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补贴与研发创新效率研究
1
作者 张瑞 《决策咨询》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之源与核心竞争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背景下,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基于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按照投入—产出—效率的思路将企业创新划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绩效三个维度,探究企业...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之源与核心竞争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背景下,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基于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按照投入—产出—效率的思路将企业创新划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绩效三个维度,探究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补贴都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绩效。(2)政府补贴是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研发创新效率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研发创新效率中具有中介效应,即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提高政府补贴进而促进研发创新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补贴 研发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48
2
作者 朱承亮 师萍 安立仁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在对中国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因素对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效率整体较低,有较大的创新潜力;中国研发创新效率...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在对中国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因素对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效率整体较低,有较大的创新潜力;中国研发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且呈现发散趋势;研发创新专利成果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研发投入是促使中国研发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中国研发创新活动不具有规模效应特征;人力资本对研发创新效率的改善作用极小且不显著,应当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在人力资本结构中,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力资本能显著促进研发创新效率的改善,应当加强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存量 研发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代明 刘可新 陈俊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本文利用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将评价单元分别同"最优"和"最差"的决策单元相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乐观效率和悲观效率进行测量,综合结果由几何平均效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普遍偏低,2... 本文利用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将评价单元分别同"最优"和"最差"的决策单元相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乐观效率和悲观效率进行测量,综合结果由几何平均效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普遍偏低,22个分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在保持投入的同时,应着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效率 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视窗和SFA的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学军 张文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共7页
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DEA视窗和SFA测算了各省市的研发创新效率,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研发创新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整体偏低,... 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DEA视窗和SFA测算了各省市的研发创新效率,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研发创新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整体偏低,发明专利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效率损失;两种方法测量的效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DEA视窗测算效率值高于SFA测算效率值,但后者的测算结果更加稳定,二者在研发创新排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创新效率 R&D投入 人力资本 DEA视窗 S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创新效率的动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9,共6页
以2005-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各行业在2005-2009年间研发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创新效率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 以2005-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各行业在2005-2009年间研发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创新效率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变化的作用并不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国制定的诸多鼓励装备制造业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化进程加速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在2005-2009间的年均研发创新效率的增长指数存在差异,从年均研发创新效率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两个维度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位列第一,而金属制品业排在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研发创新效率 动态分析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出的我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及环境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师萍 王郁蓉 史有军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为产出变量,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发明专利授权量产出效率偏低,研发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两种产出的环境因素致使增长动力不足;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增长以... 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为产出变量,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发明专利授权量产出效率偏低,研发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两种产出的环境因素致使增长动力不足;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增长以研发经费推动,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增长以研发人员推动;我国区域研发创新主体是要素驱动型;省际和区际之间的效率差距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创新环境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与山东省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来自山东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勇 于淼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立足山东省上市公司,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山东省企业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考察该影响在不同异质性特征企业中的表现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在促进山东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具有显著的实施效果,政府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山东省... 立足山东省上市公司,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山东省企业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考察该影响在不同异质性特征企业中的表现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在促进山东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具有显著的实施效果,政府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山东省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且该影响在所处行业竞争弱、国有产权与多元化程度低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但不受规模异质性特征影响。研究同时为山东省地方政府补贴政策细化与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创新效率 政府补贴 山东省企业 异质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发创新效率的测度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姜彤彤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2年第3期61-66,共6页
文章采用经典的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两种方法对我国大陆31省市的高校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以专利授权数为创新产出变量,以研发人力和研发经费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 文章采用经典的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两种方法对我国大陆31省市的高校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以专利授权数为创新产出变量,以研发人力和研发经费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采用SFA法测度的结果与采用DEA法测度的结果相比更小且较为稳定;两种方法测度出的创新效率在数值上有一定差异,但在排序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SFA) 数据包络分析(DEA) 高等学校 研发创新效率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容性和漂移度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建国 郭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7-41,63,共6页
为了克服单一效率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和多重评价方法的不一致性,有效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随即前沿分析和因子分析三种效率评价模型相结合,运用相容性和漂移度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相容性... 为了克服单一效率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和多重评价方法的不一致性,有效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随即前沿分析和因子分析三种效率评价模型相结合,运用相容性和漂移度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相容性和漂移度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和航空航天器制造等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较高,而中成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较低。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相容性 漂移度 研发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 李明玥 《商业会计》 2021年第9期9-15,共7页
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所有者缺位”存在相对更高的代理成本,这可能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效率。已有研究表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一定的治理作用,因此,文章以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 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所有者缺位”存在相对更高的代理成本,这可能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效率。已有研究表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一定的治理作用,因此,文章以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衡量研发创新效率,实证研究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研发创新效率,而代理成本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会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研发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研发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差异性的随机前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建辉 周泽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7-104,共8页
