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效硝化菌联合体的分离
1
作者 卢云黎 梁运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65,198,共5页
通过最大或然数液体分离法和固体平板分离法从武汉市西湖的湖泊底泥中分离得到了一种以氨盐为唯一能源,具有硝化作用的硝化菌联合体———A2-6-3。经16S rDNA菌种鉴定,此硝化菌联合体包含的菌种归属于硝化杆菌属、硝化螺旋菌属、红假单... 通过最大或然数液体分离法和固体平板分离法从武汉市西湖的湖泊底泥中分离得到了一种以氨盐为唯一能源,具有硝化作用的硝化菌联合体———A2-6-3。经16S rDNA菌种鉴定,此硝化菌联合体包含的菌种归属于硝化杆菌属、硝化螺旋菌属、红假单胞菌属,其中以硝化螺旋菌属为主。对硝化菌联合体A2-6-3进行硝化速率和传代稳定性研究,发现其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平均硝化速率为4.02 mg/(L.d),最大硝化速率达到13.99 mg/(L.d)。硝化菌联合体A2-6-3的菌群组成和硝化性能传代后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螺旋菌 硝化 红假单胞 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分布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洪义国 焦黎静 +2 位作者 吴佳鹏 龙爱民 王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微生物介导的硝化过程是全球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催化亚硝酸盐氧化过程的功能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已鉴定的NOB涵盖4个菌门,分属7个菌属。其中,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由于多样性高、分布广泛成... 微生物介导的硝化过程是全球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催化亚硝酸盐氧化过程的功能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已鉴定的NOB涵盖4个菌门,分属7个菌属。其中,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由于多样性高、分布广泛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NOB多样性组成、系统进化关系、生态分布特征以及亚硝酸盐氧化和自养固碳的过程机制,阐述了其在海洋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功能,并展望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氧化 硝化螺旋菌 系统进化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的根际微生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袁林喜 张影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5期395-401,共7页
对湖北恩施的硒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的根际微生物特征进行16S rRNA基因文库分析,结果显示其根际微生物相较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丰度和更低的复杂度,而且主要由α-变形菌纲(15%~22%)、β-变形菌纲(10%~16%)、放线菌纲(10%~... 对湖北恩施的硒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的根际微生物特征进行16S rRNA基因文库分析,结果显示其根际微生物相较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丰度和更低的复杂度,而且主要由α-变形菌纲(15%~22%)、β-变形菌纲(10%~16%)、放线菌纲(10%~18%)、酸杆菌纲(8%~15%)、γ-变形菌纲(5%~16%)等组成;此外,根际微生物还存在很多特异性微生物,如:硝化螺旋菌纲(2%~5%)、芽单孢菌纲(2%~5%)、疣微菌纲(2%~4%)、浮霉菌纲(1%~2%)、其他(丰佑菌纲、鞘脂杆菌纲、芽孢杆菌纲、梭菌纲)(3%~4%)。代表性的根际微生物α-变形菌纲和硝化螺旋菌纲可能在壶瓶碎米荠对硒的吸收、积累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碎米荠 根际微生物 硒超积累 α-变形 硝化螺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木薯根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韦云东 罗燕春 +4 位作者 郑华 李军 盘欢 雷开文 周时艺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为研究木薯根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开展了根袋试验,处理包括2个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和桂热4号:GR4)和3个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T1,普通施肥T3,施2倍氮肥T7),并进行了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细菌优势群落为放线菌门(Actin... 为研究木薯根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开展了根袋试验,处理包括2个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和桂热4号:GR4)和3个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T1,普通施肥T3,施2倍氮肥T7),并进行了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细菌优势群落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8.579%~10.697%),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根域土壤比非根际土壤相对富集变形菌门和10个细菌属;SC205根域的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5个纲(δ变形菌纲等)和6个属(Flavisolibacter等)的相对丰度比GR4要高,但鞘脂杆菌纲则相反。真菌优势群落为子囊菌门(43.71%~59.79%)、毛霉门、担子菌门等。根域土壤施肥抑制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对丰度。