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春兰 蔡博峰 +2 位作者 陈操操 王海华 李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9-1096,共8页
碳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是中国当前控制CO2排放的紧迫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评述了国际上针对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的区域分解方案以及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国内区域分解方案,提出了要想真正公平、公正、可行以及可持续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 碳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是中国当前控制CO2排放的紧迫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评述了国际上针对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的区域分解方案以及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国内区域分解方案,提出了要想真正公平、公正、可行以及可持续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方案必须考虑的因素、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分配模型以及分配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目标 地区分配 放强度承诺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三五”时期省际碳减排目标的效率分配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文 刘小峰 吴孝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3,共12页
首先,将"零和收益"的博弈思想引入到SBM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的碳减排SBM效率分配模型(ZSG-SBM)。然后,基于"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整体碳强度降低18%的减排约束,从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结构2个维度设置了"十三... 首先,将"零和收益"的博弈思想引入到SBM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的碳减排SBM效率分配模型(ZSG-SBM)。然后,基于"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整体碳强度降低18%的减排约束,从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结构2个维度设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系统的4种发展情景,应用上述ZSG-SBM模型对碳减排目标进行了省际层面的效率分配。并通过对比各省经济发展现状和碳减排目标的分配结果,分析了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结果表明:采用ZSG-SBM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效率分配后,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指标实现了有效配置,碳排放效率到达效率前沿。政府基于"公平"导向的行政分配方案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ZSG-SBM模型的效率分配方案更符合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在碳强度约束的基础上,能源强度的再约束将迫使各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碳排放效率。"十三五"时期,我国有16个省份的碳减排目标分配结果大于18%的平均标准,各省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选择差异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G-SBM模型 碳减排目标 效率分配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机制比较与选择——基于数量型与价格型减排工具的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梅 李存芳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0年第4期120-128,共9页
基于2012年微观层面的社会核算矩阵(SAM)表,本文构建动态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分别设计碳交易和碳税情景加入该模型,模拟中国2012—2030年的宏观经济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就宏观效应来看,2030年碳交易和碳税情景的... 基于2012年微观层面的社会核算矩阵(SAM)表,本文构建动态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分别设计碳交易和碳税情景加入该模型,模拟中国2012—2030年的宏观经济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就宏观效应来看,2030年碳交易和碳税情景的碳强度分别比基准情景下降了24.24%和26.487%,分别完成碳减排目标的55.052%和59.349%;碳交易情景下消费、投资、出口和进口出现较大波动,碳税情景下这些指标小幅上涨。就部门经济效应来看,能源部门受政策情景影响最大,其次是制造业部门,其他部门受到的影响较小;碳交易情景对各部门增加值有抑制作用,并对原油和天然气部门的消费产生较大冲击。就部门减排效应来看,制造业部门的减排效应较显著;碳税情景的减排效应优于碳交易情景。总体而言,单一实施碳交易或碳税政策,不能完全实现碳减排目标,碳税政策相对温和,可以考虑两种减排政策配合实施,以减缓对经济系统冲击,并实现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目标 工具 交易 动态C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认为5G是助力碳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衡萍 潘峰 《通信世界》 2022年第12期24-26,共3页
2021年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设定了2030年温室气体较2005年减排50%~52%、2050年达到“零碳排放”的碳减排目标。不断创新的技术可加速推进碳减排目标和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数字技术是其中最强大、可扩展的重要工具,5G技术正处于这一... 2021年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设定了2030年温室气体较2005年减排50%~52%、2050年达到“零碳排放”的碳减排目标。不断创新的技术可加速推进碳减排目标和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数字技术是其中最强大、可扩展的重要工具,5G技术正处于这一领域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减排目标 《巴黎协定》 加速推进 可扩展的 绿色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油气生产商提高碳减排目标
5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64-64,共1页
据天然气加工网站2月7日消息,西欧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挪威宣布,其正在增强减少碳排放的雄心,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议会提交一份实施计划。根据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各国必须每五年提交一份经修订的减排计划,即由国... 据天然气加工网站2月7日消息,西欧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挪威宣布,其正在增强减少碳排放的雄心,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议会提交一份实施计划。根据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各国必须每五年提交一份经修订的减排计划,即由国家决定的减排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加工 油气生产商 碳减排目标 石油和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交易市场: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24期4-4,共1页
