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巴里坤县黑山铜矿矿相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1
作者 杨延川 韩飞 +7 位作者 陈佳健 吴一蕊 刘晓敏 张哲铭 屈鹏辉 李海鹏 贾添奥 马吉新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5期72-73,共2页
本文认为黑山铜矿金属矿物种类较多,尤其是地表样品中黑铜矿、氯铜矿的发现表明该矿区具有寻找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潜力,矿床中广泛发育火山岩,成矿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矿石结构构造表明成矿具有多期次特点,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因此,初... 本文认为黑山铜矿金属矿物种类较多,尤其是地表样品中黑铜矿、氯铜矿的发现表明该矿区具有寻找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潜力,矿床中广泛发育火山岩,成矿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矿石结构构造表明成矿具有多期次特点,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因此,初步推测该矿床在成因上为岩浆热液和火山热液的双重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巴里坤县 黑山铜 矿相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系同源岩浆分异演化产物——矿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80
2
作者 肖庆华 秦克章 +5 位作者 唐冬梅 苏本勋 孙赫 三金柱 曹明坚 惠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3-522,共20页
香山西岩体是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铜镍-钛铁复合型含矿岩体,前人对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本次通过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在香山西铜镍矿石中发现了铜镍硫化物与钛铁氧化物共生的现象,并首次测定了香... 香山西岩体是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铜镍-钛铁复合型含矿岩体,前人对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本次通过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在香山西铜镍矿石中发现了铜镍硫化物与钛铁氧化物共生的现象,并首次测定了香山西钛铁辉长岩的SIMS锆石U-Pb年龄为278.6±1.8Ma(MSWD=1.2),与前人测得香山中岩体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基本一致,证实了香山西铜镍矿与钛铁矿为共生关系,两者空间上渐变过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香山岩体(包括钛铁辉长岩)为同源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拉斑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趋势,并且经历了与地壳物质的混染。与中段和东段岩石相比,香山西辉长岩类具有相对高的REE、SiO<sub>2</sub>(平均48.99%)、K<sub>2</sub>O+Na<sub>2</sub>O(平均3.43%)、TiO<sub>2</sub>(平均1.26%)和明显低的Mg<sup>#</sup>值(平均62.4),表现出分异演化程度高于中段和东段。经反演得出香山岩体原始岩浆含MgO约10%,FeO约9%,TiO<sub>2</sub>约1.14%,与同一成矿带内其它含铜镍矿岩体原始岩浆成份相近,应为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因此,香山西钛铁矿床的形成机制可能是由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导致钛铁氧化物在残余岩浆中逐步富集,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地壳物质的混染,不仅促使了岩浆中硫化物的饱和,同时提高了岩浆体系的氧逸度,进而促使了钛铁氧化物结晶沉淀。对香山西钛铁矿床成因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除我国攀西地区高钛的玄武质岩浆外,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在有利的分异演化条件下(如初始低氧逸度、相对高度的分异演化、后期与地壳物质混染)也有可能形成大型钛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西 镁铁-超镁铁岩 矿相学 锆石U-PB年代 地球化 铜镍-钛铁共生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银多金属矿床的矿相学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妍 江思宏 +2 位作者 张志刚 刘翼飞 聂凤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7-854,共18页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2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岩相学、BSE图像与电镜能谱等手段对其矿相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厘清了2个矿区金属矿物的种类、产出状态及生成顺序,共确定3期...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2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岩相学、BSE图像与电镜能谱等手段对其矿相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厘清了2个矿区金属矿物的种类、产出状态及生成顺序,共确定3期4个阶段的矿化作用。第1期成矿作用主要形成胶状黄铁矿,代表低温热(水)的沉积环境。第2期成矿作用是一次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以高温矿物毒砂与锡石为标志,形成As-S金属硫化物矿化: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锡石,随后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破碎和强烈的糜棱岩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脆性变形-角砾状和塑性变形-糜棱状结构构造特征的矿石类型。