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孢粉浓缩物矿物成分分析及其在孢粉提取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育 张成琦 +1 位作者 周雪花 王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孢粉浓缩物作为孢粉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其纯度直接影响到孢粉学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孢粉浓缩物中残留的不溶矿物颗粒,对孢粉鉴定、分析和测年等造成干扰。明确不溶颗粒的矿物成分,探讨孢粉提取过程中化学反应作用机制,... 孢粉浓缩物作为孢粉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其纯度直接影响到孢粉学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孢粉浓缩物中残留的不溶矿物颗粒,对孢粉鉴定、分析和测年等造成干扰。明确不溶颗粒的矿物成分,探讨孢粉提取过程中化学反应作用机制,对完善于旱区湖泊沉积物孢粉浓缩物提取方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石羊河下游终端湖——猪野泽地区沙坑井(SKJ)和九驼梁(JTL)剖面湖泊沉积物及相应层位孢粉浓缩物,进行矿物成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全样和孢粉浓缩物的矿物成分均以石英和硅酸盐类矿物为主;孢粉浓缩物中矿物组成更为多样,硅酸盐矿物种类与全样差异较大,这可能由于石英与硅酸盐类矿物和氢氟酸反应,在溶液中产生了大量硅酸根、含氟金属络合阳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所导致。两种阳离子通过与硅酸根结合,或与原有硅酸盐矿物发生置换反应,使孢粉浓缩物中出现了全样中不存在的硅酸盐或碳酸盐矿物。孢粉浓缩物中较多的矿物种类也可能与样品总量减少有关,因为微量矿物的含量会因其他矿物的大量减少而增加,从而在浓缩物中得以表现。此外,全样矿物与氢氟酸反应后会生成硅凝胶物质,有可能会阻碍酸与样品的进一步反应,使孢粉浓缩物中存在未能完全反应的石英和少量碳酸盐类矿物。因此,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孢粉提取过程中,应当慎用氢氟酸,在充分分散样品后,选择适当比重的重液浮选去除大部分石英和硅酸盐类,再使用氢氟酸多次处理,是完善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孢粉浓缩物提取方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浓缩物 矿物成分分析 湖泊沉积物 干旱区 猪野泽
原文传递
北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碳酸盐岩矿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 张启燕 +2 位作者 史维鑫 葛天助 宋利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8,共9页
北羌塘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是羌塘盆地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层位,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地层压实作用强烈,矿物颗粒极小,属于致密油气储层。本文采用数字岩心技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QEMSCAN),对波里... 北羌塘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是羌塘盆地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层位,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地层压实作用强烈,矿物颗粒极小,属于致密油气储层。本文采用数字岩心技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QEMSCAN),对波里拉组矿物进行微观尺度扫描和分析,表征其矿物成分、颗粒形态、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波里拉组方解石以泥晶为主,胶结作用明显,物性致密,孔径小(<5μm),局部发生白云化作用,白云石主要为粉-细晶,以自形晶为主,多呈线接触。矿物在纵向呈规律变化:底部为泥灰岩,陆源碎屑含量较高(>56.57%),其次为方解石(25.79%),磨圆度较差,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中段陆源碎屑矿物和方解石呈条带交错分布,方解石较石英含量增加(方解石47.43%,石英28.54%),沿晶间普遍发育的草莓状黄铁矿簇直径可达10μm,整体为氧化界面之下的还原环境;顶部以方解石为主(>90%),颗粒直径多为10~50μm,颗粒间多呈线接触,粒间孔几乎不发育,局部发生层状白云化作用。矿物特征显示波里拉组沉积物源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陆源碎屑输入双重影响,具有典型的混积岩特征,沉积环境从早期陆源碎屑供给较为充足,到晚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整体为海相碳酸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里拉组碳酸盐岩 矿物微观特征 沉积环境 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 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仪在矿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钱玉麟 张洋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介绍了利用近红外检测法进行矿物成分分析的原理,并对利用此法的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描述,说明该法在矿物成分分析中具有实时性、准确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矿物成分分析 近红外光谱仪 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和新疆可可托海伟晶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兆麟 张文兰 +2 位作者 李文 翟伟 石贵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09-522,共14页
运用电子探针测定了云南哀牢山伟晶岩和新疆可可托海伟晶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及流体 熔融包裹体子矿物成分。据 73个包裹体中 12 0个测点分析结果 ,鉴定出锌尖晶石、刚玉、磷灰石、磁铁矿、白云母、黑云母、钾长石、钠长石、绿柱石和石英... 运用电子探针测定了云南哀牢山伟晶岩和新疆可可托海伟晶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及流体 熔融包裹体子矿物成分。据 73个包裹体中 12 0个测点分析结果 ,鉴定出锌尖晶石、刚玉、磷灰石、磁铁矿、白云母、黑云母、钾长石、钠长石、绿柱石和石英等 10种子矿物 ,并确定矿物组合 2 7个。其中锌尖晶石、刚玉在两地区伟晶岩熔融包裹体中属首次发现 ,磷灰石成分属首次测定。两地伟晶岩矿物的熔融及流体 熔融包裹体中子矿物成分及矿物组合各异 ,包裹体中子矿物与主矿物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演化规律 ,可作为了解伟晶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元素演化规律的依据。研究表明 ,伟晶岩存在局部岩浆分异作用 ,岩浆具不混溶性及非均匀性。此成果对了解伟晶岩物质成分、形成机制及成因研究具重要意义。对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流体-熔融包裹体 矿物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源分析在过程中的应用——以金县1-1油田沙河街组为例
