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硅酸反应-冻融循环下掺锂渣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1
作者 秦拥军 毕钰 +2 位作者 阳毅恒 陈奇 张亚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592,共6页
研究了掺锂渣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ASR)和冻融循环(FTC)耦合作用下的抗折和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碱硅酸反应和冻融循环均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掺入一定量锂渣的混凝土后进行碱硅酸反应会使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略微提高。混凝土抗... 研究了掺锂渣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ASR)和冻融循环(FTC)耦合作用下的抗折和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碱硅酸反应和冻融循环均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掺入一定量锂渣的混凝土后进行碱硅酸反应会使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略微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且两种反应互相耦合。前期碱硅酸反应会加剧后期冻融破坏的影响,先进行冻融破坏同样会加剧后期碱硅酸反应造成的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锂渣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变优后变劣的趋势,锂渣掺量为20%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提升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硅酸反应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碱硅酸反应对再生混凝土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秦拥军 呙哲懿 +1 位作者 张驰 张亚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31,共7页
我国西北地区长期处于严寒以及盐渍土环境会导致混凝土耐久性的下降。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FTC)后,受碱硅酸反应(ASR)而发生二次损伤的规律,以再生粗骨料为变量,将再生混凝土分别进行20次、40次冻融循环后浸泡在80℃的1 mol/L ... 我国西北地区长期处于严寒以及盐渍土环境会导致混凝土耐久性的下降。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FTC)后,受碱硅酸反应(ASR)而发生二次损伤的规律,以再生粗骨料为变量,将再生混凝土分别进行20次、40次冻融循环后浸泡在80℃的1 mol/L NaOH溶液中进行ASR 28 d,研究再生混凝土表面形貌、膨胀率、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等损伤指标,分析FTC作用下ASR对再生混凝土二次损伤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前期冻融次数的增加使得内部裂缝增多导致后期ASR反应速率提升,随着FTC次数越多,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越高,再生混凝土受ASR作用下膨胀率越大,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70%时混凝土膨胀率达到最大值;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小于50%时,由于试件骨料初始损伤相对较小以及碱活性较弱,呈现超叠加损伤效应,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以上时,ASR对混凝土的二次损伤变大,产生的硅酸盐凝胶总量增多,质量损失率也随之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以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使得试件受到更多的基体损伤,且远大于附着砂浆二次水化过程中的结构密实作用导致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并且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骨料中更多碱活性物质被暴露在碱溶液下,给后期ASR提供了良好的反应环境,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程度越大,但前期的FTC并没有影响ASR反应二次损伤相对弹性模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硅酸反应 冻融循环 二次损伤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硅酸反应(ASR)抑制措施研究评述 被引量:17
3
作者 卢都友 许仲梓 +1 位作者 吕忆农 唐明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8,共5页
评述了各种抑制碱硅酸反应(ASR)的方法。重点对利用粉煤灰抑制ASR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粉煤灰碱含量与有效性的关系、抑制评估方法以及抑制机理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混凝土 耐久性 硅酸反应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灰粒径对水泥砂浆的碱硅酸反应风险影响
4
作者 刘文丰 李碧雄 +3 位作者 王熠泽 汪知文 陈权 高攀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固废资源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稻壳灰的火山灰活性高,有望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用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但其中K 2O和Na 2O含量较大,需探明不同粒径稻壳灰的掺入可能带来的碱硅酸反应风险.现有研究表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能抑制... 固废资源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稻壳灰的火山灰活性高,有望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用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但其中K 2O和Na 2O含量较大,需探明不同粒径稻壳灰的掺入可能带来的碱硅酸反应风险.