相对于根域土壤,T7提高了非根际土壤中的Agaricomycetes,Geminibasidiomycetes和Microbotryomycetes纲的相对丰度。T7比T1显著降低了根域土壤Chytridiomycetes纲的相对丰度。LEfSe结果表明:根域土壤施肥降低了哈茨木霉的相对丰度。α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物种丰度顺序为T7 GR4<T7 SC205和T7 soil。T3真菌物种丰度比T7高,T7真菌Chao1指标比T1低。结论:GR4根域土壤细菌物种丰度、硝化螺旋菌门和5个纲、6个属的相对丰度都小于SC205,品种间细菌差异暗示氮转化过程和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施肥降低了真菌物种丰度。壶菌门和4个真菌纲、哈茨木霉受施肥或根系影响,暗示它们与肥料或者根系分泌物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为深入认知木薯根际微生物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根域 微生物群落 鞘氨醇杆 硝化螺旋菌 哈茨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MBBR强化硝化原理分析和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志佳 白华清 +4 位作者 孟涛 门艳辉 张晶晶 吴迪 尚菊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11,共6页
为探索寒冷地区冬季低温期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不达标的解决措施,拟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予以强化。测试污水厂改造前污泥在夏季(20℃)和冬季(8℃)的硝化速率,发现低温期出水氨氮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泥龄不足,温度对... 为探索寒冷地区冬季低温期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不达标的解决措施,拟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予以强化。测试污水厂改造前污泥在夏季(20℃)和冬季(8℃)的硝化速率,发现低温期出水氨氮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泥龄不足,温度对硝化菌群活性的影响次之。通过污水厂MBBR升级改造,解决了出水氨氮冬季不达标问题,在6~8℃下,出水氨氮始终保持在5 mg/L以下、平均为1.51 mg/L,去除率达到94.2%,系统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测试改造后悬浮载体在夏季(20℃)和冬季(8℃)的硝化速率,发现悬浮载体的硝化速率受温度影响的显著性低于活性污泥。改造后,冬季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群相对丰度仍不足1.0%,但悬浮载体上Nitrosomonas、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分别达到了7.64%、1.97%,硝化菌群相对丰度合计为9.61%,悬浮载体在低温期间能够保持一定数量的硝化菌群,进而保证了冬季低温期的氨氮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低温 硝化 硝化单胞 硝化螺旋菌 升级改造
原文传递
MBBR在国内的工程应用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82
6
作者 吴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31,共10页
典型的MBBR工艺系统包括悬浮载体、拦截筛网、流化系统(曝气、搅拌推流等),整个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填料的流化与拦截。国内MBBR典型工程应用具有强化脱氮除磷、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受低温等极端水质、可持续升级、... 典型的MBBR工艺系统包括悬浮载体、拦截筛网、流化系统(曝气、搅拌推流等),整个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填料的流化与拦截。国内MBBR典型工程应用具有强化脱氮除磷、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受低温等极端水质、可持续升级、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MBBR采用镶嵌式改造,曝气方式灵活,项目实施周期短,运行管理方便,广泛应用于市政和工业废水处理,应用时不受规模限制。悬浮载体生物膜具有生物选择功能,水力剪切、DO与微生物量及菌落变化密切相关;泥膜复合MBBR工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脱氮除磷泥龄的矛盾,突破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好氧、非好氧池容比例限制。MBBR改造形成了多条技术路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方式,强化生物脱氮除磷。MBBR的多种池型,包括循环流动池型、微动力混合池型、完全混合池型等,满足绝大多数项目改造需求。MBBR微生物选择性以及工艺镶嵌的特点,让MBBR可作为新技术的载体和工程化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泥膜复合工艺 硝化螺旋菌 脱氮除磷 同步硝化硝化 硝化除磷 厌氧氨氧化
原文传递
MBBR用于山西某污水厂提标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吴迪 周家中 +1 位作者 郑志佳 管满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11,共6页
