0.63,P<0.001),Y_(L_(3)前后径)=-0.274+0.030 X_(孕周)(R^(2)=0.63,P<0.001)。结论孕中晚期胎儿腰椎3.0 T MRI true FISP序列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均呈正相关,生长动力学特征符合线性回归模型,可为产前评估胎儿的腰椎发育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发育 腰椎 磁共振成像 真稳梯度回波序列 产前检查
原文传递
Balance-FFE序列在胆管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志伟 江新青 +3 位作者 吴梅 魏新华 夏建东 郭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4期2667-266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Balance-FFE)在胆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胆管病变患者均进行了冠状面的Balance-FFE序列扫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将Balance-FFE的图像和3DMRCP像及MRCP原始图像对病变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Balance-FFE)在胆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胆管病变患者均进行了冠状面的Balance-FFE序列扫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将Balance-FFE的图像和3DMRCP像及MRCP原始图像对病变的显示率进行x2检验。结果:胆管系统在Balance-FFE序列中呈明显高信号,并能直接显示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还能显示胆管外病变和胰腺病变,对周围淋巴结的显示也比较清楚。经x2检验,Balance-FFE序列和MRCP原始像对胆管系统病变的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MRCP像对病变的显示能力不如Balance-FFE序列和MRCP原始像,对胆道病变的显示能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ance-FFE序列对胆道病变能清晰显示,成像速度快,图像信噪比高,伪影较少,与MRCP结合能提高对胆管系统病变的诊断率,因此Balance-FFE序列应作为胆管疾病磁共振扫描的常规序列,可作为MRCP序列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平衡式稳自由梯度回波序列
原文传递
基于产前3.0 T TrueFISP MRI胎儿股骨生长动力学特征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君霞 马得廷 罗晓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产前3.0 T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FISP)MRI胎儿股骨生长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MR检查的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0~46(30.7±6.4)岁,孕25^(+1)~38^(+... 目的探讨基于产前3.0 T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FISP)MRI胎儿股骨生长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MR检查的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0~46(30.7±6.4)岁,孕25^(+1)~38^(+6)(32.7±3.5)周。使用3.0 T MR对胎儿股骨行产前TrueFISP扫描,在矢状面图像上测量胎儿股骨干长度,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前后径和高度;在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横径。观察指标:(1)观察胎儿股骨MRI解剖特征;(2)观察胎儿股骨干长度及近端、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度与孕周的相关性。计算各项影像学指标在10种回归模型(线性、对数曲线、反函数曲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复合曲线、幂函数曲线、S形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回归)中的决定系数(R2)值。根据最大R2值确定各项观察指标的最适回归模型,并获取相应的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1)MR TrueFISP图像显示66例胎儿股骨解剖特征:孕28周之前,胎儿股骨干呈低信号,骨皮质与骨髓腔分界不清;孕28周之后,胎儿股骨干骨皮质呈低信号,骨髓腔呈条状较高信号,骨髓腔与骨皮质分界清楚。孕25~39周,胎儿股骨干上方为软骨性股骨头及颈、大转子,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上端分界清楚;股骨干下方为股骨远端软骨性骨骺,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下端分界清楚。(2)在10种回归模型中,胎儿股骨各项影像学指标均随着孕周的增加呈曲线增长。胎儿股骨干长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882,曲线拟合优度高,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_(股骨干长度)=-21.879+2.972×X_(孕周)-4.251×10^(-3)×X^(3)_(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642,曲线拟合优度一般,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_(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16.720+1.357×X孕周-3.227×10^(-3)×X^(3)_(孕周)。胎儿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以幂函数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489,曲线拟合优度低,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Ŷ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0.887×X0.861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以及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和高度均同时遵从复合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R^(2)值分别为0.568、0.452、0.549和0.387,曲线拟合优度低,其指数曲线模型的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分别为Y_(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6.961×exp(0.028×X孕周)、Y_(股骨近端软骨骨骺前后径)=7.301×exp(0.025×X_(孕周))、Y_(股骨远端软骨骨骺横径)=6.114×exp(0.035×X_(孕周))和Y_(股骨远端软骨骨骺高度)=8.727×exp(0.021×X_(孕周))。结论基于产前3.0 T的TrueFISP MRI,胎儿股骨各影像学指标的生长动力学特征符合曲线回归模型,可为产前评估胎儿骨骼发育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发育 股骨 软骨骨骺 生长力学 磁共振成像 真稳梯度回波序列
原文传递
孕中晚期胎儿肱骨长度和肱骨干比率与孕龄相关性的MRI研究
13
作者 马得廷 康琦 +2 位作者 王君霞 罗晓瑜 李秀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9期582-586,共5页
目的基于MRI探讨孕中晚期胎儿肱骨长度和肱骨干比率与孕龄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5月—2023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81例孕中晚期胎儿MRI检查的影像资料。孕妇年龄19~46(32.1±5.3)岁, 胎儿孕26~37+6(32.9... 目的基于MRI探讨孕中晚期胎儿肱骨长度和肱骨干比率与孕龄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5月—2023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81例孕中晚期胎儿MRI检查的影像资料。孕妇年龄19~46(32.1±5.3)岁, 胎儿孕26~37+6(32.9±3.0)周。使用Siemens 1.5 T和3.0 T MR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或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获取胎儿肱骨最大长轴位图像, 并测量肱骨长度(包括肱骨干长度、肱骨总长度), 计算肱骨干比率(肱骨干长度/肱骨总长度)。应用直线及曲线回归分析肱骨长度与孕龄的相关性, 并获得相应的最适回归方程,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肱骨干比率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 81例胎儿肱骨总长度为60.16~89.69(76.03±6.16)mm, 肱骨干长度为42.70~62.87(53.99±4.60)mm, 肱骨干比率为0.65~0.76(0.71±0.02)。肱骨长度与孕龄呈"S"曲线函数关系:肱骨总长度与孕龄的最适回归方程为Y=exp(5.11-25.51/孕周), R^(2)=0.805;肱骨干长度与孕龄的最适回归方程为Y^=exp(4.81-26.92/孕周), R^(2)=0.815。肱骨干比率与孕龄无相关性(r=0.113, P=0.238)。结论在孕中晚期, 胎儿肱骨长度与孕龄呈"S"曲线函数关系, 肱骨干比率保持相对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发育 孕龄 肱骨长度 肱骨干比率 孕中晚期 磁共振成像 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真稳快速成像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