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载火箭发射窗口的两种碰撞评估方法比较
1
作者 崔文 张炜 王啸臻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6-391,共6页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前发射窗口碰撞安全性分析需求,基于运载火箭理论飞行轨迹特点和空间目标在轨运行规律,提出了2种碰撞评估方法,并比较了其计算效率及应用场景。结果表明:针对10 min的发射窗口,方法一能够在15 min内完成碰撞评估分析;2...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前发射窗口碰撞安全性分析需求,基于运载火箭理论飞行轨迹特点和空间目标在轨运行规律,提出了2种碰撞评估方法,并比较了其计算效率及应用场景。结果表明:针对10 min的发射窗口,方法一能够在15 min内完成碰撞评估分析;2种评估方法计算耗时都随发射窗口长度的增加线性增加;按照1 s的步长开展计算,当发射窗口长度小于100 s时,方法二的计算效率更优,当发射窗口长度大于100 s时,方法一的计算效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窗口 碰撞评估 安全性分析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碰撞风险评估系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海福 余庆波 刘有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39-1042,共4页
为了评估航天器遭遇空间碎片碰撞风险,基于GUI技术自主开发了一套空间碎片碰撞风险评估系统(MODRAS).并以特定轨道航天器为应用实例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到了空间碎片通量分布、航天器暴露面积、航天器遭遇的碰撞数等数据.结果表明,航天器... 为了评估航天器遭遇空间碎片碰撞风险,基于GUI技术自主开发了一套空间碎片碰撞风险评估系统(MODRAS).并以特定轨道航天器为应用实例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到了空间碎片通量分布、航天器暴露面积、航天器遭遇的碰撞数等数据.结果表明,航天器遭遇空间碎片碰撞的概率与其运行轨道高度、倾角以及碎片大小等参数有关;改变航天器飞行路线及运行姿态可有效减少空间碎片的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碰撞风险评估 航天器 几何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预测模型的交叉口车辆碰撞风险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良力 祝贺 +1 位作者 吴超仲 郑安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9-245,共7页
车辆进入交叉口前的速度时间序列可用于预测车辆进入交叉口后若干步数速度值,利用车速预测值推算冲突方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行驶位移及其车间距离,可评估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针对交叉口附近车速分布符合随机序列特征,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 车辆进入交叉口前的速度时间序列可用于预测车辆进入交叉口后若干步数速度值,利用车速预测值推算冲突方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行驶位移及其车间距离,可评估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针对交叉口附近车速分布符合随机序列特征,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理论进行车速时序预测建模,步骤包括时序数据相关性检查、模型p-q定阶、解析式系数估计、适用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实测车速中的前40个时序数据建立ARMA模型,预测出的20个车速值与实测值贴近,冲突方向两车车速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6 56和0.003 4;利用全部60个实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检测预测值残差自相关函数发现其绝对值均小于0.258 2,表明所建车速预测方法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碰撞风险评估 自回归滑动平均建模 交叉路口 车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AM和IDAC综合分析法的自由飞行下航空器碰撞风险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宗平 王松涛 张兆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111-114,120,共5页
自由飞行可以有效解决航路拥挤问题,提高空域利用率。为研究自由飞行下航空器的碰撞风险,选取影响航空器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通信导航监视(CNS)性能、高空风、人为因素,其中对CNS性能和高空风采用随机微分方程进行分析,人为因素采用CREAM... 自由飞行可以有效解决航路拥挤问题,提高空域利用率。为研究自由飞行下航空器的碰撞风险,选取影响航空器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通信导航监视(CNS)性能、高空风、人为因素,其中对CNS性能和高空风采用随机微分方程进行分析,人为因素采用CREAM和IDAC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碰撞风险模型,对航空器飞行安全间距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器 自由飞行 CREAM和IDAC 碰撞风险评估 定位误差 通信导航监视性能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物流无人机碰撞风险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航 聂芳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700-6706,共7页
为降低城市物流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碰撞风险,识别关键风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在收集7个真实无人机碰撞事故案例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15个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将风险集划分为低、中... 为降低城市物流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碰撞风险,识别关键风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在收集7个真实无人机碰撞事故案例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15个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将风险集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对风险发生概率数据进行收集与评估,随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对风险因素进行层级划分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根据所构建的贝叶斯网络,将收集数据导入GeNIe,对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参数学习,得到无人机碰撞风险不同等级的概率分布。最后对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逆向推理、敏感性分析和影响强度分析,明确导致无人机发生碰撞事故的关键因素和敏感因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风险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无人机(UAV) 碰撞风险评估 贝叶斯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碰撞风险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牛夏蕾 吕宗平 张兆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解决机场拥挤和延误的问题。为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研究其水平碰撞风险,基于导航设备测量误差和速度偏差,建立配对进近前后两机的实际侧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基于速度、时间的方程,在此基础...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解决机场拥挤和延误的问题。为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研究其水平碰撞风险,基于导航设备测量误差和速度偏差,建立配对进近前后两机的实际侧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基于速度、时间的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给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计算,给出了随相关参数变化水平碰撞风险变化的曲线图,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近距平行跑道 配对进近 速度误差 导航设备测量误差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M的障碍物碰撞风险评估软件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陈正源 《移动信息》 202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基于国际民航组织文件ICAO9274对ILS碰撞风险模型(CollisionRiskModel,CRM)进行的研究分析,文中设计与开发了一个符合文件规范、标准的、不限地形与飞机机型的计算机场周边障碍物的碰撞风险评估桌面应用软件。
