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1
作者 柯燕君 陈皆锋 +1 位作者 王乐乐 潘郑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索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行初产妇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阻滞方案划分为观察组(DP... 目的探索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行初产妇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阻滞方案划分为观察组(DPE联合PIEB)和对照组(传统硬膜外阻滞)各49例,比较分析镇痛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CEA次数及镇痛药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对称阻滞和骶尾部阻滞不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PE技术联合PIEB模式在分娩镇痛中有显著的临床优势,通过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及自控镇痛需求,提升了产妇的镇痛体验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穿外阻滞 间歇脉冲输注 外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姚艳琼 余涛 宁幢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产妇分娩镇痛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5月间于开远市人民医院接受分娩镇痛的HDP产妇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0.12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产妇分娩镇痛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5月间于开远市人民医院接受分娩镇痛的HDP产妇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0.125%罗哌卡因)和复合组(43例,给予0.075%罗哌卡因和0.5μg/ml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分娩镇痛情况、分娩期间血压变化、分娩及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娩镇痛前(T0)、分娩镇痛后10 min(T1)、分娩镇痛后30 min(T2)及宫口全开时(T3)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逐渐降低,且在T1、T2时复合组的VAS评分、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组的产程较短、出血量较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与对照组的分娩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20.93%vs.3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DP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能够有效发挥分娩镇痛和血压控制作用,改善分娩及新生儿情况,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穿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芹 易明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是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意外硬脊膜穿破后、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意的硬脊膜穿破后,或其他诊断性、治疗性硬脊膜穿破后。PDPH的临床表现为体位性钝痛或搏动性头痛,并伴障碍性听觉和(或)视觉症状,还可能...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是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意外硬脊膜穿破后、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意的硬脊膜穿破后,或其他诊断性、治疗性硬脊膜穿破后。PDPH的临床表现为体位性钝痛或搏动性头痛,并伴障碍性听觉和(或)视觉症状,还可能伴随一系列并发症,包括慢性头痛、背痛、颅神经功能障碍、硬膜下血肿和脑静脉窦血栓等。本文就目前关于PDPH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后头痛 意外穿 外血补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阻滞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野 包娜日素 张生茂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0期131-134,共4页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 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常发生在硬膜外麻醉或产妇分娩镇痛患者中。产妇由于其特殊生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更易成为PDPH高危人群。治疗PDPH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硬...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 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常发生在硬膜外麻醉或产妇分娩镇痛患者中。产妇由于其特殊生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更易成为PDPH高危人群。治疗PDPH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硬膜外血液补片或置入鞘内导管及蝶腭神经节、枕大神经阻滞等。本文从PDPH发病机制、影响因素、预防及蝶腭神经阻滞和枕大神经阻滞解剖与临床应用疗效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后头痛 枕大神经阻滞 分娩镇痛 蝶腭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华静 牛江峰 +1 位作者 邓群 周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经产妇180例。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产妇分为三组: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组(DPE+PIEB组,60例)、DPE阻滞联合连续硬膜外输注(CEI)模式组(DPE+CEI组,60例)和单纯硬膜外(EP)阻滞联合CEI模式组(EP+CEI组,60例)。比较三组产妇在30 min内达“满意镇痛”的时长、30 min后无满意镇痛手动推药发生率、镇痛效果和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和胎儿娩出情况。结果:DPE+PIEB组和DPE+CEI组产妇达满意镇痛时长快于EP+CEI组(P<0.05)。三组产妇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为:DPE+PIEB组<DPE+CEI组<EP+CEI组(P<0.05),阻滞平面上限均达T_(10)。三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总时长、导管更换率、瘙痒、头痛、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胎儿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用于经产妇的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外阻滞 程控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 分娩镇痛 经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中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效果及对产程和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潘郑斌 陈皆锋 +2 位作者 丁洁岚 潘轶瑜 水维维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45-2550,共6页
