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排放系数法的内蒙古工业降碳减污协同效应分析
1
作者 曹雪 赵娜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10-14,共5页
由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发布的碳排放量数据目前仅更新至2019年,与当下时间距离过长,因此为摸清内蒙古近年的碳排放量,了解碳排放的趋势,以便政府、社会和各研究部门对内蒙古碳减排程度及所处阶段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了CO_(2)排... 由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发布的碳排放量数据目前仅更新至2019年,与当下时间距离过长,因此为摸清内蒙古近年的碳排放量,了解碳排放的趋势,以便政府、社会和各研究部门对内蒙古碳减排程度及所处阶段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了CO_(2)排放量测算。内蒙古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形式,CO_(2)的主要排放来源于工业生产部门,但目前暂无相关官方数据,急需对内蒙古的工业碳排放进行预测。对内蒙古各市的一次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18—2022年各市的工业碳排放量,同时对工业碳排放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协同程度进行分析,以及结合STIRPAT模型进行回归,得出人口、人均收入和产业结构是工业CO_(2)、工业SO_(2)和工业烟尘粉尘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系数 内蒙古 工业降减污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的阈值协整效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柴士改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5,共5页
在考虑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情况下,构建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与其碳排放系数的影响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呈现机制转移的非线性阈值协整效应:1985~2002年居民消费结构对... 在考虑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情况下,构建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与其碳排放系数的影响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呈现机制转移的非线性阈值协整效应:1985~2002年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2003~2007年效应由负向正平滑转换;2008~2013年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有利于其碳排放系数的降低。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效应,逐渐向正效应转变,表明城乡消费差异不利于居民部门碳排放系数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信息熵 碳排放系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阈值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系数法对不同装配率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宇恒 于哲 陈滕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37-1342,共6页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各省相继启动编制对应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并如火如荼的开展。资料显示,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各省相继启动编制对应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并如火如荼的开展。资料显示,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碳排放量也逐渐增大至世界首位。政府主导的减排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减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还未碳达峰,但增速放缓。建筑行业作为排碳龙头,大力开展绿色环保的装配式技术是一条可行之路。为了研究装配式建筑排碳特点和痛点,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对不同装配率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量进行模拟测算。不仅得到了物化阶段建筑碳排放量,也总结出碳排放量随装配率的升高而降低的客观规律,为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装配率 排放 碳排放系数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人产出分析的中国能源消费分行业碳排放系数因素分解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平 张秋菊 朱帮助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1-20,共10页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和计算了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和计算了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历年均是最高的,能源强度是影响这些行业直接碳排放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完全碳排放系数历年均居前列,中间产品投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完全碳排放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实证结果,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方向在于调控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等高碳排放行业,并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及优化能源结构来达到降低碳排放系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系数 因素分解 投入产出分析 直接碳排放系数 完全碳排放系数
原文传递
大型钢铁企业典型工序碳排放系数的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肖 吴高明 +1 位作者 吴声浩 向晓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4-2027,共4页
为准确合理地确定适合于钢铁行业实际的碳排放系数,通过碳平衡算法求出了各工序的碳排放量,然后按碳排放系数的定义反算出了各工序的碳排放系数.同时,通过对某大型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3个典型工序的原料产能的实测数据调查,首先基... 为准确合理地确定适合于钢铁行业实际的碳排放系数,通过碳平衡算法求出了各工序的碳排放量,然后按碳排放系数的定义反算出了各工序的碳排放系数.同时,通过对某大型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3个典型工序的原料产能的实测数据调查,首先基于碳平衡方程计算出典型工序的碳排放量,然后由碳排放量计算其碳排放系数.最后以该大型钢铁企业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例,按本方法计算出的焦化、烧结、炼铁工序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518、0.210、1.375,与IPCC提供的默认值(0.56、0.20、1.35)极为吻合.这一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系数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典型工序 IPCC 碳排放系数
原文传递
