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功能法益的实践展开
1
作者 潘华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保护的不是个人法益与秩序法益,而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行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影响,必须达到对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连接的社会网络具有抽象危险的程度。对于本罪的构成要件,在对象上,“计算机信息系统...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保护的不是个人法益与秩序法益,而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行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影响,必须达到对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连接的社会网络具有抽象危险的程度。对于本罪的构成要件,在对象上,“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具有技术性与事务性,具备自动处理事务的功能;在行为上,“干扰”行为应当侵害功能法益并“违反国家规定”;在结果上,“后果严重”的认定应当跳出财产犯罪框架,综合考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与对社会网络的实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功能法益 社会网络 “口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 3.0时代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保护法益的重构
2
作者 潘华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批评为“口袋罪”,但又被用于解决交叉领域案件,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准确界定保护法益。基于web 3.0时代的社会特点,在现实层面,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由单纯的计算机犯罪转变为网络犯罪的一部分;在规范层面,保护...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批评为“口袋罪”,但又被用于解决交叉领域案件,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准确界定保护法益。基于web 3.0时代的社会特点,在现实层面,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由单纯的计算机犯罪转变为网络犯罪的一部分;在规范层面,保护法益的构建方向应由保护专属于特定主体的利益转变为保护主体之间互动关系中的利益。设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为了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基于本身功能所能实现的设计功能。只有行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影响达到对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连接的社会网络具有抽象危险的程度时,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如此界定保护法益,既可以满足刑事政策的需求,又可以通过法教义学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功能法益 社会网络 “口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实践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3
作者 宋灿 《森林公安》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简称《刑法》)颁布之际,为规制计算机犯罪等新技术犯罪规定了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前者对承载重要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后者在归纳...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简称《刑法》)颁布之际,为规制计算机犯罪等新技术犯罪规定了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前者对承载重要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后者在归纳常见计算机犯罪行为的基础上保护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旧有罪名所规制的侵入、破坏计算机功能等行为已经无力应对实践中其他计算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计算机信息系统 计算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运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圣坤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存在困难。一方面难以有直接证据对网络攻击行为加以认定,另一方面,网络攻击行为的攻击后果因缺乏法律的认定依据及权威的鉴定机构而难以查证属实。针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隐蔽性强、证据容...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存在困难。一方面难以有直接证据对网络攻击行为加以认定,另一方面,网络攻击行为的攻击后果因缺乏法律的认定依据及权威的鉴定机构而难以查证属实。针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隐蔽性强、证据容易流失的情况,法律应当完善直接经济损失的认定方法,应当成立中立的网络监控机构和权威的司法鉴定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网络攻击 网络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实践分析及其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春程 曹俊梅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5-93,共9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害的法益是公共秩序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侵犯对象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实践中司法机关在该罪名适用中呈现由“对象型”向“工具型”转变扩张...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害的法益是公共秩序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侵犯对象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实践中司法机关在该罪名适用中呈现由“对象型”向“工具型”转变扩张的特征,在行为评价、罪名适用、罪数认定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考察美国、日本等国的立法规范,对计算机犯罪一般单独立法或者设章,根据侵犯法益的差异,设置不同的罪名和犯罪情节。建议从刑法体系上整体从严把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明确犯罪客体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外延,增设新罪名;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手段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司法认定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对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松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12,36,共6页
不管是从刑法条文背后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来看,还是从刑法条文本身来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对象都应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本罪中所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一个联网系统、一个人机系统,因此,本罪的犯罪对象除了计... 不管是从刑法条文背后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来看,还是从刑法条文本身来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对象都应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本罪中所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一个联网系统、一个人机系统,因此,本罪的犯罪对象除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件设备外,还包括某些硬件设备和系统操作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对象 计算机信息系统 硬件设备 系统操作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对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松 君玉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的对象是信息。刑法设立该罪所保护对象是包括硬件、软件及其相关文件资料、系统相关配套设备在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系统服务和系统操作人员。
关键词 计算机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司法实践分析与刑法规范调适——基于100个司法判例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36
8
作者 周立波 《法治研究》 2018年第4期67-76,共10页
通过对100个已判案例的考察分析,发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相同行为定性争议较大,罪数形态认定不一以及罪名"口袋化"趋势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破坏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定罪量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正当... 通过对100个已判案例的考察分析,发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相同行为定性争议较大,罪数形态认定不一以及罪名"口袋化"趋势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破坏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定罪量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正当性,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明确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益保护范围,在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规范上作出调整。在立法层面,需要完善《刑法》第286条第2款的构成要件;在司法层面,需要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后果严重""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等罪状进行合理解释,以此使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刑法规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口袋化” 司法实践 刑法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教义学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华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93-104,147,共12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判例不断增加,但如何适用本罪的争议也越来越大。该罪的整体保护法益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该罪所规定的三种行为类型都应当在此指引下进行限定解释。《刑法》第286条第1款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判例不断增加,但如何适用本罪的争议也越来越大。该罪的整体保护法益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该罪所规定的三种行为类型都应当在此指引下进行限定解释。《刑法》第286条第1款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行为应当具有指向性、直接性和毁弃性的特征。《刑法》第286条第2款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的行为,可能通过对系统数据处理功能的破坏而构成,也可能通过对系统重要使用功能的破坏而构成,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财产犯罪发生想象竞合。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罪量要素的认定,应当严格解释经济损失和违法所得标准,并避免司法适用过程中的隐性重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 功能 数据和应用程序 量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义学视角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益论辩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春成 林腾龙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自1997年刑法设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来,关于本罪的法益到底为何学界多有争论。