为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倡议举办的气候雄心峰会于2020年12月12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在9月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 为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倡议举办的气候雄心峰会于2020年12月12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在9月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作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郑重承诺。这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了我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与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二氧化 放交易市场 积极参与者 中和 贡献者 《巴黎协定》 碳减排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实现碳减排目标 美需要尽快启动先进核能商业化部署
7
作者 孟雨晨 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2023年3月21日,美国能源部发布报告《商业化路径:先进核能》。报告指出:核电是为数不多的可供选择的清洁基荷电力技术之一;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美国到2050年可能需要建成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并需要在2030年启动先进核能的商业化部署。... 2023年3月21日,美国能源部发布报告《商业化路径:先进核能》。报告指出:核电是为数不多的可供选择的清洁基荷电力技术之一;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美国到2050年可能需要建成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并需要在2030年启动先进核能的商业化部署。这是能源部为加速先进清洁能源技术商业化部署发布的首批三份报告中的一份。另外两份报告分别涉及清洁氢技术和长时储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装机容量 美国能源部 清洁能源技术 储能技术 商业化 核能 碳减排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潜力差异分析及目标设定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国华 刘清清 吴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08-312,共5页
深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减排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揭示碳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并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分别为不同类别区域设定碳减排目标,为我国科学确定与分解各地区碳减... 深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减排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揭示碳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并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分别为不同类别区域设定碳减排目标,为我国科学确定与分解各地区碳减排目标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 差异分析 区域分类 碳减排目标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减排目标下长三角地区碳固持服务供需演变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陶芹 陶宇 欧维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碳固持服务能够捕获并固定大气中的CO_(2),有效地调节气候,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碳排放量与减排压力持续增加,研究区域碳固持服务供需时空动态关系,对合理制定或优化减排目标,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长三... 碳固持服务能够捕获并固定大气中的CO_(2),有效地调节气候,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碳排放量与减排压力持续增加,研究区域碳固持服务供需时空动态关系,对合理制定或优化减排目标,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明确区域碳固持供给与需求的内涵及测度方法,在评估2000、2015年碳固持服务供给量的基础上,测度不考虑减排目标、减排30%、60%目标下的需求,利用供需比系数,评价长三角整体、省际间的供需关系。结果显示:不考虑减排目标下,15 a间长三角地区碳固持服务供需关系趋于紧张,供需比由50.86%下降到16.36%,空间上中东部地区供需关系紧张化明显;减排30%目标下与减排60%目标下,2015年碳固持供需比分别为40.17%、31.59%,赤字区均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供需关系趋于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碳排放,尤其是工业碳排放量大幅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缓解碳固持服务供需矛盾,除了增加碳汇空间外,应重点加快供需赤字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同时,也应从省内和省际等层面上建立基于碳固持服务的区域补偿机制和政策,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持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碳减排目标 长三角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碳减排目标的蒸汽动力系统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东 史彬 鄢烈祥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考虑不同碳减排目标,建立了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优化操作模型,该模型引入了燃料替换和碳捕捉两种碳减排方式,采用列队竞争算法和动态规划法分步求解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不同碳减排目标下,蒸汽动力系统满足热电负荷需求的总成... 考虑不同碳减排目标,建立了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优化操作模型,该模型引入了燃料替换和碳捕捉两种碳减排方式,采用列队竞争算法和动态规划法分步求解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不同碳减排目标下,蒸汽动力系统满足热电负荷需求的总成本最少的操作方案。当碳减排目标值较小时,减排的主要措施是采用低碳的天然气代替燃料油,随着碳减排目标值的增加,当所有锅炉的燃料替换为天然气仍不能达到碳减排目标时,锅炉将采用碳捕捉方式。总成本随着碳减排目标值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碳减排目标值越大,总费用增加的越快。本文的研究可为不同碳减排目标下蒸汽动力系统多周期优化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动力系统 碳减排目标 多周期 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碳减排目标的省域碳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袁凯华 张苗 +3 位作者 甘臣林 陈银蓉 朱庆莹 杨慧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9,共9页
