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宝鸡出土户八戈与石鼓山M3户器的来源
1
作者
周颖昳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宝鸡石鼓山M3出土的“户氏三器”,一般认为是墓主的自作用器,然而有关铜器的铸铭习俗与造型、纹饰风格,却体现出鲜明的商文化特征和东方来源背景,有违墓葬本身主流的西土文化属性。结合宝鸡出土户八戈的铭文内涵与金文地理的考察,可知...
宝鸡石鼓山M3出土的“户氏三器”,一般认为是墓主的自作用器,然而有关铜器的铸铭习俗与造型、纹饰风格,却体现出鲜明的商文化特征和东方来源背景,有违墓葬本身主流的西土文化属性。结合宝鸡出土户八戈的铭文内涵与金文地理的考察,可知金文族徽“户”所标识的对象,实即晚商时期分布于汶、泗流域的户氏。因此,石鼓山M3的“户氏三器”并不足以代表墓主族属,而很可能是墓主参与周初东征获得的“分器”。仔细甄别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现的商系铜器,可为判别墓葬族属提供必要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商周之际的历史变迁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山墓地
户氏三器
户八戈
族属
铜器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国别与家族问题
被引量:
7
2
作者
尹盛平
尹夏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族属问题,学界一直有众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两个墓地出土遗物、相关文献及地望等方面入手,推断戴家湾墓地为曾跟随周公东征商奄等东夷叛国,并得到周公赏赐的夨国将领——的家族墓地,石鼓山墓地可能...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族属问题,学界一直有众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两个墓地出土遗物、相关文献及地望等方面入手,推断戴家湾墓地为曾跟随周公东征商奄等东夷叛国,并得到周公赏赐的夨国将领——的家族墓地,石鼓山墓地可能是"姜氏之戎"夨国姜太公家族的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家湾
墓地
石鼓山墓地
姜戎夨国
家族
姜太公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鼓山墓地考古学文化研究之二——商周之际的先周青铜器
3
作者
胡嘉麟
《三代考古》
2018年第1期221-256,共36页
商周之际的青铜器断代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难波纯子指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和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的鉴别",并提出了分布中心转移的三种解释,即殷地铸造流入说、殷人周地铸造说、周人本土铸造...
商周之际的青铜器断代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难波纯子指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和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的鉴别",并提出了分布中心转移的三种解释,即殷地铸造流入说、殷人周地铸造说、周人本土铸造说,她本人较为认可第二种或第三种假说[1]。黄铭崇通过对西周墓葬"分器"现象的研究,认为第一种假说更具有合理性[2]。邹衡早年曾经提出关中地区出土的商式青铜器的仿造者是周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石鼓山墓地
殷墟文化一期
考古学文化
原文传递
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铜器仿制现象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龙俊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108,共8页
商代晚期和西周初年青铜器的甄别,一直是学术界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日本学者难波纯子甚至认为在青铜器编年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殷墟时期的青铜器和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的鉴别”'李宏、孙英民先生将商周交替时的青...
商代晚期和西周初年青铜器的甄别,一直是学术界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日本学者难波纯子甚至认为在青铜器编年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殷墟时期的青铜器和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的鉴别”'李宏、孙英民先生将商周交替时的青铜器界定为殷式铜器、殷系铜器和周器三种归属'并引白川静先生的观点,认为根据款识、形制、出土地点、日月祀倒叙形式纪年、以十干为人名等五个条件中的一条,即可区分殷系铜器和周器[3]。这种划分在理论上可行,放在商代和周代的长时段里来看也确实存在一定的有效性,但是置于商周之际较短的时间内,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铜器都有铭文行款,而且“西周早期铜器总的来说是商末铜器风格的延展,具有周人特点的全新的风格要等穆王时才确立”[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末周初
石鼓山墓地
铜器
仿制
铸造工艺
原文传递
宝鸡石鼓山墓地青铜容器扉棱制作工艺研究
5
作者
邵安定
李建西
+2 位作者
陈坤龙
丁岩
宋俊荣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石鼓山墓地出土的近百件青铜容器因年代明确、类型丰富、文化面貌复杂而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制作工艺角度对石鼓山墓地出土青铜容器表面装饰扉棱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扉棱的制作工艺包括浑铸扉棱无分范、浑铸扉棱中心分范、浑铸...