学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秩序法益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说和双法益说。秩序法益说由于过于抽象模糊无法对构成要件进行充分解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说会... 自1997年刑法设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来,关于本罪的法益到底为何学界多有争论。学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秩序法益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说和双法益说。秩序法益说由于过于抽象模糊无法对构成要件进行充分解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说会产生刑法体系内部的冲突;相比之下,双法益说中的数据安全法益说无疑具有合理性。但是,目前对于本罪第二款中数据安全法益的具体内容暂无统一定论,且多数观点并没有坚实的实证法基础。刑法修正案(七)增设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之后,数据安全法益正式成为刑法保护对象,也使其成为本罪第二款的保护法益。学界和司法适用中普遍存在着将“数据安全”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相混淆的情形。其实,将“数据安全”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相混淆的背后是未能厘清“功能数据”与“内容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罪在解释和适用时应当区分“功能数据”与“内容数据”,以化解司法适用中混淆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法益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疑难问题探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邢永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84,共4页
文章通过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构成特征以及对此类犯罪的类型、新型犯罪手段、特点进行分析,从罪与非罪认定、罪数形态认定以及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认定三个方面探讨了此类犯罪在理论和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计算机 司法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的干扰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德强 吴淑贞 《人民法治》 2020年第16期42-43,共2页
现行法律并未直接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干扰的认定标准,理论与实践对此也存在一定的分歧。笔者认为,对干扰的认定与适用应从干扰的基本定义分析入手,从其手段的方式、产生的破坏程度进行限定和规范,严格界定干扰的认定标准。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现行法律 理论与实践 认定标准 定义分析 破坏程度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罪量要素的界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改之 宋灿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1-52,共12页
实践中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行为方式具有类型化特点,实务裁判时有成为他罪“兜底罪名”的倾向。为解决实践中的适用泛化问题,需确定本罪罪量要素的体系定位,厘清罪量要素所限定的法益内涵,重新界定罪量要素的具体内容。体系上,罪量... 实践中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行为方式具有类型化特点,实务裁判时有成为他罪“兜底罪名”的倾向。为解决实践中的适用泛化问题,需确定本罪罪量要素的体系定位,厘清罪量要素所限定的法益内涵,重新界定罪量要素的具体内容。体系上,罪量要素属于典型的构成要件要素,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其所依托的基本事实及对事实的规范性评价,但后者只需达到社会一般人评价的严重程度即可。内容上,罪量要素要求行为侵害法益“系统正常运行”后还需满足“量”的要求才可成立本罪。为限制本罪的适用,应排除与体系定位不符的“违法可得”标准,将“社会影响”外延限定在本罪的不法量域内,严格解释“直接经济损失”标准,同时“举重以明轻”,适度扩张适用侵害结果持续时间的“时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量要素 系统的正常运行 构成要件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司法实务问题研究
14
作者 陈肖如 王明辉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3-59,共7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法益的不明确,造成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同类行为的认定以及罪数的处理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为解决该罪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建议明晰该罪保护的法益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立足于系统的服务角度释明...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法益的不明确,造成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同类行为的认定以及罪数的处理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为解决该罪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建议明晰该罪保护的法益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立足于系统的服务角度释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应有之义。落实到刑法条文上,可以重塑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的内涵并对数据法益采取二分法保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工具型计算机犯罪”竞合时的罪数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计算机信息系统 数据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实践中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宁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5-49,共5页
对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争议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该罪法益和如何把握刑法第286条和287条适用界限。对实践中通过修改、变更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谋利的行为,不应按择一重罪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而应优先适用刑法第287条。破坏... 对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争议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该罪法益和如何把握刑法第286条和287条适用界限。对实践中通过修改、变更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谋利的行为,不应按择一重罪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而应优先适用刑法第287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保护的法益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的安全、完整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正常运行,因此刑法第286条第二款规定不需要"影响计算机系统功能正常运行"的构罪条件,但要求该行为破坏和影响到正常的公共管理和生产经营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实践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条文的疏漏与完善
16
作者 李骋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年第3期90-92,共3页
计算机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但计算机犯罪日益严重,值得广泛关注,特别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危害以及该类犯罪在刑法上条文的疏漏如何预防和应对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计算机 信息网络 计算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经济损失
17
作者 韩德强 吴淑贞 《人民法治》 2020年第14期30-31,共2页
近年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高发,如何客观准确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经济损失标准,理论与实践均存在较大争议。应从经济损失的基本定义着手,界定其构成,合理认定犯罪危害后果,罚当其罪。
关键词 认定犯 危害后果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理论与实践 经济损失 基本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18
作者 许山松 《金融科技时代》 1997年第5期72-72,共1页
近年来,利用高科技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活动在我国不断发生,为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新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增加规定了这一罪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 近年来,利用高科技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活动在我国不断发生,为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新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增加规定了这一罪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性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计算机病毒 系统功能 行删除 计算机系统 应用程序 安全运行 破坏性程序 新刑法 高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19
《人民政坛》 1998年第11期38-39,共2页
近年来,利用高科技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活动在我国不断发生,为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新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增加规定了这一罪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 近年来,利用高科技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活动在我国不断发生,为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新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增加规定了这一罪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系统功能 计算机系统 行删除 计算机病毒 正常运行 安全运行 应用程序 新刑法 高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证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荔 《信息网络安全》 2013年第10期206-208,共3页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及网络虚拟生活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也越来越多,文章从上海检察机关相关案例入手,从电子数据的收集鉴定和审查认定方面探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类案件在理论和实务中...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及网络虚拟生活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也越来越多,文章从上海检察机关相关案例入手,从电子数据的收集鉴定和审查认定方面探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类案件在理论和实务中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电子数据 检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