以我国17类高技术产业行业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性作了相关分析,并就行业间差异性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揭示.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活动整体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 以我国17类高技术产业行业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性作了相关分析,并就行业间差异性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揭示.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活动整体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特征;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虽缓慢增长但水平依然较低,且行业间差距明显;高效行业增速较慢,而低效行业增速较快,研发创新效率存在显著收敛性;市场集中度和政府行为对研发创新效率有明显负面影响,而行业外向化程度和产业利润则存在显著正向作用;行业间受行业外向化等因素影响差异性较大,电子通讯类行业最为明显.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前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薛健 郭万山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73,共9页
对新常态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后各区域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有效评估国家重大战略在工业研发创新领域的实施效果,为战略进一步在各地深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实践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DEA-Malmquist... 对新常态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后各区域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有效评估国家重大战略在工业研发创新领域的实施效果,为战略进一步在各地深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实践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发现:研发创新效率地域差异明显,区域间研发创新各项效率指标表现参差不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大多数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推动作用显著,部分省市研发创新效率未升反降的情况值得重视,对于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可以大有作为,推进区域整合与地区协同发展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要促使创新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促进研发创新效率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工业企业 研发创新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地域差异 整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A模型的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研发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天如 梁文群 牛冲槐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不同创新主体的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无效率现象普遍存在;创新失衡问题突出;教育水平是影响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不同创新主体的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无效率现象普遍存在;创新失衡问题突出;教育水平是影响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技术市场成熟度对区域研发创新效率有积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研发创新效率负相关。政府应从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升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主体 研发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衡智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文中研究了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以政府补贴作为切入点,研究其在研发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文中使用2013-2020年A股物流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各企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并运... 文中研究了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以政府补贴作为切入点,研究其在研发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文中使用2013-2020年A股物流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各企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并运用OLS混合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创新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这两者间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对于物流类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对物流类企业进行政府补贴会缓解研发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补贴此类企业的试错成本,会对研发创新效率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创新效率 企业绩效 物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邃 江可申 +1 位作者 郑兵云 白俊红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9-175,共7页
以2000—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 以2000—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多数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率高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创新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模型
原文传递
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 被引量:34
16
作者 朱承亮 师萍 岳宏志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7-42,50,共7页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对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估算,且从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方面分析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平均效率偏低,效率值为0.464,而研发创新专利成果的市场化...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对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估算,且从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方面分析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平均效率偏低,效率值为0.464,而研发创新专利成果的市场化水平更低,效率值为0.292;中国研发创新产出的增长主要是R&D经费驱动型的增长;中国研发创新活动不具有规模效应特征;FDI能显著促进研发创新效率改善;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对效率改善作用不明显,但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对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存量 研发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新视角 被引量:132
17
作者 冯志军 陈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2-1212,共11页
针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不足,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过程的特征,将其研发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考虑"子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初始投入在两个子阶段间的分配结构",构... 针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不足,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过程的特征,将其研发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考虑"子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初始投入在两个子阶段间的分配结构",构建了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从而实现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测算方法的改进,运用该模型实证测评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研发创新的整体及各子阶段的效率,并同时得到初始投入的配置信息.与现有研究相比,该模型突破了传统DEA模型无视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限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不论是从研发创新整体上,还是从研发创新的两个子阶段,效率值都偏低,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两阶段效率矩阵图可知,除了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等3个细分行业属于高效集约型研发创新,大部分行业表现为两个子阶段效率双差或一强一差;根据17个细分行业所隶属的5个产业大类来分析,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研发创新过程的整体效率最高、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效率 两阶段DEA模型 资源约束 效率矩阵图
原文传递
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牛冲槐 曹海曼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中部6省在整个12年中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结果表明: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存在很大差异,领先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本文结论可为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效率 效率DEA模型 领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各省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比较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鸣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第13期7-8,17,共3页
规模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家只有将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实现技术可能性和市场可能性的结合,才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通过搜索整理我国各省市规模工业企业2008—2012年科技活动情况的数据,选取... 规模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家只有将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实现技术可能性和市场可能性的结合,才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通过搜索整理我国各省市规模工业企业2008—2012年科技活动情况的数据,选取研发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30个省市地区(不包括西藏)大中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比较评价,以期为企业提升科技转化能力提出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支出 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能力 研发创新效率 规模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研发资源创新效率的测度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鸣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78,共5页
文章通过构建三阶段DEA模型来测度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研发资源创新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各省份研发资源创新效率在研究期间整体表现一般,效率值仍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并且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资本存在着浪费、... 文章通过构建三阶段DEA模型来测度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研发资源创新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各省份研发资源创新效率在研究期间整体表现一般,效率值仍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并且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资本存在着浪费、利用效率低等现象。从时间上看,效率值呈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且投入资源的浪费越来越少;从空间上看,效率值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即效率表现较好的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然而,有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也有了很好的表现。对此,政府在下一步的发展阶段需要打破区域间研发资源束缚的屏障,要进一步统筹、优化区域研发资源的配置,以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资源创新效率 效率SBM模型 SFA模型 三阶段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