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化剂的矿化机理、掺加方法和对水泥熟料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付克明 杨林 《焦作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对矿化剂的矿化机理的研究 ,得出水泥熟料中掺入矿化剂后能够提高其产量、质量的结论 ;进而研究了矿化剂掺加种类和掺加量的相关因素 。
关键词 矿化机理 掺加方法 水泥 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铂族元素地球化学与矿化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正 漆亮 +1 位作者 黄智龙 黄小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地球学研究 碱性玄武岩 铂族元素 微量元素 熔离作用 矿化机理 岩浆起源 玄武安山岩 结晶分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质生物矿化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富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80-282,共3页
釉质生物矿化机理李富明综述史俊南审校釉质实质是造釉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后进行一系列生物矿化,即釉质晶体按一定方向排列、生长而成为高度矿化的牙体硬组织。釉质的生物矿化与体内其它钙化组织如骨骼、牙本质等不同,其机理极... 釉质生物矿化机理李富明综述史俊南审校釉质实质是造釉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后进行一系列生物矿化,即釉质晶体按一定方向排列、生长而成为高度矿化的牙体硬组织。釉质的生物矿化与体内其它钙化组织如骨骼、牙本质等不同,其机理极为复杂。近100多年来,不少学者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学 釉质 牙釉质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花岗岩中钽矿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聂桂平 《江苏地质》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苏州花岗岩岩体中稀有元素含量远高于克拉克值,在岩体中Ta/Nb比值从下向上逐渐升高,边缘相中Ta含量要比内部相高出4~5倍,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边缘相样品δ18O的亏损是受到雨水交换作用的强烈影响。综合考察苏州花岗岩边缘... 苏州花岗岩岩体中稀有元素含量远高于克拉克值,在岩体中Ta/Nb比值从下向上逐渐升高,边缘相中Ta含量要比内部相高出4~5倍,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边缘相样品δ18O的亏损是受到雨水交换作用的强烈影响。综合考察苏州花岗岩边缘相的雨水交换与富集稀有元素的岩浆体系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苏州花岗岩在演化结晶至晚期时,在顶部和边缘与雨水热液作用,导致岩浆物理化学条件改变,使稀有元素络合物发生解体,从而发生Ta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矿化封存CO_(2)机理及储层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云乾 廖志伟 +4 位作者 丁海 甘泉 方惠京 罗永江 陈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5-988,共1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以及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降低CO_(2)排放迫在眉睫。作为最有前景的CO_(2)地质封存技术之一,玄武岩矿化封存研究备受关注。为掌握该技术最新进展,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拟从玄武岩地质特征、玄武岩-CO_...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以及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降低CO_(2)排放迫在眉睫。作为最有前景的CO_(2)地质封存技术之一,玄武岩矿化封存研究备受关注。为掌握该技术最新进展,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拟从玄武岩地质特征、玄武岩-CO_(2)矿化机理、储层物性演化等方面开展现状调研,并对中国部分玄武岩分布地区进行了封存潜力初步估算。研究指出,玄武岩原始矿物组分、孔渗特性等地质差异特征对矿化封存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针对该过程中储层物性演化特征还不清晰,CO_(2)注入后矿化封存机理及多尺度流体运移规律表征理论模型、手段和技术尚待进一步完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玄武岩分布广泛,尤其以具有良好源储配置和巨量体积的峨眉山玄武岩具有最大区域封存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 玄武岩 封存机理 储层演 潜力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细菌偶氮呼吸机制与偶氮染料降解矿化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亚平 方继前 +1 位作者 谢练武 吴晓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2-35,共4页
利用污泥细菌生物降解矿化偶氮染料,已成功用于偶氮染料废水处理,并将成为该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综述了好氧、厌氧细菌的两种偶氮呼吸机制,并总结了偶氮呼吸直接产物芳香胺类在好氧、厌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与矿化机理的异同,... 利用污泥细菌生物降解矿化偶氮染料,已成功用于偶氮染料废水处理,并将成为该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综述了好氧、厌氧细菌的两种偶氮呼吸机制,并总结了偶氮呼吸直接产物芳香胺类在好氧、厌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与矿化机理的异同,同时提出在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厌氧-好氧串联式生物反应器能有效用于偶氮化合物的降解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细菌 偶氮呼吸 生物降解 矿化机理
