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郭旭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术前新辅助化疗,32例)和联合组(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48例),两组放... 目的:分析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术前新辅助化疗,32例)和联合组(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48例),两组放化疗结束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放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并记录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较单一组更高(37.50%vs 15.63%,P<0.05)。放化疗后两组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单一组更低(P<0.05)。放化疗后单一组和联合组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总缓解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放疗 新辅助化疗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指导下的新辅助短程放疗联合化疗对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薛军 武雪亮 +8 位作者 屈明 郭圣超 郭飞 韩磊 孙光源 刘进宇 牛亚进 袁泽龙 范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6-1409,共4页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切除前附加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放化疗3种模式。新辅助放疗又包括短程放疗(SCRT)和长程放疗(LCRT)两种模式,前者多应用于北欧,后者则广泛应用于美洲、亚洲以及南欧国家[1-2]。目前,中国临床肿瘤学...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切除前附加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放化疗3种模式。新辅助放疗又包括短程放疗(SCRT)和长程放疗(LCRT)两种模式,前者多应用于北欧,后者则广泛应用于美洲、亚洲以及南欧国家[1-2]。目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推荐首选LCRT同步化疗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局部晚期直肠癌 多学科协作 疗效和安全性 同步化疗 新辅助放疗 短程放疗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调强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建庭 景娜 +3 位作者 孟慧敏 郑亚琴 邢晓汾 陈明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858-3861,共4页
目的:近年来容积旋转调强(Rapid Arc)技术在放疗计划设计中已经广泛使用,本文对比Rapid Arc和常规调强(IMRT)二者在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其适宜的放疗技术。方法:分别为10例已行放疗的直肠癌术前大分割... 目的:近年来容积旋转调强(Rapid Arc)技术在放疗计划设计中已经广泛使用,本文对比Rapid Arc和常规调强(IMRT)二者在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其适宜的放疗技术。方法:分别为10例已行放疗的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患者设计Rapid Arc和7F-IMRT两种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参数。结果:两种技术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7F-IMRT计划靶区的适行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优于RapidA rc,但靶区的平均剂量(Dmean)二者无差异。危及器官的保护例如小肠的最大剂量(Dmax)和V25、膀胱的V25和双侧股骨头的V10和Dmean等,7F-IMRT优于RapidA rc,危及器官其余参数差异不大。机器跳数(MU)和实际治疗时间差异明显,RapidA rc明显优于7F-IMRT。结论: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中IMRT可能是较为适宜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短程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与常规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菊英 陈震章 +3 位作者 刘雅恬 陈薇 王飞江 何侠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short-course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SCRT)与术前常规放化疗(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CRT)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 Meta 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目的: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short-course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SCRT)与术前常规放化疗(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CRT)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 Meta 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常规放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收集到两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SCRT 组 T 分期降期率低于 CRT 组(RR =0.64,95%CI:0.53~0.77,P <0.05),SCRT 组病理完全反应率低于 CRT 组(RR =0.06,95%CI:0.02~0.19,P <0.05),两方案保肛率、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晚期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常规放化疗较术前短程放疗提高了 T 分期降期及病理完全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短程放疗 术前放化疗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2期低位直肠癌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局部切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达 梁小波 +2 位作者 卢艳军 刘东博 王立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局部切除术治疗T2期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间行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TAE)的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疗... 目的探讨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局部切除术治疗T2期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间行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TAE)的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结果 37例患者经术前治疗后4例(10.8%)获完全缓解,27例(73.0%)部分缓解,6例(16.2%)病情稳定,有效率为83.8%,疾病控制率为100.0%。37例患者术后出现肛门狭窄2例(5.4%),出血和直肠阴道瘘各1例(2.7%)。至随访截止时间,共6例(16.2%)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其中3例为局部复发,2例为肝转移,1例局部复发伴肝转移;37例患者术后的3年、5年复发率分别为11.7%、14.1%;全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26~118个月,3例患者因转移复发死亡,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6%、91.4%。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T2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局部切除治疗可以作为临床选择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期直肠癌 伊立替康 化学治疗 短程放疗 局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_(b)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长程放疗分别联合化疗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曲智锋 徐远 原翔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3-1928,共6页
