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侧旁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柳顺锁 孟庆云 +2 位作者 刘志双 李志华 吕艳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健侧旁正中入路 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 胶原酶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在肥胖产妇硬膜外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开敏 陈春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0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肥胖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穿刺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肥胖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穿刺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麻醉原因导致的母婴不良事件例数、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手术麻醉总有效率达到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麻醉原因导致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可以减少麻醉原因导致的母婴不良事件,缩短麻醉时间,提高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产妇 剖宫产 超声定位 硬膜外穿刺置管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邓仁益 陆秀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 :优 :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半个月后恢复原工作。良 :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 ,可维持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 :优 :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半个月后恢复原工作。良 :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 ,可维持原工作。可 :症状及体征有好转 ,能做轻工作。差 :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好转。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 37例优18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 ,优良率91.89 %。术后3个月复查CT20例 ,15例突出颈椎间盘影像消失或明显缩小、5例突出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缩小。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引硬膜外穿刺置管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影像直观 ,定位准确、优良率高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硬膜外穿刺置管 CT导引 胶原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腰椎硬膜外穿刺置管后造影的回顾总结
4
作者 刘建树 李灵芝 +2 位作者 余四海 涂立刚 吴成富 《华中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穿刺置管 置管 造影 胶原酶盘外溶解术 异常情况 总结分析 治疗 并发症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穿刺置管误入胸腔一例
5
作者 戴春群 《九江医学》 2007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穿刺置管/麻醉方法 胸腔 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延青 王平 +3 位作者 牟桂玲 张少臣 安玉风 赵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脊麻的比率,并对采用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的病例进行1年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在X线下首选骶裂孔前间隙法穿刺失败率7.54%,置管失败率为0.94%,首次置管达后间隙的发生率为3.63%,脊麻的发生率为2.06%,其中延迟性脊麻的发生率为1.22%。随访44例后路法患者1年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84.09%,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安全有效的途径;骶尾侧位片有助于确定骶裂孔及骶管有无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导引套管对带背孔硬膜外穿刺针置管困难的预防作用
7
作者 黄科昌 殷玉水 王秀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内导引套管 带背孔硬膜外穿刺置管困难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一点穿刺顺向置双导管用于胸腹手术麻醉
8
作者 张义途 王宝宁 +1 位作者 张咏梅 赵光军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3年第7期502-502,共1页
我院于2002年3月开始对硬膜外一点穿刺置双导管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研制成的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是在传统(Tuohy)硬膜外穿刺针基础上研制而成。其结构简单,由针体、针管、针芯组成。经体外模拟试验成功后,并于4月应用于临床,获... 我院于2002年3月开始对硬膜外一点穿刺置双导管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研制成的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是在传统(Tuohy)硬膜外穿刺针基础上研制而成。其结构简单,由针体、针管、针芯组成。经体外模拟试验成功后,并于4月应用于临床,获得了临床麻醉满意效果。操作方法与传统针大致相同,可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的椎体任一间隙置双导管(同向、反向),推注药物,实施麻醉。本文介绍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一点穿刺,同向置双管用于胸腹手术麻醉的应用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双导管穿刺 胸腹手术 麻醉效果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硬膜外麻醉 一点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下硬膜外麻醉改全身麻醉插入喉罩一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友洋 刘英超 +1 位作者 骆宏 董春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8-298,共1页
患者,男,42岁,63kg,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L5~S1髓核摘除术。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监测BP、HR、SpO2和ECG.左侧卧位,经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尾向置管3cm。硬膜外注入... 患者,男,42岁,63kg,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L5~S1髓核摘除术。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监测BP、HR、SpO2和ECG.左侧卧位,经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尾向置管3cm。硬膜外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4ml,约5min后测出平面,追加2%利多卡因10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硬膜外穿刺置管 俯卧位 喉罩 利多卡因 髓核摘除术 肌注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中硬膜外腔出血致麻醉失败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静 邓硕曾 刘进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腔出血 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失败 转移性右下腹痛 硬膜外穿刺置管 硬膜外导管 凝血功能正常 2%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偶合脊髓空洞症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绍琼 黄永福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80-80,共1页