现有研究表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能抑制碱硅酸反应,已得到广泛应用.对比起见,设置了基准组、掺4种粒径粉煤灰组和稻壳灰组,在分别测试其抗压、抗折强度的基础上,测试膨胀率,通过SEM和EDS测试了掺粒径为5μm的稻壳灰试件和未掺稻壳灰试件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稻壳灰或粉煤灰的掺入均可以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稻壳灰粒径越小提高的程度越大,中值粒径为5μm的稻壳灰可以使砂浆28 d抗压强度提高50.6%,抗压强度提高64.7%,效果均好于粉煤灰;稻壳灰的粒径不超15μm时,对砂浆的膨胀率可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粉煤灰,5μm的稻壳灰能使14 d膨胀率减小90%,并使骨料表现为无害,而8~20μm粉煤灰均仅减小60%左右的14 d膨胀率,骨料仍表现为有害;稻壳灰的火山灰活性不仅能生成低Ca/Si比的C-S-H凝胶,降低碱含量,还能使砂浆致密性提高,抑制碱离子和水的渗透,从而表现为对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反应 稻壳灰 粒径 粉煤灰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料碱活性矿物组成和含量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王浩伟 何忠茂 巴恒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0,148,共4页
采用岩相法确定某东南沿海地区常用骨料具有碱活性,岩石类型为蚀变岩和安山岩,活性矿物主要为硅质蛋白石、玉髓、隐晶玻璃和绿帘石。蚀变岩碱活性矿物含量远高于安山岩,骨料以蚀变岩为主的试块快速砂浆棒法膨胀率大于以安山岩为主的试... 采用岩相法确定某东南沿海地区常用骨料具有碱活性,岩石类型为蚀变岩和安山岩,活性矿物主要为硅质蛋白石、玉髓、隐晶玻璃和绿帘石。蚀变岩碱活性矿物含量远高于安山岩,骨料以蚀变岩为主的试块快速砂浆棒法膨胀率大于以安山岩为主的试块。通过SEM和EDS对快速砂浆棒法试样自然断面进行形貌观察和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蚀变岩碱活性矿物以铝硅酸盐为主,蚀变过程中Al^(3+)部分取代Si^(4+),Na^(+)吸附能力增强,碱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分析 -硅酸反应 Na^(+)吸附 活性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离子对混凝土碱硅酸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龚青南 王德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9,共15页
混凝土的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ASR)本质上是孔溶液中的离子、水分子与骨料中活性二氧化硅的反应。根据不同离子对ASR的影响效果,可将离子分为碱离子(Na^(+)、K^(+)和OH-)、锂离子和铝离子、钙离子。碱离子(Na^(+)、K^(+)... 混凝土的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ASR)本质上是孔溶液中的离子、水分子与骨料中活性二氧化硅的反应。根据不同离子对ASR的影响效果,可将离子分为碱离子(Na^(+)、K^(+)和OH-)、锂离子和铝离子、钙离子。碱离子(Na^(+)、K^(+)和OH^(-))促进混凝土的碱硅酸反应,导致混凝土发生更严重的膨胀性破坏。Al^(3+)和Li^(+)减缓混凝土碱硅酸反应造成的膨胀性破坏;Ca^(2+)起到的作用与n(Ca)/n(Si)(物质的量比)密切相关,当n(Ca)/n(Si)<0.2时,Ca^(2+)对ASR起促进作用;当n(Ca)/n(Si)≥0.2时,Ca^(2+)对ASR起抑制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ASR反应产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ASR产物的种类、微观形貌、原子结构及水稳定性,综述了这些离子对ASR反应过程、ASR产物组成、ASR产物结晶性能及膨胀性的影响,展望了不同离子对混凝土ASR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反应 离子 锂离子 铝离子 钙离子 asr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碱-硅酸反应膨胀率预测模型修正研究
7
作者 赵阳 戈兵 +3 位作者 李树利 张建平 孙俊 孙飞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建立准确、可行的混凝土棱柱体法碱-硅酸反应膨胀率预测模型,基于幂函数模型、双曲线函数模型、复合指数函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情况,分别采用拟合回归方法确定引入模型的修正参数,进而实现对幂函数、双曲线函数模型的修正,评价... 为建立准确、可行的混凝土棱柱体法碱-硅酸反应膨胀率预测模型,基于幂函数模型、双曲线函数模型、复合指数函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情况,分别采用拟合回归方法确定引入模型的修正参数,进而实现对幂函数、双曲线函数模型的修正,评价了修正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2组混凝土配合比180 d龄期膨胀率拟合回归分析,复合指数函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性好;修正后幂函数、双曲线函数模型的拟合回归相关系数得到提高,模型所用修正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幂函数修正模型整体上符合程度优于其它模型,因此采用预测模型时建议优先采用幂函数修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硅酸反应 混凝土棱柱体法 模型修正 拟合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碱-硅酸反应进程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高鹏 顾宇航 王永博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阐述了混凝土碱-硅酸反应(ASR)进程的模拟研究进展。首先对ASR计算模型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其次探寻了ASR计算模型中的最优模型,最后对现有ASR计算模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ASR计算模型主要包含理论模型、细观模型、宏观模型和宏细观... 阐述了混凝土碱-硅酸反应(ASR)进程的模拟研究进展。首先对ASR计算模型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其次探寻了ASR计算模型中的最优模型,最后对现有ASR计算模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ASR计算模型主要包含理论模型、细观模型、宏观模型和宏细观阶梯模型。