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庞祖才 许汉权 +6 位作者 谢伟坚 胡锐明 李永军 刘建华 杨升平 罗永立 陈永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索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6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 mm×6 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A组注入生理盐水1m l,B组充填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凝胶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索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6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 mm×6 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A组注入生理盐水1m l,B组充填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凝胶1 m l,C组用自体L6棘突重建L5椎板,D组用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凝胶1 m l充填后再进行L5椎板重建。术后2、4、6、8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于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和致密度定量分析。结果①大体观察:A组术区明显粘连,B、C组轻度粘连,D组无明显粘连;②瘢痕面积百分比:C、D组分别为15.89%±1.88%、13.94%±1.89%,显著小于A、B组(22.66%±2.89%、20.70%±2.82%,P<0.05);③瘢痕密度:B、D组分别为42.03%±7.36%、36.50%±9.08%,显著小于A、C组(63.73%±6.06%、52.11%±4.10%,P<0.05)。结论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充填和椎板重建术对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粘连 透明质酸钠 椎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雷 傅勤 +1 位作者 王欢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膜外粘连 预防 医用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薄膜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俊俊 宋跃明 +1 位作者 刘立岷 王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观察聚乳酸薄膜预防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4月入院的6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行椎板间开窗或椎板切除、腰椎间盘切除术。实验组在椎板间缺损区域置入 0 ... 目的 观察聚乳酸薄膜预防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4月入院的6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行椎板间开窗或椎板切除、腰椎间盘切除术。实验组在椎板间缺损区域置入 0 .1mm厚度的聚乳酸薄膜 ,对照组缺损区域未置入聚乳酸薄膜。术后 2周对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6个月对患者随访并作手术节段 CT复查。 结果 术后 2周 ,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伤口均 期愈合 ;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术后 6个月实验组 2 7例痊愈 ,4例显效 ,1例有效 ;对照组 2 4例痊愈 ,4例显效 ,1例有效 ,1例无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CT复查显示 :实验组无硬膜外瘢痕粘连 ;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瘢痕粘连。 结论 聚乳酸薄膜组织相容性好 ,无毒 ,能有效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薄膜 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并发症 手术治疗 硬膜外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壳聚糖衍生物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双利 侯春林 +3 位作者 魏长征 郭兴锋 尹刚 徐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羟丁基壳聚糖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羟丁基壳聚糖组(A组)、3%羟丁基壳聚糖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2只。三组大鼠行L2椎板切除术后,A、B组于硬脊膜...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羟丁基壳聚糖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羟丁基壳聚糖组(A组)、3%羟丁基壳聚糖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2只。三组大鼠行L2椎板切除术后,A、B组于硬脊膜外分别注入2ml浓度为2%、3%羟丁基壳聚糖溶液,C组旷置,然后缝合切口。术后6周取材,大体观察硬膜外粘连情况,进行Rydell分级;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计算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切片行HE染色,观察硬膜外瘢痕增生情况,并行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6周A组及B组硬膜外粘连程度均较C组轻,Rydell评分差异显著(P<0.05),而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Hyp含量分别为0.284±0.065μg/mg、0.302±0.109μg/mg、0.963±0.188μg/mg,A、B组含量均较C组少,差异显著(P<0.05),而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见A组及B组与C组比较硬脊膜外胶原增生较少,瘢痕组织结构疏松,但三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丁基壳聚糖能够有效阻隔大鼠硬膜外瘢痕组织,明显减少胶原组织增生,具有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粘连生物医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基壳聚糖 椎板切除术 硬膜外粘连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苏峰 张春林 +1 位作者 阴彦林 李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有硬膜外粘连者35例,男性32例,女性3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岁。病变累及上胸段5例,中胸段6例,下胸段24例...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有硬膜外粘连者35例,男性32例,女性3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岁。病变累及上胸段5例,中胸段6例,下胸段24例;胸椎黄韧带肥厚、骨化26例,单纯后纵韧带骨化2例,椎板增生骨赘内突1例,单发或多发性胸椎间盘突出14例。术前JOA评分-1~23分。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对存在的硬膜外粘连采用锐性剥离、椎板蚕食、漂浮组织去薄、部分硬膜切除修补等方法处理。术后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60min,平均出血量为400ml。12例术中硬膜损伤者均行硬膜修补并于硬膜外腔放置引流管,2d后均拔管。术后无1例神经症状加重,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蛛网膜下腔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7~29分,改善率平均为73.4%±26.3%,治疗效果优22例,良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无加重病例,优良率为77%(27/35),总有效率为97.1%(34/35)。结论: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存在的硬膜外粘连采用锐性剥离、椎板蚕食、漂浮组织去薄、部分硬膜切除修补等方法处理可减少神经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硬膜外粘连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硬膜外粘连 被引量:5
6
