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丽芝 李娟 +1 位作者 白杰 宋宏鲁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B06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睫状体冷凝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实施疼痛评估、心理护理、环境安排、止痛药物管理及术眼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患...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睫状体冷凝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实施疼痛评估、心理护理、环境安排、止痛药物管理及术眼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本组术后疼痛多处于中度以下,其中1~4分11例(55%),4~7分7例(35%),7~10分2例(10%);患者满意率90%,其中非常满意12例(60%),满意6例(30%),一般1例(5%),不满意1例(5%)。结论对行睫状体冷凝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睫状体冷凝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3
2
作者 俞存 徐剑 陈思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评价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180°范围6个点,每个点冷凝时间90~120s,冷凝后玻璃体腔注射TA混悬液4mg/0.1mL。结果眼压控制正常... 目的评价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180°范围6个点,每个点冷凝时间90~120s,冷凝后玻璃体腔注射TA混悬液4mg/0.1mL。结果眼压控制正常者13眼(86.67%),其余2眼眼压仍较高,但无眼痛症状。虹膜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13眼,部分消退2眼,无发生眼球萎缩者。结论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TA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冷凝术 曲安奈德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志华 王绍峰 高淑燕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31-931,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媛 唐于荣 智淑平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669-669,共1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COHER- ENT公司生产Novus2000氩激光机进行视网膜光凝,一月后进行睫状体冷凝术.结果:冷凝术后1月内,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失,眼压不同程度下降,随... 目的:观察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COHER- ENT公司生产Novus2000氩激光机进行视网膜光凝,一月后进行睫状体冷凝术.结果:冷凝术后1月内,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失,眼压不同程度下降,随访6月~24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1例发生眼球萎缩.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是治疗搪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 睫状体冷凝术 糖尿病 新生血管 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莹 居东彬 付汛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评价对比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lophotocoagulation,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晚期NVG患者60... 目的评价对比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lophotocoagulation,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晚期NVG患者60例(60眼),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SCPC组(32例,32眼)和睫状体冷凝术组(28例,28眼)。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眼球疼痛缓解率、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TSCPC组治疗有效率为84.4%(27/32),睫状体冷凝术组为78.6%(22/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8,P=0.601)。TSCPC组眼球疼痛缓解率为93.8%(30/32),睫状体冷凝术组为85.7%(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1.33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736、10.898,均为P=0.000),2组间术后眼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423,P=0.000),TSCPC组低于睫状体冷凝术组。两组均不同程度发生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渗出、前房出血、晶状体混浊加重等并发症,其中TSCPC组前房纤维素渗出和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睫状体冷凝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与睫状体冷凝术相比,TSCPC是治疗晚期NVG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 睫状体冷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后眼压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 付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出院的康复指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娟 魏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132-132,138,共2页
通过对96例(106眼)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康复指导,总结护理康复指导对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出院后的积极辅助作用,寻求正确合理的康复指导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睫状体冷凝术 难治性青光眼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与青光眼阀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饶丽娜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1期1539-1540,共2页
目的对比睫状体冷凝术和青光眼阀门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分成2组。A组采取睫状体冷凝术治疗,B组采取青光眼阀门手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手... 目的对比睫状体冷凝术和青光眼阀门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分成2组。A组采取睫状体冷凝术治疗,B组采取青光眼阀门手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6.0%,显著高于A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一过性眼压升高发生率和前房渗出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后眼压(15.03±3.22)mm Hg,低于A组的(19.56±6.0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阀门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优于睫状体冷凝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青光眼阀门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致双眼葡萄膜炎一例
9
作者 魏润泉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551-552,共2页
