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单永娟 张颖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根据我国最新的森林资源、草原、湿地、荒漠和农田清查或统计数据及相关研究文献,对2003年、2008年、2013年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进行核算。研究表明,随着环境经济政策出台数量的增加,各系统的碳汇均呈增加趋势,各系统所占比重分别从200... 根据我国最新的森林资源、草原、湿地、荒漠和农田清查或统计数据及相关研究文献,对2003年、2008年、2013年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进行核算。研究表明,随着环境经济政策出台数量的增加,各系统的碳汇均呈增加趋势,各系统所占比重分别从2003年的67.25%、7.58%、22.72%、1.20%、1.25%变化为2013年的63.70%、6.82%、27.44%、0.97%、1.07%,比重的变化则是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的成果。从环境经济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各生态系统碳汇变动,对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有一定的意义,也对我国碳汇市场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碳汇核算 环境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藻类养殖碳汇核算与综合温室潜力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叶旺旺 张麋鸣 +9 位作者 孙恒 高众勇 张介霞 李玉红 颜金培 徐长安 赵淑惠 吴曼 许苏清 詹力扬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5-723,共9页
海水养殖可能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贝、藻类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碳移除(从海水中收获)、碳固定(形成贝壳)等方式成为有效的碳汇。因此,中国作为海水养殖大国,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然而,目前关于贝、... 海水养殖可能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贝、藻类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碳移除(从海水中收获)、碳固定(形成贝壳)等方式成为有效的碳汇。因此,中国作为海水养殖大国,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然而,目前关于贝、藻类养殖过程中碳汇的计算、评估、监测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其碳汇边界的定义(如储藏年限、周转周期等)也不清晰。本文阐述了典型贝、藻类养殖碳汇的潜力,认为碳汇的计算不仅仅要考虑储存碳,还要考虑养殖过程中由于呼吸等过程排放的碳;提出了贝、藻类养殖碳汇测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常用的称重法等无法准确反应养殖系统的碳汇潜力;建议在未来养殖碳汇测算中首先明确碳汇边界问题(如使用长、短周期碳汇的概念)。最后,本文讨论了贝、藻类养殖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必要性,建议在碳汇核算过程中同时考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贝、藻类养殖 碳汇核算 海气通量 温室气体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汇核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朱凯 张倩倩 +1 位作者 武鹏飞 冯蕾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4-39,共6页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主要森林碳汇测算方法进行阐述与总结,并指出比较适合城市绿地碳汇核算的方法,同时对城市绿地碳汇核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阐述了碳汇核算系统开发的意义,以促使碳汇成为一项城市绿地评价指标。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植 碳汇核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保监测中心开展水保项目碳汇核算研究前期工作
4
作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5期49-49,共1页
7月12~15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到福建省长汀县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试点研究前期工作。在长汀期间,专家组开展了《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试点研究技术方案》研讨、野... 7月12~15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到福建省长汀县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试点研究前期工作。在长汀期间,专家组开展了《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试点研究技术方案》研讨、野外样地选择、试点区域(罗地河小流域)现场调查和相关基础资料收集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试验 水土保持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研究所 试点研究 水保监测 碳汇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业碳汇认购替代生态修复方式的检视与发展
5
作者 翟天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40-44,55,共6页
最高人民法院已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林业碳汇认购替代生态修复方式的裁判规则,这既是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司法回应,也是对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路径的有益拓展。通过检视当前实践发现,该方式存在被不规范适用、碳... 最高人民法院已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林业碳汇认购替代生态修复方式的裁判规则,这既是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司法回应,也是对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路径的有益拓展。通过检视当前实践发现,该方式存在被不规范适用、碳汇损失核算标准混乱、修复裁判的执行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适用范围扩张空间失序等问题,掣肘着其实践效能的发挥。据此,提出加紧研究出台细化性规定并推动相关立法,明确该方式的司法适用要求,制定林业碳汇损失核算标准体系,健全碳汇认购的执行与监督机制等规范化发展策略,以推动林业碳汇修复方式更好地发挥实效。同时还应厘清林业碳汇修复方式的适用范围边界,以合理挖掘其潜在的生态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购 修复方式 生态修复 “双”目标 损失核算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会同县杉木人工林管理碳汇的核算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娟 白彦锋 +4 位作者 彭阳 姜春前 汪思龙 孙睿 徐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3,共8页