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山西某污水厂采用改良A2/O-MBBR工艺进行一级A提标改造;采用"镶嵌"理念,将原厌氧区分割为预缺氧区和厌氧区,同时将原好氧区分割为缺氧区和好氧区,并在好氧区投加SPR-2型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符合《水处理... 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山西某污水厂采用改良A2/O-MBBR工艺进行一级A提标改造;采用"镶嵌"理念,将原厌氧区分割为预缺氧区和厌氧区,同时将原好氧区分割为缺氧区和好氧区,并在好氧区投加SPR-2型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符合《水处理用高密度聚乙烯悬浮载体》(CJ/T 461—2014)行业标准。改造后,污水厂经历了冬季低温、进水水质剧烈波动等阶段,但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了地表水准Ⅳ类水平,COD、氨氮、TN和TP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9. 66、0. 87、11. 37、0. 24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 1%、97. 9%、76. 8%、93. 3%,表现出良好的耐低温及抗冲击性能,并实现了同步强化脱氮除磷。经改造后,能耗未有显著增加,且合理的工艺布局及好氧区SND现象的出现,使碳源投加量仅为设计值的一半。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量测定表明,加入悬浮填料后形成了泥膜复合工艺,优化了系统的菌落分布,增加了菌群的多样性;悬浮填料对硝化菌群富集具有重要作用,冬季低温时填料对硝化的贡献率达到了79%;悬浮载体上存在一定量的反硝化菌群,这为进行SND提供了微观保障,有效降低了碳源投加量,提高了TN去除效率。MBBR工艺占地省、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能够优化和改善微生物菌落结构,适合于污水厂提标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标改造 MBBR 一级A标准 硝化螺旋菌 硝化单胞
原文传递
铁碳微电解填料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强化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梦 徐梅 +2 位作者 杜歌力 王昌稳 姜云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67,共6页
好氧颗粒污泥难以快速、稳定形成是限制其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的重要原因,鉴于此,以大学校园生活区污水为底物,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投加铁碳微电解填料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填料能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 好氧颗粒污泥难以快速、稳定形成是限制其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的重要原因,鉴于此,以大学校园生活区污水为底物,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投加铁碳微电解填料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填料能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有效缩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同时铁碳原电池反应生成的惰性碳粒晶核有助于更多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硝化菌)附着生长。投加铁碳微电解填料是实现铁碳微粉缓释、强化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 铁碳微电解 硝化螺旋菌
原文传递
辽宁省韭菜根蛆发生为害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比例的影响
9
作者 文栋 吴刚 《华中昆虫研究》 2017年第1期252-252,共1页
利用16SV4区域测序技术,开展了辽宁省韭菜根蛆示范基地发生地及未发生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韭蛆发生地微生物种类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6纲占15.83%,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15.73%,绿弯菌... 利用16SV4区域测序技术,开展了辽宁省韭菜根蛆示范基地发生地及未发生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韭蛆发生地微生物种类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6纲占15.83%,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15.73%,绿弯菌门Ellin6529纲占10.56%,变形菌门β-变形菌门Betaproteobacteria占7.90%,浮霉菌门Planctomycetia纲占7.25%,变形菌门丙型变形菌纲占6.27%,厚壁菌门梭菌属Clostridia占4.83%,变形菌门△-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占3.61%,芽单胞菌门Gemm-1纲占2.55%,放线菌门酸微菌纲Acidimicrobiia占2.23%,放线菌门放线杆菌纲Actinobacteria占2.19%,酸杆菌门Chloracidobacteria纲占1.95%,拟杆菌门Bacteroidia纲占1.83%,拟杆菌门Sphingobacteriia纲占1.83%,硝化螺旋菌门硝化螺旋菌纲Nitrospira占1.78%,芽单胞菌门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占1.74%。辽宁省韭蛆未发生对照地土壤微生物种类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6纲占14.01%,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11.09%,变形菌门β-变形菌门Betaproteobacteria占9.77%,变形菌门Gammaproteobacteria纲占5.40%,变形菌门△-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占5.37%,变形菌门Clostridia纲占5.18%,浮霉菌门浮霉菌纲Planctomycetia占4.90%,酸杆菌门Chloracidobacteria纲占4.51%,硝化螺旋菌门硝化螺旋菌纲Nitrospira占3.81%,酸杆菌门iii1-8纲占3.11%,芽单胞菌门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占2.79%,拟杆菌门Sphingobacteriia纲占2.37%,绿弯菌门Ellin6529纲占2.12%。本研究通过监测辽宁省韭菜根蛆示范基地发生地及未发生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比例的变化,可明确不同韭菜种植地区土壤微生物对韭蛆发生动态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土壤微生物与韭蛆暴发危害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根蛆 土壤 微生物 酸杆 芽单胞 拟杆 硝化螺旋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