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DI-TOF MS结合短期培养法快速检测中段尿样本中的病原菌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景皓 方毅 +1 位作者 张艳梅 赵虎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结合短期培养法快速检测中段尿样本中病原菌的价值。方法收集1 873例患者的中段尿样本,每份样本一分为二,一份用于中段尿常规培养结合Vitek 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检测;另一份...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结合短期培养法快速检测中段尿样本中病原菌的价值。方法收集1 873例患者的中段尿样本,每份样本一分为二,一份用于中段尿常规培养结合Vitek 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检测;另一份样本离心集菌后,短期培养4或6 h,采集菌膜直接用MALDI-TOF MS进行鉴定,并以中段尿定量培养结合Vitek 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的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ALDI-TOF MS结合短期培养法对尿路感染病原菌鉴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在1 873例临床样本中常规培养方法检出病原菌381例,阳性检出率为20.3%。其中单一细菌生长的样本346例(90.8%),2种细菌生长的样本27例(7.1%),3种及3种以上细菌生长的样本8例(2.1%)。在单一细菌生长的样本中,短期培养4 h后MALDI-TOF MS直接检测的检出率为80.1%(277/346),短期培养6 h后MALDI-TOF MS直接检测的检出率为97.1%(336/346)。除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鉴定符合率稍低(81.4%、76.9%和86.7%)外,MALDI-TOF MS结合6 h短期培养法的鉴定符合率均为100.0%。结论将中段尿样本离心集菌后短期培养4~6h,采集菌膜直接用MALDI-TOF MS进行检测,可大大缩短培养时间,为临床提供快速的病原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短期培养法 快速检测 中段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床吸附法微量细胞板短期培养快速检测流感病毒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逢蛟 张姝 +1 位作者 付燕 董红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22-523,541,共3页
目的:为在流感样疫情的调查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清流感病原,提高公共卫生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方法:摇床吸附微量细胞板短期培养法的荧光抗体染色用于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并与常规的病毒分离方法作比较。结果:对83份流感疑似病人... 目的:为在流感样疫情的调查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清流感病原,提高公共卫生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方法:摇床吸附微量细胞板短期培养法的荧光抗体染色用于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并与常规的病毒分离方法作比较。结果:对83份流感疑似病人含漱液的快速检测结果与常规的细胞培养法病毒分离结果相比较,在病毒分离阳性的45份标本中,快速检测法也有34份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5%,敏感性测定达到了能够检测出0 01个血凝单位浓度的流感病毒。结论:微量细胞板荧光染色法检测流感病毒的敏感性要优于一般市售的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时间约在24h内,达到了快速准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细胞板 微量 摇床 吸附 快速诊断试剂盒 快速反应能力 病毒分离方 荧光抗体染色 短期培养法 细胞培养 快速检测 阳性符合率 敏感性测定 荧光染色 应急事件 公共卫生 分离结果 检测结果 疑似病人 检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分离与冷冻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建宁 闫乐艳 +4 位作者 陈哲 邵西兵 戴子淳 应诗家 施振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07,共7页
为了建立针对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分离纯化与冷冻保存方法,对血液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血液ACK裂解法、生殖腺胰酶-EDTA消化法与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时间培养法4种PGCs分离方法以及STEM-CELLBANKER、CELLBA... 为了建立针对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分离纯化与冷冻保存方法,对血液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血液ACK裂解法、生殖腺胰酶-EDTA消化法与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时间培养法4种PGCs分离方法以及STEM-CELLBANKER、CELLBANKER 2与10%DMSO加90%血清等3种冻存液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糖原染色与PGCs特异免疫荧光染色鉴定PGCs,同时利用台盼蓝染色检测PGCs活力等方法对其分离和保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鹅胚血液与生殖腺中均已经成功分离到鹅PGCs;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期培养法与传统的血液分离法相比,获得的鹅PGCs数量、纯度与活力最高,每枚胚胎获得的鹅PGCs数量达到115个、细胞纯度达80.8%、细胞活率达88.3%;而商业化的干细胞冷冻保护液STEM-CELLBANKER同一般的体细胞冻存液相比更适合鹅PGCs的冷冻保存,冷冻解冻后的细胞存活率达90%左右。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生殖腺消化结合体外短期培养法成功分离到数量与纯度都可观的鹅PGCs,STEM-CELLBANKER冻存液能够用于鹅PGCs的长期冷冻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生殖腺消化结合短期培养法 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对绒毛制备染色体的影响
4
作者 杨巧芝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1992年第1期34-35,46,共3页
任何组织或细胞制备染色体,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是至关重要的。绒毛组织也不例外。至今有关绒毛组织的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方面的研究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血清浓度 绒毛组织 细胞滋养层 产前诊断 蜕膜组织 培养 低温保存 显带 血清组 短期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染色体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