原文传递
稀土对水泥熟料烧成的矿化作用机理
7
作者 黄少文 徐玉华 +1 位作者 吴波英 罗琦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7,171,共5页
利用SEM-EDS分析了稀土氧化物在熟料中的分布并结合熟料的岩相分析初步探讨了稀土对水泥熟料烧成的矿化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和Y在熟料煅烧过程中更多地分布在硅酸盐相中,同时增加了溶剂型氧化物(A l2O3、Fe2O3)在A矿中的... 利用SEM-EDS分析了稀土氧化物在熟料中的分布并结合熟料的岩相分析初步探讨了稀土对水泥熟料烧成的矿化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和Y在熟料煅烧过程中更多地分布在硅酸盐相中,同时增加了溶剂型氧化物(A l2O3、Fe2O3)在A矿中的固溶量;稀土离子的掺杂引起微观介质应力场发生畸变,增加结构中的空位缺陷,降低扩散活化能,从而提高质点的扩散速度,促进了C3S矿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水泥熟料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金矿矿化指数波动特征及沉淀成矿机理研究
8
作者 裴佃飞 苗胜军 +1 位作者 黄冠霖 陈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基于胶东半岛某热液金矿床品位、线金属量等矿化丰度的数理统计成果,对热液金矿三维空间的矿化指数波动特征及成矿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矿体走向、倾斜、厚度三个方向的品位、线金属量的曲线变化特征,提出矿化丰度在各峰谷段落内呈"... 基于胶东半岛某热液金矿床品位、线金属量等矿化丰度的数理统计成果,对热液金矿三维空间的矿化指数波动特征及成矿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矿体走向、倾斜、厚度三个方向的品位、线金属量的曲线变化特征,提出矿化丰度在各峰谷段落内呈"指数函数波动",说明热液矿床金的沉淀成矿机制符合一级化学反应速度"质量作用定律";根据矿化指数函数变化规律,提出了计算热液金矿体平均品位与线金属量的"对数平均法"。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热液金矿的矿化特征,处理"特高品位",改进传统的金矿矿产储量计算方法,以及指导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 丰度 品位 线金属量 指数函数波动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矿化CO_(2)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楚杰 王玉高 +1 位作者 姚振朝 杨江峰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15,共16页
CO_(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生存面对的重大挑战,CO_(2)矿化是应对此挑战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格局导致中国主体能源仍以CO_(2)排放强度高的煤炭为主,其燃烧产... CO_(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生存面对的重大挑战,CO_(2)矿化是应对此挑战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格局导致中国主体能源仍以CO_(2)排放强度高的煤炭为主,其燃烧产生的工业固废粉煤灰也面临巨大的处理难题。相比传统矿化原料,粉煤灰因具有产量大、获取容易和运输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粉煤灰自身可通过直接矿化和间接矿化实现CO_(2)矿化封存,在CO_(2)矿化封存的同时,可大幅降低与粉煤灰堆积或处理相关的环境风险。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利用粉煤灰矿化封存CO_(2)是一项应对全球变暖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效策略。介绍了我国粉煤灰排放和利用现状,回顾了粉煤灰直接矿化和间接矿化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矿化工艺的优缺点,明晰了CO_(2)矿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粉煤灰矿化效率的调控机理。针对粉煤灰矿化CO_(2)缺乏机制性的解释这一问题,通过介绍常用于描述CO_(2)矿化反应的缩核模型和表面覆盖模型,厘清矿化过程中气液扩散等控制矿化速率的机制。最后分析了粉煤灰矿化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利用粉煤灰固废矿化CO_(2)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粉煤灰 直接 间接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矿化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磊 杨永强 李金洪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4期317-320,297,共5页
