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和硫磷铁法测定黄疸血清胆固醇的比较
1
作者 伍贤平 贺荣生 +2 位作者 董存岩 袁大伟 贺时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96-298,301,共4页
报告酶法和硫磷铁法测定黄疸血清中胆固醇的比较和偏差。结果显示两法测定清亮血清胆固醇无显著差异;测定黄疸血清则差异显著。此种偏差与血清黄疸指数正相关(r=0.624,P<0.01),与胆固醇浓度负相关(r=-0.605,P<0.01)。
关键词 酶法 硫磷铁法 血清 胆固醇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与硫磷铁法测定高胆红素血清HDL-C对比分析
2
作者 唐任光 杨志娟 陈忠泽 《右江医学》 199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本文报告用酶法和硫磷铁法同时检测血清 HDL—C,结果显示两法测定正常胆红素血清HDL—C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高胆红素血清则差异显着(P<0.01)。高胆红素影响酶法测定血清 HDL—C的结果。在高胆红素血清中硫磷铁法测定 HDL—C... 本文报告用酶法和硫磷铁法同时检测血清 HDL—C,结果显示两法测定正常胆红素血清HDL—C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高胆红素血清则差异显着(P<0.01)。高胆红素影响酶法测定血清 HDL—C的结果。在高胆红素血清中硫磷铁法测定 HDL—C所得结果较酶法更为准确。认为用酶法检测高胆红素血清 HDL—C,适当加入亚铁氰化钾,可以减少或消除高胆红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硫磷铁法 胆红素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磷铁法测定大豆甾醇提取物中总甾醇含量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小军 余国珍 陈鉴东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建立大豆甾醇提取物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磷硫铁试剂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530nm。结果甾醇的吸光度在3h内稳定;β-谷甾醇质量浓度在10.29~51.4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 目的建立大豆甾醇提取物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磷硫铁试剂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530nm。结果甾醇的吸光度在3h内稳定;β-谷甾醇质量浓度在10.29~51.4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586X+0.0214,r=0.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4%,RSD=1.70%(n=6)。结论该法为大豆总甾醇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磷铁法 分光光度法 大豆甾醇 总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测定植物甾醇总含量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时敏 吴谋成 付志高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88,共3页
探索两种测定植物甾醇总含量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磷硫铁法和铁矾显色法分析了四种植物甾醇制品中的植物甾醇含量 ,并和HPLC测定结果行了比较 ;采用t检验和F检验分析了测定结果和方法的显著性。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高 ,差异不显著 ... 探索两种测定植物甾醇总含量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磷硫铁法和铁矾显色法分析了四种植物甾醇制品中的植物甾醇含量 ,并和HPLC测定结果行了比较 ;采用t检验和F检验分析了测定结果和方法的显著性。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高 ,差异不显著 ;但准确差异显著 ;与HPLC法比较 ,磷硫铁法测定结果绝对值平均偏低 2 .80 % ,铁矾显色法测定结果绝对值平均低 2 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测定方法 铁法 铁矾显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醛测定血清胆固醇
5
作者 宋素芹 李淑珍 《山东医药》 CAS 1983年第4期30-31,共2页
一、试剂配制1.胆固醇标准液(200毫克/100毫升):称取纯净胆固醇200毫克,加无水乙醇至100毫升,完全溶解后放冰箱备用。2.邻苯二甲醛原液;称取邻苯二甲醛2.5克,加冰醋酸溶液至2,500毫升。3.邻苯二甲醛应用液:取原液100毫升,加醋酸乙酯、... 一、试剂配制1.胆固醇标准液(200毫克/100毫升):称取纯净胆固醇200毫克,加无水乙醇至100毫升,完全溶解后放冰箱备用。2.邻苯二甲醛原液;称取邻苯二甲醛2.5克,加冰醋酸溶液至2,500毫升。3.邻苯二甲醛应用液:取原液100毫升,加醋酸乙酯、无水乙醇各100毫升,再加冰醋酸至500毫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醛 应用液 标本管 原液 血清胆固醇 测定管 光密度 摄影密度 标准管 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提取与鉴定 被引量:30
6
作者 彭丽霞 朱亿竹 +2 位作者 魏阳吉 张也 李景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以4种酿酒葡萄(美乐、赤霞珠、龙眼、霞多丽)的种籽为原料,提取葡萄籽油,经皂化、萃取制得植物甾醇。采用GC-MS方法首次分析了葡萄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结果从葡萄籽油中检测到6种植物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岩藻甾... 以4种酿酒葡萄(美乐、赤霞珠、龙眼、霞多丽)的种籽为原料,提取葡萄籽油,经皂化、萃取制得植物甾醇。采用GC-MS方法首次分析了葡萄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结果从葡萄籽油中检测到6种植物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岩藻甾醇、豆甾烷醇、环木菠萝烯醇),其中白葡萄品种(龙眼、霞多丽)籽油中总甾醇含量高于红葡萄品种(龙眼、霞多丽)。在鉴定出的6种植物甾醇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其次是豆甾醇和菜油甾醇,岩藻甾醇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植物甾醇 GC-MS 硫磷铁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