目的:比较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长程放疗分别联合化疗在Ⅲ_(b)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6例Ⅲ_(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术前长程放疗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术前短程放疗联... 目的:比较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长程放疗分别联合化疗在Ⅲ_(b)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6例Ⅲ_(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术前长程放疗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之后两组均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ypT)、N分期(ypN)、M分期(ypM)降期率、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新辅助治疗前、术后1个月热休克蛋白70(HSP7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术前等待时间、放化疗费用、肿瘤远切缘距离、保肛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放化疗毒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对照组T分期降期率、N分期降期率、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00%(21/28)、67.86%(19/28)、14.29%(4/28),观察组分别为82.14%(23/28)、64.29%(18/28)、17.86%(5/2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治疗后、术后1个月观察组HSP70、NL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较短,放化疗费用较低(P<0.05);两组肿瘤远切缘距离、保肛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放化疗毒副反应多为Ⅰ、Ⅱ级,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能取得与术前长程放疗联合化疗相仿的效果,且在抑制肿瘤生长、破坏肿瘤生存免疫环境、缩短术前等待时间、降低经济负担、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Ⅲ_(b)期 术前短程放疗 术前长程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源 金晶 +11 位作者 李帅 李宁 任骅 房辉 宋永文 刘跃平 王淑莲 李晔雄 陈波 唐玉 亓姝楠 卢宁宁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8月30日至2016年4月25日本院收治的69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腺癌初治患者。入组患者接受5Gy×5次短程放疗联合4周期新辅助化疗,之后进行根治...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8月30日至2016年4月25日本院收治的69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腺癌初治患者。入组患者接受5Gy×5次短程放疗联合4周期新辅助化疗,之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及辅助化疗。对新辅助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进行分析,并评估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的退缩情况。结果 69例患者均在1周时间内完成短程放疗,未出现放疗剂量降低和放疗中断,分别有5例和3例患者出现化疗剂量降低和化疗中断,新辅助治疗的足量完成率达88.4%。新辅助治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总体有效率达92.8%。结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短程放疗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术前长短程放疗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皓 臧卫东 +5 位作者 滕文浩 刘胜 魏丞 刘文居 陈书 陈境鸿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期9-12,66,共5页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和长程同步放化疗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09年11月~2015年10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对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新辅助放疗后,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资...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和长程同步放化疗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09年11月~2015年10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对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新辅助放疗后,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资料;其中短程组45例,长程组4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T降期率、N降期率、总并发症率、放疗并发症率、术后并发症率、保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组在降期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方面明显优于短程组(P<0.05)。结论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短程放疗是可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短程放疗 术前长程放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艳 曲瑞莉 王林甲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究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究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 12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 =62)和对照组(n =62).研究组给予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局部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及血清ICAM-1 及VCAM-1 水平.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保肛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2 年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的ICAM-1 和VCAM-1 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程放疗联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通过调节血清黏附分子ICAM-1 和VCAM-1 的表达,达到有效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作用,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放疗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所致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富强 黄维 李英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8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究局晚期直肠癌患者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过程中临床及物理因素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的局晚期直肠癌患者45例。应用单、多因素... 目的:探究局晚期直肠癌患者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过程中临床及物理因素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的局晚期直肠癌患者45例。应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临床因素(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放疗技术)及物理因素(盆骨性结构及其子区域V_(5)、V_(10)、V_(15)、V_(20)、V_(25)、D_(mean)、D_(max))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使用岭回归法排除物理参数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界定阈值。结果:全组≥2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1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全骨盆V_(10)、腰骶骨V_(10)、V_(25)均对≥2级急性骨髓抑制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腰骶骨V_(10)是≥2级急性骨髓抑制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阈值为74.90%。