关键词 CRM 碰撞风险模型 障碍物碰撞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的FPSO碰撞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昆 纵帅 +2 位作者 王加夏 卜淑霞 王秀飞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4-583,共10页
穿梭油轮与FPSO碰撞事故是FPSO油气外输过程中常见的灾害事故之一。为将碰撞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并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将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BN)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的FPSO油气外输系統碰撞风险... 穿梭油轮与FPSO碰撞事故是FPSO油气外输过程中常见的灾害事故之一。为将碰撞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并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将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BN)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的FPSO油气外输系統碰撞风险评估方法。依据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的映射算法,构建BN模型及确定条件概率表(CPT);运用BN网络的推理算法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和节点的后验概率进行故障诊断,并且可以依据节点的重要度对结果进行故障的分析排查。最后,通过FPSO外输油气系统工程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外输系统 碰撞风险评估 模糊故障树 贝叶斯网络 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数据驱动下的渡船横越场景识别与碰撞风险建模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奋 游斌 +2 位作者 蔡明佑 黄亮 张笛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3,59,共9页
为定量评价渡船横越航道过程的碰撞风险,提出了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的渡船会遇识别和碰撞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船舶航行轨迹识别出会遇场景,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船舶碰撞风险评价模... 为定量评价渡船横越航道过程的碰撞风险,提出了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的渡船会遇识别和碰撞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船舶航行轨迹识别出会遇场景,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船舶碰撞风险评价模型,实现船舶碰撞风险的实时量化,最后基于长江南京段汽渡船舶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渡船在横越过程中会遇态势复杂,平均碰撞风险一般随会遇船舶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提出的模型可以分析渡船横越过程中的碰撞风险变化趋势和不同会遇场景下的碰撞风险水平,为渡船碰撞风险感知与路径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风险评估 内河渡船 模糊综合评价 AIS数据 船舶会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和导航误差的配对进近碰撞风险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宗平 张兆宁 牛夏蕾 《航空计算技术》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缓解机场拥挤和延误的问题。为保证飞行的安全运行,研究其碰撞风险,基于速度误差分布和导航设备测量误差分布,建立配对进近两机的距离关于速度、时间的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近距平行跑道配...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缓解机场拥挤和延误的问题。为保证飞行的安全运行,研究其碰撞风险,基于速度误差分布和导航设备测量误差分布,建立配对进近两机的距离关于速度、时间的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给出配对进近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经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平行跑道 配对进近 速度误差 导航设备测量误差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航路侧向间隔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建 周启 蒋志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30,共5页
为解决基于性能导航(PBN)的平行航路安全性问题,提高碰撞风险模型的精确度,建立以椭球体为原型的Event侧向碰撞优化模型。分析在不同所需导航性能(RNP)条件下的碰撞风险随侧向间隔变化的情况,从侧向碰撞风险的角度评估PBN的平行航路安... 为解决基于性能导航(PBN)的平行航路安全性问题,提高碰撞风险模型的精确度,建立以椭球体为原型的Event侧向碰撞优化模型。分析在不同所需导航性能(RNP)条件下的碰撞风险随侧向间隔变化的情况,从侧向碰撞风险的角度评估PBN的平行航路安全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比原长方体模型更加精确,采用A380作为算例计算出的碰撞风险为1.24×10-9起事故/飞行小时;当航空器的导航性能优于RNP2时,可在不增加空域的情况下满足侧向碰撞风险的要求,建立平行航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平行航路安全性 碰撞风险评估 基于性能导航(PBN) 空中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粒子滤波改进的飞行冲突探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翟文鹏 吴昊 +1 位作者 王莉莉 任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为提高自由飞行下的冲突探测精度,需要建立减小假警报率的冲突探测算法。建立随机因素影响下的飞行运动学模型,利用粒子滤波算法估计飞行航迹,计算飞行碰撞风险概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粒子滤波算法在精确估计航迹的基础上,比传统的基... 为提高自由飞行下的冲突探测精度,需要建立减小假警报率的冲突探测算法。建立随机因素影响下的飞行运动学模型,利用粒子滤波算法估计飞行航迹,计算飞行碰撞风险概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粒子滤波算法在精确估计航迹的基础上,比传统的基于监视位置计算碰撞风险概率的算法精度更高,且降低了误报率。基于粒子滤波的冲突探测算法有效降低航迹估计误差和冲突探测误差,能够应用到自由飞行下的早期飞行冲突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碰撞风险评估 粒子滤波 自由飞行 冲突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障碍速度不确定性的无人艇动态避碰 被引量:3
13
作者 瞿栋 彭艳 +3 位作者 蒲华燕 罗均 黄承义 柯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5-667,共13页
