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的石油分子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冲 夏润天 +2 位作者 章群丹 王威 蔡新恒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7,共7页
质谱技术在石油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质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高超高分辨率质谱研究石油详细组成已成为石油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在石油分子组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在高分辨质谱分析的... 质谱技术在石油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质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高超高分辨率质谱研究石油详细组成已成为石油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在石油分子组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在高分辨质谱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化合物的母体结构及侧链结构,从而实现石油分子结构的精细表征,为石油分子转化和重油加氢工艺提供分子科学基础。重点梳理了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对石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的研究进展,包括碰撞诱导解离的原理、解离能的计算和碰撞能量的控制以及模型化合物和实际石油分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表征应用进展。通过碰撞诱导解离表征深入认识石油分子精细结构,以期对重油加氢等相关工艺进行指导,并为催化剂的开发、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串联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分子结构 石油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CID-ETD)质谱对糖基化多肽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光宪 管珊红 +1 位作者 王辉 冯健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46,共4页
采用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液相串联质谱(LC LTQ-ESI CID/ETD MS-MS)分析胃蛋白酶酶解后的糖基化卵清蛋白肽。结果表明:碰撞诱导裂解一级质谱(CID MS)可以对糖基化多肽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碰撞诱导裂解二级质谱(CID MS-MS)可以作为... 采用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液相串联质谱(LC LTQ-ESI CID/ETD MS-MS)分析胃蛋白酶酶解后的糖基化卵清蛋白肽。结果表明:碰撞诱导裂解一级质谱(CID MS)可以对糖基化多肽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碰撞诱导裂解二级质谱(CID MS-MS)可以作为通过裂解多肽链实现部分糖基化肽位点的定位分析,但峰值较小,杂峰较多,形成了部分中性丢失的新峰。电子转移解离二级质谱(ETD MS-MS)比较适合于氨基酸序列长度为中等,带2个电荷的糖基化修饰肽段的裂解,对于较大分子质量的糖基化修饰肽的ETD(电子转移解离)裂解片段较少,判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发展碰撞诱导裂解中性丢失三级质谱(CID-NL-MS3)技术对分子质量较大糖基化肽的糖基定位及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肽 卵清蛋白 碰撞诱导裂解 电子转移解离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CH_3OH_2^+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谱(CID)的研究
3
作者 刘淑莹 张天岚 张法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碰撞诱导解离谱和动能释放等方法研究了由甲醇质子转移反应以及CH_3^+和H_2O缔合反应生成的CH_5O^+离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反应生成的CH_5O^+离子结构相同。CH_5O^+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谱随离子的内能不同而异。
关键词 质量分析 离子动能谱 碰撞诱导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化胞嘧啶碰撞诱导解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华鹏 张淑琴 +2 位作者 董俊国 翁端 程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5-393,共9页
在较高的去簇电压(DP)下,使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通过电喷雾胞苷的甲醇-水溶液产生了质子化的胞嘧啶[C+H]+。[C+H]+的碰撞诱导解离过程共有4个相互竞争的解离通道,分别为脱去NH3分子(-17u)形成相对强度较高的碎片离子m/z95;脱去异氢氰酸HN... 在较高的去簇电压(DP)下,使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通过电喷雾胞苷的甲醇-水溶液产生了质子化的胞嘧啶[C+H]+。[C+H]+的碰撞诱导解离过程共有4个相互竞争的解离通道,分别为脱去NH3分子(-17u)形成相对强度较高的碎片离子m/z95;脱去异氢氰酸HNCO(-43u)和H2O(-18u)分别形成m/z69和m/z94;脱去C2NH3(-41u)产生相对强度较低的碎片离子m/z71,随后对这些碎片离子进行了结构确定。通过量化计算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首先,对9种质子化胞嘧啶的异构体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它们之间异构化过程的势能面曲线;其次,基于质子化胞嘧啶的初始结构对这4个解离通道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和推导。模拟结果表明,丢失NH3、HNCO、H2O和C2NH3这4个解离通道的势垒分别为292.2、355.0、586.6和838.6kJ/mol,此结果与质子化胞嘧啶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产生的离子m/z95、69、94和71的丰度大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化胞嘧啶 碰撞诱导解离(cid) 电喷雾质谱(ESI-MS)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二元簇离子的激光产生与碰撞诱导解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紫超 石磊 +1 位作者 黄荣彬 郑兰荪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191-1197,共7页