结论:在短程放疗联合序贯化疗局晚期直肠癌患者放疗计划优化中建议将腰骶骨V_(10)控制在74.90%以下,以降低患者抗肿瘤治疗中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短程放疗 急性骨髓抑制 物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短程放疗与长程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栗国 刘建仁 +3 位作者 傅志超 冯静 曾国沐 程惠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0期1600-1603,161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程放疗与长程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经术前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且术后随访3年以上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的LARC患者55例,根据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方式,分为短程放疗组(n=20)和长程放化疗... 目的探讨术前短程放疗与长程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经术前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且术后随访3年以上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的LARC患者55例,根据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方式,分为短程放疗组(n=20)和长程放化疗组(n=35)。短程放疗组术前采用短程快速大分割放疗,总放射剂量25. 0Gy,剂量分割5. 0 Gy×5次;长程放化疗组术前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总放射剂量45. 0~50. 4 Gy,剂量分割1. 8~2. 0 Gy×23~28次,同步化疗采用5-Fu或希罗达为基础的方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评定量表(QLQ-C30)评估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状态。结果短程放疗组和长程放化疗组在QLQ-C30量表总体健康评分(74. 8±15. 2 vs 76. 5±17. 6),躯体(82. 6±16. 7 vs 83. 9±14. 0)、角色(75. 3±16. 5 vs 77. 8±15. 9)、情绪(78. 6±18. 5 vs 80. 2±19. 1)、认知(80. 6±17. 5 vs 83. 4±16. 9)和社会功能(76. 8±16. 4 vs 78. 1±16. 6) 5个领域评分,疲劳(23. 5±7. 4 vs 25. 6±8. 0)、恶心呕吐(2. 8±1. 8 vs4. 2±2. 9)、疼痛(12. 8±10. 2 vs 11. 7±9. 5)、气促(15. 6±11. 3 vs 16. 3±10. 9)、失眠(20. 5±12. 6 vs 21. 7±12. 5)、食欲减退(6. 8±4. 9 vs 8. 5±5. 8)、便秘(10. 5±5. 9 vs 8. 2±4. 3)、腹泻(13. 2±6. 1 vs 10. 7±7. 2)和经济困难(10. 6±6. 9 vs13. 8±7. 5) 9个症状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术前短程放疗和长程放化疗对LARC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短程放疗 长程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同步放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诚 冉文华 +2 位作者 张敬 熊亚立 黄自铎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8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术前短程放射治疗(放疗)与术前同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并随访至研究结束的行手术根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按术前治疗时程的不同分为短程组(31例)... 目的比较术前短程放射治疗(放疗)与术前同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并随访至研究结束的行手术根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按术前治疗时程的不同分为短程组(31例)和长程组(34例)。短程组患者放疗总剂量为25 Gy,分5次5 d完成;长程组患者放疗总剂量为50 Gy,分25次,5周完成,同时口服化疗药物。结果短程组与长程组患者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相当(25.81%比29.41%,P>0.05),降期率相当(87.10%比85.29%,P>0.05),局部复发率相当(25.81%比20.59%,P>0.05),3年生存比无显著差异(χ^2=0.741,P=0.389);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肠炎、肠梗阻、吻合口瘘、会阴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保肛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术前同步放化疗比较,术前短程放疗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相当,但治疗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患者依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短程放疗 术前同步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短程放疗序贯化疗与长程放疗同步化疗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文豪 韩文静 许粤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85-488,共4页
比较术前短程放疗序贯化疗与长程放疗同步化疗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术前长程放疗同步化疗、术前短程放... 比较术前短程放疗序贯化疗与长程放疗同步化疗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术前长程放疗同步化疗、术前短程放疗序贯化疗。在新辅助化疗完成后,对满足条件的患者给予根治性手术。两组术前辅助治疗方案的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CR+P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根治性切除率、保肛率、术后T降期率、N降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种术前辅助治疗方案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手术的影响相当,但短程放疗序贯化疗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术前辅助治疗 短程放疗 序贯化疗 长程放疗 同步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波 夏超丽 王雅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57-761,共5页
术前放疗提高了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可以采用常规分割同步化疗的长程方案,也可行25 Gy/5次短程放疗。前者肿瘤反应率高;后者毒副反应低,耐受性好。二者局部控制率无差异,均好于单独手术,但总生存率未见提高。短程放疗延期4~8周... 术前放疗提高了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可以采用常规分割同步化疗的长程方案,也可行25 Gy/5次短程放疗。前者肿瘤反应率高;后者毒副反应低,耐受性好。二者局部控制率无差异,均好于单独手术,但总生存率未见提高。短程放疗延期4~8周后手术较7天内手术提高了肿瘤反应率。近期研究又发现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并延期手术,进一步提高了肿瘤的完全缓解率,甚至有超过长程同步放化疗的趋势,局部控制率亦不劣于长程。但是否可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总生存率还有待长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短程放疗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及延迟手术治疗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露 张阳 +4 位作者 张岸梅 崔天祥 钟良志 杨帆 李光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短程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及延迟手术治疗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及延迟手术的22例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腺... 目的:探讨短程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及延迟手术治疗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及延迟手术的22例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短程放疗联合mFOLFOX6方案或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放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约12周。评估分析治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降期率、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情况等。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短程放疗同步化疗,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3.6%,降期率为50.0%,3~4级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4%,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2年无疾病生存率为59.7%,2年总生存率为75.9%。