作者 成亮 王东来 +2 位作者 邹天明 陈广祥 王烨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297,共4页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mm×5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25U/kg),自体脂肪颗粒组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用尿激酶(25U/kg)注入后再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术后2,4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模型组椎板切除部位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轻度粘连,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无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P<0.05)。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低于自体脂肪颗粒组。提示脂肪颗粒及尿激酶联合应用对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硬膜外粘连 预防 脂肪颗粒 椎板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庄苏阳 吴小涛 +6 位作者 茅祖斌 齐新生 王宸 陈辉 李永刚 孔翔飞 卜星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透明质酸钠和保留硬膜外脂肪预防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价值. 方法 2000年7月~2001年10月将300例行ME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保留硬膜外脂肪,应用透明质酸钠;B组不用透明质酸钠、不保留硬膜外脂肪. 结果 A、... 目的探讨应用透明质酸钠和保留硬膜外脂肪预防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价值. 方法 2000年7月~2001年10月将300例行ME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保留硬膜外脂肪,应用透明质酸钠;B组不用透明质酸钠、不保留硬膜外脂肪. 结果 A、B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42个月和44个月,A组优良率为98.6%(144/146),B组优良率为93.8%(135/144)(χ2=4.731,P=0.030).A、B两组分别有4例和6例术后疼痛复发再次手术,术中发现硬膜外粘连情况:A组0级3例,1级1例;B组2级2例,3级4例(P=0.005). 结论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和保留硬膜外脂肪能有效地预防硬膜外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粘连 椎间盘镜 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在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梁文锴 郭全义 +7 位作者 韩树峰 张莉 彭江 汪爱媛 睦翔 梁增义 许文静 卢世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8094-8099,共6页
背景:二维平面角度已证实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在术后8周有效预防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目的:应用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技术观察和评估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L5椎板全... 背景:二维平面角度已证实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在术后8周有效预防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目的:应用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技术观察和评估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L5椎板全切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后关闭切口;HyaRegen/SPⅠ组用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HyaRegen/SPⅠ0.5mL覆盖暴露硬脊膜后关闭切口;HyaRegen/SPⅡ组用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HyaRegen/SPⅡ0.5mL覆盖暴露硬脊膜后关闭切口。结果与结论:各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无明显延长,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扫描并三维重建后显示,HyaRegen/SPⅠ组及HyaRegen/SPⅡ组对比剂能够顺利充盈硬膜外间隙,对照组对比剂充盈不顺畅,在术区局部形成多处充盈缺损。HyaRegen/SPⅠ组及HyaRegen/SPⅡ组术区硬脊膜外单位体积内对比剂充盈体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硬膜外粘连程度要远高于HyaRegen/SPⅠ组及HyaRegen/SPⅡ组(P<0.05)。证实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可有效预防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应用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技术能有效观察和评估硬膜外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硬膜外造影 透明质酸钠凝胶 硬膜外粘连 对比剂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玻璃酸钠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锡阳 李康华 +5 位作者 李雄 胡建中 张宏其 廖前德 朱勇 龙文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026-2028,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将该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386例随机分为4组,98例行常规术式(A组),96例术中硬脊膜和神经根外涂抹川芎嗪(B组),96例术中涂抹玻璃... 目的探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将该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386例随机分为4组,98例行常规术式(A组),96例术中硬脊膜和神经根外涂抹川芎嗪(B组),96例术中涂抹玻璃酸钠(C组),96例术中涂抹玻璃酸钠和川芎嗪混合液(D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17±5.4)个月,有效随访352例,以上各组分别为89例、85例、87例和91例。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体系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术后2周疗效四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A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12和24个月A组明显低于B和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低于B和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酸钠和川芎嗪混合液能够有效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硬膜外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摘除术 硬膜外粘连 川芎嗪 玻璃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硬膜外粘连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启旺 徐慧巧 +4 位作者 程云高 文赛勇 谭琳 吴礼平 谷思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59,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n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微创治疗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我们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经骶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n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微创治疗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我们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经骶裂孔硬膜外粘连松解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粘连 疗效观察 松解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临床症状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切除术后疤痕生成及硬膜外粘连之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淑慧 石奉文 韩华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40-42,共3页