5
作者 王玉建 《化工管理》 2015年第23期118-118,共1页
储层精细预测一直是海上油田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从基础资料出发结合岩心资料、地震资料和动态资料,对物源进行判断,并通过petrel模型的建立对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油藏方案的制定、开发层系细分和开发井的实施... 储层精细预测一直是海上油田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从基础资料出发结合岩心资料、地震资料和动态资料,对物源进行判断,并通过petrel模型的建立对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油藏方案的制定、开发层系细分和开发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地震反射波组 矿物组合 矿物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黄铁矿填料的高速铁路路基上拱特性与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邓逆涛 陈锋 +5 位作者 张千里 尧俊凯 王鹏程 刘景宇 张栋 郭云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黄铁矿氧化膨胀对建筑物、铁路、公路等结构的影响较大,易引发结构物上拱。通过现场勘察、矿物成分分析和变形监测,系统研究含黄铁矿填料路基上拱病害特征,探究摩擦板及端刺结构型式、路基填料高度对路基上拱变形的影响,分析黄铁矿氧化... 黄铁矿氧化膨胀对建筑物、铁路、公路等结构的影响较大,易引发结构物上拱。通过现场勘察、矿物成分分析和变形监测,系统研究含黄铁矿填料路基上拱病害特征,探究摩擦板及端刺结构型式、路基填料高度对路基上拱变形的影响,分析黄铁矿氧化膨胀反应机理和膨胀特性,以明确路基上拱原因。结果表明:所有上拱区段路基填料均检测出含有少量黄铁矿和石膏;上拱变形主要产生在路基高度范围内,线路开通后路基以0.13~0.46 mm·m^(-1)的速率持续上拱;半填半挖区段轨道结构的上拱量沿路基横向随填方高度的降低呈递减关系;路桥过渡段范围轨道垂向变形特征与摩擦板及端刺结构型式密切相关,摩擦板及端刺结构对路基上拱变形存在抑制作用;黄铁矿氧化是一个长久且持续过程,其生成硫酸盐引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所伴随的体积膨胀是造成路基上拱的主要原因;为彻底消除该隐患,应对含黄铁矿填料采取暗挖置换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上拱 黄铁矿氧化 摩擦板 端刺结构 变形监测 矿物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岩石学的室内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春明 张霞 +3 位作者 赵雪培 李鑫 黄舒雅 江凯禧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44,共22页
为了正确、高效地完成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内容,势必要求沉积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具多样性和先进性,并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作者着重阐述了沉积岩石学的室内研究方法,旨在为沉积岩石学研究者系统介绍合适的技术和手段。室内研究方法主... 为了正确、高效地完成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内容,势必要求沉积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具多样性和先进性,并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作者着重阐述了沉积岩石学的室内研究方法,旨在为沉积岩石学研究者系统介绍合适的技术和手段。室内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矿物成分与结构分析、无机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其他实验方法。矿物成分与结构分析主要包括薄片鉴定、粒度分析、重矿物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微区矿物识别和元素分析、阴极发光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谱分析。无机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包括元素地球化学、风化强度的量化、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测年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包括总有机碳、岩石热解分析、镜质体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和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分析、非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此外,沉积岩石学的室内研究方法还包括磁性矿物学、物理和数值模拟、岩石地球物理方法和地质大数据方法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是促进沉积岩石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石学 室内研究方法 矿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奥里洪地块麻粒相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春 于津海 +2 位作者 桑丽芹 罗莉 朱国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46-3356,共11页
早古生代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增生-碰撞造山运动,本文研究的地区——奥里洪地块记录了巴尔古津微板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碰撞造山的事件。对奥里洪地块出露的两种典型的高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和石榴黑云片麻岩的矿物成分... 早古生代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增生-碰撞造山运动,本文研究的地区——奥里洪地块记录了巴尔古津微板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碰撞造山的事件。对奥里洪地块出露的两种典型的高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和石榴黑云片麻岩的矿物成分分析和变质温压计算,表明它们都经历了麻粒岩相的峰期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达到770~800℃,而压力曾达到1.0GPa左右;峰后的退变质作用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但压力明显降低(700~730℃,0.65GPa和710~766℃,0.50GPa),显示了一个近等温降压(ITD)的顺时针P-T轨迹特征。石榴黑云片麻岩中变质锆石的原位LA-ICP-MS U-Pb定年表明,麻粒岩相峰期变质年龄为479±2Ma,而峰前变质可能在500Ma就已经开始。峰后的退变质作用很可能发生在475~460Ma之后。整个造山作用持续了至少35Ma。对比蒙古-图瓦地块及中国东北佳木斯-额尔古纳地块已厘定出的变质作用及岩浆活动年龄可以发现,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不同地区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奥里洪地区造山作用相对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克拉通 额尔古纳地块 退变质作用 构造意义 tectonic significance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碰撞造山作用 峰期变质 southern Mineral composition metamorphic rocks garnet PYROXENITE collision orogeny 麻粒岩相 high temperature 石榴辉石岩 片麻岩 矿物成分分析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砂质板岩各向异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章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13-517,共5页