理论模型能够预测特定骨料类型及粒径条件下的砂浆扩展,但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其中,二价离子浓度的理论模型模拟精度最高;细观模型能够对ASR作用下混凝土细观裂纹分布进行描述,但建模较为复杂。其中,晶格离散粒子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宏观模型能够对ASR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区及损伤位移进行描述,但大多忽略混凝土蠕变效应。其中,宏观蠕变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宏细观阶梯模型是全面的ASR计算模型,但研究较少,模拟精准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硅酸反应 模拟研究 计算模型 最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灰对碱-硅酸反应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高鹏 王义猛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混凝土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简称ASR)是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不仅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增加维修成本。通过快速砂浆棒试验探究了稻壳灰(Rice Hush Ash,简称RHA)对ASR的抑制作用,结合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掺... 混凝土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简称ASR)是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不仅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增加维修成本。通过快速砂浆棒试验探究了稻壳灰(Rice Hush Ash,简称RHA)对ASR的抑制作用,结合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掺入RHA的最佳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单掺RHA可以有效抑制ASR,掺入RHA最佳质量分数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硅酸反应 稻壳灰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材抑制碱-硅酸反应(ASR)的新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风艳 《粉煤灰》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前研究表明混合材对碱-硅酸反应(ASR)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混合材抑制ASR机理的认识需进一步完善。本文采用TEM/EDS、FT-IR和29Si MAS NMR等现代测试方法对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材料主要水化产物C-S-H凝胶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 目前研究表明混合材对碱-硅酸反应(ASR)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混合材抑制ASR机理的认识需进一步完善。本文采用TEM/EDS、FT-IR和29Si MAS NMR等现代测试方法对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材料主要水化产物C-S-H凝胶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指出了低Ca/Si比的C-S-H凝胶在抑制ASR中的重要作用(能够结合孔溶液中的碱,减少可发生ASR的有效碱量),并分析了低Ca/Si比的C-S-H凝胶的持碱机制,对混合材抑制ASR的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完善了混合材抑制ASR的机理。研究结果不仅对于建立比较完整的碱一集料反应预防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抑制和防止碱集料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凝腔 CA/SI比 混合材 -硅酸反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抑制集料碱硅酸反应的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光伟 周麒雯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可靠地评价粉煤灰抑制ASR的有效性是工程中使用粉煤灰预防ASR的关键所在。可从粉煤灰抑制ASR的能力、抑制ASR膨胀的程度以及抑制ASR膨胀的工程安全性等3个方面对掺粉煤灰抑制ASR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掺20%的粉煤灰可以有效... 可靠地评价粉煤灰抑制ASR的有效性是工程中使用粉煤灰预防ASR的关键所在。可从粉煤灰抑制ASR的能力、抑制ASR膨胀的程度以及抑制ASR膨胀的工程安全性等3个方面对掺粉煤灰抑制ASR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掺20%的粉煤灰可以有效抑制活性集料ASR的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集料 硅酸反应(asr) 抑制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与LiOH的复合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封孝信 刘刚 亓文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将粉煤灰与LiOH复合,研究了其对碱硅酸反应(ASR)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使用对ASR的抑制效果比单独使用粉煤灰或LiOH更加明显。在满足有效抑制碱硅酸反应的前提下,粉煤灰与LiOH复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粉煤灰和LiOH各自的掺加量。
