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1
作者 安科 邓军 +5 位作者 彭正武 吴宁 任晓东 张如松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治理分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被引量:51
2
作者 梅再美 王代懿 +4 位作者 熊康宁 兰安军 陈永毕 孙建昌 余金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分析了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中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 分析了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中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造林植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不同强度等级 石漠化土地 植被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喀斯特石漠化土地退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阳兵 姜丽 白晓永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9,共5页
喀斯特石漠化退化土地是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石漠化土地退化过程中存在社会经济反馈、动力反馈和生物原反馈等多层次反馈结构。由于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独特... 喀斯特石漠化退化土地是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石漠化土地退化过程中存在社会经济反馈、动力反馈和生物原反馈等多层次反馈结构。由于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喀斯特石漠化土地具有不同于其它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特征,因而将其归纳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的基岩差异性、退化恢复过程与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关性、退化土地成因的地域差异性、石漠化土地的空间异质性与尺度相关性、恢复过程的土壤—地形决定性、土壤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石漠化土地退化的本质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下降和丧失,是一种功能性荒漠化。对石漠化土地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有助于石漠化土地分类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土地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的植被退化及其恢复途径——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黄金国 魏兴琥 李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将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在分析...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将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在分析石漠化土地现状特征、植被退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植被退 恢复途径 粤北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峰丛区石漠化土地调查与评价——以毕节老街村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莫世江 张鹏飞 +1 位作者 丁卫红 薛晓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760,共4页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以GPS为定位手段,借助GIS平台,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区 石漠化土地 调查与评价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目标的讨论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热带地理》 200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根据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进展和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现状,探讨了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不同空间尺度目标、阶段性目标、植被生态建设目标、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效益目标。指出防治岩溶石漠化的实质绝不仅仅是岩溶山区的水土... 根据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进展和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现状,探讨了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不同空间尺度目标、阶段性目标、植被生态建设目标、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效益目标。指出防治岩溶石漠化的实质绝不仅仅是岩溶山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和恢复植被,只有实现环境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石漠化等环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解决。因此,近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目标必须结合市场重新认识资源环境优势,由扶贫型向提高生活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坡改梯向多途径特色农业转变,由防护型向开发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参与式转变,从而打破岩溶脆弱生态背景上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石漠化土地 生态恢复重建 目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治理途径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蔡凡隆 蒋勇 张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03-105,114,共4页
本文从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石漠化土地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土地的治理途径。石漠化土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所致。石漠化土地治理应以恢复森林植被为核心,注重配套... 本文从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石漠化土地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土地的治理途径。石漠化土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所致。石漠化土地治理应以恢复森林植被为核心,注重配套措施建设,强化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石漠化土地 治理途径 森林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空间保护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现状及生态修复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孔德昌 瞿林 +1 位作者 任晓东 桂伟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160-165,共6页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空间退化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原则、修复模式。并对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空间修复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生态修复 生态空间 修复模式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阮方佑 吴宁 +3 位作者 安科 任晓东 彭正武 余正才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动态变 生态修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梅再美 熊康宁 +1 位作者 孙建昌 陈永毕 《贵州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和形成过程 ,并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 ,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的... 本文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和形成过程 ,并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 ,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土地 植被恢复途径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喻甦 但新球 吴协保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3期18-20,23,共4页
在广泛调研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及12种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综合治理 模式 封山育林 系统工程 生态经济学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立地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兰立达 陈勇 +2 位作者 蔡凡隆 李德文 张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从植被恢复角度出发,针对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的特殊性,依据主导因子的不同,逐级控制、逐级分类,将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立地区、26个立地类型组和127个立地类型。