第3期成矿作用包括2个成矿阶段:第1阶段为中高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一系列富S的金属矿化和Bi+Ag的金属硫化物:毒砂→黄铁矿→自然Bi+硫银铋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第2阶段为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一系列贫S富Sb+Ag的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纤硫锑铅矿+银黝铜矿→六方锑银矿+锑银矿→自然银。其中铅锌矿化与第2、3期成矿作用有关,而银矿化主要与第3期成矿作用的第4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矿相学 银多金属 拜仁达坝 维拉斯托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舍索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妍 赵元艺 +2 位作者 崔玉斌 吕立娜 聂凤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09-2131,共23页
舍索矿床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为小型矽卡岩型富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以及ICP-MS分析测试的基础上,查明其岩相学与矿相学特征。舍索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磁铁矿+辉砷钴矿... 舍索矿床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为小型矽卡岩型富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以及ICP-MS分析测试的基础上,查明其岩相学与矿相学特征。舍索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磁铁矿+辉砷钴矿+自然铋+大量石榴石+少量透辉石,形成温度达到800℃;(2)硫铜钴矿+辉钼矿+硫铜铋矿+硫银铋矿+针硫铋铅矿+透辉石;(3)硫铋铜矿+含铋斑铜矿+绿帘石+次闪石+黑云母;(4)黄铜矿+不含铋斑铜矿+闪锌矿+绿帘石+绿泥石,形成温度约228℃;(5)低温磁铁矿+菱铁矿+碲银矿+低温石英+燧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蓝辉铜矿、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自然铋、硫铋铜矿、硫铜铋矿、硫银铋矿、硫铜(银)铋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钴矿、镍黄铁矿、辉砷钴矿和含钴斜方砷铁矿。主要的有用金属元素为铜、铅、锌、铋、铟等,它们的含量均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该矿床为典型的双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上应重视对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 矽卡岩 岩、矿相学 西藏舍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新桥矿床矿相学与Fe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1 位作者 程彦博 李志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7-1798,共12页
对安徽新桥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研究发现,层状矿体中的胶状黄铁矿交代矽卡岩磁铁矿矿体,为探讨层状硫化物矿床是早期沉积成因还是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新的地质约束。对铜陵矿集区内的新桥矿床层状菱铁矿矿体和凤凰山矽卡... 对安徽新桥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研究发现,层状矿体中的胶状黄铁矿交代矽卡岩磁铁矿矿体,为探讨层状硫化物矿床是早期沉积成因还是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新的地质约束。对铜陵矿集区内的新桥矿床层状菱铁矿矿体和凤凰山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菱铁矿开展了Fe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新桥矿床菱铁矿与典型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和沉积铁矿中的菱铁矿在Fe同位素组成特征上有所不同,而与凤凰山矽卡岩型矿床中的菱铁矿更为接近;新桥矿床中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相对于磁铁矿富集Fe的轻同位素,表明磁铁矿不是过去认为的由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矿胚层经热液改造形成,而是与典型的岩浆热液有关。新桥矿区层状硫化物矿体和矽卡岩型矿体中,近岩体矽卡岩和最早形成的金属矿物磁铁矿比岩体更为富集Fe的轻同位素,而赋矿围岩比岩体更为富集Fe的重同位素。同时,不同矿化阶段形成的含铁矿物和不同空间位置的硫化物中的Fe同位素组成呈现出时空分带现象,Fe同位素组成的时空演化特征与流体出溶、流体演化非常一致,并且符合同位素分馏的基本理论,表明层状硫化物矿体和矽卡岩型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同一流体体系演化的产物。新桥矿区岩相学的研究结果和Fe同位素组成特征均表明,新桥层状硫化物矿床不是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而是燕山期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为一个典型的热液成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桥 矿相学 菱铁 FE同位素 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核桃坝铀矿床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薛伟 彭云彪 +4 位作者 李小伟 剡鹏兵 蒋孝君 韩军 刘小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5-1094,共10页