关键词 硅酸反应(asr) 粉煤灰 LiOH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构造硅质集料的碱硅酸反应模型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卢都友 许仲梓 唐明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正确认识不同结构构造特征集料的碱硅酸反应 (ASR)特征 ,对判定集料碱活性和诊断工程ASR事例以及采取正确预防措施均有重要意义 .早期的以单一组分的高活性集料为基础提出的ASR模型只强调集料中活性组分对ASR的作用 ,仅适用于特定类型... 正确认识不同结构构造特征集料的碱硅酸反应 (ASR)特征 ,对判定集料碱活性和诊断工程ASR事例以及采取正确预防措施均有重要意义 .早期的以单一组分的高活性集料为基础提出的ASR模型只强调集料中活性组分对ASR的作用 ,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高活性集料 .本工作用扫描电镜 (SEM )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石英玻璃、沸石化珍珠岩和硅质砾石的ASR反应特征 ,并综合对慢膨胀型集料ASR研究的文献 ,提出了结构构造特征不同的硅质活性集料的ASR基本模型 :结构构造特征不同的活性集料其ASR过程及膨胀行为不同 ;对以无定型SiO2 为活性组分的均质高活性集料 ,反应特征符合传统的ASR模型 ;对致密、多矿物慢膨胀型集料 ,除活性组分类型和数量外 ,活性组分在集料内的分布 ,即集料的构造特征对ASR的速度和膨胀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集料反应 硅酸反应 结构构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硅酸反应对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影响及计算模型修正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妮 聂鼎 李鹏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为研究碱-硅酸反应(ASR)过程中体积膨胀率对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量化影响规律,采用碱溶液浸泡方法对3种钢筋直径的混凝土拉拔试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ASR劣化,通过测量混凝土的膨胀量并完成相应的拉拔试验,得到膨胀率对钢筋-混凝土粘结... 为研究碱-硅酸反应(ASR)过程中体积膨胀率对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量化影响规律,采用碱溶液浸泡方法对3种钢筋直径的混凝土拉拔试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ASR劣化,通过测量混凝土的膨胀量并完成相应的拉拔试验,得到膨胀率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量化影响结果,进而将混凝土膨胀率作为损伤因子,建立其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量化关联,并修正了已有的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碱溶液浸泡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随时间先呈线性增加,约90d后逐渐收敛;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随膨胀率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膨胀率为0.054%时,粘结强度增加至峰值点,强度增幅达23.58%;修正后的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计算模型的粘结强度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反应(asr) 钢筋—混凝土 粘结强度 膨胀率 拉拔试验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硅酸反应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规律和结合能力 被引量:11
15
作者 詹炳根 孙伟 +1 位作者 沙建芳 许仲梓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6-961,共6页
采用活性集料和非活性集料配成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氯离子在同时受到碱硅酸反应(ASR)作用的混凝土中的扩散和结合特性.所用混凝土的碱含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0.5%和1.5%,试验温度为60℃,并采用3.5%和7.5%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NaC l溶... 采用活性集料和非活性集料配成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氯离子在同时受到碱硅酸反应(ASR)作用的混凝土中的扩散和结合特性.所用混凝土的碱含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0.5%和1.5%,试验温度为60℃,并采用3.5%和7.5%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NaC l溶液浸泡混凝土,进行了氯离子渗透试验,测定了不同浸泡龄期下混凝土试件内部总氯离子含量和自由氯离子含量.用XRD和SEM以及压汞法对试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ASR同时作用时,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速度减慢,混凝土对氯离子的结合表现为线性吸附关系,氯离子结合能力也明显降低;ASR所导致的开裂不会明显提高氯离子的侵入.由于氯离子扩散速度减慢,混凝土钢筋锈蚀时间延迟,但并不能得到抑制,并且由于氯离子结合能力的降低以及ASR的发生,孔溶液中C(C l-)/C(OH-)提高,反而会使锈蚀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反应 混凝土 氯离子腐蚀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佳燕 施韬 杨杨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4,129,共6页
碱-硅酸反应(ASR)和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过程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关于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及机理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 碱-硅酸反应(ASR)和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过程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关于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及机理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膨胀机理和抑制措施。在对Grattan等人试验中得到的膨胀数据、X射线衍射图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在这两种因素复合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膨胀值变化和强度变化,并提出有效的抑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硅酸反应(asr) 硫酸盐侵蚀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碱硅酸反应二次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詹炳根 孙伟 +4 位作者 沙建芳 李天艳 曹鹏飞 邓敏 许仲梓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8-601,共4页
