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治理视角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中国样本审视 被引量:3
1
作者 曾丽渲 邢鸿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探究中国现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特征与不足,可为我国将来的政策制定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以2006年2月至2022年12月中央和地方发布的143份有效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政策工具-目标领域-政策主体”的三维分析框架模型。结... 探究中国现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特征与不足,可为我国将来的政策制定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以2006年2月至2022年12月中央和地方发布的143份有效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政策工具-目标领域-政策主体”的三维分析框架模型。结合统计学方法、结构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探究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演进历程、政策工具、政策目标领域、政策主体、政策力度等内容特征。结果表明,在“双碳”目标导向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正在展开布局,战略目标逐步明晰,但仍然存在专项政策缺位、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衡、政策主体合作联系密度不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应当强化政策力度,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项政策;高效配置多元政策工具,构建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模式;完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 清洁能源 达峰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源汇匹配与集群部署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世奇 莫航 +1 位作者 桑树勋 刘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3-1596,共14页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CCUS技术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而科学、合理的源汇匹配是CCUS集群部署工程选址的重要依据,能够建立高...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CCUS技术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而科学、合理的源汇匹配是CCUS集群部署工程选址的重要依据,能够建立高效CO_(2)输运管网、降低减排成本。宁夏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基地,能源结构偏煤、工业结构偏重特征明显,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针对宁夏CCUS集群部署的源汇匹配问题,调研评估了宁夏工业碳排放源特征和地质碳汇潜力,构建了CCUS源汇匹配模型,在充分考虑源汇性质、捕集-输运-封存成本、CO_(2)运输距离、区域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等因素基础上,应用改进的节约里程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最低成本路径优化法,结合ArcGIS平台和优化求解软件,获得了宁夏CCUS源汇匹配优化和应用方案,并提出宁夏CCUS集群部署建议。结果表明,截止2021年,宁夏工业碳排放源107个,碳排放总量2.26亿t/a,以化工(含自备电厂)和电力行业碳排放为主。宁夏主要封存地质体包括深部咸水层、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和油气藏,CO_(2)理论地质封存容量151.55亿t,以深部咸水层封存潜力最大。宁夏CCUS源汇匹配效果较好,在源汇直接相连的情况下,区内年排放量10万t以上的大型工业排放源CCUS集群部署(30 a规划期)总成本约2.45万亿元,并以捕集成本为主,占比83.65%,单位减排成本402.32元/t,共需建设CO_(2)运输管道2 459 km;改进的节约里程法和基于GIS的最低成本路径优化法可大幅降低CCUS集群部署成本,优化后CCUS单位减排成本降至381.76元/t,节约管道建设里程938 km。宁夏应聚焦电力、化工等“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的北部、东部地区超前应用CCUS技术,打造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和固原5个CCUS特色集群,构建宁夏特色的工程化CCUS全流程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 源汇匹配 管网优化 CCUS群部署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激励政策浅析与启示
3
作者 董雨 马文略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S01期50-54,99,共6页
近年来,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的建设和部署速度显著加快。政策激励作为关键的驱动力之一,不仅促进了CCUS产业的资金投入,也加速了技术的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对CCUS产业的商业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北美及欧盟等主要CCU... 近年来,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的建设和部署速度显著加快。政策激励作为关键的驱动力之一,不仅促进了CCUS产业的资金投入,也加速了技术的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对CCUS产业的商业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北美及欧盟等主要CCUS技术应用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系列激励政策,极大促进了CCUS开发项目增长,并为进一步商业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对发达国家CCUS政策进行归纳和梳理,分析政策的主要措施和特征,并结合国际CCUS政策的经验,为中国CCUS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CCUS) 政策分析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链矿化技术的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工业试验
4
作者 宋作玉 田景奇 +4 位作者 蔡力宏 李卫国 丁春宏 孙志国 马志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4,共9页