生物矿化过程是指在生物体中细胞的参与下,无机元素从环境中选择性地沉淀在特定的有机质上而形成的新矿物.生物矿化矿物的结晶严格受生物体分泌的有机基质的控制,是在有机基质膜板诱导下的晶体生长.生物体内有机基质指导矿物晶体的成核... 生物矿化过程是指在生物体中细胞的参与下,无机元素从环境中选择性地沉淀在特定的有机质上而形成的新矿物.生物矿化矿物的结晶严格受生物体分泌的有机基质的控制,是在有机基质膜板诱导下的晶体生长.生物体内有机基质指导矿物晶体的成核、生长和聚集,使得生物矿物具有特定的形貌、取向和组装方式,从而产生特殊的功能.生物矿化近年来受到化学、物理、生物以及材料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综述了生物矿化的类型、过程、机理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并作了学科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碳酸钙 生物过程 生物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矿化剂对铝酸钙粉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伟 王亮 +4 位作者 郑怀礼 陈伟 唐晓旻 尚娟芳 钱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4-1217,共4页
研究了矿化剂对中低品位铝矾土对所制备铝酸钙粉的结构及其光谱性能的影响。以中低品位铝钒土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矿化剂CaF2为添加剂,三者经充分混合、高温煅烧和粉磨后,生产出的铝酸钙粉可直接用于制备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铝酸... 研究了矿化剂对中低品位铝矾土对所制备铝酸钙粉的结构及其光谱性能的影响。以中低品位铝钒土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矿化剂CaF2为添加剂,三者经充分混合、高温煅烧和粉磨后,生产出的铝酸钙粉可直接用于制备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铝酸钠等水处理剂。通过调整原料中铝矾土和碳酸钙的质量比和矿化剂CaF2投加量的方法优化铝酸钙粉的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铝酸钙粉和铝矾土进行表征,并对矿化剂的矿化机理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矿化剂CaF2,可促进铝矾土中硬水铝石、三水铝石和高岭石的分解转化,使碳酸钙的分解完全,使原料中的铝矾土与碳酸钙进行更加充分的反应,不仅有助于碳酸钙中的Ca与铝矾土中的Si结合,还有助于促进铝矾土中的Si—O,Si—O—Al及Al—Si键的断裂,使铝矾土中的Al充分溶出,从而提高Al2O3的溶出率;矿化剂CaF2的投加量(质量比)为3%时,可有效促进Al2O3的溶出;矿化剂CaF2的投加量为1.5%时,不足以起到充分的矿化作用;中低品位铝矾土较高品位铝矾土更易于烧结制备铝酸钙粉;在1 250℃下制备铝酸钙粉的最佳物料配比是:原料中铝矾土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6,矿化剂CaF2的投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粉结构 铝矾土 光谱特性 矿化机理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剂对铝酸钙粉的结构与光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怀礼 刘君玉 +1 位作者 李林涛 李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28-3032,共5页
研究了矿化剂对制备铝酸钙粉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中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矿化剂,混合均匀,经高温煅烧制得铝酸钙粉。借助于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不同原料的铝酸钙粉的结构、组成及性能... 研究了矿化剂对制备铝酸钙粉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中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矿化剂,混合均匀,经高温煅烧制得铝酸钙粉。借助于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不同原料的铝酸钙粉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并对矿化剂在合成铝酸钙中的矿化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加入矿化剂后,可在更低温度条件下煅烧制备出铝酸钙粉,有利于节能减排。红外光谱分析、XRD分析、DTA-TG分析显示:未加矿化剂煅烧时,生成的产物主要是Ca3Al10O18,CaAl2Si2O8。加入矿化剂后煅烧生成的产物主要是易浸出Al2O3的CaAl3BO7和Ca3Al10O18,而不易浸出Al2O3的CaAl2Si2O8的含量大大降低。同时显示,加入矿化剂后,原料中的方解石(CaCO3)分解更容易;CaCO3与铝矾土反应更充分;更有利于促使铝矾土中的Al—Si键断裂,将铝矾土中的Al释放出来;并可降低铝酸钙的煅烧温度。研究还显示:加入矿化剂后,可以改变原产物的晶体结构与成分,有利于降低煅烧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粉结构 光谱性能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剂对陶瓷型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天赐 李乔磊 +3 位作者 张辉 张朝威 梁静静 李金国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62-1270,共9页
高温合金空心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关键部件,而陶瓷型芯是形成叶片空心内腔的过渡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空心叶片的精度和成品率。目前,高温合金叶片内腔冷却流道日益复杂,对陶瓷型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研究综合性能更加... 高温合金空心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关键部件,而陶瓷型芯是形成叶片空心内腔的过渡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空心叶片的精度和成品率。目前,高温合金叶片内腔冷却流道日益复杂,对陶瓷型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研究综合性能更加优良的陶瓷型芯。