避碰稳定性直接关乎无人艇航行安全,传感器对障碍速度观测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避碰策略出现跳动,严重降低避碰稳定性.提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速度障碍(uncertain velocityobstacle, UVO)算法,在碰撞风险评估中采用自适应阈值的最近会遇点(clo... 避碰稳定性直接关乎无人艇航行安全,传感器对障碍速度观测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避碰策略出现跳动,严重降低避碰稳定性.提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速度障碍(uncertain velocityobstacle, UVO)算法,在碰撞风险评估中采用自适应阈值的最近会遇点(closest point ofapproach, CPA)法,基于国际海事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COLREGS)建立边界缓冲区,从宏观上提升避碰过程的稳定性.为了减少无人艇避碰角度的变化次数,在无人艇的速度空间中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速度障碍(velocity obstacle,VO)区进行建模,并采用梯度下降法在代价空间进行局部寻优,从微观上提升避碰策略的稳定性.在仿真平台下进行UVO算法和VO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UVO 算法的避碰策略跳动次数、避碰成功率和最近会遇距离3项指标均优于VO算法.在实艇海试中进行了对遇、交叉、追越等典型会遇场景的避碰实验,无人艇均能安全避过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证明了UVO算法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动态避碰 速度不确定性 速度障碍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目标航迹生成及冲突探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翟文鹏 李亚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为解决自由飞行中的飞行安全问题,首先,在三维直角坐标系,分析飞机飞行过程受力情况,建立基于管制员视角的飞机在受到气象风影响下的运动学模型。根据基础飞行数据(BADA)数据库数据,利用定步长龙哥库塔方法求解航迹。在求得2架飞机飞行... 为解决自由飞行中的飞行安全问题,首先,在三维直角坐标系,分析飞机飞行过程受力情况,建立基于管制员视角的飞机在受到气象风影响下的运动学模型。根据基础飞行数据(BADA)数据库数据,利用定步长龙哥库塔方法求解航迹。在求得2架飞机飞行航迹后,建立2架飞机在三维空间内相对运动距离同时小于最小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的碰撞风险概率算法,并做相应计算。最后,通过Matlab对某一算例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反映2架飞机在不同飞行过程和气象条件下的碰撞风险概率,模型的合理性被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飞行 基础飞行数据(BADA) 飞行动态模型 航迹生成 冲突检测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继河 张锦绣 曹喜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紧跟国外在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方向的最新发展思路和方法,进而掌握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安全管理和控制技术,需要对现阶段该项技术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在查阅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 为了紧跟国外在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方向的最新发展思路和方法,进而掌握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安全管理和控制技术,需要对现阶段该项技术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在查阅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分布式卫星系统自主运行安全管理与控制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相应进展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论述了现阶段相关研究工作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系统 自主安全管理与控制 安全构形设计 碰撞风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星座爆炸解体对空间碎片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庞宝君 王东方 肖伟科 《空间碎片研究》 2018年第3期7-15,共9页
本文对LEO大型小卫星星座系统在轨爆炸解体事件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并分析了爆炸解体事件对邻近轨道空间碎片环境的影响。基于哈工大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5研究成果,结合公开发表的OneWeb星座相关资料,本文侧重对大型小卫星星座... 本文对LEO大型小卫星星座系统在轨爆炸解体事件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并分析了爆炸解体事件对邻近轨道空间碎片环境的影响。基于哈工大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5研究成果,结合公开发表的OneWeb星座相关资料,本文侧重对大型小卫星星座爆炸解体事件产生的大尺寸空间物体对星座中其他卫星,以及邻近轨道飞行器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大型小卫星星座中卫星数目众多,为保障系统整体不发生爆炸解体事件,单个卫星爆炸概率必须严格限制。一旦星座中某卫星发生爆炸解体事件,解体初期解体碎片集中在母体轨道平面;在轨道摄动因素的影响下,几年后解体碎片将逐步扩散到其他轨道平面,对整个星座系统构成威胁。OneWeb星座运行轨道高度较高,生成的大尺寸解体碎片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星座中卫星轨道分布集中,单个卫星发生爆炸事件生成的解体碎片群与星座中其他卫星发生二次碰撞解体事件的频率接近0. 002次/年,这将有可能导致二次碰撞的发生,造成邻近轨道空间难以逆转的链式反应,甚至导致雪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小卫星星座 爆炸解体 碰撞风险评估 空间碎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3S techniq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Shennongjia ski field, Hubei Province, China
17
作者 黄磊 程胜高 +2 位作者 朱罡 安琪 黄丽华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The Shennongjia ski field lies at the edge of the Shennongjia nature reser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ki field will change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assessment district,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tability ... The Shennongjia ski field lies at the edge of the Shennongjia nature reser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ki field will change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assessment district,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regional ecosystem in a certain degree, and will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integrality of animal and plant habitats.