以工业废料通过化学链矿化捕集二氧化碳制备微细碳酸钙,是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在大同热电厂建设的电石渣矿化二氧化碳工业化试验装置的工艺、运行情况、碳减排量以及碳酸钙产品特性。该中试... 以工业废料通过化学链矿化捕集二氧化碳制备微细碳酸钙,是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在大同热电厂建设的电石渣矿化二氧化碳工业化试验装置的工艺、运行情况、碳减排量以及碳酸钙产品特性。该中试采用氯化氨为循环提取剂,二氧化碳的吸收矿化在三相反应器中一步完成。试验装置设计处理量为1000 t/a(以二氧化碳计),试验累计运行超3000 h,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768 h,最大运行负荷达设计值为148%。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吸收率大于90%,原料钙提取矿化率大于90%,经第三方评测,二氧化碳净减排率达到68.6%;碳酸钙产品达到工业沉淀碳酸钙标准,粒度(D_(50))小于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封存利用(CCUS) 二氧化矿化 电石渣 酸钙 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研究历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华洋 邓金根 +5 位作者 谭强 陈家傲 董保宏 朱施杰 严科 白炜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19-5234,I0017,共17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对实现碳减排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梳理我国有关CCUS政策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对实现碳减排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梳理我国有关CCUS政策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年至2022年CCUS领域的研究文献(期刊论文和专利),利用VOSviewer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论文的年度发文趋势、载文期刊、资助基金、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和研究热点以及专利的年度公开数量、主题及学科分布和发明人,并以二氧化碳吸收剂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为例分析CCUS流程中的若干重点技术的发展进程和趋势。最后,针对现阶段CCUS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 文献计量 大数据 统计分析 现状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27
6
作者 阳平坚 彭栓 +3 位作者 王静 王强 任妮 宋维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16,共13页
梳理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现阶段CCUS技术应用进展和挑战.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CCUS项目难以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将CO_(2)视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加快CO_... 梳理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现阶段CCUS技术应用进展和挑战.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CCUS项目难以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将CO_(2)视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加快CO_(2)资源化利用布局.基于此,提出CO_(2)转化利用金字塔模型,通过优化组合高附加值碳基材料、化工利用、生物合成等CO_(2)转化利用路径,形成兼具减排和商业价值的新型碳经济.最后,根据我国未来在能源领域的领先性和电网的灵活度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加快我国CCUS技术布局和应用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CCUS技术产业化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利用封存 经济 CO_(2)利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羊凌玉 刘宇 +1 位作者 张静 周梅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523-11535,共13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手段。然而,目前CCUS的部署规模尚未达到实现减排目标的预期需求,其发展受到技术经济性、环境风险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制约。厘清CCUS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识别其经济性和潜...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手段。然而,目前CCUS的部署规模尚未达到实现减排目标的预期需求,其发展受到技术经济性、环境风险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制约。厘清CCUS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识别其经济性和潜在环境风险,有助于深化CCUS的研究、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0—2024年CCUS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聚焦CCUS技术的经济和环境影响研究进行述评。结果表明:(1)从发文量和学科类别来看,CCUS技术相关研究发文量持续上升,但研究主要聚焦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有待丰富;(2)从研究国家来看,CCUS领域研究早期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近些年发展中国家的关注逐渐增多,目前美国、中国和英国在CCUS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研究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3)从研究主题来看,英文文献对环境风险、公众接受度以及BECCS、DAC等衍生技术的关注较多,而中文文献关于CCUS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研究较为丰富;(4)从CCUS技术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来看,CCUS环境风险研究主要聚焦污染物排放和碳泄漏两方面,经济影响研究集中在成本核算、CCUS与低碳技术经济性比较以及政府支持对CCUS成本影响三方面,但目前文献以微观研究为主,宏观视角研究有待丰富。在未来研究中,应注重CCUS技术及其经济和环境影响的内在联系探讨,推动工程技术模型与宏观经济模型的结合与拓展,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技术综合评估框架,为推动我国工业与能源部门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利用与封存技术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经济和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
8
作者 赵健 邱兆军 窦立荣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11期11-24,共14页