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省区空间差异性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建安 郑宗强 +1 位作者 曹植 姚建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1-1800,共10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水泥生产国,水泥生产碳排放量大。除因产能、产量规模差异形成省区间排放总量差异外,碳排放系数区域差异也影响着总排放量不同。本文以省区为单元,基于全国20个主要水泥生产省区的碳排放系数抽样调查基础数据,分析和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水泥生产国,水泥生产碳排放量大。除因产能、产量规模差异形成省区间排放总量差异外,碳排放系数区域差异也影响着总排放量不同。本文以省区为单元,基于全国20个主要水泥生产省区的碳排放系数抽样调查基础数据,分析和比较了省区间水泥熟料工艺碳排放系数、熟料燃料碳排放系数、水泥工艺碳排放系数、水泥燃料碳排放系数及间接碳排放系数的空间差异,结合Arc GIS对各类碳排放系数的空间差异分布进行直观体现;并以生产线为对象分析省区间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熟料工艺碳排放系数在总体上呈现由西部、中部省区向东部省区递减的态势,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省区间水泥用石灰石品质的不同,即生料中石灰石的Ca O含量起到基本决定作用,替代材料用量及Ca O比例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熟料燃料碳排放系数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部沿海省区相对较低,中西部省区较高,差异原因主要是各省区水泥生产线所用煤炭种类及低位发热值的差异。煤炭低位发热值较高的省区,燃料碳排放系数就越小;水泥工艺碳排放系数及燃料碳排放系数的总体格局是多数东部沿海省区相对较低,中西部多数省区相对较高。差异主要与水泥熟料比直接相关,熟料比越低则水泥碳排放系数亦越小;间接碳排放系数主要由大区电力生产碳排放系数所决定,但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对间接碳排放系数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料与水泥 碳排放系数 区域差异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测算典型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赵建安 魏丹青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0-808,共9页
本文选取了中国中西部两省区两条典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目前主流的几种方法进行测算,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结果发生偏差的原因。研究认为:①单纯从熟料中CaO和MgO反推或者采用国际标准默认值,必然会高估水泥生产... 本文选取了中国中西部两省区两条典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目前主流的几种方法进行测算,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结果发生偏差的原因。研究认为:①单纯从熟料中CaO和MgO反推或者采用国际标准默认值,必然会高估水泥生产工艺排放系数,原因是生料中掺入CaO含量较高的电石渣、钢渣、硫酸渣等替代原料时,工艺排放系数明显减小,优良做法是获取使用替代原料的种类和在生料物料中CaO和MgO的平均占比,折算成一个参数,对熟料法进行修正;②中国水泥生产燃料以烟煤为主,燃料燃烧碳排放系数应在(250~350)kgCO2/t熟料范围内,排放系数低于IPCC标准默认值27%以上;③中国区域电网CO2排放因子较CSI默认值高出25%左右,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④中国实际水泥熟料比在65%左右,由于缺少中国的工厂级数据,国外对中国水泥排放系数至少有10%以上高估,导致估算值高于中国实际水泥生产CO2排放量。另外,还针对中国水泥生产实际,提出四点碳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生产线 碳排放系数 测算方法 典型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利林 刘佳玲 王建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旅游交通碳排放与旅游活动碳排放是旅游碳排放主要来源;旅游消费水平与游客规模是旅游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因素;旅游能源结构与旅游能源强度对旅游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旅游业 时空分布 因素分解 LMDI模型 碳排放系数估算法 旅游剥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碳效应及碳汇补偿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9
作者 张雄 吴昱佳 谭秋芳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探讨区域土地用途转换下碳汇补偿机制对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湖北省2010—2020年土地用途转换净碳汇量,并以净碳汇量时空分析为基础,引入湖北省各地区的碳排放权分配额度探索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 探讨区域土地用途转换下碳汇补偿机制对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湖北省2010—2020年土地用途转换净碳汇量,并以净碳汇量时空分析为基础,引入湖北省各地区的碳排放权分配额度探索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碳汇补偿机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湖北省土地用途转换产生的净碳汇总量呈下降趋势;(2)2010—2020年湖北省土地用途转换碳汇划分的补偿赔偿区和受偿区在数量上较为稳定,但有部分地区赔偿和获补情况发生改变;(3)2010—2020年,湖北省赔偿区需要支付的土地用途转换碳汇补偿资金和受偿区获得的碳汇补偿资金都普遍上升,赔偿区和受偿区优先级有较大变化,但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用途转换 效应 汇补偿 碳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生产投入间接碳排放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州烟区为例
10
作者 贾明军 申国明 +8 位作者 夏鹏亮 黄勇 文涛 向修志 彭五星 徐祥玉 周剑雄 先开远 高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以湖北省恩施州烟区为例,通过生产调研与数据统计,对烤烟不同生产阶段(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采后烘烤期)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烤烟生产过程中主要碳源的碳排放量表现为烘烤能源>电力>农膜和肥料&... 以湖北省恩施州烟区为例,通过生产调研与数据统计,对烤烟不同生产阶段(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采后烘烤期)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烤烟生产过程中主要碳源的碳排放量表现为烘烤能源>电力>农膜和肥料>农药、机械油耗和人工;采后烘烤期的碳排放量最大,大田生长期的次之,育苗期的最小;在大田生长期,不同肥力和不同种植规模烟田的碳排放总量有所差异,其中由肥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按照烤房类型划分,烤烟整个生产过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表现为燃煤型烤房(5167.80 kg C/hm^(2))>生物质能源型烤房(2256.75 kg C/hm^(2))。恩施州烤烟生产中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烘烤能源、电力,其次为农膜和肥料。因此,用生物质燃料全面替代煤炭作为烘烤能源是烤烟生产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 烤烟 生产投入 碳排放系数 间接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萌萌 陈为公 李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4-2032,共9页
