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滨海盐碱地隔盐改良对两种草本地被的光合特性影响
- 1
-
-
作者
冷寒冰
马利静
秦俊
-
机构
上海植物园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36-2141,共6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1dz1211404
10dz1200905)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重大项目(G102407)
-
文摘
在上海崇明岛瀛东村研究碎石铺设盐碱土改良措施对土壤EC值的影响,以及土壤盐分变化对紫鸭趾草(Setcreasea purpurea B.K.Boom)和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两种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土壤改良措施后,不同处理间EC值差异逐渐显著。土壤EC值的变化对紫鸭趾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影响不大,而对中华常春藤影响显著。在光响应曲线和参数比较中,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PFD)时Pn值表现为4cm铺设厚度>2cm铺设厚度>0cm铺设厚度。随着土壤盐分浓度降低,紫鸭趾草和中华常春藤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逐渐升高。紫鸭趾草的光合作用对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对强光保持了很强的利用能力,但对弱光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中华常春藤适应性较弱,对强光的利用能力较低,但对弱光利用能力强。总之,两种植物的光合适应性均受到土壤盐分的影响,紫鸭趾草比中华常春藤适应性更强。在盐碱地植物应用中从光合特性考虑,紫鸭趾草更适应当地土壤,但通过碎石铺设盐碱土改良技术,降低土壤盐分浓度后,亦可提高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性。
-
关键词
碎石铺设改良技术
土壤EC值
植物光合特性
光响应
-
Keywords
amelioration methods of stone paving
soil EC value
plant photosynthesis
response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