巴西能源消费结构独特,二氧化碳排放源结构与众不同,碳排放量已达峰。巴西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中和目标,积极研发和应用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在内的绿色低碳技术。巴西CCUS类型多样,储存条件优越;在运行CCUS项目以海上油田二... 巴西能源消费结构独特,二氧化碳排放源结构与众不同,碳排放量已达峰。巴西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中和目标,积极研发和应用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在内的绿色低碳技术。巴西CCUS类型多样,储存条件优越;在运行CCUS项目以海上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为主,居世界领先地位;生物质能CCS和蓝氢CCS技术备受关注,发展前景值得期待;CCUS研发实力雄厚,超前技术储备丰富。巴西CCUS发展呈现以下趋势:CCUS监管和立法快速推进,顶层设计加速形成;正酝酿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CUS潜力和规模前景较好;碳源-碳汇匹配更合理,四大工业集群将陆续成形。巴西CCUS实践的启示包括:要重视顶层设计和监管;积极吸收借鉴他国经验,强化国家间合作;鼓励研发创新,降低技术成本,努力做到降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利用与封存(CCUS) 生物质能 二氧化驱油 源- 排放权交易市场 监管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荣钦 丁明磊 黄贤金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面临全球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和全球碳减排的压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有望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新兴技术。在总结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关键驱动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优势和挑战,提出了中国CCUS... 面临全球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和全球碳减排的压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有望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新兴技术。在总结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关键驱动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优势和挑战,提出了中国CCUS技术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和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发展规划与协调政策体系、大规模及商业化应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及生态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碳金融及碳补偿政策体系、社会效应评估与公共宣传政策体系等。对于中国CCUS技术的未来发展,建议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加强其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重视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完善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框架,以引导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 政策体系 减排 生态风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丽娟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介绍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诞生背景、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等,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建议,同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利用 封存 发展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对比学习网络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过程临界物性预测
11
作者 蔡一涵 崔乐雨 +3 位作者 李欣 苏智青 何秀娟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8-524,共7页
针对获取化合物临界温度(T_(c))的传统实验和计算方法成本高的问题,将图对比学习(GCL)算法应用于原油组分T_(c)的预测中,结合现有的Tc数据集与补充的原油组分相关数据比较了GCL算法和传统计算模型区别。计算结果表明,GCL算法可捕捉图结... 针对获取化合物临界温度(T_(c))的传统实验和计算方法成本高的问题,将图对比学习(GCL)算法应用于原油组分T_(c)的预测中,结合现有的Tc数据集与补充的原油组分相关数据比较了GCL算法和传统计算模型区别。计算结果表明,GCL算法可捕捉图结构中的节点和边特征,同时对训练数据量要求较小,适用于分子性质预测;GCL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同时调整分子二维和三维结构编码可对GCL的预测性能起到提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性质预测 图对比学习 利用与封存 CO_(2)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化工基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优化研究
12
作者 仝翠芝 张惠 +1 位作者 刘洪斌 刘玉明 《粘接》 CAS 2024年第5期125-128,136,共5页
针对碳捕集利用方式单一,碳减排规模较小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能源化工基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混合不同特性的有机胺吸收剂,并添加金属离子得到新型吸收剂,应用到添加分相器的碳捕集工艺装置中,采集能源化工基地排放烟气中包含的CO_(2)... 针对碳捕集利用方式单一,碳减排规模较小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能源化工基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混合不同特性的有机胺吸收剂,并添加金属离子得到新型吸收剂,应用到添加分相器的碳捕集工艺装置中,采集能源化工基地排放烟气中包含的CO_(2),提出CO_(2)多元利用方式。