为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建立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在数据量化后的基础上,从工程管理视角,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度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项目... 为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建立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在数据量化后的基础上,从工程管理视角,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度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项目概况、建材消耗、运输与仓储、能源消耗、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物化阶段碳排放量6个方面建立14个关系假设。通过分析案例得出:建材生产阶段在整个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最高,占92.01%。在结构方程分析中,建材消耗对项目物化阶段碳排放量的直接影响最大,而项目概况、施工组织与管理对项目物化阶段碳排放量的综合影响排前两位。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参与方制定低碳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装配式建筑 物化阶段 排放 碳排放系数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存在问题探讨
12
作者 康敬程 李昕宇 +2 位作者 罗贝维 陈华 杨沛广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前中国油气生产领域碳排放核算的相关研究大多针对整个油气行业,缺乏从具体油气生产过程出发且适用于各油气生产单位的碳排放核算研究。分析了目前通用碳排放核算技术的原理,总结了针对油气行业的碳排放核算规范,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 目前中国油气生产领域碳排放核算的相关研究大多针对整个油气行业,缺乏从具体油气生产过程出发且适用于各油气生产单位的碳排放核算研究。分析了目前通用碳排放核算技术的原理,总结了针对油气行业的碳排放核算规范,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为例,模拟了具体油气生产单位进行实际碳排放核算的过程,分析了实际核算时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目前油气生产使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由普查性方法改进而来,理论制定明确规范,但实际执行存在一定问题;油气行业缺乏准确的碳排放因子参数,应当进行典型项目的全流程碳排放核算实例研究;目前公开数据多数由旧的油气生产参数计算所得,有可能夸大了中国油气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国内油气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核算方法规范合理,但某些碳排放因子不准确。建议油气生产单位开展典型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核算,以此确定并公布合理的碳排放因子。可为小规模油气生产单位确立实用的碳排放核算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核算 碳排放系数 中和 油气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值碳排放系数的供应链碳排放测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丛明军 穆东 《综合运输》 2013年第8期37-42,共6页
本文从供应链增值的角度,使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用增值碳排放系数来测度供应链各部门及整条供应链的碳排放,同时本文还计算供应链各部门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指标,将增值碳排放系数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分析,以... 本文从供应链增值的角度,使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用增值碳排放系数来测度供应链各部门及整条供应链的碳排放,同时本文还计算供应链各部门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指标,将增值碳排放系数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分析,以证实增值碳排放系数在寻找供应链碳排放的薄弱环节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供应链 增值碳排放系数
原文传递
云南省建筑业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永棋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文章旨在预测云南省建筑业碳排放预期峰值,以期探索多渠道节能减碳路径,助力省域层面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文章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云南省2010—2019年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予以有效核算,以此为基础,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云南... 文章旨在预测云南省建筑业碳排放预期峰值,以期探索多渠道节能减碳路径,助力省域层面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文章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云南省2010—2019年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予以有效核算,以此为基础,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云南省建筑业碳排放系统仿真模型,根据云南省相关数据确定模型所需参数和主要方程式,利用Vensim PLE x32软件进行动态模拟仿真。通过对系统要素施加适度调控,从而比较、分析不同情境下云南省建筑业碳排放预期峰值,给予政策制定者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建筑业排放 碳排放系数 系统动力学 峰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量核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王艺博 韦依晗 《农业展望》 2024年第8期115-123,共9页
新疆作为中国的农业大区,明晰其农业碳排放量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农地利用、畜牧养殖、农田土壤N_(2)O排放与秸秆焚烧四类碳源对新疆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探究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新疆十三地州畜牧养殖... 新疆作为中国的农业大区,明晰其农业碳排放量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农地利用、畜牧养殖、农田土壤N_(2)O排放与秸秆焚烧四类碳源对新疆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探究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新疆十三地州畜牧养殖与秸秆焚烧碳排放量,然后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研究新疆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20年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态势;(2)新疆十三地州的畜牧养殖与秸秆焚烧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可按地州分为3个梯队,其中伊犁地区与喀什地区均在第一梯队;(3)通过LMDI方法发现出口反效应、产出规模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促进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增加,而碳排放强度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进口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均对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起抑制作用。基于此,从优化农业结构并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广减排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政策体系并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碳排放系数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秸秆焚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流中心运营碳排放计算分析