近年来,石鼓山墓地出土的近百件青铜容器因年代明确、类型丰富、文化面貌复杂而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制作工艺角度对石鼓山墓地出土青铜容器表面装饰扉棱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扉棱的制作工艺包括浑铸扉棱无分范、浑铸扉棱中心分范、浑铸扉棱一侧分范以及扉棱分铸四种,而且扉棱的制作工艺与石鼓山墓地出土青铜容器表面扉棱的形制、大小以及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山墓地
青铜容器
扉棱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题名
宝鸡出土户八戈与石鼓山M3户器的来源
1
作者
周颖昳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之学术团队项目“卜辞地理研究与商史重建”(编号:23VJXT001)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之个人项目“政治地理视野下的西周王畿研究”(编号:24VJXG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宝鸡石鼓山M3出土的“户氏三器”,一般认为是墓主的自作用器,然而有关铜器的铸铭习俗与造型、纹饰风格,却体现出鲜明的商文化特征和东方来源背景,有违墓葬本身主流的西土文化属性。结合宝鸡出土户八戈的铭文内涵与金文地理的考察,可知金文族徽“户”所标识的对象,实即晚商时期分布于汶、泗流域的户氏。因此,石鼓山M3的“户氏三器”并不足以代表墓主族属,而很可能是墓主参与周初东征获得的“分器”。仔细甄别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现的商系铜器,可为判别墓葬族属提供必要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商周之际的历史变迁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鼓山墓地
户氏三器
户八戈
族属
铜器流动
Keywords
Shigushan cemetery
Hu clan bronzes
Huba ge halberd
Ethnicity
Movement of bronzes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国别与家族问题
被引量:
7
2
作者
尹盛平
尹夏清
机构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文摘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族属问题,学界一直有众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两个墓地出土遗物、相关文献及地望等方面入手,推断戴家湾墓地为曾跟随周公东征商奄等东夷叛国,并得到周公赏赐的夨国将领——的家族墓地,石鼓山墓地可能是"姜氏之戎"夨国姜太公家族的墓地。
关键词
戴家湾
墓地
石鼓山墓地
姜戎夨国
家族
姜太公家族
Keywords
Daijiawan cemetery, Shigushan cemetery, Ze ( ) state belonging to the Rong ethnic group withJiang surname, Cheng family, Family of Grand Duke Jiang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鼓山墓地考古学文化研究之二——商周之际的先周青铜器
3
作者
胡嘉麟
机构
上海博物馆
出处
《三代考古》
2018年第1期221-256,共36页
文摘
商周之际的青铜器断代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难波纯子指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和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的鉴别",并提出了分布中心转移的三种解释,即殷地铸造流入说、殷人周地铸造说、周人本土铸造说,她本人较为认可第二种或第三种假说[1]。黄铭崇通过对西周墓葬"分器"现象的研究,认为第一种假说更具有合理性[2]。邹衡早年曾经提出关中地区出土的商式青铜器的仿造者是周人[3]。
关键词
青铜器
石鼓山墓地
殷墟文化一期
考古学文化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铜器仿制现象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龙俊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108,共8页
文摘
商代晚期和西周初年青铜器的甄别,一直是学术界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日本学者难波纯子甚至认为在青铜器编年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殷墟时期的青铜器和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的鉴别”'李宏、孙英民先生将商周交替时的青铜器界定为殷式铜器、殷系铜器和周器三种归属'并引白川静先生的观点,认为根据款识、形制、出土地点、日月祀倒叙形式纪年、以十干为人名等五个条件中的一条,即可区分殷系铜器和周器[3]。这种划分在理论上可行,放在商代和周代的长时段里来看也确实存在一定的有效性,但是置于商周之际较短的时间内,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铜器都有铭文行款,而且“西周早期铜器总的来说是商末铜器风格的延展,具有周人特点的全新的风格要等穆王时才确立”[4]。
关键词
商末周初
石鼓山墓地
铜器
仿制
铸造工艺
Keywords
Late Shang and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ies
Shigushan Cemetery
Bronze Vessels
Imitation
Cas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宝鸡石鼓山墓地青铜容器扉棱制作工艺研究
5
作者
邵安定
李建西
陈坤龙
丁岩
宋俊荣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发掘报告”(批准号:21AKG002)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修复专项“陕西省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文物保护修复”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石鼓山墓地出土的近百件青铜容器因年代明确、类型丰富、文化面貌复杂而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制作工艺角度对石鼓山墓地出土青铜容器表面装饰扉棱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扉棱的制作工艺包括浑铸扉棱无分范、浑铸扉棱中心分范、浑铸扉棱一侧分范以及扉棱分铸四种,而且扉棱的制作工艺与石鼓山墓地出土青铜容器表面扉棱的形制、大小以及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
石鼓山墓地
青铜容器
扉棱
制作工艺
Keywords
Shigushan cemetery
bronze vessels
flange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宝鸡出土户八戈与石鼓山M3户器的来源
周颖昳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国别与家族问题
尹盛平
尹夏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石鼓山墓地考古学文化研究之二——商周之际的先周青铜器
胡嘉麟
《三代考古》
2018
0
原文传递
4
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铜器仿制现象研究
李龙俊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5
宝鸡石鼓山墓地青铜容器扉棱制作工艺研究
邵安定
李建西
陈坤龙
丁岩
宋俊荣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