患者女,63岁。因右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于1991年6月17日收入我科。入院时右眼无光感,剧烈疼痛,眼压9.24kPa(1kPa=7.5mmHg),虹膜红变,前房角有新生血管粘连阻塞。左眼视力:1.0,眼压正常。经用多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右... 患者女,63岁。因右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于1991年6月17日收入我科。入院时右眼无光感,剧烈疼痛,眼压9.24kPa(1kPa=7.5mmHg),虹膜红变,前房角有新生血管粘连阻塞。左眼视力:1.0,眼压正常。经用多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右眼眼压不能控制,故施行了睫状体冷凝术。术中用2.5mm冷冻头,以-80℃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冷凝术 葡萄膜炎 降眼压药物 虹膜红变 前房角 无光感 左眼视力 交感性眼炎 视网膜静脉阻塞 后眼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10
作者 杜瑜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3期732-733,共2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继发于广泛的视网膜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之后的难治性青光眼,其临床特点是原发性眼病基础上虹膜出现新生血管,疾病前期由于纤维血管膜封闭了房水的流通,后期纤维血管收缩牵拉使房角关闭,引起...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继发于广泛的视网膜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之后的难治性青光眼,其临床特点是原发性眼病基础上虹膜出现新生血管,疾病前期由于纤维血管膜封闭了房水的流通,后期纤维血管收缩牵拉使房角关闭,引起眼压升高和剧烈疼痛[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比较棘手,虽然局部滴用β-受体阻滞剂和睫状体麻痹剂可缓解症状,但仍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常规滤过手术常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青光眼病人 期护理 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剑秋 郑穗联 +1 位作者 杨顺海 韩真真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97-298,302,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例(16眼),一次性施行180°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4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例(16眼),一次性施行180°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视力均无明显改善,平均眼压自(57.48±10.00)mmHg降至(12.46±4.36)mmHg,控制在21mmHg以下者13眼(占80.12%),手术眼压控制较好。结论一次性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手术失败的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曲建梅 赵军梅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后睫状体冷凝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未被控制、矫正视力I〉0.05者20例(20眼)进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后睫状体冷凝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未被控制、矫正视力I〉0.05者20例(20眼)进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下降,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4);术后1个月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手术后患者需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明显减少;术后1d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较重,术后1周明显减轻,术后3个月无炎症反应或疼痛,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睫状体冷凝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有视力的青光眼是安全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失败 睫状体冷凝术 眼压 视力
原文传递
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学红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949-950,共2页
目的评价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用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Ⅲ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4例(36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8例(30眼,83.33%),... 目的评价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用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Ⅲ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4例(36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8例(30眼,83.33%),6例(6眼,16.67%)眼痛部分缓解,6例中5例为1度痛,1例(1眼)为2度痛。结论针对一些长期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疼痛所折磨,对视功能及外观要求不高、经济条件及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施行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是解除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冷凝术 全周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治疗 个体化
原文传递
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栋 文雪薇 游志鹏 《眼科学》 2016年第3期58-63,共6页
目的:探索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1~2014.12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5例(25眼),先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 目的:探索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1~2014.12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5例(25眼),先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1 ml (1.0 mg)。注药3天后,行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至术后1 w、1 m、3 m、6 m,分别记录两组的病人自觉症状、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眼部胀痛消失,术后1 w、1 m、3 m、6 m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2.64 mmHg,23.6 mmHg,24.2 mmHg,26.1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例术后低眼压,1例浅前房,8例前房积血,3例眼球萎缩,2例行眼内容物剜出。结论: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VEGF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小梁切除 睫状体冷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睫状体冷凝和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8
15