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和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7月在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和观察组(n=40,采用DPE分娩镇痛),比较两... 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和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7月在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和观察组(n=40,采用DPE分娩镇痛),比较两组镇痛(VAS评分)、神经阻滞、分娩及产程情况,宫缩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以及产妇血清和脐带血皮质醇、白介素1β、白介素8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缩时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观察组宫缩时的VAS评分更低(P<0.05);镇痛后0.5h至停药时,两组间VAS评分无差异(P>0.05),且未受到时间及交互作用影响,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用量(50.44±5.16mg)少于对照组(50.44±5.16mg),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至S2占比(95.0%)高于对照组(72.5%)(均P<0.05),两组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至T10占比、不对称阻滞发生率及更换导管发生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使用缩宫素比例(15.0%)低于对照组(52.5%)(P<0.05),两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均无差异(P>0.05);两组宫缩持续时间、宫缩间歇时间差异均不显著,且未受到组间和时间交互作用的影响(P>0.05);时间对两组的宫缩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两组宫缩间隔时间均无影响(P>0.05);分娩镇痛完成1h时,观察组血清及脐带血皮质醇、白介素1β、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宫缩期间,DPE技术表现出优于传统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能够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减轻应激和炎症反应,且对产程无影响,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穿外阻滞 外阻滞 应激炎症反应 宫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和间断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锡初 孙来保 +2 位作者 梁鉴生 林丽钿 梁志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44-146,共3页
【目的】比较连续和间断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对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PEPH)的临床效应。【方法】 36例腰段硬膜外穿刺时穿破硬脊膜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ASA)Ⅰ~Ⅱ级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例。Ⅰ组改用静吸复合全麻 ;Ⅱ、Ⅲ... 【目的】比较连续和间断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对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PEPH)的临床效应。【方法】 36例腰段硬膜外穿刺时穿破硬脊膜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ASA)Ⅰ~Ⅱ级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例。Ⅰ组改用静吸复合全麻 ;Ⅱ、Ⅲ组分别改上或下一椎间隙穿刺置管行硬膜外麻醉。术后Ⅰ组静脉输液每天 2 0 0 0~ 2 5 0 0mL ,其中生理盐 10 0 0mL ;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 ,间断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 (I IENS) ,首量 10mL ,每 12h追加 10mL ;Ⅲ组在Ⅰ组的基础上 ,连续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 (CIENS) ,首量 10mL ,再以 2mL·h- 1 连续注射。术后应用生理盐水预防性治疗和去枕平卧 3d ;观察术后头痛的发生及头痛的程度。【结果】Ⅰ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为 6 6 7% ,其中轻度头痛 5例 ,中度头痛 3例 ,重度头痛 2例 ;Ⅱ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为 33 3 % ,其中轻度头痛 3例 ,中度头痛 1例 ;Ⅲ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为 16 7% ,仅 2例出现轻度头痛。【结论】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能有效地预防PEPH ,效果CIENS更优于II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注射 预防 穿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镇痛用于产妇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军博 任洁 +3 位作者 杨波 姜丽华 周尚尤 王丽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3-864,共2页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椎管内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0.0%[1]。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或分娩镇痛时,大部分需要实施椎管内麻醉,因此发生意外硬脊膜穿破(accidental dural puncture,ADP)的风险...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椎管内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0.0%[1]。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或分娩镇痛时,大部分需要实施椎管内麻醉,因此发生意外硬脊膜穿破(accidental dural puncture,ADP)的风险也相对增加。产妇ADP后发生PDPH的几率高于一般人群[2],且产妇出现PDPH后往往影响其活动及哺乳,增加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3]。因此,如何管理PDPH是产科麻醉中的常见问题,本研究拟通过ADP产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预防PDPH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穿 外自控镇痛 外镇痛 产科麻醉 静脉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剖宫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硬膜外低分子右旋糖苷充填治疗产妇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影 姚奎 +1 位作者 陆丽娟 林泓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穿 外麻醉 低分子右旋糖苷 后头痛 充填治疗 CT导引 产妇 外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被引量:8
10