概述了国内外矿化剂对陶瓷型芯性能的影响规律,归纳了矿化机理,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矿化剂增强陶瓷型芯性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型芯 矿化机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中硼元素对其模拟矿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春霞 李亚东 王锡刚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生物活性玻璃(0B和1B)中硼元素对其模拟矿化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下,经浓度为0.25 mol/L K2HPO4溶液浸泡10 d后,在两种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形成了碳酸羟基磷灰石,其... 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生物活性玻璃(0B和1B)中硼元素对其模拟矿化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下,经浓度为0.25 mol/L K2HPO4溶液浸泡10 d后,在两种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形成了碳酸羟基磷灰石,其呈多孔网片状结构,并交叉堆积排列;1B玻璃生物矿化速率较快,所形成的碳酸羟基磷灰石的结构更加完整、堆积更为密集,B元素的加入有利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核和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硅酸盐玻璃 微观结构 形貌 碳酸羟基磷灰石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仿生矿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浩佳 刘强强 吕文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7-201,共5页
生物矿化是指由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调控生成无机矿物的过程,生物成因矿物具有有序排列和优异性能,是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机统一,它为木材仿生功能性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综述了木材天然矿物成分的种类、分布、矿化机理,以及... 生物矿化是指由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调控生成无机矿物的过程,生物成因矿物具有有序排列和优异性能,是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机统一,它为木材仿生功能性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综述了木材天然矿物成分的种类、分布、矿化机理,以及仿生木质复合材料如趋磁性木材、超疏水木材、仿生硅化木材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建议加强木材生物矿化机理、生物矿化工艺和仿生矿化功能等研究,实现木材的高效高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生物 物种类及分布 矿化机理 仿生 新型仿生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CO_(2)矿化再生微粉理化特性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琦 吴胜坤 +2 位作者 李林坤 黄天勇 焦泽坤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61,共11页
为减缓水泥行业排放的CO_(2)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采用低浓度CO_(2)对建筑垃圾回收骨料过程产生的再生微粉进行了矿化处理以部分替代高碳排放的传统水泥。研究不同矿化方式对再生微粉活性、需水量以及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 为减缓水泥行业排放的CO_(2)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采用低浓度CO_(2)对建筑垃圾回收骨料过程产生的再生微粉进行了矿化处理以部分替代高碳排放的传统水泥。研究不同矿化方式对再生微粉活性、需水量以及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明晰了低浓度CO_(2)矿化再生微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直接液相矿化后的再生微粉各项性能明显优于气固干法矿化。相比未处理的再生微粉,其需水量降低33%,活性提高14%,外加剂吸附量降低39%。再生微粉的CO_(2)矿化强化主要通过CO_(2)与再生微粉中的水化产物相氢氧化钙(Ca(OH)_(2),CH)、水化硅酸钙凝胶(Ca_(5)Si_(6)O_(16)(OH)·_(4)H_(2)O,C-S-H)、钙矾石(AFt)以及未水化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酸三钙(Ca_(3)SiO_(5),C_(3)S)、硅酸二钙(Ca_(2)SiO_(4),C_(2)S)等反应,生成较为致密的方解石型碳酸钙(CaCO_(3),CC)和无定形硅胶(SiO_(2)·n H_(2)O),改善孔隙结构,从而降低再生微粉的粉料需水量,提高其反应活性和外加剂适应性。CO_(2)矿化处理后的再生微粉可满足JG/T 573—2020《混凝土和胶砂用再生微粉》高比例替代水泥作为矿物掺合料使用,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CO_(2)被永久固定于再生微粉中,为水泥行业深度脱碳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封存 固体废弃物 再生微粉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石渣—三乙烯四胺的多孔凝胶矿化固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伟 吴明跃 +5 位作者 吕茂云 李金亮 梁运涛 张茜 王昌祥 路瑶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有效矿化封存CO_(2)、提高煤矿防灭火效果,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催化CO_(2)转化物质(三乙烯四胺溶液,TETA)和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多孔凝胶)协同提升矿化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TETA的质量分数和CO_(2)初始压力,借助高温高... 