椎板切除术后疤痕生成及硬膜外粘连之预防的研究进展郑淑慧,石奉文,韩华庆椎板切除术是脊柱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症(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的发病率为... 椎板切除术后疤痕生成及硬膜外粘连之预防的研究进展郑淑慧,石奉文,韩华庆椎板切除术是脊柱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症(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的发病率为6%~15%[1、2],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外科手术 切除术 疤痕 硬膜外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晨阳 张岩 梁文锴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估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腰5全椎板切除的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3组,A组:术区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切口,B组和C组:分别在暴露出的硬膜外覆盖透明质酸和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后关闭切... 目的评估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腰5全椎板切除的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3组,A组:术区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切口,B组和C组:分别在暴露出的硬膜外覆盖透明质酸和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后关闭切口。所有动物术后6周行安乐死,完整切下脊柱节段(腰4~6)进行如下观察:①对硬膜外粘连程度进行大体观察;②对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评估;③取术区硬膜外背侧少量瘢痕组织行羟脯氨酸浓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发现,A组硬膜外粘连程度最重,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粘连程度高于C组(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大体观察结果一致;C组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和A组(P<0.05)。结论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能在术后6周有效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透明质酸 椎板切除术 硬膜外粘连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钰 冯新民 +4 位作者 颜连启 蒋百川 虞堂云 王强 戴善和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行L1全椎板切除术后,实验组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HCPT[0.1 g/L(A组),0.05 g/L(B组),0.01 g/L(C组)],对照组(D组)应用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行L1全椎板切除术后,实验组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HCPT[0.1 g/L(A组),0.05 g/L(B组),0.01 g/L(C组)],对照组(D组)应用生理盐水,测定用药前后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并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术后4周行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硬膜外瘢痕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A组无明显硬膜外粘连,瘢痕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均低于D组(P<0.01),而D组出现致密的硬膜外粘连。所有实验动物无明显中毒症状,用药前后的SEP及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短时应用浓度为0.1 g/L的HCPT可有效预防硬膜外粘连,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硬膜外粘连 椎板切除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晨阳 张岩 梁文锴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安全性。方法将腰5全椎板切除的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术区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切口,B、C、D组均为实验组:均在术区覆盖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剂量分别为... 目的探讨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安全性。方法将腰5全椎板切除的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术区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切口,B、C、D组均为实验组:均在术区覆盖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剂量分别为0.5、0.75、1.0 ml。分别于麻醉后、椎板切除术后、关闭手术切口后、术后6周4个时点进行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并记录潜伏期值,并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6周对各组动物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关闭手术切口后测定各组CSEP潜伏期值显示:A、B组潜伏期值均无延迟(P>0.05),C、D组潜伏期值出现明显延迟(P<0.05)。在术后6周复测,各组潜伏期值均回归正常范围(P>0.05)。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术后第1天,A、B组评分正常,C、D组评分下降;术后6周,各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正常。结论 0.5 ml的丹参透明质酸凝胶混合物不会对兔椎板切除术后脊髓的电生理功能及后肢运动功能产生影响,术中应用可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透明质酸 椎板切除术 硬膜外粘连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预防椎管内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小明 李华南 +3 位作者 邓运明 许素梅 褚小刚 许鸿照 《江西医药》 CAS 2000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32只NCW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C)、明胶海绵组(GS)、游离脂肪组(FF)及丹参组(RA),行L5、L7全椎板切除术,于术后2周、4周、6周、8周行静脉增强CT检查后分别处死动物行大... 目的 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32只NCW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C)、明胶海绵组(GS)、游离脂肪组(FF)及丹参组(RA),行L5、L7全椎板切除术,于术后2周、4周、6周、8周行静脉增强CT检查后分别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RA组术后各期硬膜外胶原纤维生成量明显少于其它各组.结论 半流质状丹参水溶性药液具有抗纤维化,抑制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的渗出,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促进胶原纤维蛋白降解的作用,可达到很好的三维防粘效果,是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药理学 硬膜外粘连 椎板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聪 郭春钰 +3 位作者 艾雯 熊淑华 于雪峰 陈伟高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8期1-5,27,共6页