作者 裴亚欣 刘向玲 +2 位作者 宋子宣 梁晓洁 王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5-878,共4页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睫状体冷凝和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二病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晚期NVG患者23例23眼,均于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5~7 d后,行睫状体...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睫状体冷凝和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二病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晚期NVG患者23例23眼,均于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5~7 d后,行睫状体冷凝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成功率、眼压控制效果、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手术成功率为91.30%。注药后3 d患眼眼压为(35.16±5.15)mmHg(1 kPa=7.5 mmHg),明显低于注药前(42.21±6.72)mmHg;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3.51±3.96)mmHg、(14.84±5.81)mmHg、(15.85±4.16)mmHg、(16.01±4.41)mmHg,明显低于术前(37.18±5.77)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 d及1个月,使用3~5种抗青光眼药物者的比例分别为65.22%、43.48%,与术前的91.30%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使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者的比例均为4.35%,不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者的比例均为95.65%。末次随访时,1眼眼球萎缩,1眼并发大泡性角膜病变,余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睫状体冷凝和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NVG手术成功率较高,能显著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和降低眼压,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小梁切除 睫状体冷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杰 曹燕 张冬梅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CO2 ECS-20型冷凝器对32例(31眼)晚期青光眼进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结果术后随访1月~1年,眼压控制正常者25例,3例眼球萎缩,4例仍偏高。结论睫状... 目的评价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CO2 ECS-20型冷凝器对32例(31眼)晚期青光眼进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结果术后随访1月~1年,眼压控制正常者25例,3例眼球萎缩,4例仍偏高。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凝术与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对比观察
17
作者 胡子炎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的眼压仍难以有效控制[1]。睫状体破坏手术治疗较为常用,但术后疼痛、眼压控制不稳等并发症明显。目前,青光眼阀门植入术开始广泛应用,预后整体效果较好。本文对比分析睫状体冷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的眼压仍难以有效控制[1]。睫状体破坏手术治疗较为常用,但术后疼痛、眼压控制不稳等并发症明显。目前,青光眼阀门植入术开始广泛应用,预后整体效果较好。本文对比分析睫状体冷凝术与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眼压控制 后疼痛 阀门植入 疗效对比观察 药物治疗 治疗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改秀 陶少武 +3 位作者 李振武 吕靖 季红英 赵丽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5-536,共2页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5月~24月,手术成功45眼(80.36%).眼压从术前59.10mmHg降至22.38mmHg,视力有...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5月~24月,手术成功45眼(80.36%).眼压从术前59.10mmHg降至22.38mmHg,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应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 睫状体冷凝术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与睫状体冷冻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蕊 杨瑾 +3 位作者 尹泽琳 田晓峰 曲乐 许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4-612,共9页
目的:探讨经巩膜二极管睫状体光凝(CPC)与睫状体冷冻(CCT)对绝对期青光眼的降眼压(IOP)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绝对期青光眼85例,随机分成两组行CPC或CCT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 目的:探讨经巩膜二极管睫状体光凝(CPC)与睫状体冷冻(CCT)对绝对期青光眼的降眼压(IOP)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绝对期青光眼85例,随机分成两组行CPC或CCT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3d,1、2wk,1、3、6mo的IOP、抗青光眼药物数量、眼前节炎症反应,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价术后眼球疼痛感。比较手术前后的所有指标及两种手术方式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与CPC组相比,CCT组的IOP在术后1、3d,1、2wk,1mo较术前下降少,VAS评分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下降少,抗青药物数量对数值在术后1、3d,1、2wk较术前下降少(P<0.05)。与CPC组相比,CCT组术后3d,1、2wk,1、3、6mo完全成功率较术后1d升高,但只有术后3、6mo有差异(P<0.05)。与CPC组相比,CCT组前房闪辉分级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上升更多,结膜充血分级在术后1、3d,1、2wk较术前上升更多,角膜水肿分级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上升更多,炎症反应更重(P<0.05)。结论:与CPC相比,CCT术后降IOP速度较慢,眼前节反应及眼部疼痛感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术后需将抗炎药物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的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光凝 睫状体冷凝术 绝对期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青卫 杨林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66-176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2/2013-09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晚期NVG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3例,A组为观察组,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2/2013-09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晚期NVG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3例,A组为观察组,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为对照组,给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随访12mo。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下降,A组术后眼压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成功19例(83%),B组治疗成功12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28)。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NVG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 睫状体冷凝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