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声DS-CDMA通信中多相位假设码片速率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晋兴 朱敏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复用(DS-CDMA)通信中基于多相位假设的码片速率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水声信道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会严重影响扩频信号的相关特性,需要在做解扩频之前进行多普勒频移补偿和信道自适应均衡。将空间分集-多普勒... 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复用(DS-CDMA)通信中基于多相位假设的码片速率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水声信道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会严重影响扩频信号的相关特性,需要在做解扩频之前进行多普勒频移补偿和信道自适应均衡。将空间分集-多普勒频移补偿-自最佳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应用到DS-CDMA通信中,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位假设的码片速率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并用实际的千岛湖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算法以增加计算复杂性为代价显著提高了DS-CDMA通信性能,在复杂快变的多途和多普勒频移条件下可以保证低的误符号率,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总体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空间分集 直接序列扩频 分复用 码片速率判决反馈均衡 相位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前缀不足空时编码协作OFDM系统的判决反馈均衡
2
作者 杨赛 黄学军 朱洪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在空时编码协作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用于对抗各个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时延干扰。中继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可以被看作多径信道,当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时延长度时,符号间干扰无法完全消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循环前缀不足的空... 在空时编码协作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用于对抗各个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时延干扰。中继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可以被看作多径信道,当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时延长度时,符号间干扰无法完全消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循环前缀不足的空时编码协作OFDM系统中引入判决反馈均衡器,设计了基于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两种判决反馈均衡器。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均衡器都能很好地改善系统性能,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判决反馈均衡器(MMSE-DFE)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空时 正交频分复用 判决反馈均衡 迫零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迭代判决反馈均衡的低复杂度FTN接收机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娟 王颖 +2 位作者 李晓娜 王中方 汪永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0-198,共9页
超Nyquist(FTN,faster-than-Nyquist)信号传输能在不降低系统可靠性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但其引入了严重的码间串扰,导致最佳接收的复杂度非常高。迭代块判决反馈均衡器(IBDFE,iterative block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能以... 超Nyquist(FTN,faster-than-Nyquist)信号传输能在不降低系统可靠性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但其引入了严重的码间串扰,导致最佳接收的复杂度非常高。迭代块判决反馈均衡器(IBDFE,iterative block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能以较低的复杂度达到与最佳接收相近的性能,有效降低了FTN接收机的复杂度,但其复杂度仍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在IBDFE的基础上,简化了前馈和反馈滤波器的设计,为FTN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降低复杂度的IBDFE(RC-IBDFE,reduced-complexity IBDFE)。当加速因子为τ={0.8,0.7}时,数值结果和分析表明,与IBDFE相比,RC-IBDFE的顽健性更好,复杂度降低了{45.7%,25%},当误比特率为10-5时的性能增益为{0.605 4,0.193 6}dB;与已有的低复杂度IBDFE(LC-IBDFE,low-complexity IBDFE)相比,RC-IBDFE的顽健性更好,复杂度降低了{13.6%,-25.8%},当误比特率为10-5时的性能增益为{0.289 7,0.531 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N信号传输 间串扰 迭代块判决反馈均衡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信道下的码片均衡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启晖 赵春明 高瞻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针对稀疏信道的码片均衡,提出了一种RLS的改进新算法—SMRLS算法.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SMRLS码片均衡器性能优于传统的Rake,在稀疏信道下与经典的MRLS码片均衡器相比稳态误差基本保持不变,收敛速率提高且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关键词 均衡算法 信道 稀疏 RLS算法 RAKE 模拟结果 稳态误差 MRLS 收敛速率 均衡 计算机 新算法 运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软判决反馈均衡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田俊霞 匡镜明 王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24-3326,共3页