以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溅射铁氰化钾,产生了各种组成的碳氮原子簇负离子,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根据这些簇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研究结果,推测了它们的结构,发现它们大都具有超共轭的稳定体系,它们的构型随成簇氮原子数的增加,从一... 以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溅射铁氰化钾,产生了各种组成的碳氮原子簇负离子,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根据这些簇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研究结果,推测了它们的结构,发现它们大都具有超共轭的稳定体系,它们的构型随成簇氮原子数的增加,从一维直链向二维芳环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簇离子 激光溅射 碰撞诱导解离 碳氮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解离和高能碰撞解离方式在褐藻胶寡糖结构分析中的比较和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妮 张秀丽 +2 位作者 王聪 吕志华 任素梅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1-558,共8页
利用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LTQ Orbitrap XL)对均一褐藻胶寡糖,包括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糖醛酸寡糖进行二级质谱分析,比较了常规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CD)在寡糖结构分析中的差异,并应用HCD技术分析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 利用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LTQ Orbitrap XL)对均一褐藻胶寡糖,包括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糖醛酸寡糖进行二级质谱分析,比较了常规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CD)在寡糖结构分析中的差异,并应用HCD技术分析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糖醛酸寡糖的结构差异。研究发现,HCD可避免CID中的1/3效应,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糖环断裂碎片信息,如^(2,5)A_2(m/z 291)、^(2,4)A(m/z 235、411)、^(2,5)A脱水(m/z101、277、453)以及Z2脱羧碎片(m/z307、483、659)等,进一步验证了Z2脱羧碎片是区别甘露糖醛酸与古洛糖醛酸的特征碎片。同时,HCD能够提供丰富的裂解碎片信息,这为褐藻胶寡糖的结构解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LTQ ORBITRAP XL) 褐藻胶寡糖 碰撞诱导解离(cid) 高能碰撞解离(H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内碰撞诱导解离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元海 金军 蒋可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7-80,共4页
选择了两种难挥发、强极性及热不稳定农药 (三嗪类除草剂——阿特拉津及有机磷类农药——二嗪农 )进行了其碎片谱研究。 6种农药 (阿特拉津、西草净、西玛津、杀草净、涕灭威、绿麦隆 )混合物经过 HPLC良好分离后实现了HPLC/APCI/CIDMS... 选择了两种难挥发、强极性及热不稳定农药 (三嗪类除草剂——阿特拉津及有机磷类农药——二嗪农 )进行了其碎片谱研究。 6种农药 (阿特拉津、西草净、西玛津、杀草净、涕灭威、绿麦隆 )混合物经过 HPLC良好分离后实现了HPLC/APCI/CIDMS的测定 ,获得了各自的特征碎片谱。采用 CID技术 ,既可得到待测物的分子量 ,又可得到其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nSH~±与C_nS_2~±的碰撞诱导解离研究
8
作者 唐紫超 石磊 +2 位作者 黄荣彬 刘朝阳 郑兰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8-334,共7页
在自制的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激光溅射的方式,产生了一系列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与含有两个硫原子的杂碳原子簇正负离子、经“质量门”选出单一质量的簇离子,与氮气的超声分子束交叉碰撞,然后分析其碰撞... 在自制的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激光溅射的方式,产生了一系列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与含有两个硫原子的杂碳原子簇正负离子、经“质量门”选出单一质量的簇离子,与氮气的超声分子束交叉碰撞,然后分析其碰撞碎片.研究结果确定了这些簇离子的结构,两个杂原子分别位于碳链的两端.对碎片离子的分析还揭示了这些簇离子的主要解离通道及其与成簇碳原子数和所带电荷极性的关系,发现当成簇碳原子数较少时,簇离子中最薄弱的是S-C键,随着残链的增长,与硫原子相邻的C-C键变得更为薄弱;实验中存在着多次碰撞的机会,因而各碎片离子还有可能进一步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解离通道 杂碳原子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解离和高能碰撞解离方式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曌 孙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了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模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分别应用这两种模式对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进行分析。