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撞形态对两轮车及骑车人运动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娜 周华 +2 位作者 张道文 尹均 唐灿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89-2096,共8页
为研究轿车与两轮车碰撞时碰撞速度和碰撞部位对其碰撞后运动响应的影响,对171例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控制变量法,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仿真试验。仿真中,轿车分别以2种不同的车速与两轮车发生... 为研究轿车与两轮车碰撞时碰撞速度和碰撞部位对其碰撞后运动响应的影响,对171例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控制变量法,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仿真试验。仿真中,轿车分别以2种不同的车速与两轮车发生侧面碰撞,碰撞发生时两轮车分别以3种不同的初始速度从轿车左侧横穿至右侧,且参与双方以9种不同的接触部位发生碰撞。结果表明,两轮车及骑车人抛距、骑车人下肢最大加速度随轿车车速增大而增大;两轮车碰撞速度的改变对骑车人头部与轿车撞击点的纵向位移影响较大;当参与双方相对碰撞速度较高时,碰撞后骑车人与两轮车分别从轿车左右两侧抛出,此轨迹下骑车人头部加速度更大,损伤风险更高。研究结果可为事故再现及鉴定提供参考,也可为汽车主动安全产品研发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响应 运动轨 碰撞形态 PC-Crash仿真 两轮车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碰撞形态下的两轮摩托车驾乘关系司法鉴定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锐良 何华章 +1 位作者 苏忠海 孙岩 《中国司法鉴定》 2018年第6期108-110,共3页
1 案例1.1 简要案情2016年9月4日,一辆无号牌踏板式两轮摩托车(以下简称甲车)与一辆停驻的重型厢式货车(以下简称乙车)发生碰撞,造成甲车上勾某、无名氏死亡。1.2 车辆痕迹检验甲车车身导流饰罩颜色为白色,前导流罩及仪表盘饰罩整体破... 1 案例1.1 简要案情2016年9月4日,一辆无号牌踏板式两轮摩托车(以下简称甲车)与一辆停驻的重型厢式货车(以下简称乙车)发生碰撞,造成甲车上勾某、无名氏死亡。1.2 车辆痕迹检验甲车车身导流饰罩颜色为白色,前导流罩及仪表盘饰罩整体破损缺失。转向立柱及方向把见由前向后挤压变形,并与鞍座前部产生运动干涉。方向把右部向左上挤压弯折变形伴刮擦痕,握把把套缺失。乙车车身颜色为深蓝色,货厢后侧左部下侧防护装置距地高68.5 cm^83 cm范围内见由后向前挤压变形伴撞击刮擦痕迹,表层深蓝色涂层局部呈减层,局部黏附白色油漆类物质,与其相邻的左后组合灯灯罩局部见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痕迹 碰撞形态 损伤特征 驾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厢式客车碰撞形态对骑车人头部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夏茂栩 杨伟 +1 位作者 刘思源 尹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05-308,共4页
为探究自行车与厢式客车不同碰撞形态对骑车人头部损伤的影响,以一例真实事故案例为基础,利用PC-Crash仿真软件建立事故碰撞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通过研究两者在不同速度下的四种碰撞形态(自行车前... 为探究自行车与厢式客车不同碰撞形态对骑车人头部损伤的影响,以一例真实事故案例为基础,利用PC-Crash仿真软件建立事故碰撞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通过研究两者在不同速度下的四种碰撞形态(自行车前轮、后轮分别与厢式客车前部碰撞及两车碰撞重叠率为50%和100%),分析骑车人头部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骑车人头部HIC值随厢式客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自行车前轮与厢式客车碰撞情况下,自行车速度越大,骑车人头部损伤越重;自行车后轮与厢式客车碰撞情况下,自行车速度越大,骑车人头部损伤越轻;碰撞重叠率50%和100%情况下,自行车速度对骑车人头部损伤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车人 厢式客车 自行车 碰撞形态 PC-CRA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痕迹在车辆碰撞形态分析中的物理学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覃峰 黄丹菊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的时候,需要通过对事故现场提取的痕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车辆的碰撞形态。而在实战中对交通事故痕迹分析往往抓不住重点、出现分析错误、分析结论不符合物理学规律等情形。根据事故发生形态,将一起交通事故细分若干... 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的时候,需要通过对事故现场提取的痕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车辆的碰撞形态。而在实战中对交通事故痕迹分析往往抓不住重点、出现分析错误、分析结论不符合物理学规律等情形。根据事故发生形态,将一起交通事故细分若干个环节,利用每一个环节的特征痕迹来证明该事故环节的事故形态,将事故各环节形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该起事故的碰撞形态。将这些能够证明事故各环节事故形态的特征痕迹称为事故的关键痕迹。在这些关键痕迹的分析中,为确保分析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应注意充分利用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评价、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关键痕迹 碰撞形态 物理学
原文传递
复杂多形态耦合碰撞事故分步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邹铁方 吴良伟 袁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89,共9页
针对“交通运输安全与法规”课程,提出一种基于分步思想的复杂多形态耦合事故仿真方法。先将复杂多形态耦合碰撞事故划分为多个只包含两个参与方的单一碰撞过程,并用单刚体模型仿真首次两个参与方的碰撞,将所得结果作为仿真下一碰撞的... 针对“交通运输安全与法规”课程,提出一种基于分步思想的复杂多形态耦合事故仿真方法。先将复杂多形态耦合碰撞事故划分为多个只包含两个参与方的单一碰撞过程,并用单刚体模型仿真首次两个参与方的碰撞,将所得结果作为仿真下一碰撞的初始参数,依此类推并迭代优化完成所有单一碰撞过程的仿真;然后用多刚体模型替换单刚体模型,依据单刚体仿真结果再次仿真所有单一碰撞过程并迭代优化,确保仿真与真实事故中痕迹一致后,验证事故中人体损伤以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最后运用Pc-Crash仿真一例真实复杂多形态耦合事故来演示并验证所提分步仿真方法,结果显示:仿真中可较为简单地确保各事故参与方的运动轨迹、停止位置、人体损伤等信息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运用此方法可以高效仿真类似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仿真 分步 复杂多形态耦合碰撞事故 PC-CRASH 事故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正面碰撞行人事故对车体痕迹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吴星安 匡奇龙 赵云 《汽车与安全》 