5
作者 李付广 谢小雷 +2 位作者 汤素环 唐江 尹卫国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骨髓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分析其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分子诊断中心的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1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培养时间不同分成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四... 目的:建立并优化骨髓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分析其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分子诊断中心的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1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培养时间不同分成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四组。优化影响骨髓染色体制备的各个环节,对培养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最佳染色体制备流程;对不同血液病异常染色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组染色体分裂相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染色体分裂相值高于研究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培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培养成功率高于研究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使用改良后的短期培养法,197例标本中186例成功,成功率为94.4%,异常核型检出率34.5%,异常类型中结构异常34例,数目和结构均异常14例,数目异常21例。结论:改良后,培养18 h的短期培养法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异常染色体检出率高,是适合骨髓染色体制备的最佳方案;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对白血病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骨髓染色体 短期培养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65例MICM分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凡 潘洁茹 肖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1期1195-1196,共2页
对65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MICM联合分型能使诊断更准确,便于临床的治疗和预后观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为我院2012—2014收治的住院患者,均为初诊患者,治疗前抽取... 对65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MICM联合分型能使诊断更准确,便于临床的治疗和预后观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为我院2012—2014收治的住院患者,均为初诊患者,治疗前抽取骨髓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确诊,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6~65岁,中位数38.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M 细胞遗传学 初诊患者 分子生物 粗颗粒型 学分型 细胞化学染色 白血病细胞 核型异常 短期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瘤组织染色体制作的探讨
7
作者 周宏远 黄梅 +2 位作者 高秀坤 李世绩 丘建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本文用直接制作法和胶元酶处理后短期培养法,比较分析了对实体瘤瘤组织染色体制备的效果。结果发现用胶元酶处理后培养48小时后制片,获得了足够数量,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作者认为实体瘤瘤组织染色体制作法的突破。对阐明肿瘤发生的染... 本文用直接制作法和胶元酶处理后短期培养法,比较分析了对实体瘤瘤组织染色体制备的效果。结果发现用胶元酶处理后培养48小时后制片,获得了足够数量,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作者认为实体瘤瘤组织染色体制作法的突破。对阐明肿瘤发生的染色体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组织染色 短期培养法 染色体制备 中期分裂 染色体结构异常 常规制片 活检组织 细胞遗传学研究 数目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现状
8
作者 夏建川 张建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9-101,共3页
尽管在胃癌中,已经发现一些细胞遗传学异常,但是有关恒定的区域异常很少报道。主要问题是对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太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原发性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存在许多技术上的困难,很难获得可分析的核型。其次是在研究方法... 尽管在胃癌中,已经发现一些细胞遗传学异常,但是有关恒定的区域异常很少报道。主要问题是对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太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原发性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存在许多技术上的困难,很难获得可分析的核型。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研究 细胞遗传学异常 染色体形态 实体瘤 显带 区域异常 短期培养法 大网膜转移灶 纤维平滑肌瘤 胸腹水渗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夏建川 张建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当高。但对其细胞遗传学特征的认识还不太清楚,目前主要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建立肿瘤细胞系的方法,对原发性乳腺癌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资料,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 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当高。但对其细胞遗传学特征的认识还不太清楚,目前主要用直接法、短期培养法和建立肿瘤细胞系的方法,对原发性乳腺癌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资料,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和生长的联系。尽管在乳腺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研究 乳腺癌细胞系 短期培养法 原发性乳腺癌 染色体结构异常 标记染色体 核型分析 非整倍体 肿瘤细胞系 浸润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S伴5种染色体异常1例