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landscape ecosystem in the Niuchangpin ski field at Shennongjia, by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3S technique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landscape diversity indices and landscape aggregation indices, the influence imposed by the ski field project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integrality and relevant sensitive ecological issues is predi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iomass of the natural system would decrease by 430.26 t,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averag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would drop to 881.55 g/m2·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ki field would not change the matrix status of woodland and, however, it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ecosystem. Combining 3S techniques with landscape-ecological theory will help turn the qualitative assessment into the quantitive one on the eco-environment impact. In this study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aspect of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碰撞评估 景观生态学 生态完整性 敏感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船舶的反应型避碰规划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乃铭 许劲松 邓德衡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121,共7页
对于多船会遇场景而言,在反应型避碰规划中考虑操船者意图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在紧迫局面下更合理地执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即COLREGs)的背离规则。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操船意图预报方法,将生成的目标船意图预... 对于多船会遇场景而言,在反应型避碰规划中考虑操船者意图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在紧迫局面下更合理地执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即COLREGs)的背离规则。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操船意图预报方法,将生成的目标船意图预报结果与经典速度障碍法相融合,产生更合理的碰撞危险评估结果,据此建立的反应型避碰规划算法比经典速度障碍法更安全。依托案例三体船成功完成的自主避碰试验,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对智能船舶自主避碰系统的深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反应型避碰规划 多船会遇场景 操船意图预报 碰撞危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ty Assessment for Autonomous Aerial Refueling Based on Reach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1
19
作者 REN Jinrui MA Haibiao +1 位作者 QUAN Quan HANG Bi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Autonomous aerial refueling(AAR)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aviation by extending the aircraft range and endurance.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assess system safety for autonomous aerial refueling.In this pap... Autonomous aerial refueling(AAR)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aviation by extending the aircraft range and endurance.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assess system safety for autonomous aerial refueling.In this paper,the reach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assess system safety.Due to system uncertainties,the aerial refueling 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tochastic system.Thus,probabilistic reachability is considered.Since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chability probability and collision probability,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of the AAR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reachability analysis techniques.Then,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is accessed by using the Monte-Carlo experiment method.Finally,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ial refueling safety assessment collision probability probabilistic reachability Monte-Carlo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Containment Structures Against Missile Impact Threats
20
作者 LIQ M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6年第B09期22-30,共9页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ighest safety requirements, nuclear power plant structures (the containment structures, the fuel storage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hould be assessed against all possible internal and exter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ighest safety requirements, nuclear power plant structures (the containment structures, the fuel storage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hould be assessed against all possib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pact threats. The internal impact threats include kinetic missiles generated by the failure of high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es, the failure of high speed rotating machineries and accidental drops. The external impact threats may come from airborne missiles, aircraft impact, explosion blast and fragments. The impact effects of these threats on concrete and steel structures in a nuclear power plant are discussed.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impact assessment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are introduced. Recent studies on penetration and perforation mechanics as well as progresses on dynamic properties of concrete-like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effects on concrete containment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threats protective design and assessment containment structure nuclear power pl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