核桃坝矿床是著名的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近勘查突破的重要铀矿床之一。为恢复成矿过程、划分成矿阶段和探讨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以期为区内铀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持。矿相学研究表明,矿床矿石... 核桃坝矿床是著名的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近勘查突破的重要铀矿床之一。为恢复成矿过程、划分成矿阶段和探讨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以期为区内铀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持。矿相学研究表明,矿床矿石矿物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和成矿后阶段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属于碱交代型(钠交代)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 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核桃坝矿床可能是富铀岩体在碱交代作用后形成流体(富铀含硅酸成矿流体)在外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沉淀成矿。因此,矿体的定位与富铀岩体关系密切,富铀岩体附近的开放空间(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等)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相学 年代 核桃坝 沽源-红山子铀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定立 刘妍 +2 位作者 赵元艺 王宗起 沙俊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6-816,共21页
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规模第二大的富铜多金属矿床。在永平铜矿火烧岗采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和电镜能谱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矿区内主要的容矿围岩为互层状安山-玄武岩和钙铁榴石矽卡岩,其... 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规模第二大的富铜多金属矿床。在永平铜矿火烧岗采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和电镜能谱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矿区内主要的容矿围岩为互层状安山-玄武岩和钙铁榴石矽卡岩,其中,夹有灰质硅质岩和片岩,以及层状与透镜状矿体,为典型的海底火山喷发环境。大量胶状黄铁矿的存在表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胶状黄铁矿普遍重结晶和钙铁榴石矽卡岩本身就代表着变质作用(或矽卡岩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强烈的热液蚀变对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起到促进作用。有用元素除铜与钨外,铋与铟的含量也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新发现含铼白钨矿、含稀土沥青铀矿与一系列金属铋和碲的矿物:自然铋、辉铋矿、硫铜铋矿、含银辉铜铋矿、硫银铋矿、沃仑斯基矿、碲铋矿、叶碲铋矿、铁铜碲硫铋矿、含锝碲银矿、辉铋碲银矿(?)、叶碲铋-碲银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 矿相学 江西永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磷矿工艺矿相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树林 黄志良 +2 位作者 罗欣 池汝安 季家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对宜昌磷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测定出了矿石的化学成分、各组分的赋存状态、矿物的嵌布特征和单体解离度.研究表明宜昌磷矿中含P2O5、CaO、SiO2、Al2O3、MgO、Fe2O3、K2O、F、S、Na2O等化学成分,胶磷矿、碳酸盐矿物、石英质矿物和粘... 对宜昌磷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测定出了矿石的化学成分、各组分的赋存状态、矿物的嵌布特征和单体解离度.研究表明宜昌磷矿中含P2O5、CaO、SiO2、Al2O3、MgO、Fe2O3、K2O、F、S、Na2O等化学成分,胶磷矿、碳酸盐矿物、石英质矿物和粘土质矿物是其主要矿物单体,它们总质量分数达到98.2%.有96%的胶磷矿嵌布粒度和93%的碳酸盐矿物嵌布粒度大于0.0784 mm,而且它们的单体解离度在三个粒级均大于90%,属中粒嵌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磷 中低品位 工艺矿相学 线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相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功能开发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晓蕾 蔡朝阳 计桂霞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第2期62-64,共3页
"矿相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针对传统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不足,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整理和增加了教学挂图、显微图片、矿石标本、教辅材料、课程考核等资料,利用数字化和现代网络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体系,... "矿相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针对传统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不足,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整理和增加了教学挂图、显微图片、矿石标本、教辅材料、课程考核等资料,利用数字化和现代网络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体系,设计并制作了教学图片库、课程考核资料库、教辅材料数据库等资料模块系统,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资料库建设与功能开发,实现了浏览查询和动态访问等功能,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该成果对校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库 课程建设 矿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兴铜矿岩矿相学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及意义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水新芳 赵元艺 +3 位作者 刘妍 吴德新 郭硕 沙俊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09-710,共2页