10
作者 王伟 王建敏 赵玲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6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MDS-RAEB 染色体异常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短期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与防治
11
作者 王谦 包慧芳 +5 位作者 周晋 刘权章 张莉 吴振铎 王文余 王浙冰 《黑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10期1-2,共2页
我们于1988年7月至1991年12月对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骨髓细胞遗传学和T细胞亚群诸方面研究,并在防治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核型异常 难治性贫血 病态造血 透射电镜 巨幼细胞性贫血 细胞亚群 短期培养法 铁染色 异常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绒毛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技术的研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
12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7年第4期46-46,共1页
“孕早期绒毛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技术的研究”是沈阳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由沈阳市计划生育科研所与辽宁大学生物系共同承担的。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于1987年1月20日由沈阳市科委、沈阳市计生委、辽宁省高教局共同主持通过科研成果鉴... “孕早期绒毛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技术的研究”是沈阳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由沈阳市计划生育科研所与辽宁大学生物系共同承担的。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于1987年1月20日由沈阳市科委、沈阳市计生委、辽宁省高教局共同主持通过科研成果鉴定。沈阳市计划生育科研所、辽宁大学生物系的有关科研人员在沈阳铁路中心医院的协助下,对孕早期绒毛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性研究。该课题经过周密设计,对绒毛进行3—5毫克、6—10毫克、11—15毫克等取材量,一级、二级绒毛及不同部位(主、侧枝)绒毛直接低渗法与短期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细胞 直接制备 短期培养法 计划生育科研 大学生物系 实验性研究 科研成果鉴定 周密设计 保存液 科研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同步化技术在白血病骨髓细胞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贾晋琴 王秀婷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91-93,161,共4页
由于白血病骨髓细咆染色体制作难度大,分裂指数低,染色体短小发毛,分散不良,难以分析。近年有人将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同步化技术用于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改善了标本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同步化技术加以改进,选用5-氟尿嘧啶(5-Fu)同步化... 由于白血病骨髓细咆染色体制作难度大,分裂指数低,染色体短小发毛,分散不良,难以分析。近年有人将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同步化技术用于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改善了标本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同步化技术加以改进,选用5-氟尿嘧啶(5-Fu)同步化处理白血病骨髓细胞,制作染色体,取得较好结果。1材料与方法1.1研究病例:白血病29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I)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恶性淋巴瘤1例。均为化疗前取样,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及组织化学染色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骨髓细胞 同步化 尿嘧啶 骨髓染色体 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淋巴瘤 骨髓象 ANLL 短期培养法 标本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骨髓染色体制备与G显带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栾树清 刘明珪 +2 位作者 易诚予 陆素贞 聂益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骨髓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制备 G显带 改良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恶性血液病患者 操作技术要求 短期培养法
原文传递
伴有dic(7;9)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5
作者 潘金兰 薛永权 +5 位作者 姜海燕 朱永进 马力 李天宇 王勇 吴亚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5-488,共4页
目的分析具有d ic(7;9)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bcr/ab l双色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其中6例ALL患者进行bcr/ab l重排检... 目的分析具有d ic(7;9)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bcr/ab l双色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其中6例ALL患者进行bcr/ab l重排检测;分别应用绿色荧光标记的7号和红色荧光标记的9号着丝粒探针,以及由生物素及地高辛分别标记的7号和9号全染色体涂抹探针,对6例ALL患者进行FISH和染色体涂抹分析。结果d ic(7;9)ALL占同期ALL的0.88%;7例患者中2例为单纯d ic(7;9),4例同时伴有t(9;22)和其他染色体异常(初诊白细胞计数>100×109/L),1例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而无t(9;22)(初诊白细胞计数<100×109/L);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的6例患者中5例为B系ALL;双色FISH检则结果示6例患者中3例为bcr/ab l重排阳性,且6例患者衍生染色体着丝粒均为7号和9号着丝粒融合而成,染色体涂抹分析也证实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发生了易位。结论d ic(7;9)是ALL中一种较少见的再现性异常,并有独特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细胞直 短期培养法 制备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