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差距及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影 方远平 毕斗斗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厘清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城市技术创新均衡发展。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差距,并基于因果森林算法考察知识产权示...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厘清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城市技术创新均衡发展。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差距,并基于因果森林算法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后果。结果发现: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地区内差距是其空间差距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且对北方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优于南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异质性,少数城市的影响程度较高。另外,南方城市的影响程度相对集中,北方城市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用下,全国层面上产业结构对城市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影响,南方地区中信息化水平对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在北方地区人力资本负向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全国及各地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政府应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低水平城市技术创新,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范围,并根据城市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知识产权工作方案,同时改善城市技术创新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空间差距 中国城市 空间基尼系数 因果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数据资产水平——来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苑泽明 谢枚玲 黄灿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文章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逐年PSM-DID方法检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数据资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高企业数据资产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能够发挥信息纾困效应和财... 文章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逐年PSM-DID方法检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数据资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高企业数据资产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能够发挥信息纾困效应和财务预期效应,即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稳定企业财务预期,进而提升数据资产水平。拓展性研究表明,在地方政府引导力度强、行业自律水平高的企业中,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数据资产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提升企业数据资产水平基础上,能有效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质量。研究结论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企业数据资产发展水平提升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据资产水平 研发创新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是否改善了企业要素资源错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秉镰 范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144,共19页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矫正企业要素资源错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企业要素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矫正企业要素资源错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企业要素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能够有效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使企业要素扭曲程度明显改善约3.25百分点;(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企业要素资源错配;(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副省级城市和高市场化地区要素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更强,且能够明显改善非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要素资源错配。本文为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协调好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要素资源错配 知识产权保护 制度环境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与制造业企业升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5期64-74,共11页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制造业企业升级 多期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提高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陈芳 王溪裕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34,共14页
在中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契合贸易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以2012年启动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8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 在中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契合贸易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以2012年启动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8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多期倍差法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出口产品质量,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三条作用路径提高了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城市互联网发展水平及宏观经济环境均是正向调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作用效果在地区和城市类型方面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城市和行政等级较高城市的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强。研究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出口产品质量 倾向得分匹配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豪杰 杜伟岸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5,共6页
文章基于2009-2021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 文章基于2009-2021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政策的内在作用机制包括吸引人才集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对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科教水平异质性和沿海特征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赋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政策效应——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何彤彤 王宏鸣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6期3-16,共14页
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以我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例,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劳... 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以我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例,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中,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实施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和城市人才集聚,从而降低企业垄断利润、抑制企业劳动价格扭曲以及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拓展性研究发现,在高技术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明显。此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实施主要提升了普通员工收入份额,有利于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以及实现创新激励与共同富裕的双赢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共同富裕 劳动收入份额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证据
8
作者 聂长飞 冯苑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3-128,共16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研究的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 本文利用中国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研究的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影响渠道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批次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创新型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越强、营商环境建设越优、知识产权制度供给越充分,越能强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正外部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志锋 华岳 宾佳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8期180-186,共7页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国家为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挥知识产权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和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可以评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知识...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国家为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挥知识产权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和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可以评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和建设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8年的城市发展数据,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FDI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和建设对FDI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促进FDI的影响效用在高等级城市、中西部地区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型城市更为显著。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促进FDI的机制可能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能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吸引F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治理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65
10
作者 李胜会 戎芳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07,共16页
良好的产权制度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有效基础,作为知识产权治理工具的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是知识产权制度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创新实践。本文基于2003—2016年280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 良好的产权制度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有效基础,作为知识产权治理工具的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是知识产权制度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创新实践。本文基于2003—2016年280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影响效应,结合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多样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揭示了知识产权治理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结论;知识多样化和政府科技支持是该政策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有效渠道,但二者的作用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的实施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应存在区域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人口中等及以上的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知识产权治理和产业链韧性的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政府协调资源配置和培育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韧性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 产业多样化 知识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2