为有效矿化封存CO_(2)、提高煤矿防灭火效果,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催化CO_(2)转化物质(三乙烯四胺溶液,TETA)和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多孔凝胶)协同提升矿化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TETA的质量分数和CO_(2)初始压力,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研究了多孔凝胶对CO_(2)矿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TETA储存和转化CO_(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O能增大反应釜内CO_(2)压降值,TETA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5%~7.5%,CO_(2)初始压力为0.4~0.8 MPa;单位质量的多孔凝胶在温度20、30、40℃条件下固定CO_(2)的质量分别为0.070、0.077、0.11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CO_(2)封存 三乙烯四胺 CaO 多孔凝胶 单因素试验 储存—转CO_(2)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低品位铁矿石代替铁粉做矿化剂生产优质水泥熟料
18
作者 张平业 刘宝才 《辽宁建材》 1995年第1期22-23,共2页
前言: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利用低品位铁矿石代替铁粉配料的可行性及其广泛的前景,同时论证了铁矿石在水泥熟料煅烧中的矿化机理,并注入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生产过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铁粉 水泥熟料 煅烧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物矿化研究进展综述
19
作者 陈礼丽 徐意诚 温海虹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期14-18,共5页
植物生物矿化主要是自身新陈代谢作用的结果。矿化产物的类型多样,矿化产物主要以硅亲和多肽介导的二氧化硅为主,二氧化硅在各个领域内应用广泛,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化学惰性和光学透明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生物... 植物生物矿化主要是自身新陈代谢作用的结果。矿化产物的类型多样,矿化产物主要以硅亲和多肽介导的二氧化硅为主,二氧化硅在各个领域内应用广泛,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化学惰性和光学透明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生物矿化产物的应用和仿生矿化的类型以及植物生物矿化的概述,为系统研究由硅亲和多肽介导的植物生物矿化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硅亲和多肽 二氧 生物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活与非灭活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去除U(VI)的机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金香 蒲亚帅 +3 位作者 谢水波 刘迎九 陈子庚 李仕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80-2888,共9页
在不同时间,pH值和生物量浓度条件下,进行了灭活与非灭活植物乳杆菌去除水中铀的对比试验,探讨了二者去除水中铀的机理,通过SEM-EDS、FTIR、XPS及XRD分析了铀与菌体表面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及菌体表面沉积物的特征.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经... 在不同时间,pH值和生物量浓度条件下,进行了灭活与非灭活植物乳杆菌去除水中铀的对比试验,探讨了二者去除水中铀的机理,通过SEM-EDS、FTIR、XPS及XRD分析了铀与菌体表面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及菌体表面沉积物的特征.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经灭活后,其吸附铀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当U(VI)初始浓度为10mg/L、pH值为6.0、37℃条件下,120min内灭活菌体对U(VI)的去除率为94.7%,而活菌体的去除率为88.9%.灭活菌体具有更高的铀吸附容量,在生物量浓度为0.06~0.24mg/L,pH值(3.0~7.0)条件下,灭活菌体与活菌体的U(VI)累积容量比W均大于1.SEM-EDS、FTIR分析结果表明,活细胞和灭活细胞都可通过细胞表面的羟基、酰基及羧基等官能团吸附、配位络合U(VI).XRD分析表明,活菌体可生物磷酸矿化水中的U(VI).活菌体的XRD谱图在2θ(18.023,25.492,27.343,40.813°处)有4个明显的磷酸铀酰晶体峰,而灭活菌体的XRD谱图显示为非晶态.XPS结果表明,活菌体可生物还原U(VI).活菌体能谱图中U4f7/2和U4f5/2轨道出现了结合能为380.20eV和390.65eV的U(VI)分裂峰,而灭活菌体的能谱图中没有出现U(IV)的分裂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U(VI) 生物吸附 矿化机理 生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