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穿孔及出血后短期病死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梁艳斌 符宏宇 +1 位作者 陈辉 蒋晓渠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和出血后短期病死率与年龄的关系,并确定合并症对此关系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4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并首次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患者295例和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032例。根据住院病史及出院记录确定...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和出血后短期病死率与年龄的关系,并确定合并症对此关系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4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并首次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患者295例和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032例。根据住院病史及出院记录确定其诊断结果及是否死亡,溃疡的合并症及相关药物的使用信息通过住院病史获得。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65岁以下组、65—79岁组、80岁及以上组。计算年龄、性别和合并症与标准30天病死率的关系,用COX回归的方法评价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30天死亡比值比(MRR)。结果29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中年龄在65~79岁者107例(36.3%),80岁以上者73例(24.7%);〈65岁的患者中标准30天病死率为3.5%,年龄在80岁以上的患者达到21.9%,校正MRR值达5.2(95%CI:4.3~6.8)。在1032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年龄在80岁以上者338例(32.8%),〈65岁患者的标准30天病死率为1.7%,年龄〉80岁的患者达8.3%,调整后的MRR为3.6%(95%CI:2.8—4.9)。分层分析显示,老年患者的高MRR与合并症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衰老是一个独立于合并症、与消化性溃疡穿孔或出血预后不良存在强关联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老年患者 消化性溃疡 穿孔 出血 合并症 短期病死率
原文传递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付源伟 梁杨 +3 位作者 葛洪霞 翟樯榕 李楠 马青变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risk-adjusted outcomes for systems of emergency medical care,DAVROS)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对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risk-adjusted outcomes for systems of emergency medical care,DAVROS)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对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急诊抢救室1143例危重患者进行DAVROS评分和MEWS评分,以入抢救室后7日病死率作为研究终点,比较两种评分模型预测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准确性.结果入抢救室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比为35.3%,7日内实际病死率为15.5%.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主要病理生理学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DAVROS评分[3.39(0.94~10.79)vs.0.58(0.24~1.41)]、MEWS评分[4.00(3.00~6.00)vs.2.00(1.00~4.00)]和DAVROS评分预测患者7日病死率77.2%[(48.9%~91.5%)vs.36.7%(19.4%~58.4%)]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AVROS评分和MEWS评分预测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95%CI0.736~0.812)和0.723(95%CI0.683~0.7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096).结论DAVROS评分用于预测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准确性优于MEWS评分,两者联合预测急诊患者死亡风险的准确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AVROS)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危重患者 短期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血清磷酸盐水平对于ICU/RICU重症肺炎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学群 林洪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磷酸盐水平与短期(<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磷酸盐水平与短期(<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ICU/R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通过Logistic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血清磷酸盐水平是否为ICU/RICU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磷酸盐浓度对患者进行分类,探讨血清磷酸盐水平与短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对生存组54例患者和非生存组46例患者入院时各项基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存组与非生存组间血清磷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8,1.2)mmol/L比1.2(0.9,1.5)mmol/L,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血清磷酸盐水平升高是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磷酸盐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能力与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接近。将血清磷酸盐与PSI评分、CURB65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合并后,上述评分对短期死亡的预测能力均得到提升。高磷血症组患者的短期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磷组及低磷血症组(85.7%比47.3%和25.8%,P<0.05)。结论入院时血清磷酸盐水平对ICU/RICU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入住ICU或者RICU时伴有高磷血症的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较高的短期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磷酸盐 重症肺炎 短期病死率 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短期死亡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嵇小兵 孙晴 +4 位作者 孙冬 李婧 陈鑫 曹长春 万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目的筛选出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短期死亡相关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人选从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观察期限为30天,筛选出术前、术中、术后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顺序... 目的筛选出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短期死亡相关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人选从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观察期限为30天,筛选出术前、术中、术后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顺序入选2808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0天病死率为1.5%(42/28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0.0013,OR=0.2577)、射血分数降低(P=0.0247,OR=0.9617)、术后乳酸水平(P〈0.01,OR=1.3115)、术中更多的红细胞输注(P〈0.01,OR=1.1606)和短期病死率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566。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短期病死率相对较高,女性、低射血分数、术后乳酸水平高、术中更多的红细胞输注与短期病死率独立相关,而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未发现与术后病死率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短期病死率 围手术期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