目的探讨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实验1组(明胶海绵片组)、实验2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组)、实验3... 目的探讨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实验1组(明胶海绵片组)、实验2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组)、实验3组(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实验4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5组以行腰椎(L5-7)全椎板切除术来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分别在椎板缺损处覆盖明胶海绵片、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将丹参注射液0.5 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PDLLA可吸收生物膜及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将丹参注射液0.5 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上面再覆盖PDLLA可吸收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Rydell肉眼评判标准和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判标准对5组术后2、4、8及12周大体标本及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评判(肉眼观察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4组的硬膜外光滑、无增厚,有硬膜外腔隙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实验1组、空白对照组的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腔隙基本消失。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具有良好的防止硬膜外瘢痕粘连作用,是一种临床上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较为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粘连 全椎板切除术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 丹参注射液 动物 实验 大白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眼和电镜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聪 郭春钰 +2 位作者 熊淑华 艾雯 陈伟高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5组,施以L5-L7全椎板切除术,A组放置明胶海绵片,B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C组PDLLA可吸收膜,D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 目的观察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5组,施以L5-L7全椎板切除术,A组放置明胶海绵片,B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C组PDLLA可吸收膜,D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膜,E组空白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分别行肉眼大体观察、电镜观察瘢痕生长及硬膜外粘连情况。结果 B组、C组和D组有非常明显防粘连效果,与E组及A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B组,C组和D组之间在防粘连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D组的防粘连效果更为突出,直到12周时电镜下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仍呈现生长缓慢,排列紊乱和结构疏松的镜像。结论丹参+PDLLA可吸收膜有很好的三维防粘连效果,可作为理想的预防硬膜外粘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粘连 肉眼观察 电镜观察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对实验性硬膜外粘连大鼠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钰 王静成 +5 位作者 颜连启 王强 冯新民 蒋百川 蔡俊 王永祥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以体感诱发电位(SEP)为主要指标观察羟基喜树碱在预防硬膜外粘连过程中对大鼠脊髓、神经根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羟基喜树碱治疗组和对照组。切除L1全椎板后暴露硬脊膜,治疗组局部应用浓度为0.1 g/L的羟... 目的以体感诱发电位(SEP)为主要指标观察羟基喜树碱在预防硬膜外粘连过程中对大鼠脊髓、神经根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羟基喜树碱治疗组和对照组。切除L1全椎板后暴露硬脊膜,治疗组局部应用浓度为0.1 g/L的羟基喜树碱,对照组局部应用生理盐水,分别检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d、术后1周的SEP变化,记录SEP潜伏期,并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羟基喜树碱治疗组及对照组手术后即刻SEP潜伏期与术前比较无延长(P>0.05),术后1 d、1周SEP潜伏期与术前比较均无延长(P>0.05)。在各个相同的时间点上,两组之间SEP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EP潜伏期可灵敏反映脊髓、神经根的传导功能;羟基喜树碱在预防硬膜外粘连过程未引起神经传导功能明显缺失,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体感诱发电位 硬膜外粘连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筋膜置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19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生根 祝继明 +1 位作者 毛兆光 刘炳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带蒂筋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19例椎板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蒂背部筋膜瓣移植至椎板切除减压术局部缺损区治疗。结果:经5~12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手术疗效优14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带蒂筋... 目的:观察应用带蒂筋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19例椎板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蒂背部筋膜瓣移植至椎板切除减压术局部缺损区治疗。结果:经5~12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手术疗效优14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带蒂筋膜是一种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膜外粘连 带蒂筋膜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预防腰椎管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靳安民 闵少雄 +2 位作者 高艳杰 周游 李刚 《黑龙江医学》 2007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粘连平)预防腰椎管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09-2006—06,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小切口腰椎板开窗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5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3例缝合骶棘肌前在椎板间缺... 目的 观察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粘连平)预防腰椎管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09-2006—06,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小切口腰椎板开窗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5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3例缝合骶棘肌前在椎板间缺损区域置入粘连平3.0mL。结果 术后2周,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伤口均Ⅰ期愈合,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术后6个月:优378例,良76例,进步19例,优良率达95.98%。CT复查显示:放置粘连平者无硬膜外瘢痕粘连;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瘢痕粘连。结论 粘连平组织相容性好、无毒,能有效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 开窗术 硬膜外粘连 粘连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