对于存在深度衰落的多径信道,用判决反馈均衡器能得到好的补偿效果,但是传统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设计中,所用的误差函数在信号星座图点的周围发生跳变,由此引起误码率的增大.采用新的误码函数设计,使用平滑的误差函数取代传统设计.仿真表明... 对于存在深度衰落的多径信道,用判决反馈均衡器能得到好的补偿效果,但是传统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设计中,所用的误差函数在信号星座图点的周围发生跳变,由此引起误码率的增大.采用新的误码函数设计,使用平滑的误差函数取代传统设计.仿真表明,误比特率在10-3至10-4时,新设计得到约0.1~0.2dB的处理增益;在低信噪比时,新设计的误码率低于传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干扰 判决反馈均衡 误差函数 自适应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径衰落短波信道下的改进型双向判决反馈均衡器 被引量:2
6
作者 邵汉钦 徐大专 王磊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8-454,共7页
将双向判决反馈均衡器(bidirectional decision-feedback equalizer,BiDFE)应用于两径衰落短波信道,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改进型BiDFE方案.针对两径信道的特殊性质,对均衡器的系数进行优化设置,在此基础上对BiDFE的正向DFE和反向DFE进... 将双向判决反馈均衡器(bidirectional decision-feedback equalizer,BiDFE)应用于两径衰落短波信道,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改进型BiDFE方案.针对两径信道的特殊性质,对均衡器的系数进行优化设置,在此基础上对BiDFE的正向DFE和反向DFE进行最大比合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BiDFE能够使正向DFE和反向DFE的输出完全消除码间干扰,且输出信噪比为两条支路的信噪比之和.在两径衰落短波信道下,改进型BiDFE的误码率性能优于传统DFE和双向任选DFE(bidirectional arbitrated DFE,BAD),且计算复杂度低于B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判决反馈均衡 两径衰落信道 短波信道 间干扰 最大比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决反馈结构的自适应均衡算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丽君 孙超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在数字通信中 ,接收信号通常会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 ,尤其是在多径衰落无线信道环境中 ,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可以对信道响应进行补偿。由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 ,信道往往为非最小相位系统 ,此时线性均衡器性能不佳 ,因此... 在数字通信中 ,接收信号通常会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 ,尤其是在多径衰落无线信道环境中 ,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可以对信道响应进行补偿。由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 ,信道往往为非最小相位系统 ,此时线性均衡器性能不佳 ,因此该文对比研究了非线性结构的自适应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和自适应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非最小相位信道 ,自适应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性能优于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 判决反馈 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均衡和判决反馈均衡LMS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丹 杨雷 普杰信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1年第8期130-132,136,共4页
介绍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线性均衡和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的原理,并通过实验仿真比较两种算法在训练判决引导混合模式下的均衡性能,分析反馈滤波器长度对判决反馈均衡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训练阶段,最小均方线性均衡算法优于最小均方判... 介绍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线性均衡和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的原理,并通过实验仿真比较两种算法在训练判决引导混合模式下的均衡性能,分析反馈滤波器长度对判决反馈均衡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训练阶段,最小均方线性均衡算法优于最小均方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的性能;在判决阶段,良好信道条件下最小均方线性均衡具有比较理想的性能,当信道条件恶劣时,最小均方线性均衡算法性能变差,而最小均方判决反馈均衡算法随着反馈滤波器长度增加,均衡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信道均衡 最小均方算法 线性均衡 判决反馈均衡 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MIMO系统判决反馈均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彦萍 杨铁军 邓高峰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4-847,共4页
为了更好地消除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码间干扰(ISI),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判决反馈均衡(DFE)算法;将该算法与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PSO DFE的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LMS DFE,且收... 为了更好地消除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码间干扰(ISI),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判决反馈均衡(DFE)算法;将该算法与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PSO DFE的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LMS DFE,且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间干扰 粒子群优化算法 判决反馈均衡 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盲均衡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驰 赵春晖 张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信道均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如何提高均衡器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训练(盲)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被看作4部分的级联,主要部分是一个递归滤波器(R)和一个横向滤波器(T).在初始的捕获阶段,R位于前端... 