以最小CO_(2)管道输送费用为目标,构建碳捕集与利用封存供应链模型,求解后得到CO_(2)管道输送超结构,CO_(2)经过输送管道转移到利用节点和封存节点,完成CO_(2)驱油封存方案制定,实现CO_(2)消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到新疆能源化工基地中120d,碳减排规模达到了15.41×10^(6)t,有效推动了基地的碳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能源化工基地 利用 封存 运输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侯成龙 来振亚 +4 位作者 陈嘉映 吕洪坤 丁历威 章康 张晓龙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目的]能源安全前提下的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结构调整是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由于浙江省煤电发电量占比较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有望在浙江省能源与工业等领域的双碳技术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实现化石能... [目的]能源安全前提下的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结构调整是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由于浙江省煤电发电量占比较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有望在浙江省能源与工业等领域的双碳技术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重要技术选择。[方法]从CO_(2)捕集、输送、利用与封存方面综述了浙江省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浙江省CCUS工程示范项目的开展情况;总结了CCUS全链条各环节主要技术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当前CCUS技术发展的问题;展望了CCUS技术在浙江省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结果]浙江省在CCUS各环节,特别是CO_(2)捕集方面拥有良好的技术储备。省内全流程示范项目工艺路线多样,捕集侧包括燃烧前和燃烧后捕集,利用与封存侧涵盖生物、矿化、化工利用及地质封存,各环节技术成熟度差异化较明显。项目规模较小,初投资和运行成本普遍较高,空间分布分散,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结论]需准确把握浙江省重点领域CCUS潜力和源汇条件,因地制宜推广CCUS集成项目,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并在激励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模式等方面予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O_(2)利用 地质封存 CCUS 达峰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开展及相关政策发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彭斯震 《低碳世界》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我国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有两个情景作为背景,第一是气候变化情景。联合国1PCC政府问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是真实的,是由于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全球变暖。第二个背景是国际能源署的全球能源... 我国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有两个情景作为背景,第一是气候变化情景。联合国1PCC政府问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是真实的,是由于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全球变暖。第二个背景是国际能源署的全球能源展望中提出2035年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的供应还将占到70%以上(中国工程院研究预测2050年煤炭还将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排放 封存 利用 国内外 气候变化情景 中国工程院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及封存利用方案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15
作者 周靖松 刘炳俊 +4 位作者 刘银聪 邹道安 陈青 吴越琼 赵云龙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就国内目前情况而言,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改变。碳捕集是现阶段唯一能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CO 2排放进而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本文提出了适合火电厂的碳捕集技术工艺路线方案并进行了经济... 就国内目前情况而言,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改变。碳捕集是现阶段唯一能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CO 2排放进而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本文提出了适合火电厂的碳捕集技术工艺路线方案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同时提出了对捕集下来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利用的几种途径,总结归纳了碳捕集系统对火电厂度电成本的影响,为火电厂碳捕集的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封存利用 度电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与优化
16
作者 王大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高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与优化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探讨CCUS技术在捕集、利用和封存阶段的优化策略。通过提高捕集效率、降低捕集成本,采用安全高效的运输方式,控制运... 高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与优化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探讨CCUS技术在捕集、利用和封存阶段的优化策略。通过提高捕集效率、降低捕集成本,采用安全高效的运输方式,控制运输成本,以及优化封存技术和确保封存安全性,全面提升CCUS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利用与封存技术 石油开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O_(2)捕集、驱油和封存技术的黏度预测模型
17
作者 康凯 杨树 +1 位作者 王晓坡 谷雅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4,共9页
