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与研发要素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唐美娟 于丽英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6-1108,共13页
金融发展与研发要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本工作基于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探讨二者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首先,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表征金融发展水平,用R&D人员流动量和R&D资... 金融发展与研发要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本工作基于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探讨二者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首先,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表征金融发展水平,用R&D人员流动量和R&D资本流动量测度研发要素,分别对表征指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水平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业市场化水平、R&D人员流动量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相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研发要素流动量的影响程度较小;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研发要素流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R&D资本流动量与金融业市场化水平存在交互作用,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研发要素流动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涛 张贵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7,15,共8页
利用2002—2017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法,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对城市科技创新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前期的知识积累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时间距离和科技距离的缩短可显著降低其... 利用2002—2017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法,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对城市科技创新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前期的知识积累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时间距离和科技距离的缩短可显著降低其影响程度,交通设施连通性越强和技术水平越接近的城市,越有利于城市间研发要素流动,扩大知识溢出强度,进而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最后从降低制度障碍、完善基础设施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京津冀 科技创新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和东 马爽 《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40-49,共10页
本文剖析研发要素流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收集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要素流动、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 本文剖析研发要素流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收集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要素流动、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大小。发现:(1)研发要素流动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发要素流动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研发要素流动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发人员流动的三种效应均大于研发资本流动。(3)研发要素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异质性影响:研发人员流动对东部地区的总效应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研发资本流动对西部地区的总效应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科技成果转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机制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重塑我国区域创新格局?——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28
4
作者 孙晋云 白俊红 王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70,共12页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理论,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深入分析数字经济重塑区域创新格局的内在机理,并采用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区域创新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格局的重塑效应。研究...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理论,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深入分析数字经济重塑区域创新格局的内在机理,并采用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区域创新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格局的重塑效应。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区域创新存在收敛趋势,即区域创新格局趋于均衡;数字经济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创新差距,改善区域创新格局的非均衡状态。上述结论在更换不同权重矩阵、替换不同度量指标、考虑滞后效应以及剔除异常样本点后依然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影响研发要素流动,改善区域创新格局非均衡状态,并促进区域均衡创新格局的形成。本文研究结论为深化数字经济改革,优化区域创新格局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格局 研发要素流动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扩散能否成为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研发要素流动视角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万腾 赵红岩 +1 位作者 陈羽洁 谢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6-63,共8页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视角,利用我国内地30个省市2002-2017年面板统计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技术扩散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情况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呈现波动收敛态势,其中,东部创新效率最高,中西...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视角,利用我国内地30个省市2002-2017年面板统计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技术扩散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情况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呈现波动收敛态势,其中,东部创新效率最高,中西部创新效率次之,且两者交替上探下潜;技术扩散能够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中,本土技术扩散表现出显著的边际递减驱动力,而国际技术扩散呈现出不显著的边际递增驱动力;技术扩散能够引发研发要素流动,其中,研发资本流动能够积极改善区域创新效率,而研发人员流动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扩散 区域创新效率 研发要素流动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是否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涛 刘国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7-46,共10页
基于地区高铁通勤时间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检验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且研发人员流动的直... 基于地区高铁通勤时间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检验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且研发人员流动的直接效应更显著;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因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和能力水平较高,更易从中获益,而西部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阶段,其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偏弱;研发人员流动、财政科技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水平4种调节因素均表现出门槛特征,且呈现出梯度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绿色创新效率 时空压缩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被引量:7
7
作者 宛群超 袁凌 王博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 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集聚效应与路径依赖性;②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R&D人员流动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③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均通过资源效率的改善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均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能力 空间计量模型 中介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聚、研发要素流动与产业竞争力--以高端服务业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吴远仁 李淑燕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0,共10页
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了高端服务业集聚、研发要素流动影响高端服务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高端服务业竞争力与高端服务业集聚度、研发要素流动、劳动力数量、工业品支出份额正相关,与产品间替代弹性负相关。继而,利用中... 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了高端服务业集聚、研发要素流动影响高端服务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高端服务业竞争力与高端服务业集聚度、研发要素流动、劳动力数量、工业品支出份额正相关,与产品间替代弹性负相关。继而,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缺失,不包含港澳台地区)2003—2018年数据,空间探索性分析发现中国省域间高端服务业竞争力存在明显空间正自相关性。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结果也很好地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高端服务业聚集度、R&D人员流动量和R&D资本流动量的提升正向促进高端服务业竞争力,但三者的总效应主要是由直接溢出效应决定的。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促进高端服务业集聚,统筹区际间研发要素流动,进而提升中国高端服务业竞争力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服务业集聚 研发要素流动 产业竞争力 新经济地理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质量的空间收敛——基于城市舒适性的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0,共9页
研发要素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城市舒适性是现阶段影响研发要素选址的重要因素。在深入考察城市舒适性差异引致研发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8年中国大陆24... 研发要素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城市舒适性是现阶段影响研发要素选址的重要因素。在深入考察城市舒适性差异引致研发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8年中国大陆243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和空间动态β收敛分析技术,实证检验城市舒适性、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质量在地区间呈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此作用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舒适性能够通过影响研发人员的流向进而促进区域创新质量的空间收敛,而城市舒适性通过影响研发资本流向进而促进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的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舒适性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质量空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菲 陈昭 《质量与市场》 2021年第4期148-149,共2页