在水电工程中,地质条件对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建设的顺利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岩性条件的好坏对于岩体承载能力大小、支护设计形式和加固强度选择等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以某水电站的浅变质粉砂质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其矿物成分... 在水电工程中,地质条件对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建设的顺利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岩性条件的好坏对于岩体承载能力大小、支护设计形式和加固强度选择等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以某水电站的浅变质粉砂质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其矿物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岩石中剪试验、岩体变形试验、岩体变形试验配套声测等各项物理力学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可知粉砂质板岩垂直板理和平行板理方向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的物理力学特征。本文针对粉砂质板岩该特性,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将该区域岩体特征更好的利用,以服务于工程建设。对于类似岩性条件的各类工程具有很好的实际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质板岩 物理力学特性 各向异性 矿物成分分析 湿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平航运枢纽含有机质粘土工程特性及改良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超 《矿产勘查》 2020年第4期826-830,共5页
本文结合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得到含有机质粘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并采用XRD衍射分析仪对其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可能导致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介绍了改良含有机质粘土的几种方法... 本文结合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得到含有机质粘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并采用XRD衍射分析仪对其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可能导致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介绍了改良含有机质粘土的几种方法,并对改良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有机质粘土 矿物成分分析 物理力学参数 改良方法 航运枢纽 桂平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TIR analysis of pyrolusite reduction by major biomass components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云飞 阮乐 +3 位作者 吕小艳 吕奕菊 苏静 文衍宣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691-1697,共7页
Pyrolusite reduction processes by three major biomass components cellulose,hemicelluloses and lignin,represented by CP,HP and LP,respectively,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coupled with Fourier transf... Pyrolusite reduction processes by three major biomass components cellulose,hemicelluloses and lignin,represented by CP,HP and LP,respectively,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coupl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TG-FTIR).The Sestak-Berggren(SB) equ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kinetics of reduction processes.TG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main reduction processes occur at 250-410 ℃,220-390 ℃,and 190-410 ℃ for CP,HP,and LP,respectively.FT-IR and XRD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rious reducing volatiles(e.g.aldehydes,furans,ketones and alcohols) are produced from the pyrolysis with the three major components,which directly reduce MnO_2 in ore to MnO.The processes are described by the SB equation with three parameters(m,n,p).Their non-zero values suggest that pyrolusite reduc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diffusion of reducing gaseous products through an ash/inert layer associated with minerals.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pyrolusite reduction by CP,HP and LP are 40.48,25.70 and 40.10 kJ·mol^(-1),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LUSITE REDUCTION BIOMASS Component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