1临床资料 女,36岁,79kg。G4P1孕45周头位待产,拟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一般情况尚可,神清合作,心肺(-),腰、腹部及双下肢水肿,左、右小腿背侧各见一块约6.0cm×5.0cm、5.0cm×4.0cm大小紫褐色皮肤,有脱屑。实验... 1临床资料 女,36岁,79kg。G4P1孕45周头位待产,拟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一般情况尚可,神清合作,心肺(-),腰、腹部及双下肢水肿,左、右小腿背侧各见一块约6.0cm×5.0cm、5.0cm×4.0cm大小紫褐色皮肤,有脱屑。实验室检查正常,既往无手术外伤史。产妇自诉妊娠6个月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酸胀、水肿,尤以左侧明显。入室后开放静脉,ECG、NIBP、SPO2监测。右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无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症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穿刺置管 双下肢水肿 偶合 SPO2监测 实验室检查 双下肢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伍峰 周宇涵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9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麻组,采用常规方法行气管内插管;B组:硬膜外阻滞+全麻组,先于胸6~7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再采用常...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麻组,采用常规方法行气管内插管;B组:硬膜外阻滞+全麻组,先于胸6~7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再采用常规方法行气管内插管,术毕前20 min接止痛泵。分别于拔管前15 min、10 min、5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结果 A组拔管前各时段的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舒张压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尤以拔管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最高值,B组苏醒期恢复过程平稳,血流动力学各观察值均接近术前基础值,只在拔管时稍高于基础值。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病人,苏醒过程平稳,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血流动力学 开胸手术 苏醒期 患者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硬膜外穿刺置管 气管内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前腔导管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王锁良 吕建国 +3 位作者 张永乾 刘珊珊 张居仁 卜志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 为了使硬膜外腔注药能集中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部位 ,作者研究了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技术。方法  6 0例经过临床检查和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硬膜外前腔注药组 (A组n =30 ) ,传统硬膜外腔注药组 (B组n =30 ... 目的 为了使硬膜外腔注药能集中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部位 ,作者研究了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技术。方法  6 0例经过临床检查和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硬膜外前腔注药组 (A组n =30 ) ,传统硬膜外腔注药组 (B组n =30 )。两组用药相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腰痛、腿痛及直腿抬高试验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以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腿痛、直腿抬高试验等变化有显著差异 (P <0 .0 1)。A组患者腰痛、腿痛减轻较B组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两组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前腔导管介入注药较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 介入治疗 欧乃派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建敏 吕思强 陈守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526-527,共2页
目的:观察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者84例,分为单点法组与两点法组各4 2例,单点法组选L1~2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 5G腰穿针,穿破蛛网膜,注入0 .5%布比卡因... 目的:观察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者84例,分为单点法组与两点法组各4 2例,单点法组选L1~2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 5G腰穿针,穿破蛛网膜,注入0 .5%布比卡因1 2mg而后退出腰穿针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两点法组选择L1~2 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然后经L2~3进行腰穿,方法同单点法组。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始时间及硬膜外首次用药时间、血压下降幅度等情况,两组均无明显差别(P >0 .0 5)。腰麻及硬膜外阻滞平面上界、单点法比两点法略低,单点法置管较两点法困难为多。结论:选用两点法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和衔接,成功率高,单点法的腰麻平面的调节不如两点法随意,急诊手术选用单点法可相对节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单点法 两点法 疗效观察 0.5%布比卡因 硬膜外穿刺置管 硬膜外阻滞平面 硬膜外穿刺 硬膜外导管 手术患者 穿刺成功 用药时间 起始时间 血压下降 麻醉平面 腰麻平面 急诊手术 腰穿针 安全性 ASA 蛛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中的硬膜外阻滞麻醉
15
作者 贾继德 张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硬膜外穿刺置管 第一产程活跃期 硬膜外阻滞术 硬膜外注射 静脉输液 经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并发气管破裂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添 李家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48-848,共1页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气管破裂 右上肺叶切除 硬膜外穿刺置管 并发 淋巴结清扫术 周围型肺癌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刺激脊神经2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文理 施亚平 王其祥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脊神经根 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穿刺置管 处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手术后股外侧皮神经炎3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海庆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1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在近期临床工作中,我们陆续碰到了3例麻醉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例1 患者,女,54岁,因胆石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T8—9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无异常。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效果好。手术... 在近期临床工作中,我们陆续碰到了3例麻醉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例1 患者,女,54岁,因胆石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T8—9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无异常。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效果好。手术顺利,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炎 麻醉手术后 开腹胆囊切除术 连续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穿刺置管 临床工作 维持麻醉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下阻滞麻醉1例
19
作者 张朝贵 翁庆忠 曹良清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581-1581,共1页
关键词 阻滞麻醉 硬膜下 硬膜外穿刺置管 阑尾切除术 辅助检查 导管 罗哌卡因 试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医生应重视监护技能的培训
20
作者 侯立朝 熊利泽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4年第6期449-449,共1页
每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包括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还包括实践技能的经验积累。我们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麻醉医生,麻醉监护技能... 每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包括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还包括实践技能的经验积累。我们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麻醉医生,麻醉监护技能的培训是一个关键环节。试想一个麻醉医生若只学习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置管、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置管等技术,而置麻醉监护于不顾,他(她)能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围术期的异常情况,能维持手术病人在围术期的舒适与安全吗?不会。他(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麻醉医生吗?不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医生 监护 围术期 静脉穿刺置管 麻醉深度 硬膜外穿刺置管 手术病人 培训 技能 经验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