德兴铜矿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结合带(钦杭成矿带)中段,被北东向乐安江、赣东北深大断裂、德兴-瑞昌断裂带夹持,是我国目前开采规模最大的露天斑岩型铜矿床,包括铜厂铜矿、富家坞铜矿和朱砂红铜矿三个斑岩型矿床。上世纪七十年... 德兴铜矿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结合带(钦杭成矿带)中段,被北东向乐安江、赣东北深大断裂、德兴-瑞昌断裂带夹持,是我国目前开采规模最大的露天斑岩型铜矿床,包括铜厂铜矿、富家坞铜矿和朱砂红铜矿三个斑岩型矿床。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本矿区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等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训等,1983;华仁民等,2000;钱鹏等,2005,2003;王强等,2004;毛景文等,2011;Guoshuo et al.,2012)。但对岩矿相学的研究尚不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铁 锇铱 磷灰石 磷酸盐 矿相学 钙钨 白钨 花岗闪长斑岩 德兴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学与矿相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王佳琳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3期77-81,共5页
“矿石学与矿相学”是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从事矿床成因研究、地质矿产勘查和矿石加工利用的专业人员,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该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鉴定金属矿... “矿石学与矿相学”是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从事矿床成因研究、地质矿产勘查和矿石加工利用的专业人员,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该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鉴定金属矿物的基本技能,掌握研究各类典型矿石的组构特征及工艺性质的方法,为矿床学理论研究、找矿勘查和矿石选冶等奠定基础。本文就“矿石学与矿相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举措,并对课程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教材建设 内容 矿相学 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楼亚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楼亚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矿物标型特征,隐爆角砾岩江西瑞昌洋鸡山金矿为长江中下游钢-金矿田中一个典型的独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燕山早期石英闪长玢岩与五通组...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楼亚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矿物标型特征,隐爆角砾岩江西瑞昌洋鸡山金矿为长江中下游钢-金矿田中一个典型的独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燕山早期石英闪长玢岩与五通组地层接触带附近的隐爆角砾岩筒中,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鸡山金 矿相学 物标型特征 隐爆角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矿相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振林 韩飞 +3 位作者 马吉新 孙韶栋 游曼雯 赵海龙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文以矿相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床的岩石组合、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生成顺序等矿相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矿床.
关键词 新疆 东山铅锌 矿相学特征 火山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及外围岩相学、矿相学研究及意义
14
作者 定立 赵元艺 +4 位作者 刘妍 王宗起 罗平 王永庆 沙俊生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4年第1期70-70,共1页
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第二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储量达大型规模。矿田内主要分布有永平火烧岗矿床以及东部新近发现的护架山矿床。位于永平主矿区东部的护架山矿床,为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的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 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第二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储量达大型规模。矿田内主要分布有永平火烧岗矿床以及东部新近发现的护架山矿床。位于永平主矿区东部的护架山矿床,为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的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资源量近30万吨。作者对永平铜矿火烧岗矿床和护架山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室内外研究,初步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 江西省 矿相学 野外地质调查 地质找 永平铜 铅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矿相学在我国的新进展
15
作者 帅德权 曹志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4-16,共3页
八十年代我国矿相学紧密结合国内生产、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在矿物标型特征的研究、组构研究、新矿物的鉴定发现、矿石建造,以及人才培养、仪器设备的更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关键词 矿相学 物标型 八十年代 反光显微镜 床类型 金属 自然金 物组合 石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相学”实验课短视频作业教学效果分析