研究了早期受到不同程度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在进一步受到碱硅酸反应作用时的损伤破坏特点和规律.混凝土试件先进行冻融循环30次和60次,然后在60℃的1molNaOH溶液中浸泡进行加速碱硅酸反应试验,每周一次监测混凝土的超声速度,并用其转... 研究了早期受到不同程度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在进一步受到碱硅酸反应作用时的损伤破坏特点和规律.混凝土试件先进行冻融循环30次和60次,然后在60℃的1molNaOH溶液中浸泡进行加速碱硅酸反应试验,每周一次监测混凝土的超声速度,并用其转换的相对动态弹性模量作为混凝土内部损伤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早期冻融循环会成为混凝土进一步碱硅酸反应损伤的诱因,从而加速混凝土的损伤失效过程;早期冻融损伤越严重,后期碱硅酸反应损伤也越严重.与未预先受到冻融作用的混凝土试件相比,除了早期损伤速率加快之外,损伤的规律性基本没有变化.早期冻融循环的作用相当于混凝土在后期受到更严重的碱硅酸反应作用.早期损伤形成混凝土内部缺陷以及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是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硅酸反应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胶凝材料与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碱骨料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瑞 史才军 +2 位作者 王小刚 吕奎喜 何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94-1799,共6页
碱骨料反应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耐久性问题之一,其研究备受关注。碱激发胶凝材料中碱含量高而钙含量低,所以其中发生的碱骨料反应必然不同于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本文对文献中不同种类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和硅酸盐水泥基材料中的碱骨料反应的... 碱骨料反应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耐久性问题之一,其研究备受关注。碱激发胶凝材料中碱含量高而钙含量低,所以其中发生的碱骨料反应必然不同于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本文对文献中不同种类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和硅酸盐水泥基材料中的碱骨料反应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了两类不同的胶凝材料体系在碱骨料反应膨胀和反应产物两个方面的差异,并指出了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基材料 骨料反应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碱-硅酸反应膨胀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晨霞 陈改新 +2 位作者 纪国晋 王秀军 计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参照砂浆棒快速法,调整试验温度,研究了温度对骨料碱-硅酸反应(ASR)膨胀的影响规律。采用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描述温度对混凝土ASR膨胀的影响,探讨了ASR速率常数与养护温度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温度对碱-骨料反应的影响可以用Arrhenius方程来... 参照砂浆棒快速法,调整试验温度,研究了温度对骨料碱-硅酸反应(ASR)膨胀的影响规律。采用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描述温度对混凝土ASR膨胀的影响,探讨了ASR速率常数与养护温度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温度对碱-骨料反应的影响可以用Arrhenius方程来描述的设想。运用Arrhenius方程初步建立了ASR膨胀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反应 -硅酸反应 膨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OH抑制碱硅酸反应膨胀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梅来宝 卢都友 +1 位作者 邓敏 唐明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9-614,共6页
研究了沸石化珍珠岩混凝土在KOH,LiOH溶液中压蒸膨胀行为,通过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谱对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说明LiOH抑制碱硅酸反应膨胀的机理主要是在集料周围形成了含锂盐的非膨胀性产物,含锂产物层的形成对活性集料起保护作... 研究了沸石化珍珠岩混凝土在KOH,LiOH溶液中压蒸膨胀行为,通过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谱对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说明LiOH抑制碱硅酸反应膨胀的机理主要是在集料周围形成了含锂盐的非膨胀性产物,含锂产物层的形成对活性集料起保护作用而阻止了碱的进一步侵蚀。研究了由碱硅酸活性集料和碱碳酸盐活性集料制成的混凝土在各种碱中的膨胀行为。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相同摩尔浓度的碱中压蒸,在NaOH溶液中膨胀最大,在LiOH溶液中膨胀最小。在应用LiOH抑制碱硅酸反应膨胀促进碱碳酸盐反应膨胀的双重作用下,在Spratt细粒硅质灰岩中,少量的白云石在碱环境中可发生去白云石化作用而对膨胀有贡献,也即尽管Spratt灰岩中碱硅酸反应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碱碳酸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硅酸反应 -碳酸盐反应 显微结构 氢氧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