11
作者 杨上广 郭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13,共14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既加快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转换,也促进了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化。知识产权是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私有权利,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 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既加快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转换,也促进了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化。知识产权是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私有权利,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作为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政策试点,通过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度,促进了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这一政策试点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示范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城市规模越大,这一政策试点对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越明显。此外,随着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政策试点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应深化和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充分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伟 金永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1,共8页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科学技术投入、扩大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促进人才资源向非农业产业领域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为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未来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建江 熊智桥 石大千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9,共18页
依据2004—2018年中国25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推动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从作用机制来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 依据2004—2018年中国25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推动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从作用机制来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进一步通过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最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拓展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存在城市区位、规模和等级差异。鉴于此,可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建设范围,对于不同区域、规模和等级的城市实施差异化政策,多措并举激励城市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马歇尔外部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否加速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灯强 吴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3,共8页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区域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提供硬约束,保障了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利益,有助于推动示范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中国27...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区域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提供硬约束,保障了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利益,有助于推动示范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中国278个城市2006—2018年面板数据来测度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这种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副省级城市更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应和激发创新活力来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更有利于促进示范城市建设水平的提档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顶层设计与激发地方制度创新相结合,将知识产权治理的先进经验向全国推广,形成高质量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结合区域发展禀赋,注重相关政策向西部地区知识产权薄弱城市倾斜;既要重视规制性政策的驱动作用,同时又注重激励性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内生动力的激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战略是否提升了城市数字自主化水平?--来自中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丰付 高雨晨 魏亚飞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1期76-86,共11页
城市数字自主化是指城市在数字技术领域的自主化创新能力,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利用2006—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知... 城市数字自主化是指城市在数字技术领域的自主化创新能力,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利用2006—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知识产权战略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自主化水平,而创新环境优化效应、数字人才集聚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则是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城市数字自主化发展的重要机制。此外,示范城市政策实施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促进效应还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示范城市建设时间越长、城市等级越低、产权保护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促进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数字自主化 城市数字化转型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与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基于技术创新与吸引外商投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智鹏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2-103,共12页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能力是重塑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格局、赋能价值链技术扩散的原动力。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聚焦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层面,借助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能力是重塑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格局、赋能价值链技术扩散的原动力。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聚焦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层面,借助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具有显著推动效应,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以技术创新与吸引外商投资为影响路径,驱动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加工贸易类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驱动作用更显著。我国应优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完善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监管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基层渗透力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以协同发展赋能企业技术创新,塑造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格局,发挥数据要素资源优势,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促进知识产业集聚,畅通知识要素流动,提升产业链外循环水平,“靶向性”制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 双重差分模型 技术创新 外商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作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先行示范区,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聚集地。借助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知识...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作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先行示范区,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聚集地。借助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识别知识产权保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度,最终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对高科技行业企业创新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传统行业企业,对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企业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工业企业 渐进双重差分 国有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9,共17页
利用2009—2018年间250个城市层面的数据,并运用双重差分法,全面分析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论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东部、中西部... 利用2009—2018年间250个城市层面的数据,并运用双重差分法,全面分析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论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东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不同类型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且随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其提升效果也依次增强;不同财政实力和金融实力的城市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但高财政实力和高金融实力的城市提升效果则更为显著。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营商环境等途径来促进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法 中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与创新国际化--来自海外专利申请的证据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6,共13页
创新国际化是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途径。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创新国际化是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途径。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显著促进了创新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在行政等级更高、经济发展更快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降低海外专利申请难度和成本,以及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进而推进城市创新国际化。建议积极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范围,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引导支持的作用,以全面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助推创新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型国家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创新国际化 海外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升了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吗?——来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兴锋 王力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10,共16页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的核心制度安排。基于2003—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的核心制度安排。基于2003—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显著提升了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从作用机制甄别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强化政府战略引领、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创新驱动三种途径作用于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包括行政等级、地理区位及人口规模在内的城市特质均会影响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效果。研究结论既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人才价值属性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打赢“人才争夺战”、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科技人才集聚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