通过比较... 为了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模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分别应用这两种模式对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所鉴定到的多肽和蛋白数目,发现在牛血清白蛋白中,HCD碎裂方法所得的谱图匹配率和多肽Mascot得分均较高,表明其质谱图质量较好。在复杂样品细胞裂解物分析中,CID碎裂方法鉴定到的谱图数、多肽数和蛋白数目均较多,表明该模式的灵敏度较高;HCD碎裂方法所得的谱图匹配率和Mascot得分均较高,表明其质谱图质量较好。因此,这两种模式均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CID模式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而HCD模式则可获得更高质量的质谱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cid) 高能碰撞解离(HCD) 蛋白质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残基在质子化多肽RRMKWKK的气相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娥 祖莉莉 +2 位作者 方维海 黄凌云 何大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5-1189,共5页
用ESI/MS-MS方法研究了质子化多肽RRMKWKK在低能气相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碰撞能和解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2H]2+和[M+3H]3+的CID断裂曲线和断裂位点相似.但质子化多肽所含正电荷个数不同时,产生同一碎片离子的初始碰撞能不同.... 用ESI/MS-MS方法研究了质子化多肽RRMKWKK在低能气相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碰撞能和解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2H]2+和[M+3H]3+的CID断裂曲线和断裂位点相似.但质子化多肽所含正电荷个数不同时,产生同一碎片离子的初始碰撞能不同.碱性氨基酸残基精氨酸(Arg)的支链是多肽RRMKWKK质子化时质子优先结合的位点,导致含有Arg的多肽在气相碰撞诱导解离条件下解离时需要较高的碰撞能.在用质谱方法研究含精氨酸残基的多肽时应选择质子个数比多肽中Arg个数多1个的母体离子.质子化多肽RRMKWKK的结构AM1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化RRMKWKK中两个相邻精氨酸在空间上相互分离,库伦斥力的影响不足以改变质子的优先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残基 断裂位点 碰撞诱导解离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抗菌肽GW10的气相碰撞诱导解离过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镛峰 霍妲雨佳 祖莉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65-366,共2页
使用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抗菌肽GW10在低能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解离能时碎片离子的种类及丰度确定肽的断裂位点,从而对其在生物液相环境中的降解进行推测。通过研究表明,不同质子化... 使用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抗菌肽GW10在低能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解离能时碎片离子的种类及丰度确定肽的断裂位点,从而对其在生物液相环境中的降解进行推测。通过研究表明,不同质子化抗菌肽GW10的共同断裂位点为R3-P4,其他位点因质子化不同而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10 碰撞诱导解离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激活诱导的双势阱势能面可以实现9-甲基-8-氧鸟嘌呤-9-甲基腺嘌呤碱基对阳离子自由基的质子转移
12
作者 May Myat Moe 刘剑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0-340,I0022-I0039,I0104,共30页
8-氧鸟嘌呤(OG)是最常见的核碱基氧化损伤,它在复制过程中可以用Hoogsteen的模式与腺嘌呤(A)错误配对.0G.A碱基对不仅可以诱发G·C→T·A的颠换突变,而且由于OG的电离势和氧化电位低于天然DNA碱基更容易受到电离辐射和单电子氧... 8-氧鸟嘌呤(OG)是最常见的核碱基氧化损伤,它在复制过程中可以用Hoogsteen的模式与腺嘌呤(A)错误配对.0G.A碱基对不仅可以诱发G·C→T·A的颠换突变,而且由于OG的电离势和氧化电位低于天然DNA碱基更容易受到电离辐射和单电子氧化的影响,本文报道了[9MOG·9MA]^(·+)碱華对阳离子自由基的形成.和碰撞诱导解离,该碱基对利用9-甲基8-氧鸟嘌呤(9MOG)和9-甲基腺嘌呤(9MA)模拟相对应的核苷酸.实验通过电喷雾产生Cu(Ⅱ)碱基复合物继之以氧化分离产生[9MOG·9MA]^(·+),并使用导向离子束串级质谱仪检测[9MOG·9MA]^(·+)的碰撞诱导解离、通过测量在不同碰撞能量下的解离产物和反应截面,可以得出[9MOG-H]+[9MA+H]^(+)(主要解离通道)和9MOG^(·+)+9MA(次要通道)的0 K解离阈能分别为1.8和1.65 eV.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9MOG·9MA]^(·+)的结构计算发现其所有重要构象都发生了质子转移生成[9MOG-H]^(·)·[9MA+H]^(+).另一方面,9MOG^(·+)+9MA的解离通道却需要9MOG^(·+)9MA作为中间体.看似矛盾的结果可以用碰撞活化后反应势能面上出现的双重势阱和由此触发的激发态质子转移平衡([9MOG-H]^(·)·[9MA+H]^(+))^(*)→←(9MOG6(·+)·9MA)^(*)来解释.本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这种生物学上重要的非规范碱基对如何在氧化和电离损伤时发生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基对阳离子自由基 碰撞诱导解离 碱基对内质子转移 反应势能面 电喷雾电离质谱 导向离子束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解离下二甲胺衍生多肽的碎裂特征研究
13
作者 邹伦妃 肖琛 +2 位作者 熊淼 张启伟 郑琦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95,I0002,共11页