2024年第9期86-94,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激增,路面上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案例不断增多,然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与行人事故的碰撞形态、车速、路面碰撞点等分析相较车与车的事故更加难以分析,依靠传统的分析手段往往难以得出科学客观的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激增,路面上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案例不断增多,然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与行人事故的碰撞形态、车速、路面碰撞点等分析相较车与车的事故更加难以分析,依靠传统的分析手段往往难以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为了还原事故真相,辅助司法鉴定服务,为公安交管部门公平公正地分析事故原因提供支撑,本文利用PC-Crash仿真软件对轿车碰撞行人进行仿真统计分析,并结合真实的交通事故进行仿真再现研究,得出轿车碰撞行人事故与车体痕迹相关联的研究点,通过与真实交通事故对比,分析仿真软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形态 车速 路面碰撞 PC-Crash仿真软件 车体痕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7
作者 张丙虹 来志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驾驶者头部受到伤害的规律;其次,选取真实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再现分析,对采用的碰撞仿真方法用于汽车-摩托车事故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碰撞角度较小、摩托车车速较低、轿车车速较高时,摩托车驾车人头部与轿车车身碰撞造成头骨骨折伤害的概率增大,且伤害风险随轿车车速增高而增大。可为摩托车与车辆碰撞机理和摩托车驾车人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摩托车事故 碰撞形态 骑车人头部损伤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形态特征分析
8
作者 江玉杰 万征 陈继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179,共7页
为揭示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形态特征,基于293份2013—2021年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调查报告,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探讨船舶碰撞事故形态与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环境和事故后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水域发... 为揭示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形态特征,基于293份2013—2021年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调查报告,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探讨船舶碰撞事故形态与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环境和事故后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水域发生干货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的概率较高;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多发生在夜间、沿海航路、通航环境复杂情景下,多造成沉船、人员死亡/失踪的事故后果;不同的事故季节、事故时段、事故地点、风级、能见度、通航环境下船舶碰撞事故形态的分布存在差异;与其他船舶碰撞事故形态相比,干货船与渔船碰撞导致人员死亡/失踪、沉船的概率较高,而导致船舶溢油的概率较低;强风是对船舶碰撞事故形态敏感性较高的特征变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碰撞事故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碰撞事故形态 特征分析 贝叶斯网络 我国沿海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均值聚类的高速公路汽车碰撞事故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浩然 吴超仲 +3 位作者 褚端峰 谢飞 乐中耀 黄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96,共6页
为优化我国汽车碰撞试验指标和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搜集重庆市所辖高速公路在近5 a发生的194起车-车碰撞事故数据,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统计出该地区所发生车-车碰撞事故的形态特征,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建立乘员损伤程度同重叠率、质量比、碰... 为优化我国汽车碰撞试验指标和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搜集重庆市所辖高速公路在近5 a发生的194起车-车碰撞事故数据,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统计出该地区所发生车-车碰撞事故的形态特征,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建立乘员损伤程度同重叠率、质量比、碰撞方位、侵入量之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重乘员损伤程度与其他的事故形态特征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重叠率在1/3~1/2、质量比为0.1~0.5或2~10以及12点碰撞方位、侵入量为1/2~2/3、2/3~1这样的车辆碰撞事故的乘员损伤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聚类 统计分析 车辆碰撞事故形态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乘员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事故形态分析的行人探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春玉 杨济匡 聂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以长沙市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响应时间内,行人被感应器及时探测到的概率。具体地,从长沙IVAC数据库的389起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中,挑选出F1和F2两种最常见的事故形态类型,且能估算其行驶速度的案例分... 以长沙市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响应时间内,行人被感应器及时探测到的概率。具体地,从长沙IVAC数据库的389起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中,挑选出F1和F2两种最常见的事故形态类型,且能估算其行驶速度的案例分别为65和64起。结合车辆和行人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参数,对F1和F2事故案例建立了行人探测模型。针对给定的感应器探测半角(15°、30°和45°),分别计算出了行人的探测概率。结果显示,当探测半角≥30°时,94%以上的行人能被及时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 行人探测模型 主动避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DR数据结合事故形态分析的车辆行驶速度鉴定