关键词 四川 石漠化土地 立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策略 被引量:40
13
作者 赖兴会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4期49-51,55,共4页
云南省有岩溶分布的县 115个 ,其中 6 3个县分布有石漠化土地 ,面积 2 14 9万km2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 5 % ,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严重。近 5年来经多方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今后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石漠化土地 治理策略 生态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漠化土地的分区及其绿化造林树(草)种选择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赖兴会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B12期109-112,共4页
根据云南省石漠化程度、分布和石漠化地区的自然条件等 ,将全省 6 3个石漠化的县划分为 5个区 ,对各区进行了综述 ,同时根据各区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 ,初步选择适于各区石漠化土地种植的绿化造林树 (草 )种 4 6个 ,并对主要绿化造林... 根据云南省石漠化程度、分布和石漠化地区的自然条件等 ,将全省 6 3个石漠化的县划分为 5个区 ,对各区进行了综述 ,同时根据各区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 ,初步选择适于各区石漠化土地种植的绿化造林树 (草 )种 4 6个 ,并对主要绿化造林树 (草 )种的生态特性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石漠化土地 分区 绿造林 树种选择 草种选择 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东部面山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俊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对大理市洱海东部面山区域土地石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了石漠化土地的类型、分布及其面积。根据石漠化土地的具体情况和已进行过治理措施的效果,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和对策: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加强农田水利和农... 对大理市洱海东部面山区域土地石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了石漠化土地的类型、分布及其面积。根据石漠化土地的具体情况和已进行过治理措施的效果,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和对策: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能源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严格进行现有植被的管理和保护;制定能激励当地民众参与治理的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生态恢复 洱海东部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土地“五水”转化模拟研究
16
作者 陆冠尧 黄颂意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5期194-195,共2页
通过设计不同裂隙率、不同坡度的石漠化土地,以不同雨强对其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研究石漠化土地"五水"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土地的降水过程中,有48.7%~63.5%的水转化为地表径流,5.2%~22.6%的水被土壤吸收,5.3%~33.6%的水... 通过设计不同裂隙率、不同坡度的石漠化土地,以不同雨强对其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研究石漠化土地"五水"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土地的降水过程中,有48.7%~63.5%的水转化为地表径流,5.2%~22.6%的水被土壤吸收,5.3%~33.6%的水被植被截流,有5.6%~9.8%的水形成裂隙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五水”转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广西石漠化土地治理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8
17
作者 莫剑锋 陆志星 +4 位作者 尹国平 许奇聪 许仕道 卢峰 莫奇京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介绍广西岩溶区石漠化现状。对治理投入不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没有突出生态恢复的主体地位,林业项目招投标操作难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等当前石漠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项目,关注民生,科技支撑... 介绍广西岩溶区石漠化现状。对治理投入不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没有突出生态恢复的主体地位,林业项目招投标操作难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等当前石漠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项目,关注民生,科技支撑,建立石漠化防治组织机构和防治基金,提高补偿和补助标准,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加快实施林业保险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治理对策 生态恢复 生态移民 林业保险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毓先 黄义忠 尹红梅 《软件》 2018年第12期210-214,共5页
由于石漠化致使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壤严重侵蚀,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因此,对石漠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很有必要。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土地石漠化原因,选取石漠化发育区域土地整治适宜评价因子进行划分等级,构建关于石漠化... 由于石漠化致使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壤严重侵蚀,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因此,对石漠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很有必要。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土地石漠化原因,选取石漠化发育区域土地整治适宜评价因子进行划分等级,构建关于石漠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以土地石漠化土地整治项目区西畴县三个村为实例,运用TM遥感影像技术和GIS技术进行整理分析。对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石漠化土地整治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石漠化土地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及实施途径——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金国 李森 魏兴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1-175,共5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在分析石漠化土地现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在分析石漠化土地现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与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 治理模式 粤北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石漠化土地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宝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5-251,共7页
为了比较粤北石漠化区域传统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了5个石漠化程度和7个传统治理措施;对B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潜在石漠化土地和轻度石漠化土地具有轻度生态风险,中度石漠... 为了比较粤北石漠化区域传统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了5个石漠化程度和7个传统治理措施;对B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潜在石漠化土地和轻度石漠化土地具有轻度生态风险,中度石漠化土地具有中度生态风险,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具有强度生态风险;对C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治理措施对不同石漠化土地的效应不同,石漠化程度越强,治理措施效应越低;治理措施组合权重分析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草+人工造林和禁止乱垦滥伐+农村能源建设2项措施对治理粤北石漠化土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治理措施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