作者 车向明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椎管内麻醉较常见的并发症。产科患者由于性别、年龄、妊娠等因素,在手术时广泛采用椎管内麻醉,故PDPH更为常见,其主要特征是椎管内麻醉后1~3天出现直立性头痛,即患者立位时出现...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椎管内麻醉较常见的并发症。产科患者由于性别、年龄、妊娠等因素,在手术时广泛采用椎管内麻醉,故PDPH更为常见,其主要特征是椎管内麻醉后1~3天出现直立性头痛,即患者立位时出现头痛或加重,平卧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产科患者出现PDPH后往往影响其活动及哺乳,且可增加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故已成为患者产后投诉麻醉医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产科患者 穿 常见并发症 头痛 住院费用 住院天数 麻醉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的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技术在分娩镇痛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晓娟 孙万明 +4 位作者 马卫兰 张娟 王自云 徐凡茹 马汉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目的比较硬脊膜穿破的持续恒速输注和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单胎妊娠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硬脊膜穿破的硬膜外阻滞(DPE),根据药物输注装置的注药模式将患者随机分为持... 目的比较硬脊膜穿破的持续恒速输注和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单胎妊娠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硬脊膜穿破的硬膜外阻滞(DPE),根据药物输注装置的注药模式将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恒速输注组(CEI组,n=45)和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组(PIEB组,n=45)。实时记录镇痛前(T0),试验后5 min(T_(1)),负荷量后10 min(T_(2))、30 min(T_(3))、60 min(T_(4))、120 min(T_(5))、180 min(T_(6))、240 min(T_(7))及宫口开全(T_(8))9个时间点上不同指标情况。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数字评定量表评分(NRS)、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以及产妇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胎心率。记录分娩镇痛期间自控镇痛次数、爆发痛次数及分娩镇痛期间药物用量。记录镇痛分娩期间低血压、发热、宫缩乏力、胎心减慢、恶心呕吐及瘙痒、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统计胎儿娩出后的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结果CEI组与PIEB组产妇各时间点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EI组比较,PIEB组爆发痛次数、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EB组在硬膜外分娩镇痛负荷量后120 min(T_(5))、180 min(T_(6))、240 min(T_(7))时Bromage评分小于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镇痛分娩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分娩镇痛持续给药与间歇脉冲给药均有良好镇痛效果。硬脊膜穿破硬膜外分娩镇痛程控间歇脉冲给药模式可有效降低爆发痛次数、PCA按压次数,减少分娩镇痛期间药物用量,并且不增加产妇及胎儿的相关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外阻滞 外分娩镇痛 程控外间歇脉冲输注 持续恒速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术后镇痛有助于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被引量:5
12
作者 车向明 徐铭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硬脊膜穿破者46例,分为2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37),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硬膜外未填充组(B组,n=9),穿破硬脊膜后改...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硬脊膜穿破者46例,分为2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37),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硬膜外未填充组(B组,n=9),穿破硬脊膜后改行全麻。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头痛发生率为16.2%;B组头痛发生率为100%。结论硬膜外术后镇痛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 患者自控外镇痛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亚利 甘美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隙为椎管内麻醉穿刺点,EP组穿刺成功后启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持续输注剂量10 mL/h。DPE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刺破硬脊膜,不进行蛛网膜下腔给药,退出腰麻针,置管后连接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持续剂量5 mL/h,随后每隔1 h自动脉冲式注药一次5 mL;两组镇痛泵麻醉药液均为0.08%盐酸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次剂量8 mL,自控镇痛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1h(T2)、分娩时(T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镇痛泵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麻醉药物使用总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T0、T1、T2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T3时点VAS评分小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镇痛起效时间快,PCA按压次数、镇痛药液总量比P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总产程及1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P技术用于分娩镇痛,具有更好的镇痛效应,起效时间短,药物总量少,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外阻滞技术 程控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持续泵注盐水用于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车向明 张文钰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硬脊膜穿破者87例,分为两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68)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持续泵注盐水(6 ml/h),硬膜外持续填充4 d,无症状或症... 目的观察硬膜外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硬脊膜穿破者87例,分为两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68)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持续泵注盐水(6 ml/h),硬膜外持续填充4 d,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拔除硬膜外导管,症状严重者可延长至7 d拔管。硬膜外未填充组(B组,n=19)术后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观察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及其持续时间。