11
作者 于振波 刘晓婷 《时代汽车》 2022年第24期181-183,共3页
随着国家相关规定出台,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产的乘用车应配备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简称EDR),利用EDR对交通事故重建将不断得到广泛应用。一个具体案件中事故车辆EDR记录的碰撞事件可能有多个,同一碰撞事件中又可能不只一条数据,鉴定人应当... 随着国家相关规定出台,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产的乘用车应配备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简称EDR),利用EDR对交通事故重建将不断得到广泛应用。一个具体案件中事故车辆EDR记录的碰撞事件可能有多个,同一碰撞事件中又可能不只一条数据,鉴定人应当对EDR记录的各个事件和每个事件的各个数据都要结合该案的案件材料和碰撞形态等其他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甄别,通过甄别后确定的某个事件数据才能作为鉴定意见形成的直接证据材料来加以分析认定。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论述利用EDR碰撞事件数据结合事故形态对复杂的交通事故进行车辆行驶速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 EDR 事件数据 碰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类型与诱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大伟 贺锦鹏 +3 位作者 孙立志 周大永 刘卫国 冯擎峰 《汽车工程师》 2015年第1期13-14,63,共3页
由于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基数大,防治和管控交通事故压力巨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概括介绍了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形势和事故特点。立足于道路交通事故2006—2012年年报数据,解析了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要素和各种形态;分析了道路交... 由于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基数大,防治和管控交通事故压力巨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概括介绍了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形势和事故特点。立足于道路交通事故2006—2012年年报数据,解析了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要素和各种形态;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发展变化趋势;总结了道路交通事故诱发原因和事故特征。交通事故的类型与诱因分析能为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的研发方向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支持汽车安全技术性能验证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道路交通事故 形态碰撞 高速公路事故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剧的诱惑——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电视剧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冲击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航 《艺术科技》 2012年第6期51-51,共1页
中关两国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大洲,具有不同自然环境的国度。它们各自不同的历史积淀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比如.美国价值观建立在基督教、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传统上,而中国的价值观则主要以孔孟之道为基础。它们不同的哲学思想产生了... 中关两国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大洲,具有不同自然环境的国度。它们各自不同的历史积淀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比如.美国价值观建立在基督教、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传统上,而中国的价值观则主要以孔孟之道为基础。它们不同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发生碰撞时,我们该如何保护并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民族文化 文化形态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Grinding Ball⁃Motion Behavior on Particle Crushing Performance and a Way of Micro⁃particle Preparation in a Flutter Ball Mill
14
作者 LIANG Man SUN Weihong +1 位作者 SUN Yi SHAN Jih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3期450-461,共12页
Motion behavior of grinding balls plays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particle crushing.A method of preparing micro-particles by changing ball-motion behavior in a flutter mill is proposed and multiple grind... Motion behavior of grinding balls plays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particle crushing.A method of preparing micro-particles by changing ball-motion behavior in a flutter mill is proposed and multiple grinding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Crush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s,such as breakage rate Si,production rates of fine particles Fi and Fi*,are studied in different motion conditions.From the results,a better crushing performance is attained in the coupled motion modes of rotating speed ratio of 85%,with a vibrating amplitude of 8 mm and a frequency of 12 Hz.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ball-motion behavior on particle crushing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The ball-motion behaviors,such as the collision energy loss E,among grinding balls have som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ticle crushing performance of Si.Therefore,this study not just provides an efficiency way of accumulating micro-particles,but also reveals how the ball-motion behavior influence particle crushing performance in the flutter m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tter ball mill ball-motion behavior breakage rate collision energy loss micro-particle prepa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Behavior of a New Hydraulic Steel Gate