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定位修饰位点、获取氨基酸序列信息等,已成为蛋白质组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鉴于酸性氨基酸能够在串联质谱分析中对多肽的裂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二甲胺将多肽的羧基酰胺化,从... 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定位修饰位点、获取氨基酸序列信息等,已成为蛋白质组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鉴于酸性氨基酸能够在串联质谱分析中对多肽的裂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二甲胺将多肽的羧基酰胺化,从而改变肽段在碰撞诱导解离模式下的碎裂特征。较未衍生多肽而言,被衍生多肽既可以产生特征性碎片离子,例如m/z 129.10/135.14,也易于产生种类更丰富的a、b、y、z离子。此外,羧基的中性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磷酸化多肽的中性丢失。这些特点使得基于羧基酰胺化的衍生方法有望展现在肽段表征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酰胺化 碰撞诱导解离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F_6^+→C_6F_5^++F气相单分子分解及碰撞诱导分解反应研究
14
作者 王建华 X.D.Zhou +1 位作者 A.K.Shukla J.H.Futrell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MIKES)研究了C_6F_6^+→C_6F_5^++F的气相单分子分解及其与Ar和He的碰撞诱导分解(CID)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_5F_6^+在电离室中获得足够能量而被激发到某一长效激发态,而CID是诱导其分解的必要步骤,且该分解过程有... 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MIKES)研究了C_6F_6^+→C_6F_5^++F的气相单分子分解及其与Ar和He的碰撞诱导分解(CID)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_5F_6^+在电离室中获得足够能量而被激发到某一长效激发态,而CID是诱导其分解的必要步骤,且该分解过程有两条能量不同的反应途径.当碰撞气体为Ar时,两条途径所对应的能量变化分别为0eV和+9.8eV(将多余能量转化为动能),而当碰撞气体为He时,则分别为0eV和-17eV(将多余能量转化为内能).CID/Ar诱导该长效激发态在C—F键断裂之前将多余能量转化为动能,而在CID/He中则将多余能量转化为内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代苯 单分子分解 cid MIKES 碰撞诱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气体的种类和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福兴 党乾坤 +4 位作者 丁航宇 黄正旭 汪源源 周振 丁传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7-592,共6页
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研究了离子阱质谱分析实验过程使用的碰撞气体种类及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信号强度、串级质谱分析,以及低质量截止效应等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离子的激发和碰撞诱导解离阶段,分别采用质量数不等... 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研究了离子阱质谱分析实验过程使用的碰撞气体种类及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信号强度、串级质谱分析,以及低质量截止效应等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离子的激发和碰撞诱导解离阶段,分别采用质量数不等的氦气(质量数=4 amu)、氮气(质量数=28 amu)、氩气(质量数=40 amu)等作为碰撞气体,以及不同的气体压力,研究了它们对质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质量数较大的氩气作为碰撞气体时,可以有效改善低质量数截止效应和提高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效率,同时提高离子捕获和解离效率,但是质量分辨率会明显降低。在获得较高质量分辨率方面,氦气作为碰撞气体时效果最好。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数大的碰撞气体有利于提高串级质谱分析效率,即获得更多碎片离子峰和更多有关母体离子结构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 碰撞气体 气压 碰撞诱导解离 低质量截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离子C_(18)H_(37)NH_3^+在低碰撞能下的远电荷碎裂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兴华 贾维平 +2 位作者 刘子阳 孙跃泉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该离子比直接由正十八胺质子化得到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内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远电荷碎裂 四碘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药物HCD高能裂解与CID裂解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鑫 李小林 +5 位作者 王琳 张文玲 张朝晖 张捷 张锡全 陈广全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以磺胺类药物为例,研究了高能诱导裂解技术(Higher energy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HCD)与传统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在裂解碎片组成上的差异,并结合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对HCD和CID产生的... 以磺胺类药物为例,研究了高能诱导裂解技术(Higher energy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HCD)与传统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在裂解碎片组成上的差异,并结合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对HCD和CID产生的碎片离子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比HCD和CID裂解碎片,研究了新型HCD技术在裂解碎片产生机理方面的规律。研究表明,与CID相比,HCD技术提供了稳定的高能裂解方式,并可改善CID裂解中产生的cut-off效应。HCD裂解模式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为推测化合物结构、质谱裂解机理等提供更为详实的裂解碎片信息,为化合物的确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裂解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平类药物裂解过程中去氢芳构化反应研究