基于低碳社会背景和碳减排目标,通过构建生态补偿理论框架,设定补偿模式、衡量准则、标准和补偿系数,建立了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模型,并对各省份进行了量化实证。结果表明:(1) 2015年,各省(除云南外)碳排放均大于碳吸收量,净碳排放总量达... 基于低碳社会背景和碳减排目标,通过构建生态补偿理论框架,设定补偿模式、衡量准则、标准和补偿系数,建立了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模型,并对各省份进行了量化实证。结果表明:(1) 2015年,各省(除云南外)碳排放均大于碳吸收量,净碳排放总量达274. 60×103万t;(2)碳排放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从东至西递减的态势,而各省碳汇是造成地均碳排放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3)区内14省超出生态补偿阈值2 635. 30万t,以最适补偿水平需支付163. 00亿元,16省未达到生态补偿阈值,可获补偿91. 11亿元;(4)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碳排放目标强度等因素影响,生态补偿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空间同质,整体呈"东付西补"的分布状态。最后从构建以中央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碳收支账户和完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角度对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利用 经济 省域 碳减排目标
原文传递
中国宝武宣告碳减排目标
12
《企业决策参考》 2021年第3期23-23,共1页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1月20日宣告了中国宝武碳减排目标: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中国宝武方面提到,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1月20日宣告了中国宝武碳减排目标: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中国宝武方面提到,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的大户,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中和 放量 放总量 工艺技术 碳减排目标 路线图
原文传递
我国减排承诺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信贷配给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芳 于江波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8,共8页
中国政府在2009年,对外承诺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利用改进后的Kaya公式对我国1985—2010年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考察信贷资本对碳排放的贡献度,并对我国2020年的经济总量、信贷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 中国政府在2009年,对外承诺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利用改进后的Kaya公式对我国1985—2010年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考察信贷资本对碳排放的贡献度,并对我国2020年的经济总量、信贷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至少比2005年降低47.75%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诺目标 信贷配给 放强度 环境经济 碳减排目标 放测度 环境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比例性减排目标对二氧化碳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影响——基于计量模型回归的预测分析
14
作者 任飞 《世界经济情况》 2012年第3期10-20,共11页
中国于2010年1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提出了在2005年的排放基础上到2020年自愿降低40-45%的碳排放强度的比例性减排目标。本文根据已有的理论假说构建计量模型,并通过不同数据回归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密集型商品... 中国于2010年1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提出了在2005年的排放基础上到2020年自愿降低40-45%的碳排放强度的比例性减排目标。本文根据已有的理论假说构建计量模型,并通过不同数据回归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密集型商品出口额以及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由2005年的初始数据模拟出在不同经济增长率下实现比例性减排目标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出口产业的年均增幅,并与2005—200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中国二氧化碳密集型商品出口额的增长率并不符合完成比例性减排目标的限制,需要施加相关政策以保证比例性减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性目标密集型商品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行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分析——基于DDEPM模型预测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苗 赵振国 陈银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635-4639,共5页
基于DDEPM模型对1984-2020年的中国碳排量和GDP进行预测,对预测值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然后展开碳排放量与GDP的脱钩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61.49%,超过中国政府碳减排目标,中国将在2014年提前实现降低... 基于DDEPM模型对1984-2020年的中国碳排量和GDP进行预测,对预测值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然后展开碳排放量与GDP的脱钩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61.49%,超过中国政府碳减排目标,中国将在2014年提前实现降低幅度为40%的碳减排目标;21984-2010年,碳排放量与GDP关系整体处于弱脱钩态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量增长速度;3预测2010-2020年十年间中国弱脱钩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表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并未改变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弱脱钩状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目标 DDEPM模型 协整检验 脱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30年CO_2减排目标能否实现?——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慧卿 郭晨阳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了探讨中国2030年能否实现减排目标,使用新陈代谢灰色模型预测中国2030年GDP;运用STIRPAT模型对1995—2015年的CO_2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高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情景下中国2030年CO_2排放总量;最后... 