[目的]通过制定森林管理参考水平,计量并核算森林管理活动的合格净碳汇清除量。[方法]采用核证减排标准中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自愿碳标准,选取其中改善森林管理的项目方法学标准,并结合不可抗力及湖南会同县的杉木人工林林... [目的]通过制定森林管理参考水平,计量并核算森林管理活动的合格净碳汇清除量。[方法]采用核证减排标准中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自愿碳标准,选取其中改善森林管理的项目方法学标准,并结合不可抗力及湖南会同县的杉木人工林林地资源现状,进行计量和核算湖南会同县杉木人工林的合格碳汇量。该方法学标准包括4个碳库,即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枯死木和木质林产品。[结果]对30年生和23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森林管理活动后,林分碳储量变化量和碳汇量都有明显增加。森林管理参考水平在考虑皆伐的碳排放后的净碳汇量为-82.79 t二氧化碳当量·hm^(-2),30年生和23年生的总碳汇量分别为441.00、715.46 t二氧化碳当量;实际合格总碳汇量分别为606.59、881.06 t二氧化碳当量。[结论]不同的森林管理采伐强度对30年生和23年生林分碳汇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本文分别基于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第1代杉木人工林建立参考水平和生态站2代杉木人工林制定参考水平核算会同县杉木人工林碳汇量,结果是基于后者参考水平核算的会同县杉木人工林合格的碳汇量比基于前者参考水平核算的多30 t二氧化碳当量·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核算 森林管理 参考水平 杉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碳汇能力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金芳 杨创业 +1 位作者 邓岳文 王庆恒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153-158,共6页
为了评估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的碳汇能力,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产量,参考组织干质量比例和组织碳含量,对2016—2020年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的碳汇能力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广东省海... 为了评估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的碳汇能力,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产量,参考组织干质量比例和组织碳含量,对2016—2020年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的碳汇能力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广东省海水养殖贝类碳汇能力整体较稳定,通过贝类移除碳物质年均15.63万t,相当于移除CO_(2)57.35万t,年均创造经济价值0.86~3.43亿美元。广东省贝类碳汇带来的巨大环境效益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应进一步关注贝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贝类 海水养殖 碳汇核算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产品贸易的碳汇流量的中国气候谈判之立场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肖艳 张汉林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54,共5页
利用储藏法、生产法和大气循环法定量计算了在林产品贸易下各国碳汇流量的变动情况,分析了在不同计量方法下各国的实际利益得失;研究的结果部分验证了气候谈判利益集团组合的深层原因;探讨了中国同金砖国家及其他经济体进行森林碳汇合... 利用储藏法、生产法和大气循环法定量计算了在林产品贸易下各国碳汇流量的变动情况,分析了在不同计量方法下各国的实际利益得失;研究的结果部分验证了气候谈判利益集团组合的深层原因;探讨了中国同金砖国家及其他经济体进行森林碳汇合作的可能性和合作的方向,并就未来气候谈判中涉及森林碳汇国际核算问题提出了中国应持的立场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谈判集团 林产品贸易 伐材 流量 碳汇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变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单永娟 张颖 曹先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7-140,共4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动态变化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利用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及其变动指标作为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来揭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变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探讨价值。文章基于对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动态变化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利用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及其变动指标作为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来揭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变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探讨价值。文章基于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储量及其变动的核算研究与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环境经济政策对改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分别为1.73%、1.21%、4.23%、0.09%和0.7%,一定意义上说明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实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碳汇核算 环境经济政策 政策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蓝碳保护与发展趋势及中国因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文 寇勇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蓝碳具有比传统绿色碳汇更强大的碳捕获和存储能力,保护与发展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中国蓝碳资源禀赋优越,蓝碳挖掘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当前,蓝碳保护与发展在国际层面面临着蓝碳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全球碳交易体系缺... 蓝碳具有比传统绿色碳汇更强大的碳捕获和存储能力,保护与发展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中国蓝碳资源禀赋优越,蓝碳挖掘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当前,蓝碳保护与发展在国际层面面临着蓝碳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全球碳交易体系缺失等挑战,在中国层面也面临着蓝碳生态系统危机重重、蓝碳监测与核算体系不完备、蓝碳交易体系不健全、缺乏成熟的蓝碳法治保障等问题。从国际社会实践看,蓝色碳汇已然由科研概念阶段迈入实用工具阶段,未来蓝碳纳入气候变化法律与框架将是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之必然;从国内实践看,中国对于蓝碳的相关研究已经由跟随转至逐渐引领,国内各项政策试点也在有序推进。面对国内外蓝碳发展局势,中国自价值、技术、制度、立法等多个方面作出因应,着力挖掘蓝碳资源固碳增汇潜力是把握蓝碳发展机遇的必然,对于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绿色 碳汇核算 环保立法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矿山不同海拔梯度对不同树种蒸发量及碳汇的影响
11
作者 罗安荣 杨植 +4 位作者 刘娉 郭兴隆 史鑫 肖亚楠 王春雪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综合国内外碳汇核算方法,围绕矿山地形地貌与植被分布特征,试验采用国际先进的热比法茎流仪与水分利用效率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昆阳磷矿矿山生态修复区进行植被固碳释氧量监测计量。选取生态复垦区12个位点的优势树种作为试验研究对... 综合国内外碳汇核算方法,围绕矿山地形地貌与植被分布特征,试验采用国际先进的热比法茎流仪与水分利用效率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昆阳磷矿矿山生态修复区进行植被固碳释氧量监测计量。选取生态复垦区12个位点的优势树种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树种的蒸腾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植株的液流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海拔高度与树种对植株碳汇量有显著影响,滇朴的单位面积碳汇量最高,干香柏、旱冬瓜、鹅掌楸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雪松的单位面积碳汇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核算 液流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时空演变及发展态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锴 马嘉昕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785,共8页