15
作者 LUO Yaozhi ZHU Shizhe CHENG Xi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6年第B09期238-242,共5页
A new style of hydraulic steel gat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ionic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has a fish-like shape and consists of right arches, invert arches, connection components and a face plate. It would b... A new style of hydraulic steel gat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ionic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has a fish-like shape and consists of right arches, invert arches, connection components and a face plate. It would be first applied in the project of Caoe River Sluice, used as both tidal barrage and flood gat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hydraulic steel gate of beam grids, this new style of hydraulic steel gate can save up to 30%-50% of steel consumpti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new gate under the impact load of tidal bore is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load of tidal bore is considered by a load spectrum obtained by field observation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n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gate under the load spectrum is carried out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ponse of the gate under the impact load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gate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static load is conducted and indicates that the gate has a dynamic magnification factor of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ARCH dynamic property impact load tidal bore dynam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ic Collisions Between two Ground-State P and D Atoms at Low and Ultralow Temperatures
16
作者 施德恒 张金平 +3 位作者 孙金锋 马恒 刘玉芳 朱遵略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31-338,共8页
The PD(X^3∑^-) interaction potential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CCSD(T) theory and the basis set, augcc-pV5Z. Using this potential, the spectroscopic parameters are accurately determined. The present Do, De, Re, ω... The PD(X^3∑^-) interaction potential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CCSD(T) theory and the basis set, augcc-pV5Z. Using this potential, the spectroscopic parameters are accurately determined. The present Do, De, Re, ωe, ωeχe, αe, and Be are of 3.056 99 eV, 3.161 75 eV, 0.142 39 nm, 1701.558 cm^-1, 23.6583 cm^-1, 0.085 99 cm^-1, and 4.3963 cm^-1, respectively, which almost perfectly conform with the measurements. A total of 26 vibrational states is predicted when J = 0 by solving the radial Sehrodinger equation of nuclear motion. The complete vibrational levels, classical turning points, initial rotation and centrifugal distortion constants when J = 0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favorably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s. The total and various partial-wave cross sections are calculated for the elastic impact between two ground-state P and D atoms at 1.0 × 10^-12 - 1.0 × 10^-4 a.u. when they approach each other along the PD(X^3∑^-) potential. No shape resonances exist in the total elastic cross sections, though the peaks can be found for each partial wave until l=6. The shape of the total elastic cross sections is dominated by the s partial wave at very low temperatures. Due to the weakness of the shape resonances of each partial wave, they are all passed into oblivion by the strong total elastic cross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scattering total cross section shape resonance molecular const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