本文利用200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等计量分析技术,探究了研发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 本文利用200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等计量分析技术,探究了研发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第二,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产业集聚密度未达到临界值时,产业集聚对于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作用。第三,存在研发要素流动引起产业集聚从而造成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关系研究——基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诗琪 刘韵扬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118,共10页
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和西藏)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结... 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和西藏)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发要素的流动明显促进了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研发人员的跨区域流动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区域创新质量带来负向的溢出效应。最后,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创新环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研发要素流动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差别化引导研发要素流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斌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4期79-91,共13页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共识。地方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研发要素又是保障创新驱动的关键。本文将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统一分析之内。引入引力模型测度研发要素流动...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共识。地方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研发要素又是保障创新驱动的关键。本文将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统一分析之内。引入引力模型测度研发要素流动,测算了中国2007—2019年30个省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计量模型展开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要素流动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的基础上,政府创新偏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发资本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负相关关系。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分位数处,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资本要素流动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差异。当考虑门槛效应时,以政府创新偏好为门槛时,研发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考虑空间效应时,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交互作用却呈现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上为理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探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偏好 研发要素流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511
13
作者 白俊红 王钺 +1 位作者 蒋伏心 李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23,共15页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这一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这一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一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考虑不同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以后,这一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之间研发要素的合理流动,统筹区域创新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空间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
原文传递
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是否促进了创新效率的提升 被引量:47
14
作者 白俊红 王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32,共6页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本的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的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金...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本的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的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挥R&D资本区际流动的效率提升效应,而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影响R&D人员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效率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要素区际流动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进富 李嘉辉 张颖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05-113,共9页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频繁的政策实验使得政策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在不确定性政策环境中的行为选择及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政策不确定性概念,检验不同类型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频繁的政策实验使得政策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在不确定性政策环境中的行为选择及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政策不确定性概念,检验不同类型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人才和资本两个维度分析研发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总体来看,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与研发要素流动。具体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研发要素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需求层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层政策不确定对其无显著影响。人才、资本等研发要素流动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需求层和环境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促进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性 研发要素流动 企业创新绩效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7,共9页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空间溢出效应 创新效率 引力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发要素流动与碳生产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恕立 朱梦杰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1,共8页
基于2004~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在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研发要素流动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直接促进服务业碳生产率提升,研发要素流... 基于2004~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在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研发要素流动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直接促进服务业碳生产率提升,研发要素流动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市场化程度负向调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直接作用与研发要素流动的中介路径。从空间溢出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本地与邻地的服务业碳生产率;基于不同行业和区域进行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鉴于此,应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有序引导区际间研发要素流动,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服务业碳生产率,有效推进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服务业碳生产率 研发要素流动 市场化程度
原文传递
财政科技支出竞争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117
18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8,共14页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系统阐述了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采用2007-2015年中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思路,并基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行政邻接和经济空间距离四个维度的地方...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系统阐述了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采用2007-2015年中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思路,并基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行政邻接和经济空间距离四个维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的时间特征。研发人员流动能够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竞争激励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研发资本流动的影响路径是不显著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也是影响区域创新差距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优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为创新而竞争” 研发要素流动 区域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研发要素流动的时空特征及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兵 徐霞 吴福象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8,共10页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的重大战略,研发要素作为参与创新过程、影响创新绩效、体现创新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运用对数双引力模型测算2008—2018年研发要素省际流动指数,描述其时空特征和地理分异现...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的重大战略,研发要素作为参与创新过程、影响创新绩效、体现创新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运用对数双引力模型测算2008—2018年研发要素省际流动指数,描述其时空特征和地理分异现状,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发现:(1)研发要素省际流动具有较强的网络特征和一定程度的"中心—外围"特征。(2)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同时受"惯性效应""示范效应"和"制约效应"的作用,且在全国范围及"胡焕庸线"两侧呈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通过建立以合作为导向的省际联系,引导研发要素有序流动,兼顾本土培育与国际引进,促进研发要素在中西部地区汇聚,是破解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胡焕庸线"分割难题,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高质量发展 对数双引力模型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胡焕庸线
原文传递
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沈路 钞小静 南士敬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6,共8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分析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梳理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分析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梳理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存在大幅提升空间,且区域差距明显;研发人员流出、研发资本流入和流出、信息流出对绿色研发效率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而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出、信息流入阻滞了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分区域来看,研发资本流出对“一带”地区绿色研发效率和“一路”地区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存在显著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绿色创新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