针对CO_(2)捕集、驱油和封存技术中混合流体的黏度随组分和工况变化剧烈、现有黏度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其变化规律的问题,探究了目标混合物热力学参数与黏度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修正剩余熵理论黏度预测模型。首先以热物理性质差异显... 针对CO_(2)捕集、驱油和封存技术中混合流体的黏度随组分和工况变化剧烈、现有黏度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其变化规律的问题,探究了目标混合物热力学参数与黏度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修正剩余熵理论黏度预测模型。首先以热物理性质差异显著的CO_(2)/中高碳烷烃非对称体系为研究载体,采用扰动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状态方程获得密度、相平衡性质、熵等关键热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熵变量和黏度参考项,同时验证了目标混合物的无量纲黏度与流体剩余熵间存在明确的单值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扩展对比态和摩擦理论黏度模型相比,所提出的修正剩余熵黏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所涉及高度非对称系统黏度性质的变化规律,而对比的两个模型对高度非对称体系的预测能力有限;在摩擦理论引入额外修正系数的前提下,两种对比模型与实验数据的整体平均偏差分别为33.49%和12.71%,且随着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加和混合物各组分间非对称性的增强,其预测表现进一步恶化,而所提出的修正剩余熵黏度模型与实验数据间的整体平均偏差优于6.03%,且相对偏差分布未随工况变化出现系统误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靠性。该研究可为揭示CO_(2)驱替作用机理、开发驱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提供基础热物性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模型 驱油 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6
18
作者 吴何来 李汪繁 丁先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7,共10页
聚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新兴低碳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发展情况,另外着重从国家、地方政府层面入手对我国相关政策或规划进行了整理分析。过去10余年间,系列政策的... 聚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新兴低碳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发展情况,另外着重从国家、地方政府层面入手对我国相关政策或规划进行了整理分析。过去10余年间,系列政策的适时发布有力促进了我国CCUS的布局与发展,技术目前总体处于工业示范阶段。然而,相较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我国CCUS技术能力与项目规模仍有一定差距,并存在财税激励或补贴政策尚未出台、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缓慢、产业链布局不完善和国际合作话语权不强等主要不足。建议立足我国实际国情,在总结借鉴国外CCUS良好政策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动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CCUS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集群建设,深化国际合作,逐步建立产业发展主导优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CCUS) 达峰中和 政策分析 产业
原文传递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全球案例分析和启示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振乾 谢祥 +3 位作者 马浩铭 孙喆 张凯 陈掌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了实现中国21世纪中叶达到碳中和,大规模应用CO_(2)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可以减少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对国内外CCUS技术、项目的调研,得出了关于未来CCUS部署的3个见解,这些见解有助于能源行业实现转型。首先,碳源浓... 为了实现中国21世纪中叶达到碳中和,大规模应用CO_(2)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可以减少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对国内外CCUS技术、项目的调研,得出了关于未来CCUS部署的3个见解,这些见解有助于能源行业实现转型。首先,碳源浓度较低导致碳捕集效率低,从而导致碳捕集的经济成本较高的问题是目前CCUS项目无法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在发展当前的碳捕集技术,提高捕集效率和降低捕集成本的同时也应大力研究空气捕集技术,尤其是在工艺设计和新型吸附材料研发方面,争取实现弯道超车;其次,CO_(2)在油气藏和咸水层的封存与利用应当作为CCUS技术研究的重点,逐步实现大规模推广,并在技术升级和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推广CO_(2)增强地热、煤层气等其他耦合技术;最后,应当在当前国际上较成熟的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适合中国的激励政策,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论文总结了当前CCUS的关键挑战,并为未来的CCUS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中和 CO_(2)利用 CO_(2)地质封存 CO_(2)提高油气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利用与碳捕集联合灵活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低碳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瑞阳 王新宝 +2 位作者 高娴 王芳 徐懂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7,共11页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特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利用与碳捕集电厂联合灵活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低碳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引入溶液存储器和烟气旁路系统,建立碳捕集电厂综合灵活运行模型,针对氢能转换特性建立氢能利...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特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利用与碳捕集电厂联合灵活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低碳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引入溶液存储器和烟气旁路系统,建立碳捕集电厂综合灵活运行模型,针对氢能转换特性建立氢能利用模型,并提出碳捕集电厂-氢能利用的联合灵活运行模型;其次,构建计及价格型、激励型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最后,以最优经济和低碳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碳捕集电厂-氢能利用联合运行模型能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经济、环保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灵活运行模型 氢能利用 综合需求响应 电厂 联合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