结论:短程放疗同步化疗和延迟手术治疗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的治疗模式可行,急性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能有效提高降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高危因素 短程放疗 同步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彦 谭昌静 +1 位作者 杨效东 龙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标准长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术前生存质量、新辅助放化疗与手术的安全性和近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Ⅱ期、Ⅲ期患者的降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保肛率、肿瘤R0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新辅助放化疗前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和3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新辅助放化疗前(均P<0.05),且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治疗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性与常规长程放化疗基本相当,并在术前治疗总费用和生存质量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改良短程放疗 卡培他滨 预后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清踪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61-63,共3页
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极低,尽管外科技术较成熟,但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1]。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报道,临床分期超出T2分期且可切除性直肠癌应采用术前... 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极低,尽管外科技术较成熟,但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1]。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报道,临床分期超出T2分期且可切除性直肠癌应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常规分割治疗,但随着研究的进展,最近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CR07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放疗 复发率 术后放疗 术前新辅助 常规分割 可切除性 临床分期 术前放疗 多中心临床试验 直肠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短程放疗在治疗进展性直肠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崔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短程放疗在治疗进展性直肠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进展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 目的:探讨新辅助短程放疗在治疗进展性直肠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进展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前给予短程放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短程放疗在治疗进展性直肠癌中的疗效确切,能够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远期生存率,可作为目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直肠癌 新辅助短程放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短程放疗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1979年至2003年瑞典人群的存活率和视功能转归调查
19
作者 Bergman L. Nilsson B. +1 位作者 Lundell G. 吴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57-57,共1页
Purpose: To evaluate observed and relative survival rates, enucleation rates, and visual outcome after ruthenium 106 brachytherapy for uveal melanoma. Design: Retrospective cases series from the Swedish national refer... Purpose: To evaluate observed and relative survival rates, enucleation rates, and visual outcome after ruthenium 106 brachytherapy for uveal melanoma. Design: Retrospective cases series from the Swedish national referral center. Participants: Five hundred seventy-nine patients (579 eyes) with choroidal or ciliary body melanomas, including 55 tumors more than 7 mm in height, treated with ruthenium episcleral plaques from January, 1979, through April, 2003. Methods: Clinical and radiotherapy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a dedicated database, and survival status was determined through population registries. Tumor size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ollaborative Ocular Melanoma Study criteria. The 5-and 10-year relative survival rates were estimated, an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for predictive factors on observed survival, enucleation, and visual deterioration. Main Outcome Measures: Observed and relative survival rate,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enucleation, deterioration of visual acuity to less than 0.5, respectively, to 0.1 or worse. Results: Tumors were classified as small in 10.5%, medium in 78.4%, and large in 9.2%of patients. The 5-and 10-year observe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83.3%and 71.5%,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rates were 95.5%and 94%, respectively. Factors predicting survival were tumor diameter, patient age, and secondary enucleation. One hundred six patients (18%) underwent enucleation up to 14 years after plaque treatment. The only predictive factor for enucleation was tumor size. At 5 years, 31%of the patients retained 0.5 visual acuity or better, and 49%retained better than 0.1 visual acuity. Predictive factors for visual deterioration were visual acuity and distance from posterior tumor border to the foveola. Conclusions: After ruthenium brachytherapy for uveal melanoma, the survival rates and visual outcomes in this populationbased investigationwere similar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results. The eye was retained in 81.7%of patients. Careful patient selection (presently we only treat melanomas 7 mm or smaller in height) and life-long monitoring for recurrences is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放疗 黑色素瘤 葡萄膜 视功能 多变量回归 研究标准 中央凹 单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前短程放疗急性毒性的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陈浩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3年第3期F003-F004,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短程放疗 毒性反应 总治疗时间 放疗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