碳中和不仅体现在碳减排的结构转型上,也是对碳增汇能力的考量,而海洋对后者的贡献尤为突出。基于平均营养级视角,构建海洋渔业碳汇核算体系,考察中国海洋渔业碳汇变化,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发展态势。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渔业... 碳中和不仅体现在碳减排的结构转型上,也是对碳增汇能力的考量,而海洋对后者的贡献尤为突出。基于平均营养级视角,构建海洋渔业碳汇核算体系,考察中国海洋渔业碳汇变化,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发展态势。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渔业碳汇时序变化明显。总体呈上升趋势,以远洋渔业为主导。②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空间差异显著。远洋渔业两极分化严重,呈“太平洋极多,大西洋和印度洋极少”的格局;近海渔业碳汇相对均衡,呈“东海最多,渤海最少,南海和黄海相近”的格局。③中国海洋渔业碳汇与森林碳汇相比贡献极大,但二者差距逐年缩小,其贡献能力日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核算 时空演变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低碳森林公园创建机制研究
13
作者 黄厔 唐雪平 +1 位作者 朱紫琦 洪俊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8期118-122,共5页
本文以福建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小坪景区为例,总结低碳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内容,分析创建工作成效及不足。然后,根据创建工作分析,发现林业碳汇可作为低碳工程最主要且最有效地实施措施,能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创建后区域内碳汇量为27759.... 本文以福建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小坪景区为例,总结低碳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内容,分析创建工作成效及不足。然后,根据创建工作分析,发现林业碳汇可作为低碳工程最主要且最有效地实施措施,能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创建后区域内碳汇量为27759.7tCO_(2),人均碳排放量仅为-8.75 tCO_(2)e/人,碳补偿率可达100%。创建成效表明,通过增加碳汇,加强低碳运营与管理可有效推动低碳森林公园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林业 碳汇核算 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村可再生能源为纽带的低碳乡村模式——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为例
14
作者 朱能敏 陈勇 +6 位作者 罗涛 白新禄 冉毅 席江 杨红男 宁睿婷 刘刈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6期88-93,共6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领域的减排增汇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为研究对象,针对村域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现状特点,通过碳汇核算等模块化设置,探...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领域的减排增汇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为研究对象,针对村域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现状特点,通过碳汇核算等模块化设置,探讨农业农村减排增汇途径。海龙村具有典型的西南丘陵村落特征,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碳排放实体构成及碳排放路径清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活动是村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化排放实体较少,净碳排放水平较低。通过对村域各生态模块中排放实体的系统管理与减排技术的耦合嵌入可在提升村域生产生活效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村域碳排放总量,实现低碳乡村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针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减排增汇实施路径,可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中和 碳汇核算 技术集成 减排增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碳汇量化的城市建筑生态价值探索
15
作者 李沛颖 石铁矛 +1 位作者 邢晓娟 王梓通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从全球碳循环的角度出发,以无机盐的碳汇原理为基础,将城市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碳汇单位体积、暴露面积以及建筑碳化深度三方面研究其碳汇核算方法,并从时间因素、环境因素和材料因素三个角度探讨碳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建筑... 从全球碳循环的角度出发,以无机盐的碳汇原理为基础,将城市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碳汇单位体积、暴露面积以及建筑碳化深度三方面研究其碳汇核算方法,并从时间因素、环境因素和材料因素三个角度探讨碳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建筑碳汇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受设计因素的影响。目前缺少对建筑碳汇总量的研究,因此科学核算城市建筑碳汇总量,进一步研究其生态价值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将对城市整体碳循环与我国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碳汇核算 生态价值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碳票交易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婷 杨建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00,共9页
以各地碳票制度改革实践为例,探究林业碳票如何将森林碳汇资源变资产为资本,实现碳汇资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从碳资源资产资本化、碳汇核算体系构建和碳票市场化三方面对碳汇价值实现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地碳票项... 以各地碳票制度改革实践为例,探究林业碳票如何将森林碳汇资源变资产为资本,实现碳汇资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从碳资源资产资本化、碳汇核算体系构建和碳票市场化三方面对碳汇价值实现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地碳票项目实践为例,深入探究碳票价值实现机制,即将森林碳汇赋利、赋权,使得碳票凭证具有交易、质押等权能,推动碳票融资等业务发展。其次,在完善碳汇价值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对碎片化森林碳汇资源的集中化收储和规模化整治,及包装、定价、收储、售出等实践的碳票市场化运作进行研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最后,基于碳票项目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碳票实现碳汇价值路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森林 林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