16
作者 高文元 黄菲 +3 位作者 陈家富 刘博 郭荣荣 高荣臻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矿相学”实验课涉及比较复杂的矿相显微镜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较多的矿石矿物鉴定特征,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本文通过设置短视频形式的实验课作业,要求学生录制一段独立口述的实验操作环节或对比两个相似矿石矿物... “矿相学”实验课涉及比较复杂的矿相显微镜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较多的矿石矿物鉴定特征,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本文通过设置短视频形式的实验课作业,要求学生录制一段独立口述的实验操作环节或对比两个相似矿石矿物鉴定特征的短视频,并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发现,实验课短视频作业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的课堂实践,提高学生掌握矿相学的观察和描述方法的水平,完成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同时还兼顾了地学科普和专业宣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相学 实验课 短视频 效果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矿物学、工艺矿相学及选治工艺学在金矿石选治中的应用
17
作者 林文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金矿石组成中矿物的分选性和解离性是决定金矿石可选冶性的内因,矿物的分选性又取决于各矿物之间的物性差异(比重差、润温性差、磁性差、电磁性差及电性差等)。矿物的解离性则取决于金粒与矿物的嵌布特性。工艺矿物学和工艺矿相学的资... 金矿石组成中矿物的分选性和解离性是决定金矿石可选冶性的内因,矿物的分选性又取决于各矿物之间的物性差异(比重差、润温性差、磁性差、电磁性差及电性差等)。矿物的解离性则取决于金粒与矿物的嵌布特性。工艺矿物学和工艺矿相学的资料为金矿石的可选冶性及选冶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金矿石选冶之前,必须掌握金矿石各组成的矿物分选性和解离性。利用选冶的金矿物与其它矿物间物性的差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选冶方法。例如依据砷的赋存状态采用不同的选冶方法:当砷呈类质同象存在时,采用选冶相结合(沸腾焙烧后,用氰化法的工艺流程)、或留待冶炼时予以脱除;当金呈超显微金、固溶体分散金、次电子衍射金或胶粒金存在时,即使粉碎至200目以下,也难把金选尽,更不能把砷除掉,只有采用尾砂焙烧法除砷,并使金粒归并长大以分离金;当砷为独立矿物时可通过机械选矿法选出。含泥量大和金粒细的含金硫化物氧化矿石(铁帽金矿石)的分离,应采用全泥氰化法或炭浆法。金矿石中含有细粒磁铁矿时可用磁法与金分离。如有粗粒的赤铁矿,则可考虑用重选法与金分离。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选冶 工艺 工艺矿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矿相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杨锋 付伟 方贵聪 《科教导刊》 2023年第35期113-116,共4页
“矿相学”是国内地质类高校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主要讲授矿石矿物综合鉴定、矿石形态构造及矿石成因信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开展矿物成分基础研究、矿产勘查及矿物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提供知识储备和相关技能。文... “矿相学”是国内地质类高校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主要讲授矿石矿物综合鉴定、矿石形态构造及矿石成因信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开展矿物成分基础研究、矿产勘查及矿物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提供知识储备和相关技能。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针对当前“矿相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新工科”要求不适应的问题,通过完善课程教学项目、重构实验教学资源、革新实验教学方法等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矿相学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铁厂锡矿床矿石的矿相学研究
19
作者 张文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6年第3期6-12,共7页
根据矿床地质观察及矿石研究,矿床经历了两期六阶段的成矿过程.热液矿化期,成矿断裂多期活动,矿化多次叠加,以致在原生锡矿体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脉动式逆向垂直分带.风化矿化期,使近地表含微细矿脉的蚀变碎裂混合花岗岩的锡石相对... 根据矿床地质观察及矿石研究,矿床经历了两期六阶段的成矿过程.热液矿化期,成矿断裂多期活动,矿化多次叠加,以致在原生锡矿体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脉动式逆向垂直分带.风化矿化期,使近地表含微细矿脉的蚀变碎裂混合花岗岩的锡石相对富集形成风化壳型锡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组构 化阶段 矿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20
作者 刘成 卿德林 毛晓冬 《四川地质学报》 2017年第1期73-75,共3页
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金口河官村坝远景区中,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期、主成矿期、成矿后期,其中主成矿期可划分成2期,分别形成铁-锌矿石和铁-铅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成... 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金口河官村坝远景区中,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期、主成矿期、成矿后期,其中主成矿期可划分成2期,分别形成铁-锌矿石和铁-铅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成因为典型的MVT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 矿相学 期次 乌斯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