16
作者 何琦 胡月琪 《铁道货运》 2024年第7期63-68,共6页
车站作为铁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早日实现铁路物流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助于促进铁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铁路物流中心各作业区的设备功能多种多样,通过理清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特征从而建立计算公式,并分析铁路物流中心的碳... 车站作为铁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早日实现铁路物流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助于促进铁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铁路物流中心各作业区的设备功能多种多样,通过理清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特征从而建立计算公式,并分析铁路物流中心的碳排放特点。首先,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划分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计算范围,其次,通过划分温室气体排放源种类,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与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计算。最后,汇总得到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燃油消耗成为影响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从提高清洁能源运用比例和提升设备运营效率2个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为铁路物流中心的低碳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中心 生命周期法 排放计算 碳排放系数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
17
作者 戴芳筠 占明锦 +4 位作者 桂晗亮 李柏贞 周媛 陈燕玲 唐春燕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基于1995—2020年卫星遥感数据,对中国江西省土地利用类型的年际变化进行了解译,结合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全省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利用碳足迹和碳生态承载力方法评估区域内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表明:1)江西省1995—2020年... 基于1995—2020年卫星遥感数据,对中国江西省土地利用类型的年际变化进行了解译,结合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全省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利用碳足迹和碳生态承载力方法评估区域内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表明:1)江西省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除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其他用地类型变化幅度较小;2)江西省净碳排放量呈显著增长趋势,研究末期较研究初期增长近3倍,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每增加1 km^(2)就会增加1.308 t的碳源,而每增加1 km^(2)的林地仅会增加0.006 t的碳汇,江西中部及南部地区净碳排量少于北部地区;3)江西省碳足迹增长迅速,碳生态承载力变化缓慢,导致生态赤字明显增加,江西南部及中部地区生态赤字效应略轻于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系数 源/汇 排放效应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放系数的城域公铁货运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艳丽 索延栋 《物流技术》 2021年第8期11-14,共4页
在绿色交通、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经济背景下,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2005-2019年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铁路和公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使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MDI)构建碳排放变化分析模... 在绿色交通、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经济背景下,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2005-2019年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铁路和公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使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MDI)构建碳排放变化分析模型,得出影响河北省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系数 公铁货运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种植业碳排放测算及效率评价研究
19
作者 郑兰星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年第11期13-15,共3页
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湖南省2010—2022年种植业碳排放量,应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湖南省14个市州农业碳排放效率。计算结果表明,2010—2022年,湖南省种植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湖南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总... 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湖南省2010—2022年种植业碳排放量,应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湖南省14个市州农业碳排放效率。计算结果表明,2010—2022年,湖南省种植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湖南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总体处于偏上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绿色农业种植、加强政府监督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排放效率 碳排放系数 SBM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住宅建筑碳排放分析
20
作者 杨晓 任红燕 艾铭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中明确规定要将其纳入到建筑设计文件中,因此,我国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估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筑...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中明确规定要将其纳入到建筑设计文件中,因此,我国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估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筑碳排放的精确测量对于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在 BIM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 BIM技术引入到建筑碳排放核算中,通过 BIM技术采集建筑碳排放数据,建立建筑碳排放估算模型,为相关主体开展碳排放核算和低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技术 碳排放系数 排放测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