18
作者 王晓云 袁艳春 +2 位作者 段敏敏 丁健桦 张小平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I0003,共10页
地平类药物作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理解这些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于研究其在复杂基体中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技术研究非洛地平... 地平类药物作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理解这些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于研究其在复杂基体中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技术研究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等地平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揭示裂解反应机理,并总结这类药物的基本裂解规律。结果表明,这些地平类药物在裂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丢失支链基团反应(例如,丢失HCl或CO+CH_(3)OH等)、质子迁移反应、脱水反应以及去氢芳构化反应。其中,去氢芳构化反应尤为重要,其产生的离子可以作为识别这类药物的特征诊断离子。本研究不仅准确解析了地平类药物去氢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而且为这类药物的精准鉴定和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指导,为地平类药物代谢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类药物 去氢芳构化 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离子阱的双向解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福兴 陈新 +2 位作者 陈志扬 周鸣飞 丁传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2-708,共7页
在线形离子阱中,通过质量选择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实现串级质谱分析。在现有的实验过程中,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是通过在一对电极上加载偶极激发信号实现离子共振激发和碰撞解离,即单向离子激发。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在线形离子阱的... 在线形离子阱中,通过质量选择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实现串级质谱分析。在现有的实验过程中,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是通过在一对电极上加载偶极激发信号实现离子共振激发和碰撞解离,即单向离子激发。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在线形离子阱的二对电极上加载离子激发电压,实现离子的双向共振激发,以提高离子的激发能量和碰撞解离效率。理论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q值和不同的激发频率下,双向激发获得更高的碰撞解离效率。此外,在q值为0.352、激发电压为0.5 V_(0-p)、激发频率为107.93 kHz、解离时间为5 ms时,双向激发解离可以获得亮氨酸脑啡肽(m/z=556)更多的低质量数碎片离子峰,降低了离子阱质谱的低质量截止效应,显著提高了离子阱质谱的串级质谱分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数字离子阱 碰撞诱导解离 双向激发 解离效率 低质量截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对甘氨酸五肽气相解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青 储艳秋 +3 位作者 张开 戴新华 方向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977,共7页
为了获得更多的多肽结构信息,采用结构简单的甘氨酸五肽(简写为GGGGG或G5)作为模型,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K+、Rb+)对甘氨酸五肽GGGGG气相解离过程的影响.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甘氨酸五肽分别和四种碱金属盐溶液混合后,静置10h,使... 为了获得更多的多肽结构信息,采用结构简单的甘氨酸五肽(简写为GGGGG或G5)作为模型,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K+、Rb+)对甘氨酸五肽GGGGG气相解离过程的影响.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甘氨酸五肽分别和四种碱金属盐溶液混合后,静置10h,使反应达到平衡.电喷雾质谱结果表明,四种碱金属离子均可以在溶液中与甘氨酸五肽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其中主要组分为碱金属离子与G5配合比为1:1和2:1的非共价复合物.质谱碰撞诱导解离(CID)时的碰撞能量为25eV.气相碰撞诱导解离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合比为1:1的复合物中,其碎片化程度按照Li+、Na+、K+、Rb+的次序依次减小,Rb+的复合物碎裂过程中生成了不常见的c、z离子;在配合比为2:1的复合物中,其碎片化程度按照Li+、Na+、K+、Rb+的次序依次增大.与1:1的非共价复合物相比,Na+、K+、Rb+的2:1复合物的气相解离显得更加容易.除Li+外,两个碱金属离子对G5的活化能力明显较单个碱金属离子强,它们可以诱导多肽在更多位点断裂,生成更多类型的碎片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碱金属离子 五肽 气相解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