为了探讨中国2030年能否实现减排目标,使用新陈代谢灰色模型预测中国2030年GDP;运用STIRPAT模型对1995—2015年的CO_2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高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情景下中国2030年CO_2排放总量;最后得出2030年CO_2排放强度。研究发现,高碳情景下2030年中国CO_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基准情景下降54%,低碳情景下降65%,三种情景中只有低碳情景达到了政府制定的CO_2减排目标。最后针对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目标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 新陈代谢灰色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领域碳中和相关定义、目标及技术路线概览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建锴 高游 +2 位作者 孙德宇 姜益强 黄帅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0期69-78,共10页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愈发严重,作为重要的用能终端,我国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的42%,因此,制定合理的建筑减排目标和政策对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影响。为了科学推进我国的建筑碳减排相关工作,本...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愈发严重,作为重要的用能终端,我国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的42%,因此,制定合理的建筑减排目标和政策对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影响。为了科学推进我国的建筑碳减排相关工作,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建筑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关键名词的定义及低碳建筑和零碳建筑等相关概念,分析了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建筑领域的碳减排目标政策和实施技术路线,总结了我国现有建筑领域减排工作的有关政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助力我国建筑领域减排政策的制定,以及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领域 中和 碳减排目标 技术路线 达峰 建筑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平稳增长下江西省2020年碳强度目标设计与分解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志建 朱永彬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把碳减排目标分解到不同的地区将是制定碳减排政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发现,江西省逐渐处于高碳锁定的趋势。在经济最优增长路径下,从碳减排的无偏好、经济能力、减排责任、减... 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把碳减排目标分解到不同的地区将是制定碳减排政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发现,江西省逐渐处于高碳锁定的趋势。在经济最优增长路径下,从碳减排的无偏好、经济能力、减排责任、减排效率原则方案对江西碳减排目标进行分解表明,萍乡、九江和新余通过碳强度目标的分解能较好地兼顾经济能力、减排责任与效率,但按照效率原则将导致这些地区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平稳增长 放空间 碳减排目标 分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协定》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设进展与挑战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际杰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13期58-62,共5页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新阶段,建立与之匹配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促进各方落实减排承诺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谈判进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民航组织等渠道下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决策方式...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新阶段,建立与之匹配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促进各方落实减排承诺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谈判进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民航组织等渠道下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决策方式、管控对象、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也在支撑目标、议题谈判、减排指标使用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密切的联系,为各方适应不同机制下差异化的减排义务与决策模式等带来新挑战。这就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缔约方应明确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其碳减排政策体系中的定位,统筹国内和国际碳市场建设全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碳定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放权交易 碳减排目标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与区域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国际学术论坛”部分主题演讲摘录 被引量:1
20
作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编辑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6-22,共7页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有机物质,从而获取能量,用于生产和生活,以各种方式释放二氧化碳。大气中逐渐增多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室。而气候变暖会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有机物质,从而获取能量,用于生产和生活,以各种方式释放二氧化碳。大气中逐渐增多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室。而气候变暖会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近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并达成了一定共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2015年6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指出: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健康发展。2015年9月19-20日,在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国际学术论坛"上,来自中国北京、重庆、湖北、广东等省市及美国加州等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碳排放峰值测度、碳减排目标制定、区域和行业碳排放现状、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本刊择取了本次论坛5位专家的发言,摘录如下,1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放峰值 碳减排目标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