信道均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如何提高均衡器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训练(盲)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被看作4部分的级联,主要部分是一个递归滤波器(R)和一个横向滤波器(T).在初始的捕获阶段,R位于前端依据某种预测准则白化其输出信号,而T依据Godard(或者Shalvi-Weinstein)准则消除残余的码间干扰.在跟踪阶段,均衡器变为面向判决最小均方的传统型判决反馈均衡器.与有训练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相比,这种均衡器具有相同的运算复杂度、收敛速度、稳态均方误差和误码率,但是它却不需要训练序列.因此,该自适应无训练判决反馈均衡器在信道均衡方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 判决反馈均衡 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通信中的线性均衡与判决反馈均衡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秀秀 焦媛 +2 位作者 曹玲玲 冯敏 盛明 《信息化研究》 2011年第2期29-32,38,共5页
信道均衡是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信道均衡能有效地克服信息传输中的多径干扰和消除码间串扰,适合于数据传输。本文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由信道失真引起的严重的码间串扰(ISI)情况,研究迫零均衡(ZFE)、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判... 信道均衡是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信道均衡能有效地克服信息传输中的多径干扰和消除码间串扰,适合于数据传输。本文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由信道失真引起的严重的码间串扰(ISI)情况,研究迫零均衡(ZFE)、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判决反馈均衡(DFE)3种均衡技术,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对3种均衡技术的性能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判决反馈均衡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信道均衡 迫零均衡 间干扰 最小均方误差均衡 判决反馈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决反馈均衡器中抽头间隔和系数的优化设计
12
作者 朱翠涛 陈少平 陈亚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对数字通信中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抽头间隔和系数进行了优化处理 ,并利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 ,计算了最佳抽头间隔 ,通过优化设置改善了具有有限抽头数均衡器的性能 ,通过系统仿真达到了比通常采用固定抽头间隔均衡器更好的预期效果 .
关键词 数字通信 判决反馈均衡 间干扰 抽头间隔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判决反馈均衡的改进算法研究
13
作者 吴晓富 孙松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7-101,共5页
本文提出了双判决反馈均衡器 (DDFE)的一种改进结构———双DDFE(DualDDFE)。模拟研究表明 ,双DDFE性能要比DDFE提高 0 5dB~ 1dB ,而其实现复杂性相对于DDFE增加不大。
关键词 间串扰 判决反馈均衡 扩散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判决反馈RBF网络的组合均衡器
14
作者 朱志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7-950,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和判决反馈RBF网络的组合非线性均衡器的结构和算法。首先将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再将分解后的信号分量送入带有判决反馈结构的RBF神经网络进行均衡。一方面,小波包具有很强的去相关能力,可以提高均衡器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和判决反馈RBF网络的组合非线性均衡器的结构和算法。首先将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再将分解后的信号分量送入带有判决反馈结构的RBF神经网络进行均衡。一方面,小波包具有很强的去相关能力,可以提高均衡器的收敛速度;另一方面,RBF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模式分类能力,可降低均衡器的均方误差。在仿真实验中,针对无线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多径效应和信道衰落而产生的码间干扰(ISI)问题,比较了最小均方(LMS)算法和组合均衡器算法的均衡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均衡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低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 小波包变换 判决反馈 RBF神经网络 间干扰(I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N系统中两种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广娜 郭明喜 沈越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超奈奎斯特(FTN)码元速率传输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该系统在接收端引入了无限长的码间串扰(ISI),从而增加了接收复杂度。为此,分析两种能降低FTN系统计算复杂度的频域均衡器,即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IBDFE)和低复杂度... 超奈奎斯特(FTN)码元速率传输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该系统在接收端引入了无限长的码间串扰(ISI),从而增加了接收复杂度。为此,分析两种能降低FTN系统计算复杂度的频域均衡器,即频域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IBDFE)和低复杂度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器(LC-IBDFE)。将IBDFE和LC-IBDFE分别扩展到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频域均衡器可以应用到衰落信道中,且在多径数目不大的情况下,两者的误码率和AWGN信道条件下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奈奎斯特 间串扰 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 低复杂度迭代分组判决反馈均衡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估值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班晓东 张修社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62-66,84,共6页