结果 A组硬脊膜穿破后头痛发生率为72.1%,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A组PDPH持续时间≥3 d者占16.3%,B组占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4期16-19,共4页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P)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麻醉(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对分娩镇痛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饶东信康复医院行无痛分娩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镇...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P)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麻醉(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对分娩镇痛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饶东信康复医院行无痛分娩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镇痛药物均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EP,30例)和研究组(DPE,30例)。对比2组镇痛指标、不同时段镇痛效果、中转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较短,首次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时间较长,PCA按压次数较少,镇痛后5 min (T1)、镇痛后30 min (T2)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较低(P<0.05)。2组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阿普加(Apgar)评分、中转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实施分娩镇痛过程中以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DPE麻醉优势更明显,可获得相对理想的镇痛效果,且不增加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外麻醉 穿外麻醉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裘剑波 姚滢 +1 位作者 仲琴 胡敏 《人民军医》 2008年第10期649-,共1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隙注入羟乙基淀粉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穿破硬脊膜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生理盐水组21例,羟乙基淀粉液组22例,比较3组头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头痛发生率78.9%,生理盐水组28.6%,与对照组比... 目的:观察硬膜外隙注入羟乙基淀粉液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穿破硬脊膜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生理盐水组21例,羟乙基淀粉液组22例,比较3组头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头痛发生率78.9%,生理盐水组28.6%,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羟乙基淀粉液组头痛发生率9.1%,与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对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脊膜者,术后硬膜外隙注入羟乙基淀粉液可预防头痛发生,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液 外隙 穿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腔自体血填充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1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栋 王燕 +1 位作者 王振亚 王亮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8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自体血填充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椎管麻醉术后3d内出现严重头痛患者12例,去枕平卧(24~72h)和术后每日大量输液(2500~4000m1)治疗无效后,在原穿刺点穿刺,给予硬膜外腔自体血12~15ml填充...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自体血填充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椎管麻醉术后3d内出现严重头痛患者12例,去枕平卧(24~72h)和术后每日大量输液(2500~4000m1)治疗无效后,在原穿刺点穿刺,给予硬膜外腔自体血12~15ml填充,硬膜外腔填充术后去枕平卧12h。结果:经自体血填充治疗,12例患者中9例头痛症状立刻缓解或消失,24h随访所有病人无头痛及头痛引起的不适感,所有病人均不需第2次填充治疗,均无腰背疼痛、下肢运动和感觉异常等填充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腔自体血填充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疗效迅速、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阻滞麻醉 穿后头痛 自体血外腔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海凝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10期20-22,共3页
硬脊膜的任何破裂均可导致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发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诊断性腰穿、脊髓造影或硬脊膜外“脑脊液漏”,即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穿破硬脊膜后。因头痛的程度相应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延长住院时间。有报道称PDPH占产... 硬脊膜的任何破裂均可导致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发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诊断性腰穿、脊髓造影或硬脊膜外“脑脊液漏”,即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穿破硬脊膜后。因头痛的程度相应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延长住院时间。有报道称PDPH占产科麻醉诉讼的第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 后头痛 蛛网下腔麻醉 穿 液漏 髓造影 术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入自体血治疗硬脊膜穿破引起的头痛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彩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7-817,共1页
硬脊膜穿破是硬膜外阻滞最常见的意外和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头痛。作者在下乡时曾遇到一例由于硬脊膜穿破导致脑脊液外漏引起的严重头痛,运用硬膜外自体血充填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穿 外注入 充填治疗 自体血 头痛 外阻滞 液外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硬膜外腔填充羟乙基淀粉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宏才 陈卫英 张倩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期29-30,共2页
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硬膜穿破的发生率高达1%[1]。采用17G号穿刺针穿破硬脊膜引起硬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headache,PDPH);疼痛部位多位于枕部、顶部和额部;抬头和坐起时加重,平卧减轻,可伴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关键词 穿后头痛 CT羟乙基淀粉 连续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