比较分析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分别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及最优初始解的情况下均衡的性能改善程度,并将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BS-DFE)和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FS-DFE)的性能作了比较。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 比较分析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分别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及最优初始解的情况下均衡的性能改善程度,并将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BS-DFE)和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FS-DFE)的性能作了比较。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如果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在信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优势;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初始化解,结合不同的均衡器结构(BS-DFE和FS-DFE),与LMS算法结合,得到的均衡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FS-DFE均衡的效果比BS-DFE的均衡效果更加收敛,但运算量并没有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况下,各种均衡方式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根据实际要求采用不同的均衡方式或同时使用会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 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 信道估值 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FTN系统下预测型判决反馈均衡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洋 郭明喜 +2 位作者 沈越泓 聂晟昱 段昊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年第5期56-59,63,共5页
超Nyquist码元速率(FTN)理论的出现为提高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奠定了基础。但是,FTN是以引入码间串扰(ISI)为代价的。这给接收端信号检测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线性频域均衡器(FDE)的FTN接收方案。但是FDE在设计抽头... 超Nyquist码元速率(FTN)理论的出现为提高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奠定了基础。但是,FTN是以引入码间串扰(ISI)为代价的。这给接收端信号检测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线性频域均衡器(FDE)的FTN接收方案。但是FDE在设计抽头系数时没有考虑接收滤波器对信道噪声的影响,而且FDE输出的结果仍然存在残余的ISI,因此性能略差。针对上述问题,将接收滤波器对信道噪声的影响考虑进均衡器设计中,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预测型判决反馈均衡器(NPDFE)的FTN接收方案,提高了接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BER=10-4条件下,当ρ=0.8时,NPDFE以提升一倍复杂度的代价使得所需的SNR比FDE减少约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Nyquist速率传输 频域 预测型判决反馈均衡器(NPDFE)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0.18μm CMOS工艺的高速模拟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展永政 胡庆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23-2430,共8页
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适用于高速背板通信的2抽头模拟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DFE).采用半速率结构提高电路工作速度,降低功耗,并设计由乘法器和积分器构成的模拟最小均方(LMS)自适应电路.为了改善自适应算法的效果,对模拟LMS电... 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适用于高速背板通信的2抽头模拟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DFE).采用半速率结构提高电路工作速度,降低功耗,并设计由乘法器和积分器构成的模拟最小均方(LMS)自适应电路.为了改善自适应算法的效果,对模拟LMS电路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既满足自适应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要求,又能获得较小的积分误差,并且积分器能够输出稳定的偏置电压.包括整个焊盘在内的芯片面积为0.378 mm2.测试结果表明:电路自适应开启时能够对4 GHz损耗为12 dB的信道进行有效补偿,且垂直张开度和水平张开度分别达到275.5 mV和72 ps,均衡效果明显优于自适应关闭状态.当电源电压为1.8 V、工作速度为8 Gb/s时,电路的功耗为49.9 mW.所设计的模拟自适应DFE电路更适用于25 G及以上的高速通信链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反馈均衡器(DFE) 速率 最小均方(LMS) 积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均衡器与判决反馈均衡器算法的学习曲线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米斌 姚大雷 林守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4期3538-3540,共3页
为了说明判决反馈均衡器对信道中的码间干扰的消除作用,利用Matlab对线性均衡器和判决反馈均衡器在离散多径信道中进行仿真。最后,对两种算法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对比,最终说明判决反馈均衡器的优越性。
关键词 线性均衡 判决反馈均衡 间干扰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常模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家生 崔鹏鹏 +1 位作者 沈忱 韩迎鸽 《微型机与应用》 2017年第9期71-73,77,共4页
针对基于CMA的DFE盲均衡算法收敛速度慢、收敛后稳态剩余误差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CMA的DFE盲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均方误差作为调整步长的参量,构造出指数型变步长函数,把基于CMA的DFE盲均衡算法中前馈滤波器和反馈滤波... 针对基于CMA的DFE盲均衡算法收敛速度慢、收敛后稳态剩余误差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CMA的DFE盲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均方误差作为调整步长的参量,构造出指数型变步长函数,把基于CMA的DFE盲均衡算法中前馈滤波器和反馈滤波器更新方程中的固定步长值变为可变值,并对其收敛性做了分析。计算机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剩余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 间干扰(ISI) 判决反馈均衡器(DFE)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